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13年第四期 >> 麟州春秋 >> 北宋河外三州----麟府丰(之二) >> 阅读

北宋河外三州----麟府丰(之二)

2014-04-17 08:57:25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681
内容提要:地处河外的麟府丰三州,地位极为特殊,不仅是控扼西北、阻御辽夏、屏蔽河东的战略要地,而且又是“蕃汉杂居”的多民族地区,居民以党项族为主。

 

焦拓义

 

二 、将守

 

地处河外的麟府丰三州,地位极为特殊,不仅是控扼西北、阻御辽夏、屏蔽河东的战略要地,而且又是“蕃汉杂居”的多民族地区,居民以党项族为主。宋朝廷在这里设置麟府路军马司,置于河东路的管辖之下,对其既不同于内地正州,也不完全同于西部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和羁縻部族制1,而是实行具有浓厚藩镇割据、羁縻部族色彩的省地正州执政体制机制,把军政权交付地方土豪首领掌管。从唐末、五代以来,三州便由土豪大族首领折氏、杨氏、王氏世有,宋初一直沿袭此策,直到庆历年间,朝廷派欧阳修视察河东,他上奏折仍建议“委土豪”,将军政权交地方豪强。

在折、杨、王三族中,折氏崛起最早,执政时间也最长,几乎与整个北宋相始终。

折氏原为云中大族2,是鲜卑族后裔3,北周武帝时受挤压,举族徙居河西银城之地,在府谷一带建关筑寨,很快崛起。其府谷先祖折华4,因多次东伐突厥有功,唐高祖武德(618----627)时被任命为府谷镇遏使,折塘关守将。其后势力逐渐扩大。据《折继闵神道碑》载:“折氏至唐末世有麟府之地。初,折宗本为振武军缘河五镇都知兵马使5,其子嗣伦为麟州刺史。孙从阮,从阮子德相继据府州。五代周以永安军节度使,捍蔽戎虏,历世赖之。”折宗本任职在唐僖、昭宗时期,约870--900。嗣伦任职已在朱梁时代。《折渭州(可适)墓志铭》6载:有号太山公者,因其所居,人争附之,李克用为晋王,知太山公者可付以事,收隶帐下,凡力所不能制者,屡命统之。而能辑睦招聚,横捍西北二虏,封上柱国,以其地为府谷镇,又以为县、为节州、为节镇。更五代,皆许之相沿袭”。“太山公”是嗣伦的别号,他被晋王李克用所用,在当地很有威信,“人争附之”,既能抵御外侵,“杜烽戎之虞”,又“敷五教以在宽,阐六条而弥政,稼穑有通政之咏,庶民无聚敛之怨”,嗣伦“享年五十(862--911)终禄麟郡焉”7

嗣伦子从阮(892--955),字可久,原名从远,因避后汉高祖刘知远讳,改从阮。后唐庄宗李存勖,“初有河朔之地,以代北诸部屡为边患,起从阮为河东牙将,领府州副使,同光  (923--926)授府州刺史”。明宗(李亶)(926--934在位)以从阮洞习边事,加检校工部尚书,复授府州刺史。石敬瑭夺得帝位,为报契丹援立之恩,赂以云中、河西之地,府州亦在其内,从阮“因保险拒之”,使府州未入契丹版图。后晋出帝石重贵,与契丹绝交,令从阮出师,从阮率兵深入边界,连拔十余寨,被加检校太保,迁府州团练使,不久又兼领振武军节度使。刘知远建汉后,占据河东一带从阮率众归附,汉升府州为永安军,折振武之胜州并沿河五镇隶属,授从阮永安军节度使,府、胜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归周后,加同平章事,授静难军节度使。显德二年 (955) 冬卒,享年64,制赠中书令8。从阮兄弟五人,他排行三,四弟从依曾任麟州司马。

从阮子德扆(917--964),后汉乾祐二年(949)为府州团练使。公元951年,郭威灭后汉,建周,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山西太原称帝,史称北汉,刘崇投靠契丹与后周为敌。折氏不愿与契丹为伍,归周。952年,北汉攻打府州,德扆率众迎战,歼敌2000人。显德元年(954)德扆配合周世宗渡河攻下北汉河市镇,斩首500,世宗重建永安军于府州,以德扆为节度使。德扆入朝周世宗,其弟德愿代领州事,又歼北汉军500人于沙谷寨,杀守将郝章、张钊。

960年宋太祖从后周夺得政权建宋,折氏归宋。当年德扆再次攻破河东沙谷津(在今山西保德县境),杀敌500。建隆二年(961)入朝宋太祖赵匡胤,并“陈太原可取状”,赵匡胤给予厚赐,并许“尔后子孙遂世为知府州事,得用其部曲,食其租入9。”乾德元年(963)冬,北汉军数千又来攻府州,德扆大败之于城下,生擒将帅卫州刺史杨璘,朝廷褒美。乾德二年(964)病卒,年48

德扆子御勋,继父权知州事并领本州团练使。开宝二年(969)宋太祖亲征太原,御勋朝见,擢为永安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太平兴国二年(977)病卒于京师,年40

御勋去世后,其弟御卿继知府州。太平兴国四年(979)太宗征太原,命御卿同监军供奉官尹宪分兵攻岚州(今山西岢岚兴县一带)破北汉千余众,又破岢岚军,生擒军使折令图,四月再克岚州,杀北汉宪州刺史霍翊,擒夔州刺史马延忠10。淳化五年(994),授御卿永安军节度使、麟州兵马都总管、夏银绥都巡检使11。至道元年(995)大破契丹大将韩德威于子河汊(在府谷县北)歼敌500,杀突厥太尉、司徒、舍利20余人,韩德威仅以身免。同年十二月,韩德威又犯边,御卿带兵出征,卒于军中,年3812

其后御卿子惟正继知州事,至道三年(997),弟惟昌代知州事兼麟府浊轮寨都巡检使。景德三年擢惟昌为兴州刺史,仍知府州,惟昌卒时年37,其弟惟忠袭知府州事兼麟府路都巡检使。惟忠卒于景祐(1034--1038),其子继宣继职,因其为政苛虐,宝元二年(1039)被撤职,继闵袭知府州事。

继闵继位时只有22岁,但他熟谙兵法,多谋善断,在抵御西夏李元昊时多次取胜。庆历六年(1046)迁果州团练使、麟府路兵马钤辖,仍知府州事。皇祐四年(1052)病逝,由其弟继祖知府事。熙宁四年(1071)秋继祖病卒,子克柔袭知府州事。元丰元年(1078),其弟克行知府州事。克行守边行政将兵三十多年,身经大小百余战,杀敌盈万,招降数千众,羌人呼其为“折家父”,病逝于大观年间(1107--1110)。其子可大袭知府州事。弟可求在政和六、七年间(1116--1117)袭知州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可求以麟府丰三州地及九堡寨降金。宋绍兴九年(金天眷二年,1139)可求被金人毒死。其弟可与、可存及子彦文、侄彦质、彦若都是抗夏抗金将领。可求后折氏不再专府州政。

折家从从阮到可求七世14人历200余年,传袭府州知州,下面列表格以示。

 

 

姓名

生卒年

 

任职年龄

 

在任年数

折从阮

892--955

64

33

924—949

25

折德扆

917--964

48

33

949—964

15

折御勋

938—977

40

27

964—976

12

折御卿

958—995

38

19

976—995

19

折惟正

976—997年后

20

995—997

2

折惟昌

978—1014

37

20

997—1014

17

折惟忠

982—1033

52

33

1014—1033

19

折继宣

——

1033—1039

6

折继闵

1018—1052

35

22

1039—1050

11

折继祖

1020—1071

52

31

1050—1071

21

折克柔

1040—1079年后

32

1071—1079

8

折克行

1043—1107

65

37

1079—1107

28

折克大

1079—1116

38

29

1107—1116

9

折可求

1090—1139

50

28

1117—1129

12

 

麟州杨氏来自弘农后裔越公房分支新昌房,其先祖杨於陵,唐时官至左仆射,封弘农郡公。子嗣复在开成三年(838)任过同平章事(宰相)。在麟州崛起的杨弘信是嗣复五代孙,其高祖杨溥唐末为避黄巢之乱由关中北上,因其先祖曾居“河朔”,故举家徙居麟州,至杨弘信时,已成当地豪强大族。弘信壮年时,正值五代乱世,契丹人建辽,入侵河内,他联宗族,拥部属,筑城堡以御。地方志说他“保障边城,累著功绩”。后晋天福二年(936),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贿契丹,契丹想强迁河西百姓充填辽东,二年契丹南侵,弘信与府州折从阮(折太君祖父)结盟,共御契丹,为民众拥戴,推为州主。后晋开运元年(944)弘信与折从阮、德扆父子北攻契丹取丰州,晋授弘信麟州刺史。次年(945)弘信复与从阮父子北破胜州(治现在内蒙古准旗十二连城),东破朔州。刘知远代晋建汉,弘信被任命为麟州刺史。广顺元年(951)郭威建周,刘崇据太原称帝建汉。广顺二年(952)麟州被群羌所围,弘信求援于夏、府等州,此时夏、府已归周,弘信也举州属后周。是年十二月,弘信卒,次子重训继任麟州刺史。弘信二子,长子重贵()已事北汉,故由次子重训继任。因其兄仕北汉,重训也奉汉13。广顺三年,周对北汉的高平(在今山西晋城东北)之役,北汉损兵五万,失晋州(今山西沁源)以南土地,麟州孤悬敌境,北汉不能支援,杨重训又归后周,周太祖郭威亲自颁发“宣慰”敕令,诏“其官员将校职掌,一切依旧,仍分析名衔申奏,当议等第加恩,兼之酬赏”14显德四年,周世宗柴荣继任后,招抚重训,升任麟州防御使,加检校太保,许其世袭麟州军政。为避柴荣之子柴宗训讳,更重训名为重勋。960年宋太祖赵匡胤代周,重勋仍为麟州防御使。建隆五年(963)北汉军来攻麟州,被重勋击退。又屡与府州德扆及其子御卿联手,败北汉军,曾攻河东,取石州(今山西离石),共擒北汉将杨璘。乾德五年(967)十二月,宋置建宁军于麟州,以重勋为节度留后(北宋设节度观察留后,代理当地军政事)。开宝二年(969)宋太祖统军亲征北汉,围太原,决水灌城,但不久退兵,北汉乘势围攻,夺宋辎重。当时,重勋与御卿率部渡河,略取河曲、岢岚、岚州,抵太原城,宋太祖嘉其忠劳,授重勋为建宁军节度使,御卿为永安军节度留后。开宝五年(972),太祖召重勋入朝,擢宿州保静军(今安微宿县)节度使。开宝八年卒于任,子光扆继领麟州刺史。

光扆生于北汉乾祐八年(955),开宝五年重勋任保静节度使后,由光扆主麟州军政,时年18岁。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师攻北汉,光扆因伯父杨业在汉未得随军出征。北汉降,杨业归宋。光扆曾在太平兴国七年与府州御卿破契丹军于丰州,并追赶至河套而回。雍熙二年(985),光扆卒于麟州任所,年31岁。长子琪年方7岁,不足任事,杨氏遂不专麟州之地。从杨弘信到杨光扆,杨家三世主政麟州(弘信937—95215年;重勋953—97220年;光扆972—98513)48年,故后人将麟州城称为“杨家城”。

杨弘信长子杨业,弱冠事刘崇,北汉灭亡后归宋。宋太宗授以右领军卫大将军,郑州防御使。后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太平兴国五年,曾以数千骑在雁门关击败辽国十万大军,七年又与主帅潘美配合击败南下辽兵,破垒36,斩首数万,俘获万余人。雍熙三年(986)宋师北伐,杨业与潘美领西路军攻下寰、朔、云、应四州,但中、东路军失利,在保四州百姓撤退时,被监军迫战,在陈家谷口遭重兵伏击,潘美、监军背约不救,杨业率部力战,全军覆没,受伤被俘,壮烈殉国,子延玉亦战殁。其子延昭、孙文广俱为名将,多年守边、征讨,人称“杨家将”。杨业妻折赛花,府州折德扆之女,即传说中的折老太君。光扆子琪,孙杨畋亦为官员,但在外任职。

丰州王氏,原为河西藏才族,藏才凡三十族,有十余万众,人马勇健,与西夏为世仇,居住在黑山前后。《长编》卷10开宝二年(969)十月戊戌记:“易州言契丹右千牛卫将军王甲以丰州来降,即命其子承美为丰州衙内指挥事”。王氏居丰州,原归顺辽,王甲被封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开宝二年归顺宋,宋朝廷即任命王甲子王承美为衙内指挥师。《宋史·王承美传》记,王甲去逝后,王承美“改天德军(为辽地,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都指挥使,知州事,移丰州刺史”。太平兴国七年(982)承美与契丹战,斩获以万计,擒辽天德军节度使韦太。第二年,契丹万余众入侵,又被承美击败,追北至青冢百余里,斩获益众,因功授丰州团练使。景德(1004--1008)间入朝太宗,因为长期守边,被任命为丰州防御使。大中祥符五年(1012)15,从开宝受职至大中祥符承美前后执政丰州40余年。其后养子文玉袭承美任知州事。《长编》卷124宝元二年(1039)8月戊辰条记,知庆州礼宾使张崇俊言:“知丰州王庆余之祖承美”,可知此时承美后人还专丰州政,张崇俊说,到:“天圣(1923--1032)初,承美死。其后,子孙虽相袭知丰州,然官不出侍禁、殿直,又多年不习边事,而威望不振,以致藏格置首领,而不常至丰州。”可见王承美后人虽威望不振,但还是承袭州事。到庆历元年(1041)元昊攻陷州地,州城被毁。直至嘉祐七年(1062)在府州北萝泊川掌地重建丰州,但王氏已不执政,改由“武臣为州事”。从宝元至庆历王氏执丰州政70年。

 

注解:

 

1羁縻府州是唐、宋、明各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单位,唐在边远地设置羁縻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八百多个。由中央任命各族首领为都护、都督、刺史、县令,世袭,受都护府、边州都督或节镇统辖。各府州户籍,赋税不入户部。宋代在部分地区也因袭了这种措施,设有羁縻州县、峒。明置羁縻卫所,授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羁縻府、州、卫所的建立,加强了中原与边疆地方的关系。

2、这里的“云中”是指秦建的云中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东北及黄河东岸,治所在今托克托县土城乡。有学者将“云中”误为大同,即后来的“云中”。乾隆二十八年所修《折氏简谱》记“北周567年,代北折氏已举族徙居河西”,大同隋唐前称“平城”,唐玄宗开元时才在此设云中县,折氏迁徙时,大同还没有“云中”之称。

3、不少学者认为折氏为“党项族”,近来折旺礼、杨国伟根据2009年发现的乾隆28年所修《折氏简谱》和《刺史折嗣伦碑》的记载,推断折氏是鲜卑族后裔,而非党项族。详情见谭玉山、韩二林主编的《府州折氏史料辑录》中杨国伟的《浅淡府州折氏族源》,折旺礼《关于府州折氏族及迁徙考略》。

4、“折华”是能见文字记载最早的府州折氏先祖,是他在北周武帝时(约公元576)带领折氏举族徙居河西银城东北府谷地的。府谷镇建于唐高宗武德年间(618--627),被任命为“府谷镇遏使”,已古稀之上,距折宗本唐末僖、昭宗(873--904)时二百年,中间隔了34代,有学者列折氏谱系时将折华与宗本直接连接是错误的。

5、振武军,唐乾元(758--760)初置,单于都护府驻地,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领绥(今陕西绥德)(今佳县、米脂一带)麟、胜(今内蒙古准格尔旗)等州。

6、折渭州即折可适,因其曾为泾原路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知渭州(今甘肃平凉)故名,此志文载《姑溪居士后集》卷20,宋代李之仪撰。

7、《刺史折嗣伦碑》1833年在府谷县李家发现,收入《金石萃编》、《府谷县志》中。

8、《旧五代史》卷125周书16

9、《折继闵神道碑》,1976年出生土于府谷县杨家沟西头折氏故园、现藏西安碑林。

10、《资治通鉴长编》卷20

11、《长编》卷36

12、《长编》卷3738

13、《资治通鉴》卷292

14、引自《陕北历史文献撷粹》,郭威《宣慰麟州刺史杨仲训敕》,选自《全唐文》。

15、《宋史·王承美传》记承美“大中祥符五年(1012)卒”,而《长编》宝元二年张崇俊  说“天圣初、承美死”,前后差十几年。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2014-04-17 08:57:25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