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14年第一期 >> 专家论坛 >> 北宋麟州史事丛考 >> 阅读

北宋麟州史事丛考

2014-05-04 10:25:01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249
内容提要:按北宋一朝,困于外敌,初年与辽国数兴战事,景德元年(1004)。

                                                 

                                                   浙江大学教授  包伟民

 

北宋一朝,困于外敌,初年与辽国数兴战事,景德元年(1004)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自此两国间未再兵戎相见,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局面。但在西北地区,却一直与由党项族所建立的西夏政权和战不定,兵火未息。北宋时期宋夏关系对其国策的影响,可能并不在宋辽关系之下。因此西北宋夏接壤地区,作为赵宋国家的边防前线,就具有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而言,除陕西路沿边外,就是河东路“孤悬河外”即位于黄河西侧的麟、府、丰三州地区。

本文讨论北宋时期麟州与宋夏和战的关系。

麟州在两汉时期为朔方郡辖地,隋代开皇年间(581600)于其地设胜州,唐代开元十二年(724),割胜州连谷、银城两县置麟州。后曾数次废而复置。天宝元年(742)并州都督张说率兵平定党项族之“乱”,又“请城麟州,所以安余种也”[1]。唐后期建军号为振武麟胜等州节度[2]。此地长期胡汉杂居,民俗尚武,唐末五代年间,出现不少英勇善战的豪杰之士,最著名者,当属后入宋为抗辽名将的杨业及其家族。[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麟郡,唯此英灵,驰名神州。

但北宋一朝,麟州久在兵戎之中,文事不兴,既无地志专书存世,正史载记之中相关记载也颇零散。谨略引文献,考订北宋麟州之史事,为攻守、堡寨、守臣等三篇,以待识者指议焉。

 

一、攻 

五代时期,麟州地区虽因地处边境,兼以胡汉杂居,中原政权常鞭长莫及,虽名义上不脱中央的管辖,其存亡也未引起朝廷足够的重视。北宋前期宋、辽、夏三边关系形成后,麟州以地处三国交界,为战守前线,才常进入最高决策者的视野,并因此在史策中留下一些记载。下文谨按年代次序,以长编之法,连缀与本节相关史事,并略加考订。[4]

 

公元957年,北汉麟州刺史杨重训(勋)以其地归顺后周

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一一七《周书第八·世宗纪第四》(中华书局点校本):显德四年(957)十月“癸亥,河东伪命麟州刺史杨重训以城归顺,授重训本州防御使、检校太傅。”此事《资治通鉴》卷二九三系年月日同,《新五代史》卷十一系于广顺三年正月乙卯,疑误。据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居士集》卷二九《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四部丛刊本)所载,“杨氏世以武力雄其一方”,则杨重训家族当为拥有武力的麟州地方豪杰。杨重训后以避周恭帝柴宗训之讳,改名重勋(《长编》卷二建隆二年三月辛亥)。

 

公元960年,北汉侵掠河西地区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点校本,下文简称《长编》)卷一建隆元年(960)三月:“先是,北汉诱代北诸部侵掠河西,诏诸镇会兵以御之。是月,定难节度使、守太尉、兼中书令李彛兴言:遣部将李彛玉进援麟州,北汉引众去。”

 

公元961年,北汉入侵麟州

《长编》卷二建隆二年(961)三月辛亥:“北汉冦麟州,防御使杨重勋击走之。”

 

公元963年,麟州移治吴儿堡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影印本,下文简称《会要》)方域六之五:“乾德初(963年),移治吴儿堡。”又曾公亮编《武经总要·前集》卷一七《边防·麟府路》(中华书局上编1959年“中国古代科技图录丛编”影印明刻本,下文简称《武经总要》):“麟州,治新秦,古白翟地,汉武帝徙贫民实之,谓之新秦。后赫连勃勃有之。……唐置麟州,乾德元年迁于吴儿堡,即今城也,地形依险,三面孤绝,城中少水……。”

 

公元967年,于麟州置建宁军节度

《长编》卷八乾德五年(967)十二月“己巳,置建宁军于麟州。庚午,以防御使杨重勋为留后。”又《会要》方域六之五:“开宝五年十二月四日诏曰:‘眷彼麟州,地连金泽,怀桑镇抚,实曰要区。俾分节制之权,以重籓宣之寄,宜升为节镇,以建宁军为名。’”《会要》系于开宝五年疑误。

 

公元984年,麟州奏捷

钱若水等编《太宗皇帝实录》(四部丛刊本)卷二九太平兴国九年(984)三月“癸酉,麟州言閤门使田仁朗败戎人,斩首三百级,获驼马生口器甲千计。”

 

公元985年,党项李继迁攻麟州

《太宗皇帝实录》卷二九雍熙二年(985)四月庚寅“诏曰:‘判四方馆事田仁朗……可特责授商州团练副使,令御史台遣吏监送赴任。’初李继迁率蕃部屡为边患,是岁二月攻麟州,汝州团练使曹光实领兵檄巡,为其所诱而殁,又围三族寨。麟州驰驿以闻。上遣仁朗与閤门使王侁、宫苑使李继隆、閤门副使董愿驰发边兵数千击之。仁朗兵至绥州,驻月余,奏请益兵,于是三族寨蕃将折御乜杀监军使者,与继迁合。上闻之,大怒,亟遣军器库使刘文裕自三交疾驰代仁朗。”

 

同年,三族寨诸蕃四十七族来降

《太宗皇帝实录》卷三三雍熙二年六月“辛卯,内客省使麟州巡检郭守文等上言:自四月至六月,三族寨诸蕃四十七族来降,已令复旧业;岌罗赋等一十四族拒命,寻率兵击之,斩首数千级,焚千余帐,获人马牛羊七千计。”

 

公元988年,改麟州为镇西军节度

《会要》方域六之五:“(麟州)端拱元年(988)以建州军额同,改镇西军。” 《长编》卷二九端拱元年正月“甲辰,置建宁軍于建州”。

 

公元996年,宋军分五路出击李继迁,麟州为其中一路

《太宗皇帝实录》卷七九:至道二年(996)九月“己卯,夏绥延行营上言两路合势,破贼于乌池,斩首五千级,生擒二千余人,获米募军主吃啰指挥使等二十七人,马二千匹,兵器铠甲数万,群臣称贺。先是,上(按:宋太宗)怒继迁,亲部分诸将攻讨,李继隆自环州,丁罕自庆州,范廷召自延州,王超自夏州,张守恩自麟州,凡五路率兵抵平夏,上皆先授以成算……独王超、范廷召至乌白池,与贼遇,大小数十战,虽颇克捷,而诸将失期,士卒困乏,终不能擒贼。”

 

公元999年,李继迁侵麟州万户谷

《长编》卷四五咸平二年(999)九月末:“是秋,河西叛羌黄女族长蒙异保及府州所部啜讹等,引赵保吉之众冦麟州万户谷,进至松花寨。”

按:赵保吉即李继迁,据《长编》卷三二,淳化二年六月丙午,“李继迁闻翟守素将兵来讨,惧,奉表归顺。丙午,授继迁银察使,姓,名曰保吉。”

 

1000年,李继迁侵麟州浊轮寨

《长编》卷四七咸平三年五月癸未:“李继迁冦麟州浊轮寨,钤辖、西京左藏库副使刘文质击走之。癸未赐诏嘉奖。”

 

1002年,李继迁复以二万骑进围麟州

据《长编》卷五二,咸平五年(1002)六月癸酉(九日):“李继迁复以二万骑进围麟州,金明廵检使李继周击之。围未解,麟府浊轮部署曹璨请济师,上(按:宋真宗)曰:‘麟州据险,三面孤绝,州将戮力,足以御贼,但忧城中乏水。’既而贼果据水寨。诏发并、代、石、隰州兵援之,又以六宅使宋思恭为并代钤辖,管勾麟、府军马。”乙亥(十一日):“李继迁率众攻麟州,四面负版薄城者五日。知州、閤门祗候卫居实屡出奇兵突战,及募勇士缒城潜往击贼。贼皆披靡,自相蹂践,杀伤万余人。丁丑(十三日)继迁拨寨遁去。”壬辰(二十八日):“上始闻麟州捷……诏以卫居实为备库使,通判以下并迁秩,各赐锦袍金带,仍令籍立功将士以闻。”同书卷五三咸平五年十一月壬辰朔,“诏麟州给复一年”。

 

100212月,迁麟州界勒厥麻三族人于宪州楼烦县

《长编》卷五三咸平五年十二月壬午:“先是,麟州界首领勒厥麻等三族千五百帐,以浊轮寨失守,相率越河内属,遂分处边境。既而帅臣屡言勒厥麻常往来贼中,恐复叛去。乃命徙置宪州楼烦县,遣使赐金帛慰抚,俟贼界宁谧即放还。”

 

1007年,西夏赵德明请于麟州行互市,宋廷不许

《长编》卷六七景德四年(1007)十月“乙未,麟州言赵德明于州西置榷场,请行互市。上(按:宋真宗)以延州已置,不许”。

 

1036年,定麟州每年买蕃部马数额

《会要》兵二四之二:“景祐三年(1036)四月,再定诸州买马额,比除自前放券时病患马数各二分,又正额外,更有省买额:……麟州蕃部马四百二十匹,省马不立额。”

 

1039年,麟州请筑外罗城

《长编》卷一二三宝元二年(1039)二月“甲戌,知麟州、供备库使朱观请筑外罗城以护井泉,从之”。据下文熙宁四年八月记事,这次筑罗城似未成功。

 

1039年,命麟州三县皆注正官为县令

《长编》卷一二五宝元二年十二月己巳:“诏吏部流内铨,自今府州府谷、麟州新秦、银城、连谷等县,皆注正官为县令。”所谓“皆注正官”,说明宋廷始此才将麟、府属县视同内地,不再以假官、摄官等非正任官员出任此地县令。

 

1040年,诏麟、府州募归业人增补义军

脱脱《宋史》卷一九〇《兵志四·乡兵一》(中华书局点校本):“先是,康定元年诏麟、府州募归业人増补义军,俾耕本户故地而免其税租。其制与弓箭手略同而不给田。”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五六《兵考八》记事同,“麟府州”误为“麟州府”。宋代边境地区多行乡兵之制,麟州义军是为一例。

 

1041年,西夏赵元昊大举围攻麟州

《长编》卷一三三庆历元年(1041)八月戊子“麟州言:‘元昊以前月戊辰,攻围州城。是月乙酉,逾屈野河西山上白草平,距城十五里按军。丙戌,破宁远寨,寨主、侍禁王世亶,兵马监押、殿直王显死之。焚仓库楼橹皆尽。复领兵攻府州……贼乃引退,纵兵四掠,刈禾稼,发窖藏,又徙围丰州。’麟、府二州皆在河外,因山为城,最为险固。……(麟)州有积粟可守,城中素乏水。围既久,士卒渴乏,或劝知州苗继宣取污沟之泥以饰埤。元昊仰视曰:‘谍谓我无庸战,不三日,汉人当渴死。今尚有余以圬堞,谍绐我也。’斩之城下,解围去”。

 

104111月,升麟州飞骑为禁军

《长编》卷一三四庆历元年十一月戊申,“升府州威远、麟州飞骑为禁军”。据《宋史》卷一八七《兵志二·禁军下》,麟州飞骑升禁军后,共置两个指挥的编制。北宋制度每一指挥额定兵员五百人。

 

1044年,遣欧阳修到河东路,与转运使商议麟州废置事宜

早在庆历元年(1041),知并州杨偕就已上言,请将麟州迁往黄河东岸:“麟、丰二州及宁远寨,并在河外,与贼接界,无尺帛斗粟之输以佐县官,而麟州岁费缗钱百万。今丰州、宁远寨已为贼所破,惟麟州孤垒,距府州百四十里,远在绝塞。……今请建新麟州于岚州合河津黄河东岸裴家山……故臣谓迁有五利,不然,则有三害……”(《长编》卷一三四庆历元年十月丁亥)。四年(1044)四月,宋仁宗又对辅臣提起有臣僚建议废麟州,“乃命右正言、知制诰欧阳修往河东,与转运使议之”(《长编》卷一四八庆历四年四月己亥)。五月丁丑,欧阳修奏上《论麟州事宜札子》,条列其“利害措置之说”四项:一曰辨众说,二曰较存废,三曰减寨卒,四曰委土豪,认为“若麟州一议移废,则五寨势亦难存,兀尔府州,便为孤垒,而自守不暇。是贼可以入据我城堡,耕牧我土田,夹河对岸,为其巢穴”,反对移废麟州之议(《欧阳文忠公文集·河东奉使奏草》卷上、《长编》卷一四九庆历四年五月丁丑),宋廷从之,麟州因此得以存留如故。

 

1045年,宋廷令边臣不得“生事”

《长编》卷一五七庆历五年(1045)十二月癸丑,“麟州言西界人马至屈野河西,寻令指使、殿侍魏智等引兵约回。智遇伏,为西人所执。知州领众逐贼至银川寨,贼遁去。诏河东经略司累戒逐路务遵誓诏。今西人本无斗意,而以兵逼逐为边生事。其边吏并劾罪以闻。”

 

1057年,宋军试图在屈野河西修筑堡寨失利

嘉祐二年(1057),并州通判司马光应昭徳军节度使、知并州庞籍之命,出使麟州,考察处置西夏国人侵耕屈野河西土地事宜。当时“屈野河西一帯田土,积年以来为夏虏所侵……虏之侵盗为日已久,谕之以理,则不肯退缩,逼之以兵,则动成战斗,召之复位界至,则偃蹇不来,春种秋获,无有已期”。司马光为了“不战而得所侵之地”,与麟州官吏商议,提出在屈野河西修筑堡寨:“其本州官吏为臣言,州城之西临屈野河,自河以西,直抵界首五六十里,并无堡障斥堠,以此虏得恣耕其田,游骑往往直至城下,或过城东,州人不知。去岁已于河西置一小堡,以处斥堠之人……若乘此际急于州西二十里左右增置二堡,每堡不过十日可成,比至虏中再行点集,此堡已皆有备,虏不能为害。如此则麟州永无侵轶之虞。” 庞籍接受了司马光的建议,令麟州修筑二堡。“五月五日,彼处兵官引一千许人,夜开城门,径往屈野河西,前无探候,后无策应,中无部伍,但赍酒食,不为战备”(以上见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一七《论屈野河西修堡状》),以致被西夏军队击败,崇仪使、并代钤辖、管勾麟府軍马郭恩战死(《长编》卷一八五嘉祐二年五月庚辰)。十一月,庞籍因此受责,“为观文殿大学士、户部侍郎、知青州”(《长编》卷一八六嘉祐二年十一月戊戌)。

 

1059年,宋廷减罢麟州堡寨使臣

《长编》卷一八九嘉祐四年(1059)二月乙亥,“河东经略安抚使孙沔请废府州西安、靖化、宣威、清塞、百胜、中侯,及麟州横戎、神木、惠宁、肃定、镇川、临寨等十二堡寨使臣,其兵马粮草令旁近大寨番遣人守护之。复创麟州西裴、家垣寨积粮草,以应接麟州。诏存府州中侯、百胜、清塞,麟州镇川寨,余从之”。

 

105912月,知麟州王庆民上麟、府二州图

《长编》卷一九〇嘉祐四年十二月乙亥(十四日),“知麟州王庆民上麟、府二州图”。十七日,宋廷下诏奖谕。(《欧阳文忠公文集·内制集》卷一七,《赐西京作坊使知麟州王庆民奖谕敇书》)

 

1061年,苏安静与西夏议定麟、府州边界

《长编》卷一九三嘉祐六年(1061)六月“庚辰,太原府代州钤辖、供备库使、忠州刺史苏安静上《麟州屈野河界图》。自郭恩败,敌益侵耕河西,无所惮。李思道、孙兆相继往议,皆不合。至是,安静与其国人辄移吕宁、拽浪獠黎始议定,其府州自……筑堠九;自蛇尾旁顺横阳河东岸西界步军照望铺间,筑堠十二;自横阳河西以南直埋井烽,筑堠六;自埋井烽西南直麟州界俄枝军营,筑堠三;自俄枝军营南至大横水……筑堠十二。……乃约自今西界人户毋得过所筑堠东耕种。其在丰州外汉寨及府州界蕃户旧奢俄寨,并复修完,府州沿边旧奢俄寨三十三,更不创修。麟州界人户,更不耕屈野河西。其麟、府州不耕之地,亦许两界人户就近樵牧,即不得插立梢圏,起盖庵屋,违者并捉搦赴官及勒住和市。两界廵捉人员,各毋得带衣甲器械过三十人骑。”

 

1067年,宋廷开放麟州与西夏的和市

庆历三年(1043)宋夏议和后,宋朝在保安军设榷场与西夏贸易,不过榷场之外,沿边双方军民官私贸易不绝,麟州地界也是如此。庆历五年(1045),范仲俺曾上奏请在麟州创置榷场,未果(《范文正公集补遗·年谱补遗》)。嘉祐二年二月甲戌(十八日),庞籍上言,认为西夏国人侵耕屈野河西地不绝,“若非禁绝市易,窃恐内侵不已”,请权停陕西缘边和市。宋廷从之,“诏禁陕西四路私与西人贸易者”(《长编》卷一八五是日条)。不久即重新开放和市。治平三年(1066)九月,因夏国进攻庆州大顺城,再次禁绝边境和市。次年(1067八月十二日,应河东路经略司上言,“诏夏国已上表谢罪,及差人进奉,所有和市依旧放行”(《会要》食货三八之三一)。

 

1071年,麟州筑外城,包裹外井泉

《长编》卷二二六熙宁四年(1071)八月庚午,“知麟州、崇仪副使张居为西京左藏库使。先是,州城井泉不足,军民汲于城外沙泉,前后守欲筑城以包之,而土多沙砾,不果城。居命凿去旧土而筑之,城成,人以为便,故赏之”。

 

1071年,放麟州蕃部结胜还夏国

《长编》卷二二八熙宁四年十二月“戊午,诏放麟州蕃部结胜还夏国,量给口券、路费。仍令经略司指挥,牒宥州于界首交割。应诸路去秋以后所获夏国人口,各令经略司选差官就便取问,如愿归并准此,愿留者存恤之。初,胜在夏国伪补钤辖,麟州部将王文郁略地至开光州,胜力屈而降,补供奉官。久之,谋窜归夏国,为人所告。上(按:宋神宗)曰:‘胜力屈而降,家在西界,其欲归宜也,可听其去。而厚赏告者’”。

 

1081年,宋军大举进攻西夏,麟州为出兵据点之一

《长编》卷三一六元丰四年(1081)九月乙巳,“是日王中正发麟州,禡祭祝辞云:‘臣中正代皇帝亲征’。兵六万人,民夫亦六万余人……”

 

1082年,麟州神木堡巡检高素战死

《长编》三二九元丰五年(1082)八月庚戌朔,“河东经略司言:‘麟州神木堡与西贼斗敌,监押贾黙以众先退,致贼杀廵检高素。’诏河东转运司劾罪。”

 

1083年,西夏入侵麟州神堂寨

《长编》三三五元丰六年(1083)六月辛亥,“河东经略司言:‘五月,西贼入麟州神堂寨,知州訾虎等领兵出战,有功。’诏虎自今毋得轻易出入,遇有冦止令裨将出兵掩逐。”

 

1091年,西夏大举入侵麟州

《长编》卷四六五元祐六年(1091)闰八月壬午,“是日夏人以十五万众入冦围麟州及神木等寨,诸将不敢与战,蕃汉居民为所杀掠,焚荡庐舍,驱掳畜产甚众”。同年九月七日,“枢密院言麟州界人常为西贼杀虏,烧荡屋舍者,令经略司人以老幼,屋以多寡,等第给赐钱绢。或焚毁粮草,或蹂践田苗,亦随宜赈济”(《会要》食货五九之四至五),当即因前月西夏入侵所颁之诏。

 

1114年,废银城、谷二县,并入新秦县

据《会要》方域六之五:“新秦县,政和四年(1114)废银城、谷二县并入。”同书又载:“政和四年四月十四日,详定《九域图志》所编修官蔡经国札子:‘照对旧《九域图志》,并载麟州管下新秦、银城、连谷三县,各有所管堡寨山川界分,本州今供,却只作新秦等县,其银城、连谷并属新秦。本所致未敢便作新秦一县修立,合取自朝廷指挥。’诏麟州管下新秦等三县,今后只以新秦县称呼,其银城、连谷县并废罢,并入新秦县。”

 

1126年,金人攻陷麟州建宁寨,知寨杨震战死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许涵度刊本)卷五八:靖康元年(1126十月十七日,“金人攻麟州建宁寨,杨震……知麟州建宁寨。金人攻寨,欲降,震不从。时寨兵精壮者悉从折可求死于交城之战,所余老弱百数,守弗坚,震奋力守城,金人急攻,阅旬日,城中矢尽城陷,震死之。震之子名沂中,方从征河朔,得免于难。次子居中、执中亦被害。”

 

1129年,麟州降金

脱脱《金史》卷三《太宗本纪》(中华书局点校本):天会七年(1129)“二月戊辰,宋麟府路安抚使折可求以麟、府、丰三州降。”时为宋建炎三年。《(道光)神木县志》卷一《沿革》谓“建炎二年,没于金”,系年或误。

据前文可知,北宋时期麟州位于宋夏交界地带,实为边境军事堡垒型城市。据史载,唐代长庆年间(821-825)麟州辖户1754,太平兴国年间(976-984)辖主户2350[5] 到元丰年间(1078–1085),主客户合计3860[6] 截止北宋后期崇宁年间(1102-1106),辖主客户3482,口8684。[7] 然据庆历四年(1044)欧阳修所奏,当时麟、府二州屯兵约20 000,“大抵尽河东二十州军,以赡二州五寨;为河外数百边户,而竭数百万民财”[8],或者欧阳修所言“河外数百边户”专指汉族人户,而官府户籍册所载麟州主客户数,大多为蕃族熟户?麟州城中民户也绝少,据同年欧阳修所奏:“麟州自经贼马后来,人户才有三二百家”。[9](待续)



[1] 张咏:《乖崖集》卷八《麟州通判厅记》。续古逸堂丛书本。

[2] 乐史:《宋本太平寰宇记》卷三八《关西道十四·麟州》。中华书局2000年影印本。

[3] 李裕民:《杨家将史事新考》,载氏著《宋史新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 孙昌盛:《论宋、夏在河东路麟、府、丰州的争夺》,《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27-33页,对北宋时期宋、夏间军事形势有所讨论,可参见。

[5]《宋本太平寰宇记》卷三八《关西道十四》。

[6] 王存:《元丰九域志》卷四《河东路·麟州》,中华书局点校本。下文简称《九域志》。

[7] 《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二·河东路·麟州》。下文简称《宋志》。

[8]《欧阳文忠公文集·河东奉使奏草》卷上《论麟州事宜札子》。

[9] 同上书卷下《乞放麟州百姓沽酒札子》。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2014-05-04 10:25:01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