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15年第三期 >> 专家论坛 >> “陕北历史文化暨折家将文化学术研讨会” >> 阅读

“陕北历史文化暨折家将文化学术研讨会”

2016-04-11 09:06:16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165

 

“佘太君”的故事在民间传唱千年,而真正的折(佘)太君据宋史记载是大宋名将折德扆的女儿,是折家将之后。这个家族从唐末、五代到北宋镇守边关近三百年,中国历史上可谓独一无二;这个家族族源鲜卑,后党项化又汉化,与汉人融合共荣,“堪称典范”;这个家族几百年如一日,忠心不二,维护中央集权,“中朝赖之”,“无负于宋”。

近日,中共府谷县委、府谷县人民政府会同延安大学主办“陕北历史文化暨折家将文化学术研讨会”,并邀请国务院参事,中国宋史研究会原会长,北大教授邓小南女士,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包伟民先生等20余所大学近60名专家学者齐聚府谷深入研讨提炼折家将精神,研讨府谷文化建设、旅游开发和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现将部分专家的论述摘要刊登如下:

1、周伟洲  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陕师大)教授

1、周伟洲

唐末,折氏开始兴起于府州,首领折宗本任唐缘河五镇兵马使。其子嗣伦(嗣祚)为唐末割据于河东的沙陀晋王李克用的麟州刺史。嗣伦有子五人,三子从远,于晋王天祐八年(911)被召从回鹘归来,任刚由府谷县升为州的府州刺史。这是党项折氏据府州之始。后唐长兴元年(930)明宗曾“以党项折家族五镇都知兵马使折文正(一作“折之正”)检校仆射”。后晋建立后,府州折氏一度为契丹所控制,后因不愿迁徙辽东,降后晋,助其攻契丹。后晋开运四年(947)契丹灭后晋,折从远又投附后汉,刘知远为笼络从远,以对付契丹,置永安军于府州,析振武之胜州并沿河五镇以隶之,以从远为永安军节度、行府州刺史,更名为从阮(避讳改)。此为党项折氏节镇的开始。

2、包伟民  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

2、包伟民

北宋时期,府州始终发挥捍卫西北的一方重任折氏一门也因此名闻天下。折德扆家族可以说既是北宋民族融合的缩影与特殊家族,也是北宋世代将门中的典型代表。宋太祖建国后,折德扆听命中央,遂继续留用。折德扆死,长子御勋“领汾州团练使、权知府州事”,在宋太祖朝后期被授泰宁军节度,留京师。折德扆次子御卿在乃兄徙镇后,被任命为闲厩副使、知府州。在宋太宗征河东期间,折御卿率军作战有功,后拜永安军节度使,屡败契丹和李继迁的进攻。折御卿死,其子惟正、惟昌先后知府州事。折惟昌镇守府州时,与西夏及周边部族长期作战,死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宋廷以其弟惟忠为六宅使,“知府州兼麟府路都巡检使,领普州刺史”。终左藏库使、简州团练使。折惟忠卒,“录其弟侄子孙七人,以其子继宣嗣州事”。宝元(10381040)中,折继宣因故被罢,其弟继闵被擢为西京作坊使,“嗣州事”。庆历(10411048)中,折继闵打退了元昊对府州城的进攻,终宫苑使、领果州团练使。折继闵卒,其弟继祖“嗣州事”。折继祖“临政二十余年”,累转皇城使、解州防御使。折继祖卒,以从子克柔镇守府州。

3、陈峰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复件 3、陈峰折继闵弟继世,少从军,为延州东路巡检。后在对夏战争中多有战功,以左骐骥使、果州团练使卒。折继闵子克行,从宋将种谔讨西夏,以功擢知府州,后官至秦州观察使。史称:“克行在边三十年,善拊士卒,战功最多,羌人呼为‘折家父’”。其子可大为荣州团练使、知府州。折克行从子可适,因鄜延帅郭逵所荐,补殿侍。在宋神宗和哲宗朝,折可适长期转战西北前线,历知岷、兰州及镇戎军、东上閤门使、泾原钤辖、副都总管及知渭州等,迁侍卫步军都虞候,拜节钺。折可适之子彦质,曾追随其父“参军事”,至南宋时至签书枢密院。留在当地的折氏归顺金朝,继续镇守府州,与西夏军对峙。

4、李裕民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QQ截图20150807113808

折家将何以对后世的影响不如杨家将。

折家十世为将,创历史之最,然而它对后世的影响,却不及杨家将,这是为什么呢?

就个人知名度而言,折家没有达到杨业“无敌”的高度,而这位无敌的英雄下场却十分可怜,受冤而死。巨大的反差刺激着人们的同情心和关注度,自然会大力传播其事迹。使他们的影响超越其他英雄之上。就杨业而言,刚牺牲,就有名臣李若拙为他写《杨继业传》,到北宋中叶,从上层到民间,都广泛传播他的故事。到明、清,有关杨家将的小说、戏剧,越来越多。折家没有专门的小说与戏剧,仅在杨家将中出现折太君的形象而闻名于世。

这里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杨畋的作用,这位杨家将第五代的人物,考中进士,跻身士大夫行列。他广泛交友,著名的有范仲淹、梅尧臣等。欧阳修还为杨业所藏兵书作跋,王安石为杨畋文集作序,司马光将杨弘信写入《资治通鉴》,这对扩大杨家将在社会上的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反观折家,长期在府谷一角,又主要与武人打交道,未能在士大夫群中扩展他们的影响。直到北宋末、南宋初,才出现折彦质(约10801160)这位文武兼长的人物,能比较长时间与士大夫接触,可惜,他因为主张抗金,受秦桧排挤、迫害,郁郁而死,无法正常活动。

5、何冠环5、何冠环  香港树仁大学历史系教授

在众多为宋廷效命之蕃部中,除了累世尽忠之府州折氏可称翘楚外,其次就要算曾与折氏多次并肩作战,并且与折氏有姻亲关系,五世为宋廷守边的绥州高氏。宋廷朝野对高氏子弟忠勇事迹便一再表扬,立庙奉祠,到南宋一直不替。牡丹虽好,还需有绿叶扶持。相对于府州折氏,绥州高氏就是很好的绿叶。

6、姜锡东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任

复件 6、姜锡东

北宋的府州,地方不大,但位置重要,影响很大。北宋中央政府对党项李氏一错再错,失败教训极为惨痛。对府州折氏政策得当,成功经验弥足珍贵,对于边疆治理、民族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北宋府州折氏,官位不高,但历史作用和地位不容低估。其忠勇卫国的精神,不论在古代、现代还是后代,都值得发扬光大。其血缘加能力的复合型世袭制这一典型案例,具有特殊价值,可对古今未来的领导体制的研究与采择提供极好的参照。

7、邓小南 国务院参事  原宋史研究会会长

7、邓小南

这次研讨会有一个重要议题是折家将文化与府谷的旅游发展,折家将文化主要是折家将精神,及折太君有关事迹的探讨。大家知道,两宋的军事战略是有很多问题的,但是,在长期对外作战的过程中,造就了很多名将,有不少是出自边地的,还有一些蕃将,折家将是其中的主要力量。

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靠我们一代一代人去延续的。现在我们的府谷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转型的挑战。即转思想、转产业、转方式、转管理,旅游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抓手。而在旅游品牌的打造里,文化内涵是它的第一要义。我们府谷的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要立足于榆林,依托陕北,做区域性的开发。我们当地有折家将文化、黄河、长城,有画像石,有摩崖石刻,有东汉时期的墓葬遗址,宋代时期的有不少堡寨,明清时期的重镇,后来又有红色的遗迹,是我们府谷的整体优势。

8、    崔智林  西安邮电大学校长

QQ截图20150807114550研究折家将历史,追溯府谷精神文化源泉

要深入挖掘千年府州的文化历史很难避开折家将的历史。北宋时期镇守府州的世代折家将在府谷县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府州折家将兴起于唐末、五代,鼎盛于北宋,衰亡于金,前后经历近三百年。史书记载,从五代到北宋,折家将一共出了4位节度使、12位知州。以折嗣伦、折从阮、折德扆、折御卿、折惟昌、折惟忠、折继闵、折继祖、折克柔、折克行、折可大、折可适、折彦质为代表的折家将英雄群体。在折家将崛起、镇守府州的历史进程中,府谷县从历史背后的一处无名边地,登上了历史舞台,实现了建镇、设县、升州这样一个设官治理的历史转变。北宋以降,折家将传承达到10代之久,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忠勇爱国的折家将精神。这种精神的流传就是边塞文化的一种基因,一种素质、一种品格,更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体现着府谷人民活泼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北宋,折家将世袭府州知州,从北宋历经明、清,折氏兴起的孤山古镇、折氏祖墓、折氏后人避居的折家河村,以及传说中折杨结亲的七星庙,一直得以保存。据记载折克行墓,位于府谷城西五十里,有碑。可以说,府谷县的折家将历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挖掘潜力巨大。

府州是一座边塞古城,受折家将精神影响深远。边塞文化具有开放、兼收并蓄的品格,人们通过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与碰撞,民族交融与爱国如家的生活考验,深深影响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形成了包容、忠贞、武勇、诚信的文化精神和“勇直尚气”性格特点。这些文化基因也深深烙在了现在府谷人的血液里。

9、    复件 9、王曾瑜王曾瑜 中国宋史研究会原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折氏家族,世代边将。民族融合,堪称典范。维护一统,忠垂青史。

an>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2016-04-11 09:06:16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