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16年第一期 >> 文化长廊 >> 杨家将戏曲与宋辽战争 >> 阅读

杨家将戏曲与宋辽战争

2016-10-10 08:52:01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215
内容提要:2015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演讲稿
中山大学教授  康保成
第一集 
悲情杨令公
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像杨老令公碰死李陵碑,佘太君百岁挂帅,金沙滩杨大郎殒命,杨六郎镇守边关、辕门斩子,五郎出家当和尚,七郎被奸臣乱箭射死,四郎探母,杨宗保阵前招亲,穆桂英挂帅,十二寡妇征西。

2015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演讲稿

中山大学教授  康保成

第一集 

悲情杨令公

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像杨老令公碰死李陵碑,佘太君百岁挂帅,金沙滩杨大郎殒命,杨六郎镇守边关、辕门斩子,五郎出家当和尚,七郎被奸臣乱箭射死,四郎探母,杨宗保阵前招亲,穆桂英挂帅,十二寡妇征西,烧火丫头杨排风的故事,焦赞孟良的故事,杨文广平南的故事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前几年,我们曾经到辽宁南部考察皮影戏,才知道当地盛传杨家将第九代传人杨满堂的故事。后来再一查,更不得了了,连金庸笔下的杨过,都成了杨家将的第十三代传人!

经常有人问:杨家将的故事究竟是不是真实的?这问题很难回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要是从史书来看,杨家将的故事一大半是虚构的。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七实三虚”,也就是七分真实三分虚构。那杨家将故事呢?如果以官修史书为依据,“倒三七”还不止,很可能是“二实八虚”,甚至“一实九虚”。但是,史书就一定那么准确、客观吗?民间口碑,戏曲小说就一定是空穴来风、不可靠吗?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杨家将戏曲,从杨家将的第一代传人老令公杨业开始说起。

最早的李陵碑故事

    杨家将的故事从宋代已经开始出现,但是,完整流传下来的杨家将故事,还得从元杂剧里找。在元杂剧中,包括经过明人修改过的元杂剧中,总共有杨家将戏曲6种,其中直接描写杨业事迹的作品,是元末明初的《八大王开诏救忠》。这个戏的情节是:
   
辽国大元帅韩延寿与大将土金宿统领百万大军侵犯宋朝,宋太宗令太师潘仁美为元帅,令贺怀简、刘君期为副帅,出征代州迎敌。潘仁美因为在杨业归宋之前,曾经被杨令公射中过一箭,所以他念念不忘公报私仇,于是上奏朝廷,调杨令公、杨六郎、杨七郎父子三人为先锋,想把他们置于自己的麾下,好借机除掉杨家父子。杨家父子此时镇守在瓦桥三关,接到调令便赶往代州与潘仁美会合。潘仁美与贺怀简、刘君期,以杨家父子与大部队会合来迟为由,命令将杨业父子推出辕门斩首。这时监军呼延赞出面为杨家父子求情,并且抬出八大王的金锏相威胁,潘仁美不得不饶恕令公父子。但是他下令,杨家父子第二天必须领三千人马与辽军交战,如果获胜,方可将功折罪,否则二罪俱罚。杨令公提出,次日乃是“黑道之日”,出兵不吉利。潘仁美不予理会,强行发令。
   
第二天,杨令公父子三人率军与辽兵交战,看到对方的军旗上画有一只狼,踢翻一只羊、脚下踏着一只羊、口中衔着一只羊。杨令公觉得不祥,想要退兵。而杨七郎为报幽州大战时兄长阵亡之仇,不肯退却。于是杨六郎上阵与辽军将领土金宿交战,土金宿诈败逃走,引诱杨家父子进入两狼山虎口交牙峪。这时辽军元帅韩延寿,带领大军困住了谷口,使得杨家父子里无粮草,外无救兵。杨七郎单人独骑杀出山谷,到代州讨要救兵。不料潘仁美不由分说,令刀斧手把七郎捆在辕门外花标树上。潘仁美、贺怀简、刘君期三人,边喝花酒边轮流拉弓搭箭,将杨七郎射死,总共射了一百零三箭,其中七十二箭射透胸腔。

七郎的魂魄回到两狼山,向六郎托梦,告知自己被害身亡之事。六郎哭醒之后,将梦中所见告知父亲。父子二人一番悲痛之后决计率队突围,将来好为七郎报仇。结果六郎闯出山口,而令公则被番将打折了马腿,没能冲出去,于是头撞李陵碑而亡。

杨六郎回京,向皇上告御状。皇上及八大王命令太尉党彦进,将潘仁美、贺怀简、君期三人捉拿下狱,由丞相寇准审出真情。八大王获知第二天为郊天大赦担心太宗会赦免潘仁美等三人的死罪,就让杨六郎当街拦住自己的马头鸣冤,八王假装大怒,将杨六郎下到刑部大牢,结果杨六郎得以在牢中将潘仁美等三人杀死。第二天杨六郎出狱前去自首,正赶上皇上命人开读郊天大赦的诏书,诏书上说:只赦活的,不赦死的,杨六郎得到赦免。

这个作品非常重要,它奠定了后世杨家将故事的基本框架,这就是:把宋辽之间的民族战争,与潘杨两家的忠奸之争,交织在一起。明代的两部杨家将小说,清宫大戏《昭代箫韶》、《铁骑阵》,京剧以及各地方剧种的杨家将故事戏,走的基本上都是这个路子。

剧中的“八大王”实有其人,他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八个儿子,宋真宗的弟弟,仁宗的叔叔,名元俨。据《宋史》记载:八大王元俨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人称八大王。到仁宗时,赵元俨辈分高,威望更高。仁宗对他这位叔叔非常尊重,“凡有请报可,必手书谢牍”,元俨可以“入朝不趋”。在史书中,赵元俨与杨家将未见交集。

明传奇《祥麟现》和清宫廷大戏《昭代箫韶》,称“八大王”的名字为“德昭”,明代小说、京剧与地方戏多称其为“德芳”。

赵德芳也实有其人,他是赵匡胤的第四个儿子、赵光义的侄子,和元俨是堂兄弟,但他二十多岁就死了。尽管他死后也被封王,但不可能有“八大王”那样的事迹和声望。但古代皇帝通常传位于子而非传位于弟,民间盛传,赵光义是以非法的手段窃取了原本属于赵德芳的皇帝宝座,所以赵光义对这位侄子非常尊重甚至感到内疚。可见,后来戏曲中的八贤王赵德芳”,实际上是把“八大王赵元俨”的事迹,和“赵德芳”的名字、出身嫁接在一起,又虚构了一些和杨家将相关的故事塑造而成的。

史书中杨家将主要活动在太宗、真宗时代,也波及到仁宗时期,杨家将的第三代传人杨文广就到了仁宗时期,而历史上的“八大王”恰恰经历了太宗、真宗、仁宗几代皇帝。所以后来的戏曲小说把他拉出来震住奸臣,又加上“赵德芳”的名字和出身,还为他改了名号,多称其为“八王”或“八贤王”。从元杂剧开始,杨家将每到危难关头,总是得到八大王的鼎力支持与百般呵护。在后来的戏曲中,皇帝称“万岁”,赵德芳被称为“八千岁”,威望极高。在清代的戏曲中他甚至和皇帝一样称孤道寡。他的金锏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臣。这些虽然都是夸张之语,但也并不是没有来由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戏虽然名叫《八大王开诏救忠》,但却用了一大半的篇幅写杨业之死。京剧以及各地方剧种中的《李陵碑》,保留了这个戏的基本情节,又参照了明代小说,写杨七郎在打擂的时候将潘仁美的儿子潘豹打死,所以潘仁美才在七郎搬救兵时将他乱箭射死。晚清以来,随着京剧和地方戏曲的繁荣,这个故事在民间传播非常广泛。

那么,杨家将戏曲,写杨业被逼战败,头撞李陵碑而死,有多少历史依据呢?历史上杨业之死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雍熙北伐中攻城略地的杨业

根据史书记载,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起三路大军大举伐辽,总兵力超过30万。赵光义企图一举攻克契丹人占领的幽州,从而收复被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雍熙北伐。由于七年前赵光义曾经御驾亲征,在幽州与辽打过一仗,即后面将要讲到的高粱河之战,结果损兵折将,无功而返,所以雍熙北伐又叫第二次幽州之战。

宋军的三路大军分东路、中路、西路。东路又分两路,分别以曹彬、米信为主帅,出雄州,雄州就是现在河北省保定市下辖的雄县,在保定市区东一百多里;中路以田重进为主帅,自定州北上,向西北方向出飞狐口,定州也隶属于保定市,在保定市的西南,飞狐口在保定市西北;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将,出代州,代州就是现在山西省忻州市的代县

三路大军中以东路军为主力,其中曹彬领兵10万,米信领兵数万;而中路、西路军合计约10万多一点。赵光义的打算是,东路军距离幽州最近,而幽州又是辽军主力所在,应稳扎稳打。待西路、中路取得进展后逐渐向东靠拢,对幽州形成合围之势。

战争之初,宋军占有优势,尤其是潘美和杨业所率领的西路军进展神速,连克寰、朔、云、应四州。宋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

那么,杨业在这次北伐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大家知道,西路军的总指挥是潘美,按照习惯,宋朝史书都把收复云、应、寰、朔的功劳归到潘美头上。就连《宋史·杨业传》也只说“诸军”连拔诸州,不提杨业。但《辽史》的记载有明显不同,例如:

《辽史·耶律斜轸传》:杨继业出代州……继业陷山西诸郡。

《辽史·萧挞凛传》:统和四年,宋杨继业率兵由代州来侵,攻陷城邑。

《辽史·耶律题子传》:(统和)四年,宋将杨继业陷山西城邑

辽统和四年就是宋雍熙三年,可见《辽史》以上所记就是雍熙北伐的这次战役。

本来,《宋史》和《辽史》都是元朝的丞相脱脱主修的,似乎不应该有什么不同。但它们的纂修基础不一样,史料来源不一样。《宋史》依据的史料来源主要是宋朝的官修史书以及文人笔记等,而《辽史》则主要依据契丹人耶律俨的《辽实录》和金朝的史官陈大任的《辽史》。这样,《辽史》和《宋史》就有了比较的价值。可以推测,《辽史》对杨业攻城略地的记载是可信的,因为辽军统帅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

所以,可以肯定,宋军攻城略地,带兵者是杨业。他是先锋,不仅在一线直接指挥作战,而且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收复云、应、寰、朔四州的战斗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孤军深入遇伏被俘的杨业

西路军大捷,但是,号称“北宋第一良将”的曹彬所率领的兵力最强大的东路军,贪功冒进,中了埋伏,惨遭败绩。这一来赵光义就着急了。因为主力东路军大败,意味着此次北伐实际上已经失败,而且辽军的主力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中路和西路的宋军。他唯恐这两路大军实力受损,于是急令中路军撤回定州,西路军退驻代州。

赵光义发出撤军令不过数日,田重进的中路军已经退出战场,躲过了打击,而潘美所率领的西路军的主力部队也已经撤回代州,十多万辽军已经重新占据寰州。如果这一战到此结束,那宋辽战争史可能就要改写了。抗辽骁将杨业不至于丧命,宋军不至于从此畏辽如虎,也不至于后来匆匆忙忙地与辽签下澶渊之盟,燕云十六州的收复也许还有希望。

但是,赵光义在西路军主力已经撤回代州之后,随即又令西路军出代州掩护云、应、寰、朔四州民众内迁。杨业就是在掩护边民撤退时,兵败陈家谷,受伤被俘的。

从战略上看,让潘美和杨业的西路军掩护边民内迁的计划相当冒险。这实际上等于,让已经安全撤回到宋朝境内的数万军队再次与十多万士气正盛的辽军交手,很有点送羊入虎口的味道。

赵光义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猜,他可能是想效法当年刘备被曹操大军追杀的时候还带着难民逃亡的往事吧?云、应、寰、朔四州被割让给契丹之后,当地的民众很受歧视,他们承担的赋税、兵役远比契丹人多,而待遇远低于契丹人,生活之困苦可想而知。史料上说宋军收复四州时,百姓们欣喜万分,纷纷诉说在辽统治之下生活之苦。将边民内迁,是想让他们摆脱“化外之民”的遭遇,一般百姓也普遍具有心向中原的情绪。所以赵光义内迁边民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军事上却相当冒险。

按照杨业的想法,宋军既然大势已去,就不要再与辽军主力交战,而是要避其锋芒,采取一种稳妥的撤退方略。于是杨业提出,宋军应该避开寰州辽军主力,出代州向寰州东北部的应州进军。此时寰州的辽军主力必会赶往应州,那西边云、朔两州的守将就趁机把民众迁到石碣谷去。石碣谷在朔州南约50里,是通往代州的一条狭窄的山谷。杨业还提出,事先应安排上千名强弩手埋伏在谷口,以对付可能追来的辽军骑兵,同时宋军自己的骑兵在中路策应,随时准备向东、西两路增援。

杨业的这个计划是个两全的作战方案。若辽军主力上钩东进,则云、朔两州边民则可以趁机后撤到宋朝境内。万一宋军意图被辽军识破,驻守在寰州不向应州方面走,那就将计就计,先掩护应州的边民后撤。无论如何,由于西路军的主力不和辽军主力正面交锋,所以就算边民内迁的计划部分失败,宋军实力也可以保存下来。

但是,这样一个明智的、稳妥的方略,却遭到了监军王侁的激烈反对,而且王侁出言不逊,咄咄逼人,侁是这样说的:

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马邑。(《长编》卷二十七及《宋会要》)

这三句话,第一句是责备杨业怯敌避战,后两句是提出自己的作战方案。马邑就在当时的寰州境内,也正是辽军主力所在的位置。侁主张,不但要面对辽军主力,而且还要“鼓行而往”,要擂鼓行军,制造声势。这是惟恐辽军不知道宋军的主力所在,是有意寻找辽军主力决战。在宋军兵败如山倒、辽军气势如虹而且兵力超过宋军三倍多的情况下,这样一个作战方案,正如同飞蛾扑火、自寻灭亡。所以杨业说:不可,此必败之势也。这时候,侁说出了足令杨业寒心而不得不战死疆场以示清白的话:

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你不是号称“无敌”吗?怎么今天见了敌人不敢交战呢?难道与朝廷有二心吗?这个“他志”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不仅仅指贪生怕死,而且由于杨业是北汉降将,北汉和辽关系交厚,所以这个“他志”含沙射影,指杨业有通辽的嫌疑。侁这个话显然是有意激怒杨业,逼得杨业不得不表态。所以杨业说:我不是怕死,而是不希望士兵们在毫无取胜可能的情况下白白送死,现在既然你这样责难我,那么我就先一步战死吧!

侁是什么人呢?他为什么要逼死杨业?仅从《宋史·侁传》看,侁似乎不是奸佞之臣,也看不出与杨业有过个人恩怨。关于他和杨业的争执,《宋史·侁传》只有九个字的简单记载:“侁性刚愎,以语激杨业。”似乎只是侁个性专断跋扈,二人之间只是意气之争而已。但侁是赵宋王朝的嫡系。他父亲原是后周的枢密使,和赵匡胤是同事,他本人也在柴荣手下当过中下级军官,是和赵匡胤一同兵变建立宋朝的“老人”,而杨业是北汉降将。这是王侁说话有底气的原因之一,

对于王侁提出的这个愚蠢的作战计划,另一个监军刘文裕也表示赞成。这个刘文裕,官职虽不大,但他是个外戚,他是赵匡胤祖母的亲侄孙。也就是说,他和赵匡胤、赵光义都是表兄弟。

http://www.44dx.com在潘、杨军中任监军的,还有一个侯莫陈利用,姓侯莫陈,名利用。“侯莫陈”是中国古代极为少见的三字复姓,据说起源于北魏少数民族,后世极少见到这个姓。侯莫陈利用通晓幻术,会炼丹,原来是个卖药的,因幻术得官。此次北征与王侁、刘文裕同为监军。但在杨业和王侁的争论中,他并没有表态。另一个没有表态的就是主帅潘美。

在王侁等人的逼迫下杨业决定出战。虽然他知道此战必败,但还是想安排得尽可能周严一些,尽可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所以杨业希望潘美在陈家谷口埋伏“步兵强弩”,待他转战至此时予以接应,施以援手。《宋史·杨业传》写道:

(业)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业,太原降将,分当死。上不杀,宠以连帅,授之兵柄。非纵敌不击,盖伺其便,将立尺寸功以报国恩。今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因指陈家谷口曰: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

杨业临出兵之前的这段话信息量很丰富,这里先从战术上讨论。辽军的主力部队是骑兵,骑兵冲锋的时候,最怕强弩。这次讨论作战方案,杨业两次提出用强弩对付辽军的骑兵,可谓知己知彼。试想一下,假如潘美真能按照杨业的请求,在陈家谷口预设弓弩手,那么只顾追赶宋军的辽军骑兵在这里突然遭到反伏击,宋军万箭齐发,那辽军骑兵肯定是措手不及,人仰马翻,说不定就会退兵。杨业的这个请求于情于理都无可挑剔,于是潘美答应了杨业的请求,杨业便带着他手下的数百骑兵出发了。

杨业的对手是多次击败宋军的辽国大将耶律斜轸。辽军对付宋军,最擅长的战术是佯装失败,诱敌深入,再以伏兵歼灭对手。据《辽史》记载,此次杨业率兵来到,耶律斜轸故伎重演,假装败退,杨业于是率兵追击,在狼牙村遭到伏击。

那么杨业对辽军诱敌深入的计谋是否毫无觉察呢?当然不是。据《辽史·圣祖本纪》记载,当杨业到达“狼牙村”这个地方的时候,“恶其名,不进;左右固请,乃行。杨业为什么讨厌“狼牙村”这个地名呢?《辽史》没说。元杂剧《八大王》写杨业父子攻辽时,看到辽军的旗帜上“画着一只狼,三只羊”,一只羊被踢翻在地,一只羊被狼踏住,另一只羊衔在狼口中,杨业就告诉杨六郎说:“他是狼,我是羊,好是不祥也。”戏剧解释了《辽史》的这一记载:杨业姓杨,杨(羊)进了“狼牙村”,那还有好吗?所以杨业迟疑不进。

但是我认为,杨业的迟疑不进并非全是因为地名不祥,而主要是担心辽军有埋伏。史书记载,杨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他对辽军惯用的雕虫小技不可能看不破。辽军兵力远超宋军,士气正盛,为什么刚一交手就败退呢?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上当。那杨业为什么明知辽军有埋伏还要进兵呢?刚才说了,杨业本来就是被迫出战的,王侁责备杨业避敌不战,甚至影射杨业通敌,现在明明辽军退却了你不追,那不更让人抓把柄吗?所以杨业犹豫不进的真实原因应该就在这里。进兵,可能中埋伏;不进兵,被人诬告通敌。经过考虑杨业决定进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他早已经表过态了:“今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

有人认为,杨业此役战败和他贸然追击辽军中了埋伏有关。我不这么看。因为这场仗一开始就打错了,宋军已经没有能力再与辽军主力决战了,而杨业早就料到会有这个结局。既然战略上已经失误,那么即使战术上成功,最多也只能延缓失败的时间而已,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况且杨业只带了几百骑兵与辽兵主力交战,他输在寡不敌众,外无援兵,中不中埋伏并不重要。而且刚才我们已经讲过,在王侁等人的逼迫下,杨业不能有别的选择。

杨业奋力苦战,从中午打到傍晚,好不容易到了陈家谷口,四处一看,原定的接应部队根本就没有人,于是“拊膺大恸”!他完全绝望了,这是坏得不能再坏的结局。

那么潘美和王侁哪儿去了呢?根据《宋史》的记载,当杨业率军正面迎击辽军主力的时候,潘美和王侁的确曾经陈兵于陈家谷口。他们等了一个上午,不见杨业的军队。王侁派人登上朔州西南五十里的托逻台瞭望两军交战的情况,以为契丹军真的败走了。这个时候,王侁想要争功了,他不想把打败辽军的功劳记到杨业头上,于是就率军离开谷口,想要投入战斗了。接着,潘美也率大军离开了陈家谷口,沿着交河向西南方向走。刚走了二十里,就听说杨业战败的消息,于是两个人就退兵了,退回代州去了。

英雄末路,可歌可泣的杨业

《宋史·杨业传》写杨业被俘的场面如同楚霸王在乌江,英雄末路,相当感人。当时杨业手下只剩下一百多人了,杨业对他们说:你们都有父母妻子,和我一起死也没什么好处,现在逃走,将来还可以报效国家报效天子。”这番话说出来以后,所有的人都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但却没有一个人肯离开。为什么呢?杨业作为一名军事将领,作战的时候身先士卒,平时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为政简易,善待下属,这样的将领必然深受部下拥戴。所以到了紧要关头,士兵们宁肯与杨业同生共死。

在战死的将领当中,有七十三岁的老将王贵,他位居淄州刺史,也是地厅级官员了。他一人杀死了几十个敌人,射完了所有的箭,又用没有箭的空弓击杀了数人,最后壮烈牺牲。

岳州刺史、老将贺怀浦也英勇战死。贺怀浦是外戚,他的妹妹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元配夫人贺皇后。京剧中有一出很有名的戏叫《贺后骂殿》,讲的是赵匡胤死后贺皇后上朝质问赵光义的故事。当然这故事是虚构的。

另一位战死的,就是杨业的儿子延玉。杨业总共有七个儿子,延玉很可能是老大,详情我们后面再说。

杨业本人,在陈家谷口率帐下将士力战,在身上受伤几十处,将士们几乎全部阵亡的情况下,依然毙敌近百人,直到坐骑也重伤倒地之后,才终于被辽军俘获。这是《宋史》的记载。《辽史》则说,杨业先是被箭射下马来,然后被俘。这两种记载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辽史》更具体一些。

杨业被俘后三日而死,这一点宋、辽两边记载一致。不过,按照《宋史》的记载,杨业被俘后绝食三天而死。而《辽史·圣宗本纪》却说,杨业被俘后,箭伤发作,不能进食,三日死。从杨业早已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来看,他被擒后主动绝食,十分自然。而辽方的记载其实与宋方没有大的区别,只是记载角度不同,不想大力表彰杨业对宋朝的忠勇而已。

总之,把史书与戏曲相比较,可见两者的差别是挺大的。元杂剧《八大王开诏救忠》、京剧《李陵碑》以及各地方剧种的同题材剧目,写杨业兵败后,耻于像汉代李陵一样被俘降敌,以头撞向李陵碑身亡,是虚构。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元杂剧中,潘仁美是直接逼死杨业的凶手,而且用乱箭射死了杨七郎,最后被杨六郎杀死在狱中。但史书中逼杨业冒险进兵的主要是王侁,而潘美最多是犯了领导错误,至于乱箭射死杨七郎、被杨六郎杀死在狱中则完全是子虚乌有。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戏曲中的那些故事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下次再讲。

第二集

杨业传奇

上一集我们讲到,戏曲中的杨业,头撞李陵碑而死,与文献记载不合,是虚构的。我们还特别提到,戏曲中潘仁美乱箭射死杨七郎,后来被寇准审出真情处死完全不存在。其实这种情况明代就有人发现了,而且明清两代讨论这件事的人不少。当代有人提出:把潘美说成是迫害杨家将、里通外国的奸臣,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冤案。那么情况究竟如何呢?这起“冤案”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今天,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的杨业其人。

归宋之前的“无敌”将军刘继业

杨业的本名叫杨重贵,籍贯是麟州,就是现在陕西省榆林市的神木县。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在为杨业的侄孙杨琪写的《墓志》中说,杨氏是麟州新秦人。新秦是古麟州的一个寨子,就是现在的神木县杨家城,当时是胡汉杂居之地。欧阳修写道:“新秦近胡,以战射为俗”。杨氏居住这里,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以战射为俗”,这是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能够威震契丹的重要原因。

杨业的父亲叫杨信,是麟州当地的一个富豪,他先是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自封为麟州刺史,后来归顺了后周,得到正式任命。

值得注意的是,杨信自己归顺了后周,却让大儿子杨重贵投奔了北汉。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当时军阀割据,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以柴荣为首的后周和以刘崇为首的北汉,双方对峙,究竟鹿死谁手,实在难以预料。杨信自己归顺后周,却让大儿子重贵效力于北汉,也算是狡兔三窟,为自己留条后路。

20岁的杨重贵,到北汉刘崇麾下从军,以作战骁勇而闻名,很快就由士兵升为下级军官(保卫指挥使),再由下级军官升任建雄军节度使,相当于军区司令。史书说杨业在这一过程中“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也就是说,杨业早在归宋之前,已经号称“无敌”了。

北汉刘崇为表示对杨重贵也就是杨业的高度信任和宠爱,还将他赐姓为刘,改名刘继业,置于孙子辈收养。

“赐姓”、“赐名”习俗,古已有之。一般是帝王为了笼络人心,将自己的姓氏赐给臣子、属下,或者再给他取一个名字,作为对臣下、部属的一种特殊的奖赏、恩赐,以博得效忠。而获得赐姓、赐名的人往往因此而感恩戴德。杨业不仅被“赐姓”、“赐名”,而且被刘崇作为孙子辈收养,可见他深得刘崇宠爱。

后周皇帝柴荣死后,柴荣手下的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赵匡胤志在谋求统一,想要灭掉北汉,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开宝元年(968)七月,北汉主刘钧病死,他的养子刘继恩继位。赵匡胤认为机会来了,就在八月下诏讨伐刘继恩。本来,宋朝的实力远超北汉,但北汉依仗都城太原城高墙厚,特别是有契丹做外援,所以直到公元976年赵匡胤去世,北汉仍未降服。

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即位,也就是宋太宗,他在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御驾亲征,再次讨伐北汉。赵光义采取“围点打援”的办法,先把北汉的援军辽军打败,再回过头来攻太原,使太原城成了一座孤城。城中军心动摇,将领们纷纷偷跑出来向宋军投降。北汉后主刘继元手下的枢密副使马峰此时又老又病,本来已经退休在家不能动了,见形势危机,就让人抬着觐见继元,痛哭流涕地劝说刘继元投降。

当时刘继业也就是杨业据守太原城的东南面,根本不知道北汉主刘继元已经投降的消息,还在拒城苦战。宋太宗就让刘继元招降继业,继业面向北大哭一场,换上便装来见赵光义。赵光义大喜,让他恢复了本姓——杨,单名业。也就是说,从杨业归宋开始,他结束了在北汉20多年名叫“刘继业”的历史,恢复了本姓,以“杨业”的名字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获得赵光义破格任用的抗辽骁将

有个现象很有意思,就是宋朝一边的史书多记他为“杨业”,很少记“杨继业”的;但《辽史》多记为“杨继业”,很少记他叫“杨业”的。大概由于杨业在北汉叫“刘继业”,北汉和辽关系密切,辽人呼他为“继业”习惯了吧!但后来的戏曲小说则多称其“杨继业”,不从《宋史》而从《辽史》,奇怪吧?

赵光义授给杨业的第一个官职是“左领军卫大将军”,这纯粹是一个虚衔,有名无实。杨业的第二个职务是郑州防御使,相当于城防司令,这应当是一个实职了吧?也不一定,因为史料中没有杨业赴郑州上任的记录。这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个任命是赵光义从太原班师回开封途经郑州时下达的,于是杨业就地上任了,后来没几天就转任边疆了,所以史书不记。另一个可能是杨业从未去郑州上任,这叫“遥领”,只拿这个职务的俸禄而已。

杨业归宋以后的八年,带兵驻守在宋朝的北部边陲,主要的任务就是抗辽。

上面说了,杨业的第二个职务是郑州防御使。但是此后不久,赵光义就“以业老于边事”,让他升迁至代州刺史,同时没有免去他郑州防御史的职务。代州就是现在山西省忻州市的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与属于辽人的朔州、应州交界,是名副其实的边关,抗辽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契丹若要南下攻宋,代州首当其冲。而且辽人用的是骑兵,路近且平,转眼就到。赵光义把代州交给杨业,可见对他的信任。

此外,赵光义还让杨业“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三交城,在古晋阳城北约几十里的阳曲县境,也是契丹南侵赵宋的要道。宋灭北汉以后,赵光义任命潘美担任“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用今天的话说,潘美是大军区司令,而杨业是军区副司令兼代州最高军政长官。

赵光义对于杨业久闻其名,现在这位“老于边事”,洞晓辽国军事情况的猛将能够归顺自己,替宋朝守边,他自然是喜出望外。所以在杨业即将赴代州前线上任的时候,赵光义给了杨业丰厚的赐予。史书上说:“帝密封橐装,赐予甚厚。”“橐”就是袋子,至于这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是金银财宝?还是珍珠玛瑙?装了多少?由于是“密封”的,谁也不知道。

杨业上任后不久,就与潘美合作,打了一个漂亮仗。当时,契丹的十万大军南下侵入雁门关。雁门关在现在代县城西北大约40里的地方,是古代有名的军事要塞。李贺那首《雁门太守行》大家都熟悉吧?“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的就是雁门关,可见雁门关战略地位自古就很重要。清代有连台本京剧《雁门关》,演“八郎探母”的故事,剧名就是从杨家将抗辽而起的,这我们后面再说。

杨业率领数百骑兵,从小路绕到雁门关北口,从背后突袭敌人,与潘美的大军前后夹击,使辽军丢盔卸甲,溃不成军,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多罗被斩,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被活捉。杨业在这一仗大显神威,从此以后契丹军队一看见杨业的旌旗就急忙退兵。
   
这一仗也让宋太宗更加信任杨业,让杨业在担任郑州防御史、代州刺史的同时,还给了他一个荣誉职务——云州观察使。云州,即“燕云十六州”的云州,在现在的山西大同一带。“观察使”本是朝廷派出巡视地方的特派员,后来转变为地位在刺史之上的地方行政长官。不过宋代官制有“寄禄官”和实职的区别。杨业任云州观察使就是寄禄官,他的实际职务是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当时的云州还在辽人占领下,赵光义让杨业任云州观察使,可见他对杨业收复失地寄予厚望。

杨业出奇制胜的四个“法宝”

那么,杨业的优势究竟在哪里?他为什么被称为“无敌”?为什么辽兵一见他的旗帜就被吓跑?为什么宋太宗对他那么器重、那么信任?

答案是,除了杨业本人武艺高强,可以以一当百之外,更重要的,他还是一位非常善于作战的优秀的指挥员。我总结了四条:第一是他擅用骑兵,第二是善于突袭,第三是善于夜战,第四是善于对付骑兵。

我们知道,契丹本是一个以游牧生活为主的民族,骑马、放牧、狩猎、射箭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契丹的军队,以骑兵为主。而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宋军以步兵为主。骑兵对步兵作战的最大优势是速度快、冲击力强。无论冲锋、退却、袭扰、救援,都是来去如风。即便是打了败仗,骑兵逃跑也快,步兵根本追不上,只能望尘莫及。辽军之所以成为北宋的心腹大患,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杨业和他部下的骑兵,恰恰弥补了北宋军队的缺陷。杨业手下有几百人的轻骑兵。这支骑兵,早在北汉时就已经训练有素,后来在抗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看几条记载:

《东都事略·党进传》:“太原骁将杨业,领突骑数百来犯。”这说的是杨业还在北汉的时候,用几百骑兵突袭宋军的情形。

《续通鉴长编》:“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百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这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杨业归宋后和辽兵第一次交战的情况。请注意,《宋史·杨业传》说,这次作战杨业带领的人马是数千人,而《续通鉴长编》则说是“数百人”,究竟哪个说法对呢?根据当时的情况,杨业所率领的兵马顶多数千人,而由于是突袭对方,不可能把所有的部下都带上。余嘉锡先生推断说:“业于此役才率兵数百,《宋史》云领‘数千骑’,盖误。”(《杨家将故事考信录》)我认为这个推断是正确的。

宋杨亿《杨文公谈苑》:“即部帐下骑兵数百人,自石碣路趍朔州。”这里说的是杨业生前的最后一战,被迫孤军深入陈家谷时,依然只带领数百骑兵迎敌。

可见,杨业率领的这支几百人的骑兵部队,在对辽作战中能够发起突袭,以快制快,出奇制胜。

关于杨业善于夜战,南宋人黄彦平的一首诗说:天家会遣杨无敌,磨斧衔枚夜半来。”所以我们知道杨业是善于打夜战的,可惜没有更多的史料记载。

杨业不仅善于使用骑兵,而且还善于对付骑兵。杨业深知骑兵的弱点。骑兵最怕什么呢?怕弓弩。弓和弩是两种不同的兵器。弓比较原始,靠弓弦的弹力直接推动箭支发射,有效射程不到一百米,而且拉起来很费力,也很难瞄准。弩则可通过机关来积蓄弹力,还可以用双脚踏弦,力量比手拉弦大得多,有效射程可达数百米,弓弩手也不容易疲劳。而且还可以上好弦再瞄准,命中率比弓高得多。刚才说了,辽军以骑兵为主,有人有马,挨射的目标比步兵大;加上骑兵速度快,躲闪、遮蔽弩箭的能力也比步兵差。我们提到,杨业在陈家谷之战时两次提出用“强弩”对付辽军,可见他的确掌握了骑兵的弱点。

这就是杨业使宋太宗放心、令辽兵胆寒的主要原因。

在战略上,杨业也有超人的谋略,他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还是一名卓越的军事家。他曾经在天寒地冻的季节穿着很薄的夹衣“露坐治军事”。什么是“治军事”?无非是读兵书、研究战略。代州与辽营距离很近,路又平坦,敌人的骑兵一冲就到,怎么据守?只有筑城堡、修军寨。这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做法。宋仁宗的时候,包拯曾经上书,说“先朝以骁将杨业守代州,创城垒,于今赖之。”这就是说,杨业在代州修建的城垒,经历了太宗、真宗、仁宗,过了半个世纪,还在抵御辽兵的战争中发挥作用。

常言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杨业的战功,太宗对杨业的信任、赏赐,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宋史·杨业传》说:“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好在“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可以肯定,在皇帝面前说杨业坏话的肯定不止一人,而且谤书也不止一封。“主将戍边者多忌之”,“帝览之皆不问”,这两句说得很清楚。

“金沙滩救驾”的来由

这里我们还要补充一下。除了杨业擅用骑兵,善于突袭,善于夜战,善于对付骑兵这四条“法宝”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让宋太宗特别信任杨业,额外赏赐杨业。这就是史书中不载,而戏曲、小说屡屡提到,在民间流传甚广的的“金沙滩救驾”,下图为晚清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金沙滩》(采自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杨柳青》卷):

郑骞先生认为,戏曲小说中的金沙滩之战,应当是从史书中的“高粱河之役”衍变而来。史书记载,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宋太宗兴兵北伐,欲夺回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但此战的结果却是,宋军在幽州城下的高粱河附近遭遇辽军反击而惨败,宋太宗赵光义狼狈不堪,乘驴车逃走。史书并未记载杨业父子参与了这次战役,但郑先生分析说:

太宗高粱河之败,乃历史事实:杨业于此役有救驾之功,则不见记载。(苏颂诗有“死战燕山护我师”句)业为降将,若无特殊表现,不会于数月内即被重用且密封厚赐;而业立功表现之机会,舍幽州战役外,更无他事。和上述苏颂诗“死战燕山‘护’我师”句及《长编》所记诸事观之,业必从征幽州,即使未曾直接救驾,其曾力战却敌,掩护撤退,使太宗得以安抵涿州,则可以断言。宋之史官既因讳败而不书其事,旧将老兵必有能言之者,遂转入民间,此即幽州救驾传说之由来也。(郑骞《杨家将故事考史证俗》,《景午丛编》下,台北中华书局,1972年)

郑先生的分析很有道理。戏曲、小说虽非信史,但杨家将在金沙滩救驾的描写,却并不全是空穴来风。当然,戏曲、小说写杨家将第二代的七个人中,经金沙滩一战,大郎、二郎、三郎牺牲,四郎失踪,五郎出家,是虚构的。

另一方面,杨业的对手契丹人对杨业既畏惧又敬重。《辽史》记其它宋将被擒,只记一次最多记两次,但对于擒获杨业,在《辽史》的《圣宗本纪》、《耶律斜轸传》、《耶律休哥传》、《耶律题子传》、《萧挞凛传》中反复被表彰,可见辽人平日对杨业的畏服,一旦成擒,则弹冠相庆。最能体现辽人对杨业敬重的,就是杨业死后不久,辽人就在古北口为他修了一座庙,令后人瞻仰。古北口就在现在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顺着京密公路可直达,那座庙现在还在呢。清初顾炎武曾经怀疑,说杨业抗辽不在这儿,也不死在这儿,干嘛在这儿为他建庙啊?余嘉锡先生推测,杨业被杀以后,其首级曾被辽军传示,到过古北口;或生前被押解燕京途径古北口,所以辽人在这个地方为杨业建庙。

进一步说,辽人为杨业建庙不在他战死的地方,而在离幽州不远的古北口,更能说明杨业在辽影响之大。杨业死后六十九年,宋人刘敞出使辽国,写了一首《杨无敌庙》诗,明确注云:“在古北口”。可见杨业庙在他战死不久就在古北口建成了。辽人不会不知道杨业死于何处,只是由于杨业是辽人心目中的英雄,是战神,是曾经令他们心惊胆战的“杨无敌”,在自己的家门口为杨业建庙,是为了就近纪念他、祭奠他方便而已。下图为现存于北京密云古北口的杨令公庙照片(采自网易摄影http://pp.163.com/wangcheng/pp/14718032.html,摄影者:大成)

前面已经提到,北宋苏颂,写过一首《和仲巽过古北口杨无敌庙》诗,诗云:

  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威信仇方名不灭,至今遗俗奉遗祠

苏颂是宋哲宗时的宰相,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药物学家,这首诗是他奉命使辽,在途中所作。题目中的“仲巽”是北宋大臣、诗人张宗益的字。仲巽也曾使辽,到过古北口,写过瞻仰杨无敌庙的诗,可惜没有流传下来。苏颂的这首和诗不仅将杨业比作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讴歌了他“死战燕山”的英勇事迹,而且揭示出“威信仇方名不灭,至今遗俗奉遗祠”的事实,说明杨业在对手、在敌方的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大诗人苏轼的弟弟苏辙也写过《奉使契丹过杨无敌庙》诗,其中的两句是:驱驰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对于辽人为杨业建庙表示理解。
从后来宋太宗的诏书看,赵光义对杨业战死是极其悲痛的,甚至要比东路军的惨败更伤心。为什么呢?因为前面说了,杨业是北宋最熟悉契丹战法、最能对付契丹骑兵的将领。有杨业在,这次败了,以后还可以训练骑兵啊。杨业牺牲之后,宋对辽的攻势转为守势,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赵光义对杨业之死的态度

然而,杨业战死之后,宋太宗赵光义对杨业的态度,却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不太长,大概一两个月吧。

当宋太宗刚刚听说杨业阵亡的消息时,赐绢布各百匹,粟一十石。如果按宋朝的规定,凡观察使卒,应当赐钱三百贯,绢布各二百匹,酒五十瓶,羊五十口。战场牺牲,赏赐应当更高。显然,对杨业的赏赐远远低于一般的规定标准。但没过多久,赵光义再次下诏,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赠太尉、大同军节度。布帛的赏赐数达到最初赏赐的十倍,而粟的赏赐数达到最初赏赐的一百倍。杨业生前官至观察使,四品,战死以后追赠太尉、大同军节度史,一品,堪称超规格追赠。欧阳修在为杨业侄孙杨琪写的《墓志》中说:杨业死后被赠太师、中书令,这个荣誉职务更远远高于观察使这个级别的官员阵亡后应得的待遇,一般生前为一品的官员死后才能得到这种荣誉职务。中书令可简称“令公”,这就是后世戏曲称杨业为“令公”的来历。

此外,杨业的几个儿子,有官的升职,无官的封官,而潘美则被降了三级,王侁、刘文裕被罢官发配。

赵光义对战死后的杨业,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转变过程呢?

原来,杨业战死之初,并没有被当作烈士看待。想想也是这个理儿,并不是每个战死的人都是功臣。由于自己指挥失误打了败阵,轻敌、冒进,孤军深入,中了埋伏,损兵折将,给全局、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即使战死了也不能算功臣,是不是?那杨业应不应该为这次战役负责任呢?当然不应该。前边说了,他早料到此战必败,是被迫孤军深入的。可是,他死了,死无对证。假如应该承担责任的人反咬一口,说他争功、轻敌,甚至说他与我大宋有二心、通敌,以致酿成此败,那皇上该怎么处理呢?事实上,正是有人这样做。

    有学者发现,有个叫刘吉的大臣,曾经冒死上疏,“证杨业忠赤,为奸臣所陷。”(参张其凡《杨业之死发覆》,《史学月刊》2008年第五期)

这个发现很重要。你想呵,要是没有人在皇上面前说杨业的坏话,一贯信任杨业的赵光义,能在杨业战死的时候给他那么点儿赏赐吗?要是没人说杨业的坏话,用得着“冒死”为杨业昭雪吗?那么歪曲实事、颠倒黑白,说杨业坏话的人会是谁呢?不用说,一定是和陈家谷之战有利害关系的人。
  这样,王侁、刘文裕、侯莫陈利用那几个监军,还有主帅潘美,就都在嫌疑人名单上。而为杨业雪冤须要“冒死”,可见说杨业坏话的人权势之大。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主帅总要为失败承担主要责任的,而况且,正是由于他们一帮人的轻敌、争功,甚至怀有更加阴暗的心理,才造成西路军副帅、太宗皇帝的爱将杨业牺牲,其部下将士几乎全军覆没。事情发生以后,他们怕了,怕皇上追究责任,于是串通一气编出一套谎话忽悠皇上。

当然,赵光义不是傻子,也没那么好忽悠,即使刘吉不上疏,他也会派人调查的。有学者认为,刘吉就是赵光义派去调查陈家谷战役的人。赵光义重用降将杨业,是被传为佳话的,是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典型。他重用的人死了,他能善罢甘休吗?从这一点来看,刘吉的“冒死雪忠臣”,只是为太宗调查真相提供了一个证据而已。

 真相既明,赵光义下了两道诏书,一道主要表彰杨业,也附带谈了对潘美等人的处理结果;另一道宣布处罚潘美。前一诏书称杨业“诚坚金石,气激风云”,并说杨业兵败是由于“群帅败约,援兵不前”,致使“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猋厉,有死不回”。可见赵光义对杨业之死的原因已经十分清楚。既然知道是由于“群帅败约,援兵不前”才造成杨业兵败,那就不能不对“群帅”予以处罚。所以诏书末尾宣布,将大将军潘美降三级,监军王侁罢官发配金州(今陕西安康),刘文裕罢官发配登州(今山东蓬莱)。

赵光义的另一道诏书说:潘美虽然拥有重兵,却不能侦察敌情了解敌情,来防范敌人的进攻,致使“陷此生民,失我骁将”。这就是说,由于你潘美的失误,使我内迁边民的计划失败,骁将杨业牺牲。接着说,“据其显咎,合正刑书”(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集》中《潘武惠公传》),说这错误十分严重,本应交司法处置。但看在你久在边陲,累建战功的份上,故予从轻处理,降三级为检校太保。总之在赵光义看来,潘美本应交与司法处置,但从整体上说,还算是“功大于过”,故予“从轻”发落。

民间对杨业之死的种种传闻

但是,民间对于赵光义的这种处理却不认可,潘美仅仅被贬官三级,他们认为处罚太轻。关于刘吉“冒死”证杨业赤忠的事,一般民众要么不知道,要么不理会。于是,出现了各种说法。

民间的说法之一,就是元杂剧《八大王开诏救忠》所叙述的,令公撞李陵碑自尽之后,杨六郎冲出重围向皇上告御状,在八大王和宰相寇准等人的帮助下,在狱中击杀潘仁美。

民间的说法之二:见于明代小说《杨家将演义》,写杨业战死之后,潘仁美等上表,称杨业父子邀功贪战,损国害己;而杨延昭上疏,则称潘仁美等陷害杨业,双方各执一词。太宗令参知政事傅鼎臣审理此案。潘仁美遣使女向傅鼎臣行贿,被八王赵德芳当场抓获。太宗再命西台御史李济审案,李济用刑令潘仁美三人招供。潘仁美被削职为民,君其、贺国舅充军。

民间的说法之三:见于清代的地方志,说杨业战死于后,潘美、王侁畏罪,想要掩盖事情真相,杨业的妻子“折氏”上疏,力辩杨业战死之由,太宗遂将潘美、王侁削职为民。

民间的说法之四,以近代的地方戏《潘杨讼》为代表。

这个戏写杨业战死后,六郎延昭回朝向母亲佘太君报信,老太君借与杨令公庆寿为名,将宋太宗赵光义、八贤王赵德芳等请至杨府,借机状告潘洪(在地方戏里,潘洪,字仁美),勾结番邦,陷害忠良。太宗起初不愿接状,后来在赵德芳等人的坚决要求下,将潘洪逮捕,令寇准审理此案,最后将潘洪充军边关,潘洪的儿子要劫囚车,被尽数消灭。

清嘉庆间的宫廷大戏《昭代箫韶》,写杨六郎为父申诉的过程十分曲折,几乎被害身亡,而潘仁美一家的下场也最惨。结果是,由于八大王德昭主持公道,太宗判仁美及全家发配朔州充军,不料途中被各路占山为王的绿林好汉劫往山寨,好汉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仁美亲自下令射死自己的儿子潘虎。最后,杨七郎的妻子呼延赤金、杜玉娥将仁美处死。

其他的说法还有,不再一一介绍了。

总的来讲,杨家将戏曲夸大了潘美的罪行,把他塑造成了戏剧形象潘仁美,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同时抹杀了他本来的功劳。但历史人物潘美的确应该为杨业之死承担罪责,而且他很有可能在事后掩盖真相、推脱责任。从本质上说,戏曲、小说或许比史书更接近真相。

 那么,历史上的潘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他对于杨业之死究竟应承担什么责任呢?他是不是勾结番邦、陷害忠良,十恶不赦的大奸臣呢?我们下次再讲。

相关文章
2016-10-10 08:52:01
2016-09-28 09:20:43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