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14年第三期 >> 文化纵横 >> 杨家将与代县 >> 阅读

杨家将与代县

2014-10-09 09:23:34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565
内容提要:说起代县,不能不提杨家将,而提到杨家将也同样必须说到代县,尤其是雁门关。

    李东东

说起代县,不能不提杨家将,而提到杨家将也同样必须说到代县,尤其是雁门关。代县是“杨家将”战斗、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之一,是杨家将的第二故乡。从历史的角度讲,代县是“杨家将”建功立业的成名地,也是其荣辱兴衰的见证地;从民间传说的角度讲,杨家将几乎所有的传奇历史,传说故事,都是围绕“雁门关”所展开。雁门关因杨家将而更加名播寰宇,杨家将也因雁门关而享誉古今。
   
关于杨家将,有着太多的演绎版本。历史——民间故事——南宋话本——元杂剧——明清小说——戏剧、评书、影视剧等等,丰富多彩的演绎形式给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蒙上了层层迷雾!本文试图拨开迷雾,还原一个最接近真实的“杨家将”。

 

杨家将的历史是从杨业开始的。杨业是杨家将的第一代,也是杨家将的核心灵魂人物。

杨业在公元979年(太平兴国四年),被宋太宗赵光义委任为代州刺史,正式执掌雁门关的守关重任,理由是杨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也就是说,赵光义让杨业守护国门,看重的就是杨业丰富的边关工作经验和对辽邦的熟悉程度。杨业与代县结缘从北汉就已开始。

北汉时,杨业受到刘崇的重用,官至建雄军节度使,驻地即在代州。杨业应该在前后20年的时间在雁门关一线为北汉王朝守边。虽然北汉与辽国表面上结盟交好,没有大规模的攻伐,但实际上经常有小规模的侵扰事件发生,而杨业自然经常与辽兵交锋,且胜多败少。所以北汉时就因屡立战功,所向克捷,被国人号为“无敌”了。

公元980年(太平兴国五年)三月二十,契丹10万骑兵入侵雁门关,刚刚担任代州刺史的杨业亲率数百骑兵精锐“自西陉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绕到了辽军敌后,“南向背击之”。从而与潘美所率军队两向夹击,出奇制胜,一举击败辽军,并斩杀辽军主帅驸马侍中肖咄李,生擒其都指挥使李重诲。此战不仅是杨业一生之中最为辉煌的一次战斗,也是宋辽相争的一百多年里北宋取得的最大胜利,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斗,史称“雁门关大捷”。

此战过后,宋军声威大震,杨业功升云州观察使,仍兼代州刺史。

两年后,即公元982年(太平兴国七年)四月,契丹兵分三路进攻北宋,其中西路军三万攻打雁门关,杨业率军出关迎敌,再次大败辽军,斩敌3000余级,破敌营垒36座,俘获辽军1万人,得牛马羊5万多头,并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到朔(今朔州)、寰(今朔州东)、应(今应县)等州。从此,两军交战,辽兵望见“杨”字纛旗便望风而逃,“杨无敌”之名蜚声雁门关内外。数年内,雁门关南北未有大战,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然而这次胜利后,最大的受益者却不是杨业,而是潘美。潘美因此役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封爵——代国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杨业的兼衔是三交驻泊兵马部署,而他的上级三交驻泊都部署正是潘美,杨业受其节制。

杨业的具体职权为统辖并州路的禁军和代州的地方军,同时兼管代州民政,而当时的代州管辖雁门、崞、繁峙、五台4县。

杨业在代州任上大力巩固雁门关防线,修筑了阳武寨、崞寨、西陉寨、茹越寨、胡谷寨、大石寨等多处军事要塞,使雁门关一线的军事防御能力大大增强。杨业修筑的堡垒直到北宋中期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拯在《天章阁对策》(《包孝肃公奏议》卷一)中有先朝以骁将杨业守代州,创筑城垒,于今赖之的评价。

杨业的连战皆捷,使得从五代时期就频受异族侵扰的关内百姓有了精神支柱和偶像。当杨业后来攻取关北失地,每次都会有夹路相迎的百姓,有积极提供军需的,有主动充当向导的,有勇斩辽军首级来献的,有争先恐后应征入伍的……

杨业文化水平不高,但作战勇敢,且不乏智谋,应该说军事天分很高。至为可贵的是,杨业能与兵士同甘共苦。雁门关的冬天是异常寒冷的,当时被称为“苦寒”之地。人人都穿毛毡衣服,而杨业却露天办公,身旁不生火,侍卫几乎都冻僵了,他却一脸从容。对兵士恩待有加,从政简易是他的风格,所以每次出征,兵士都誓死相随。以至于在杨业兵败陈家谷的最后关头,部众无一人退缩,无一人溃逃,在死生一念的绝境下都愿与杨业并肩作战,戮力拼杀,直至全军覆灭。演绎了一场将不惧死,兵不弃战,将士同生共死的悲壮活剧。

从来只有常胜的将军,没有不败的英雄。杨业任职代州刺史的第七个年头,即公元986年(雍熙三年)二月,北宋发动了史称“雍熙北伐”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宋军兵分三路,东路、中路分别由曹彬、米信、田重进等率领,出兵河北,目标幽州(今北京);西路军由潘美、杨业率领,兵出雁门关,目标是云(今大同)、应、寰、朔等州。最终三路合围,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朝廷还为西路军委派了两位监军:王侁(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从五品)和刘文裕(蔚州刺史、上阁门副使,正六品),作为皇帝的耳目和钦差随军出征。正是这样的人事安排,为杨业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战争初期,一切如赵光义所愿,三路大军捷报频传,尤以西路军战果显著。杨业兵出雁门关后,接连收复应、寰、朔、云四州,正欲按计划向东进军幽州,与另两路会合时,战局发生逆转。由于曹彬的东路军轻率冒进,粮草辎重补给不济,河北的两路军均遭重创,西路军陷于孤立,于是赵光义下令三路军回撤,其中西路军退守雁门关。杨业先期获得的战果遂烟消云散。当潘美、杨业回防雁门关后,朝廷又令西路军保护四州居民内迁。这在当时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其时辽国的十万大军已全部压向西路的雁门关,寰州也已回到辽军手中,如果宋军出关掩护四州之民,必陷辽军重围,西路孤军直面辽军主力,自是寡不敌众、凶多吉少。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杨业在军事会议上提出了可行之策,即“辽军正盛,应避其锐气,不与其正面交锋。宋军由大石路(今繁峙县与浑源县交界,时属雁门十八隘之东六隘)出,先派人密告云州和朔州守将,等大军从代州出发之日,令云州居民先行撤退;等我军兵发应州,辽军必前来阻击,此时朔州空虚,即令朔州之民出城,从石碣谷(今朔州南)入关,宋军只要派千人多带弓箭,列阵谷口,再派骑兵沿途护送,可保万全。”这条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良策,体现了杨业的智勇双全,然而换来的却是两个人的反对和一个人的沉默。反对的是侁和刘文裕;沉默的是西路军最高军事指挥官潘美。王侁主张大军大张旗鼓正面迎敌,四州之民借机撤退,刘文裕表示赞同。侁又进一步挖苦杨业道“君素号无敌,今遇敌而不战,挠有他志乎”,这是对杨业致命的侮辱,深深地刺痛了杨业的内心。虽然皇帝委以重任,且屡立战功,然而降将的身份是他永远的心结永远的痛,也是屡遭同僚蔑视排挤的根由。

面对侁的责难,潘美仍然未作表态。杨业抱定了必死决心,表明了心志:“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不死,当为诸公先。”临行之前,杨业悲泣地跟潘美留下了“遗言”:“此行必不利。业,太原降将,分当死,上不杀,宠以连帅,授以兵柄,非纵敌不击,盖伺其便,将立尺寸功以报国恩。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即便如此,为了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杨业仍向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他指着雁门关外的陈家谷口(今朔州西南约30公里)方向,建议潘美在谷口埋伏步弓强弩,待杨业战退至陈家谷时接应。说完后,杨业率众出了雁门关,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杨业率军一出关即遭遇到辽国大将耶律斜轸率领的辽军主力,两军从早上寅时(57点)战到傍晚,寡不敌众的杨业且战且退到预订地点陈家谷口时,没有看到一兵一弩。

史料记载,潘美、王侁等人本已依约到了陈家谷口,从寅时等到巳时,王侁登上高台瞭望后,认为辽军已经被杨业击败。抢功心切的他即率兵离开了陈家谷,而潘美“不能制”,即无法阻止。潘美在往西南行进的路上获悉杨业战败的消息后,也没有前往接应,而是急忙领兵撤退。将本可以不死的杨业陷入了必死的境地。

孤军奋战的杨业,只得拼死再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后,在树林中被辽将耶律奚底“望袍影而射”,受伤坠马被擒。英雄杨业就这样兵败被俘。因事前萧太后有必须生擒的军令,本应立功受奖的耶律奚底并没有受到任何封赏。

也许是人们认为这样的结局不够壮烈,甚至多少有些不光彩,所以才杜撰出“碰死李陵碑前”的戏剧场景。

然而后来的结局非但没有丝毫不光彩,反而表现出了英雄的视死如归。杨业被俘后,耶律斜轸诘问杨业“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有何面目见我”,杨业叹息道“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已报,而为奸臣所迫,复何面目求活耶?”耶律斜轸对杨业传达了萧太后开出的种种优厚条件,极力诱降,然而杨业始终不为所动,“义不负国”。最终绝食三日,死在被押往幽州的途中(可能为古北口附近),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杨业死后,首级被耶律斜轸割下,传往南京(今北京)军中示众。一代英雄身首异处,下场堪悲。

毛主席读宋史,看到这一段时,批注了四个字“杨业战死”。毛主席认为杨业虽然没有死在战场上,但在最后的危急关头,仍然在用自己的生命与敌人作着最后的抗争,不屈不挠的抗争,无异于战死。所以毛主席认为他是战死的。

纵观杨业的一生,无疑充满着悲剧色彩。杨业原名杨重贵,少年时代正处于动乱不堪的五代十国时期,大约20岁时就被作为质子留在北汉,与在后周麟州任刺史的父亲杨信(杨弘信)分事两国。杨信死后,杨业的弟弟杨重训承袭了父职,兄弟二人继续各属异国。虽然杨业在北汉颇受刘崇宠爱,被“视为养孙”,连姓氏都改成了“刘”,改名刘继业,但一心报国的杨业颇有些生不逢时。一来北汉国小势微,难成大器;二来北汉主一心与后周为敌,不惜与契丹结盟,这是杨业最无法容忍的。杨业认为“契丹贪利弃信,他日必破吾国(北汉)”。应该说杨业对时局的走势还是有预见性的。

公元979年,北汉覆灭后,杨业归降了北宋,赵光义恢复了杨业的本来姓氏,单名业字。自此,“降将”的身份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杨业,直至生命的尽头。

所以杨业一生当中最辉煌、最精彩的篇章就是担任代州刺史、镇守雁门关的岁月。在雁门关立下的战功使杨业的军事人生达到了巅峰,同时也开创并树立了“杨家将”的赫赫威名。以至于在他死后,成为了民间讴歌的对象和崇拜的偶像而被传诵至今。

                        

杨业是个悲情英雄。关于他的死因,历来说法不一,似乎已经成为一段公案。王安石在1072年(神宗熙宁五年)八月跟神宗的谈话中说道:“……杨业亦为奸人所陷,不得其死,将帅尽力者乃如此,则谁肯为朝廷尽力。从中可以看出王安石也认为杨业是被奸人所害。

杨业殉国后,赵光义追究并处理了责任人:潘美负领导责任,降三级留用;侁负主要责任,除名,发配金州(今陕西安康);刘文裕负次要责任,除名,发配登州(今山东蓬莱)。表面上看,宋太宗对王侁、刘文裕的责任认定和处理是客观公正的,只是在对潘美的处理上却表现出了对勋臣明显的袒护——“尚念久在边陲……特示从轻”。然而后来的事实表明,这样的处置只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因为潘美一年后即官复原职,而王侁、刘文裕也只过了两年,均“召还”起用。

表面上看“杨业之死”的直接责任人是侁。首先他不采纳杨业的正确建议,同时率先向杨业发难,在阵前用言语羞辱先锋大将,后又未按事先的约定在陈家谷守候接应,在不知杨业生死战况的情况下抢功心切,轻率撤兵。导致杨业兵败被俘,客死异邦。而作为西路军主帅的潘美扮演的角色其实最耐人寻味。在侁否决杨业的提议,诘难杨业时,他未发一言,保持沉默;在侁擅自撤军抢功时,又未加阻拦。潘美之所以在关键时刻保持沉默,可能性不外有二:一是潘美虽为主帅,但两位监军的权利在他之上,出于自保,他不敢反对,尤其在侁撤离陈家谷时,潘美“不能制”,说明潘美有难言之隐;二是潘美的内心深处,对杨业素无好感,甚至心存忌妒和轻蔑。《宋史·杨业传》中说,杨业屡立战功后,“主将戍边者多忌之”。作为杨业“主将”的潘美正是众多在皇帝那里“潜上谤书”杨业的同僚之一。侁所言正是其心中所想,王侁所为又正中其下怀,于是“不发一言,坐观成败”在前,“违约”撤兵在后。显然后者的可能性要大于前者,因为潘美作为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的开国大将,无论是官衔还是职权都在二监军之上,即便是监军权重也只是临时差遣,他们怎敢凌驾其上。

所谓公道自在人心,善恶自有公论。正是潘美自己的所作所为,为后世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和创作空间,让自己在后世的戏曲、小说、评书等艺术形式中,被永远地推上了被告席,从而更加衬托和成就了杨家将传奇的英雄形象。潘美和杨业一个是“众恶皆归”,一个是“众善皆归”,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杨业战殁后,雁门关的局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给宋王朝在军事上带来严重后果——宋元守云、应诸州者,闻继业死,皆弃城遁逃。致使契丹乘势大军压境,曾一度攻至代州城下。为此,仁宗时监察御使包拯在《论边将》中说:河北沿边将师未甚得人,特请精选,其代州尤不宜轻授。缘代州与云、应等州相去甚近,路又平坦,古来最为难扼之区。太宗朝以骁将杨业守之……,其慎重用人如此。”   

杨业是“杨家将”的第一代,功名最盛,牺牲也最为壮烈。尝享能令异域尊。杨业的英雄品格也受到契丹统治区人们的尊重,在杨业殉难后不久,就有人在契丹境内的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建起了杨无敌庙。

杨六郎

杨家将的第二代就是杨业的儿子们。杨业到底有几个儿子,宋史记载是七个,传说中是八个,即民间盛传的“七郎八虎”。而传说中的杨八郎是“义子”,所以历史和传说中,数量是一致的,即杨业有七子。

传说中,杨业的“七郎八虎”个个骁勇善战,武艺高强,尤其在金沙滩一役中,杨业三子战死,两子被擒,一子失踪(传说中五台山出家的杨五郎),“八子去两子还”,杨家损失惨重。然而这一杨家将传说中最具悲剧色彩的著名战役在历史上却并未发生。

在历史上,杨业的诸子中除了杨六郎外,其他的都是默默无闻,未有任何的军功和建树,所授官职也只是因杨业而授的恩荫小官。除了杨延玉在陈家谷一战中随征“战殁”外,其他诸子皆无任何表现。所以历史上的杨家将的第二代,主要是杨六郎,杨六郎是杨业诸子中最出色的一个。

杨六郎本名延朗,因避讳宋真宗追封的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名延昭。至于为何称杨六郎,众说纷纭。在今代县鹿蹄涧杨忠武祠内保存的清道光版《杨氏族谱》和元代碑刻上的谱系表中,他都是杨业的第六子,故称六郎。但是宋史中提到杨业的诸子时,杨延朗是第一个被提到的,按史书的记录惯例他应是长子。史学界多持此观点。但既是长子,为何称六郎?有人说这是契丹人送给他的别称,因为契丹人的习俗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专镇契丹,由于非常惧怕镇守边关的杨延昭,所以认为他是星宿下凡,就称其为“杨六郎”。著名作家梅毅却提出了另一种解释。他认为“六者,大之谓也”,当时的贵族们有玩文字游戏的爱好,常以“六”称呼老大。依据是蔡绦的《铁围山丛谈》中记述,当时的宋徽宗经常效仿唐德宗称呼陆贽为陆九的做法,称呼他的哥哥,也就是蔡京的长子蔡攸为“蔡六”。

然而梅毅所举的仅是个例,并非当时的普遍做法,“杨六郎”的名号在民间的影响更大,而且此说最大的问题在于,如果六郎是老大的话,那么老六该如何称呼,其他诸子又该如何称呼呢?至于《宋史》中先提延朗,或是因为他的战绩突出,并且封职较高也在情理之中。当代著名目录学家,古文献学家余嘉锡认为在陈家谷阵亡的杨延玉是长子,最早出现杨家将一名的宋末元初的《烬馀录》中也持同样观点,只不过书中的名字是渊平。

鹿蹄涧的《杨氏族谱》和谱系表的问题在于,五郎的名字叫延昭,如果六郎避讳更名延昭的话,就与五郎重名,这是最大的不合理。

在民间的传说故事中,杨六郎威震三关,抗辽保国,立下赫赫战功,是继杨业之后北宋朝廷的支柱将领。然而史书中的六郎却并没有那样的辉煌人生,反而是壮志难酬、含恨而死的悲剧性人物。

杨六郎是杨业最喜爱的儿子,从小喜欢玩打仗的游戏。杨业经常跟人说“此儿类我”,就是说杨六郎最像他,所以每次出征都带着六郎。在杨业任职代州、镇守雁门关的岁月里,杨六郎一直陪伴左右。青年时代的杨六郎,在跟随杨业的军旅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才能。

最为出彩的一次战斗发生在公元986年(雍熙三年)的“雍熙北伐”战役中。杨业攻取应、朔等州时,作为先锋的杨六郎表现突出。特别是攻取朔州城时,杨六郎奋勇作战,被箭射穿臂膀仍带伤战斗,英勇异常。为战役之初西路军的辉煌战果立下汗马功劳。这一年他29岁。除此之外,杨六郎随父镇守期间肯定还有不少的出色表现,不然不会时至今日,雁门关地区仍然有大量的六郎抗击辽兵的故事在广为传唱。英雄的事迹总是难以磨灭,明代雁门关的主城门上就建有规模可观的“六郎庙”,直到1937年才被侵华日军拆毁。如今雁门关一线仍然留有许多“六郎城”、“六郎寨”等遗迹和地名,这是对他永久的纪念。

公元986年七月的陈家谷一战,六郎是否随征,未见记载。但杨业捐躯后,杨六郎并未像传说中的那样袭父官职,继承父志,继续镇守雁门关。而是按照丁忧的封建礼制,回到开封为父守制三年。这一期间,接替杨业职务的是北宋名臣张齐贤。此后,杨六郎再未踏足铭刻他青春年华的雁门关。

守制期满后,杨六郎先后在江淮、河北地区任职。公元999年(真宗咸平二年),杨六郎出任保州(今河北清苑县)缘边都巡检使,坐镇遂城(今河北徐水东),率领不足3000人的守军抵挡住了萧太后亲率的20万辽兵历时1月余的进攻,取得了“遂城大捷”这一令杨六郎扬名河北、威震边庭的成名战。此后杨六郎先后取得“羊山(今河北徐水西)之伏”和“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之战”的胜利,相继担任莫州(今河北任丘)团练使、高阳关副都部署等职。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高阳关副都部署是杨六郎一生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官职,是高阳关路的最高军事指挥官,管兵10万,辖15个州、关、军(辖区为今河北中西部和天津南部的广大地区及山东武城、无棣等地),成为弹压一方的边防总司令。

然而最大的讽刺在于,重兵在握的杨六郎反而陷入无仗可打的境地。因为公元1005年(景德元年),宋辽在澶渊(今河南濮阳)城下订立停战和约,史称“澶渊之盟”。从此开始了宋辽两国长达118年的和平。这被立志收复失地的主战派杨六郎认为是“国耻”。在盟约签定前后他多次上书宋真宗,陈述攻辽之策,并极力阻止议和,但始终未被采纳。

1014年(大中祥符7年),整整做了九年“不抵抗将军”的杨六郎在忧愤和抑郁中死于高阳关副都部署任上,终年57岁。纵观杨六郎的一生,随父镇守雁门关的岁月是他最意气风发的人生时段。

杨六郎虽得善终,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结局比其父杨业更加悲凄。作为戎马一生、立志报国的将军,杨业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而杨六郎却壮志难酬,抑郁而终。

总之,“杨家将”的威名是杨业与杨六郎共同铸就的。在欧阳修的生活年代10071073),杨业和杨六郎的故事就已经“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了,甚至契丹等少数民族竟将杨六郎的画像供奉于家中。显然,英雄六郎在当时的民间就已经被神化。

杨宗保VS杨文广

杨家将的第三代,史书中记载的是杨文广,而在民间的版本中杨宗保是第三代,杨文广是第四代。杨宗保之名,最早见于徐大焯的《烬余录》,书中有延昭子宗保,宗保子文广征南。徐大焯所据,可能是源于南宋之评话。有学者认为杨延昭与杨文广父子间年事相差50多岁,被说书人认为他们不是父子关系,在中间增加了杨宗保一代,于是杨延昭与杨文广在传说故事和小说、戏曲中,就变成了祖孙关系。由于《宋史》上说:(延昭)子文广。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杨宗保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并无其人。如此一来,民间盛传的在雁门关抗击辽兵,《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等经典戏剧的主人公杨宗保就成为子虚乌有的人物。

而在杨忠武祠内元代碑刻上的世系表中,杨六郎的儿子不光有杨文广,而且还有“宗字辈宗勉、宗政两兄弟。杨业的后辈族裔们更是坚定的认为杨宗保的存在,不然的话,他们传承至今的辈分将被统统打乱。如果杨宗保存在的话,也未必在雁门关与辽兵打过仗,因为杨六郎离开雁门关时刚29岁,宗保尚年幼,最多也就是在雁门关度过一段童年时光。

杨文广最突出的经历就是跟随范仲淹防御过西夏。由于他所处的时代正值宋与辽、西夏等邻邦的“交好”时期,所以基本上没有与契丹交过战,更未以主将的身份出过征。因此,杨文广与雁门关并无多大瓜葛。唯一与辽国沾边的是杨文广的晚年曾回到父亲杨六郎战斗过的河北,担任过定州路(今河北定县)副都总管,也就是河北边防的副帅。

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北辽借口宋军越界筑城,侵入蔚、应、朔三州,争夺河东地界。九月,宋辽两国使臣在代州举行谈判。宋、辽疆界,本在雁门山北麓,而辽使强行提出以雁门山为分水岭。双方久议不决。

在此期间,杨文广完全赞同韩琦等主战派的主张,坚决反对姑息让步,提出必要时可以一战,乘势收复燕云,并表示愿意担负作战任务。为此一心报国的杨文广积极调整定州兵马,并上书朝廷,慨陈夺取幽燕之策,还进献了他亲手绘制的作战图。但遗憾的是,还没有等到朝廷的答复,他就病逝于任上。年寿不详。

可见不管是杨宗保还是杨文广,被民间津津乐道千年的镇守边关、抵御契丹的诸多事迹,不过是后世文人的艺术加工和美好想象而已。

近代学者余嘉锡在其《杨家将故事考信录》中评论说:杨业与契丹角胜三十余年,卒之慷慨捐躯,以身殉国。子延朗(昭)于澶渊之役,请饬诸军扼其归路,袭取幽、易等州。孙文广,亦献策取幽燕。虽功皆不成,而祖孙三代,敌忾同仇,以忠勇传家,诚将帅中所稀有。由是杨家将之名,遂为人所盛称,可谓豹死留皮,殁而不朽者欤!爱国之心,人所固有,后之人何乐而不为也!

杨门女将

杨门女将是小说、戏曲中杨家将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民间的影响丝毫不亚于杨家男儿,甚至其作为弱势群体的孤儿寡母所表现出的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更为世人所称道。

佘太君是杨门女将中的核心人物。佘太君本姓折,名赛花,太君是其封号。光绪年间续修的《保德州志》载:杨业……事北汉为建雄军节度使,娶折德扆女。后归宋……折氏,性慧敏,尝佐业立战功。(业)号无敌,后战死于陈家谷。潘美、王侁畏罪,欲掩其事。折氏上书力辩夫战获死之由。遂削二人籍,除名为民。另外岢岚州志等地方志书也有零星记载。虽然史料价值有限,与史书的记述也多有出入,但折太君为折德扆之女、杨业之妻是可以肯定的。之所以改折为佘,一说折姓在宋朝因避祸改姓佘姓;二说是折赛花自己认为姓不太吉利,为使子孙福禄有余,不再夭折,毅然改为与折同音的“佘”。佘赛花从小在将门世家中长大,受着父兄武略的熏陶,据说从青年时候起,就成为一名性机敏、善骑射,文武双全的女将。如果历史上佘太君果真能文能武,且随夫驻守代州的话,“尝佐业立战功”是有可能的。在传统戏剧《百岁挂帅》中,当佘太君在舞台上慷慨激昂地唱到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出征谁出征时,无不为她那种忧国忘身,勇于任事的巾帼豪气所感动!

穆桂英是另一位“杨门女将”的代表人物。慕容氏家族属我国古代鲜卑族,汉化的慕容氏就直称为氏了。现在许多地方都有跟穆桂英相关的遗迹、遗址,如山西浑源县、繁峙县、五台县和河北易县、曲阳等地都有穆柯寨(砦)、穆桂英山等遗址。而代县的遗迹不仅最为丰富,从地理上也最为贴近故事脉络,因为《辕门斩子》、《宗保招亲》、《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等戏曲故事均是在代州演绎的。代县东南峨口山上有木阁村,原名穆阁寨,附近山坡上有穆桂英洞,周围有扎寨残迹。后人还建有穆桂英庙,可惜文革中被毁。以上遗迹虽然可能有的是附会,但也可能是穆桂英当年随军转战过的地方。

小说、戏剧杨门女将中的其他人物,如大郎之妻张金定、二郎之妻马翠平、三郎之妻花谢玉、四郎之妻云翠英、五郎之妻曹秀英、六郎之妻柴郡主、王兰英,七郎之妻杜金娥、八郎之妻云秀清,还有杨八姐、杨九妹及烧火丫头杨排风等,目前尚难以找到历史记载的佐证,但她们以佘太君和穆桂英为代表的“巾帼群英”形象,千年以来,已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当然杨业的儿孙们成家娶妻很正常,但妻子们是否可以上马杀敌、挂帅出征就未可知了。如果有所作为的话,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不下任何痕迹。虽然由于男尊女卑的封建礼制,妇人是不入志书家谱的,但是《宋史·烈女传》中记载宋朝以节义为主的女子数十人,却没有一个杨家的巾帼。

历史的传播途径、范围和速度,毕竟不能与传说故事相比。而传说故事的深入人心也跟历史真实不大相关。对于“杨家将”的故事来说,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构,已无足轻重。千百年来,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来传诵他们精忠报国的高尚情怀。小说、评书、戏曲等等文学形式里面的大量塑造和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已经在国人的心间塑造了一种光辉不灭的爱国主义形象。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名将不同的是,杨家将所塑造的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而是一组群像。概言之,就是“满门忠烈”。 杨家将早已化身为一种精神图腾,其悲壮的群体形象伤痕累累地,却也是威风凛凛地在中国人的心目之中挺立了千秋,

直至今天仍然能够给人以震撼和感动。这就是“杨家将”已经传唱了千年,而且还将永远被传唱下去的强大生命力所在。

三分实七分虚的杨家将传说的覆盖地域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真实活动过的地域。而代县作为杨家将的第二故乡,其丰富的杨家将历史遗迹、文物和传说将是对“杨家将”永远的纪念。

代县城北20公里的雁门关,是镌刻“杨家将”英名的永恒丰碑;

代县城东20公里的鹿蹄涧村是目前全国最大、最集中的杨家将后裔聚居地;鹿蹄涧村的杨忠武祠是杨家将满门英烈的宗祭之地,它是历史上第一座,也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座由杨业后裔主持建造的杨族宗祠;

代县城东25公里的七郎墓是全国仅存的杨家将镇守边关留下的墓冢;

代县城东北20公里胡峪乡盆窑村的“六郎城”是杨六郎当年修筑的城池,也是现存较为完整的杨家将戍守工事;

代县城东北24公里的东、西马圈村,是“杨家将”当年驻军圈马的地方;

代县城东北26公里的安(鞍)庄村,是“杨家将”当年设置“马鞍库”的地方;

代县城东南8公里的杨阁村,是“杨家将”当年修筑阁楼的地方;

代县城西北55公里的白草口村,是杨业当年的驻军地之一;

雁门关北10公里的旧广武城,是杨六郎当年圈养军马的地方;

旧广武城西南500米处的六郎城,是杨六郎当年的驻防地之一;

…… ……   …… ……

(作者:山西代县旅游局主任科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2014-10-09 09:23:34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