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16年第三期 >> 遗址遗迹 >> 杨延昭在河北宋辽边界修筑的古战道 >> 阅读

杨延昭在河北宋辽边界修筑的古战道

2016-10-11 09:04:13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466
内容提要:杨百兴
一、杨延昭修筑古战道助遂城破敌
雍熙之战,宋军败北,彻底丧失了燕山山脉的屏障,将河北平原全部暴露在辽军铁骑之下。延昭临危受命,驻守今天津至保定一线。

杨百兴

一、杨延昭修筑古战道助遂城破敌

雍熙之战,宋军败北,彻底丧失了燕山山脉的屏障,将河北平原全部暴露在辽军铁骑之下。延昭临危受命,驻守今天津至保定一线。

公元996年,延昭38岁,表面看来,未受重用。但其正值壮年,秘衍王命,为阻止辽军践踏中原,残害百姓,面对一望无垠之冀北大平原,苦思良策,其凭借王威,赖北宋军民倾力相助,秘密建立起绵延数百公里的地下古战道,这一巨大的历史防御工程。

公元9999月,辽军萧太后及辽圣宗率十万大军过易水南下,宋军节节败退,辽军一路势如破竹,包围了战略重镇遂城(今河北徐水县),拥有二十万大军的忠武军节度使傅潜贪生怕死,不肯发兵支援。延昭仅凭三千兵力要阻十万大军,谈何容易?延昭当时负责保州(今河北安新县)、广信、安肃三州军事,官拜高阳关副都部署,主政是傅潜。遂城底下已建有古战道出口数处,并与周围村落相通,周围百姓通过地下战道拥入城内,协助守城。弹丸小城战况之激烈,非用言语所能表达。辽军发现城内军民不减反增,亦疑宋军民通过地道进入遂城,遂挖掘壕沟企图寻找宋军进城地道,由于延昭建古战道均与水井相通,故城外军民取井水向辽军挖掘的壕沟灌水,辽军以为地下水浅,遂放弃挖壕,攻城受挫。遂城战役,除延昭指挥有方,并赖三千宋军拼死战斗外,与城内城外百姓倾力相助,是分不开的,与地下古战道建设有密切关联。

二、千古罕见古战道

建筑地下古战道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非集倾国之力始断无建造成功之可能。当时北宋人口仅3500万人,称大宋。若非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三朝皇上接力,寇准相竭力支持,焉能完成?一个小小的崇仪副使,知定远军,后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即使后来升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仅凭一点军饷薪资,能建此工程吗?

遂城大捷,辽军血流成河,尸首遍野,从此,北宋又赢得了十多年相对安定的局面。

宋军遂城一战打出了威名。辽军十万攻城,弹丸小城却能屹立不动,除延昭英武,指挥有方外,值得一提的是与遂城成犄角之势的梁门魏能将军,保州杨嗣将军,亦皆发兵丁从地下古战道驰援遂城,并鼓动周边百姓入城救护防守遂城,他们同样功不可没。

延昭在任时,继承父风,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御下有恩,每逢打了胜仗,皇帝赏赐的财物,都不带回家,全部犒劳给将士们。行阵克捷,推功于下,故那么多士兵都心甘情愿跟他冲锋陷阵,不怕死,不惜命。这是业祖已定下的带兵规矩。

遂城大捷后,延昭署理天津至保定一线防御重任。从遂城一战中战道思维得到了巩固,于是在镇守三关时,得到大范围推广和实践应用。

纵观廊坊至保定,绵延数百公里,一望平川,无险可守。历时二十余年,建立了一条西自保州(今保定),东止今廊坊,周边经徐水、遂州、高阳、莫州、瀛洲、易州、霸州、涿州、永清、静海、香河、泰州村村连营,户户相救纵横交错的地下战道,堪称历史奇迹。

2004811《北京日报》载:霸州一带发现地下“古战道”,分布在永清周围几个县地下,主要有两个遗址,一是大台遗址,另一处是祁岗村遗址。古战道高约0.71.9,宽0.422.15。洞壁有灯座,内壁用同一规格的青砖垒砌,大青砖长30厘米16厘米8厘米,为宋砖。有专家认为这条边关古战道始于雄州的铃铛阁八角琉璃井,向东北经大台、祁岗延伸至霸州、文安、永清绵延几十公里,覆盖面积300平方公里,结构复杂,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其规模之大,延伸之长,类型之多,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十分罕见。

关于雄州古战道,据《霸州志》记载:“引马洞(雄州古战道)杨延昭所治,始于州城中通雄州。”另《雄县新志》记载:雄州中圆通阁山门前一井,故相传霸州城内亦有井与此地穴相通,宋初两城守将在军事于穴中往返,外人不知也。

遗址情形与《北京日报》报道大致吻合。但亦有重大质疑,据王世庭先生采自民间所言,永清县地下古战道可直通保定,我们所见的古战道所在位置,仅是一个大户人家在战时自卫自保的出入口与通风口。洞内布置合理,进退有序,高矮宽窄设计精当。真有一人把关,万夫莫开,无人能入的险要。试问在仅0.42高约1.2狭窄洞内行走,连蹲下爬行都困难。毋说转身外逃了。况且,在80~90高的地方有二个高20公分左右宽15公分左右的壁洞(专家言是灯座孔),我以为战时二用,战时,敌方进入,在明处;防守之人在暗处。可窥见进入敌人之部位,一刀捅出,按其高度应是髋骨上部肋骨下部软肉部位。任何一剑、一刀、一枪捅出,即中要害,非死即残。因躬身进入,根本没有展刀夺枪还手之可能,即使侥幸躲过此劫前行,也会遭到前面长廊内左右埋伏的防守兵士的击杀,入者几乎无一可以生还。此种设计,非 身历其境的人是绝难体会的。

敌军若用烟熏火攻。烟往上冒,火往上窜,根本不起作用。防守一方,亦可取泥巴轻易堵塞小洞,用门板挡住0.5平方米左右进入口,因为2以上的洞内火势再盛也是进不了的。

再者,如用水淹,偌大量的水源又何处取?况且,古战道绵延数百公里,滴水车薪,岂能为患?

可以说这样的战道可真谓:固若金汤。这是宋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军民合力建造的地下长城。岂止杨门光荣,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啊!

而蔡家营村的防空洞(古战道藏兵洞)据称里边能躲藏全村人,里面还存有马的尸骨。这个地点,尚待寻找八十岁左右头脑清晰的老人回忆,再去谈探古开发。建设地下古战道确是一个十分大的系统工程,战道内能骏马驰骋,兵丁可持枪行走增援,应有完好的通风及光照设施,战道内,定有百人以上藏兵洞,马厩、兵器库、粮库、兵道、马道、军事指挥所,瞭望口,汲水等大量配套设施。与万里长城比肩,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本屏障涉及到大宋江山的安危,即使在延昭亲率军民建造的当年,也是作为绝密军事工程而不得外泄的。就是普通百姓,也是绝不希望这个秘密的保家工程被辽军间谍知悉。

当时河朔百姓都一心向大宋,对辽军数度侵犯中原,肆意抢杀劫持,杀人掳掠都恨之入骨。再则,他们也清楚,在这段几百公里的防线内无险可守,即使地面上宋军全线溃退,他们也可借此自保。辽军也不恋战,不过掠劫财物,杀人以示威。他们是游牧民族,并不希冀在此躬耕务农,实战中他们也尝到过宋军的厉害。他们掠得财物后即退。所以,保守这个机密仍重中之重。从另一个角度,延昭身先士卒,吃苦在前,成为军民团结建造的表率,百姓在深为感动之余,又岂肯、岂敢随便对外泄露共同建造神系千家万户身价性命的古战道秘密?因此,嗣后的诸多县志都要么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要不讳莫如深不作详细的纪实。这,恐怕就是古战道尘封千年,终成千古之谜的主要原因。

其实这条古战道耗尽了延昭近二十年的精力。后因寇淮罢相,宋真宗启用投降派王钦若为相,与辽国萧太后订立了“澶渊之盟”,用金钱换得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延昭英勇无用武之地。古战道也未发挥真正的历史性功能与作用。但仅在隧城那里却前后打退了辽军百余次进攻,古城道防御工事是功不可没的。由此,小小隧城亦赢得了“铁隧城”的美誉。

永清县处于宋.辽犬牙交错之地,宋.辽军时有小规模摩擦争夺战,古战道亦得以在保民御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永清县现今发现的几次遗址,就是难得的铁证。

三、开发古战道设想

本人决定牵头开发此项目并非心血来潮,也不是不自量力,而是感到责无旁贷。作为杨家将后裔,老令公嫡孙,延昭祖长字辈传人,这是一个义不容辞的权利和义务。

古战道虽有民间传说,多处县志记载,史实不容置疑。但千年埋地下,通风口被填、被封、被废弃,地下水位变异,淤泥堵塞,地面村民逐年增邑,建筑物越来越多。老县城搬迁,旧址难寻,困难甚巨。若无政府鼎力支持,投资者出巨资探索定位,很难短时间内奏效。

毋怪霸州积极开发古战道,尔后在霸州主政开发并建有二公里仿古战道的原霸州市委书记杨杰对此亦兴叹不已:难度太大了。但难度再大,毕竟有了个好的成功的实例,是值得高兴和感谢这位书记的。

一、本工程建筑时间之长,规模宏大,全国乃至全世界罕见。况且深筑地下,绵延数百公里,堪称奇迹中的奇迹。与中华民族引为自豪的地面标志——万里长城相比,其难度之大,工程之巨,设计之精美,有过之而无不及。如选择恰当地点,建立一个特大型的旅游项目基地,对吸引中外大量游客,增收创收,将起到其他任何项目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和作用。其经济来源也会得到持续性保证和增长。

二、这个项目建设中有伴随而来的很多子项目同时上马,例:博物馆、演兵场、医院、宾馆、生态园、果园、宗教、爱国人士养老院,各种商业茶道文化、酒肆作业文化、饮食文化、古玩市场、影剧院,各种娱乐设施等等,所以,这个庞大工程的建设一定会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参观、探秘、考古、寻觅,促使地区旅游项目获得突破性发展。

三、中国人才济济,物色到一批埋头苦干的爱国人才也是有可能的。官员中亦不乏有积极支持的精英,例永清县的田、刘二局长及马主席,还有众多世代热爱杨家将的广大人民群众。只要工作到位,拆迁围地中遇到的困难,人民是会体谅和理解的。

四、全国乃至世界杨氏宗亲中,有爱国情操有实力的大家也不乏其人。况且,本项目一旦建设成功,亦有显著持续性的经济回报,可谓两全其美,对政府、对地方、对人民、对广大投资者均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五、我所运作的模式,是多渠道多方面的。力求众志成城,我将尽我所能奉献,打好开发基础。我能是,彼就不能是?我相信,杨门有真正的爱国者,有真心支持者,已有大财团在紧紧跟进了,急待近期协商,并放言,开发这个项目意义非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2016-10-11 09:04:13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市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QQ:332994721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市委、神木市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