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17年第二期 >> 评论园地 >> 评电影《忠烈杨家将》(连载之十一) >> 阅读

评电影《忠烈杨家将》(连载之十一)

2017-07-19 08:58:37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167
内容提要:毋保荣
杨三郎
1
当如今的我们回想起《忠烈杨家将》的时候,很容易在脑海中为三郎描绘出一个独树一帜的清晰身影。 
寡言冷静敏捷凶悍,说的是他。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说的是他。 
人如磐石箭如流星,说的是他。 
恩怨分明歃血以报,说的,还是他。 

毋保荣

杨三郎

1

当如今的我们回想起《忠烈杨家将》的时候,很容易在脑海中为三郎描绘出一个独树一帜的清晰身影。

寡言冷静敏捷凶悍,说的是他。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说的是他。

人如磐石箭如流星,说的是他。

恩怨分明歃血以报,说的,还是他。

他仿佛就是一道光,无声,却炽烈;耀目,却难测。

战场之上,他手执弓箭,进可攻,退可守;

为兄弟,可开路,可掩护,亦可断后。

在他如炬的目光中,你能看到挽弓蓄势时的沉稳,利箭破空般的凌厉,更有一击毙命里的狠决。

如此锐利深邃的眼神,几乎差点让人以为杨延光,是个冷酷如冰的角儿。

然而,

君可见出征前夜里他手抱襁褓中的爱儿时,眼睛里那化不开的融融慈爱与温柔?

君可见在两狼山的混战中,他为了助父亲兄弟杀出重围,不惜舍弃弓箭手的距离优势而冲入战阵近身力搏,为此腿受刀伤在所不计?

君可见在二郎策马群而来后,众兄弟都忙于上马撤离时,他却弃马于不顾,执意先手刃那偷袭杨家副将的敌首?

虽然少言寡语,但如此的一举一动里无不昭示着在三郎如冰的外表下,其实包裹着一颗炽热似火的心。

烈性如斯。

相信观众都记得,在电影已经开始了十五分钟有余的时候,出战前夜的三郎才说出了他在戏中的第一句对白。

那不是一句话,而只是几个重复的单字。

那甚至不是一个实词,而只是一个轻声逗弄怀中婴儿的助声词。

字眼或许略显单薄,但我对三郎的印象,却从此丰满。

彼时,他坚实的臂弯稳稳地抱着自己出生数月而可爱的孩儿,目光柔柔地落在吮着手指、咿呀而喃的孩子脸上,眼中的爱意和温情就如稠稠的蜜,仿佛再也挪不动,化不开。

月色寒如冰,亦曾柔似水。

然而,只有戏外洞悉结局的我们才知晓,此刻他怀抱婴孩时口中轻喃的,不是一首曼声细哄的摇篮曲,而是一阙生离死别前的离殇。

裹着孩子的襁褓这样软,摩擦着他身上冷硬的铠甲,这种感觉是否会如一只手,挠着他的心,让本就依依不舍的他不禁心头酸楚?

然而,铠甲已披,备好的弓弩箭镞也仅挂在几步之外。只等太君求得圣旨回府,便顷刻出发,浴血戎马。

2

谁愿骨肉分离?谁愿舍儿离家?

但他不单是孩儿的父,他还是令公的子。

若父危而不救,则枉为人子,亦枉生为人。

或许正因如此,即使佘太君已得“七子去六子回”的不祥箴言,但她从未阻拦任何一子上阵救父。

知子莫若母。杨家男儿个个傲骨铮铮,谁会愿意任由父亲兄弟拼死力战在外、而自己苟且偷安在家?

她希望打破预言,希望儿子个个平安,但她更知道儿子们都希望自己能活得坦荡,俯仰无愧。

谁不希望孩子都能承欢膝下?

佘赛花与许多母亲不同的只是,她先求自己的孩子能活得堂堂正正,不枉为人。

而谁敢说那使杨家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忠烈男儿的,不正是这种世代传承的家风和对人生价值的完美追求。

同理而喻,若要亲儿也肩负起杨门子孙的使命,他杨延光的孩子所需要的,就不只是一个可以陪伴在侧的父亲,更是一个顶天立地、可以视之为楷模的亲父。

故此,出征救父、戎马沙场,不光为父,也为子。

平定,光辉,德昭嗣—— 这是杨业给他们七兄弟的命名,也是他寄予所有儿子的厚望。

而三郎延光,或许在父母的面前鲜少出言,但他终此一生,都在庄重地实现着杨业和佘赛花对自己的要求和期盼。

3

天波府中,舍下幼儿、出征救父,因他是子,因他是父;

一线天里,悲愤舍兄、带队撤离,因他是弟,因他是兄;

芦苇丛上,只身别弟、拼死刃仇,因他是兄,因他是子;

滚滚沙场,戎马半生、舍生忘死,因他是臣,因他是子,因他是弟,因他是兄…… 更因为,他就是他自己,杨延光——那个早已习惯在沉默寡言里,坚定地守护着自己的国和家的,磊磊男子。

他会静静地等待大哥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而出生入死;他会默默地伏在父亲兄弟的附近,射杀一个又一个接近他们的敌手;他会冷冷地拼死扫荡一切阻挡父亲兄弟撤离的敌军;他甚至会为了保护父亲遗体和幼弟平安而独自挡敌,不惜以身借箭、血染黄土,最后,寂寂地倒在了荒野……

周渝民说得对,对于三郎来说,即使蓦然给他一句对白,都嫌多余。

因为他的顶天立地,从来都无言可喻。

谁还敢说面冷之人,心也冷?我看到的,这分明是一个几乎比所有人都血更热、情更真、志更坚、性更烈的男子!

穿杨岂在百步中,丹心何须言语诉?

有时候觉得,三郎这种不苟言笑里的顶天立地,这种浩然立世中的沉默寡言,其实是代表着整个忠烈杨门里,一种漠视世俗的傲。

赫赫将门,说来风光;屹立百年,备受颂扬。

然而,

出身降将之家,遭受的排挤,何曾少?只剩满门孤寡,受到的委屈,如何深?

但宠辱变更,并没有磨尽他们的铁血丹心;风潮巨浪,也没有淹埋他们的忠义风骨。

任你对他们褒扬盛赞也好,冷眼以待也罢,他们始终如一;任你将他们奉之高位也好,贬居末位也罢,他们不改其志。

而这种支撑着杨家世代经受百年的跌宕洗礼而宠辱不惊、不屈不挠的铮骨,当它被集中投射到三郎这位烈性男儿的身上时,它终于化作了一道光,直刺我们的心灵。

这是一种忠者之傲——

他不会在天子权贵面前谄媚献好,却会在与父母兄弟齐聚一堂时开怀而笑;

他只会在危难时开口对父兄相报敌情,却不会在和平中费神与人敷衍一句虚伪寒暄;

他会无言地守在部队侧根鞍前马后、会独来独往地冒死刺探敌情,却不稀罕在论功行赏时站在人群中央,受万人拥戴。

这就是他杨延光的傲——

生于乱世行不言,功过不求谁来鉴。

言语于他是浅薄的,注不尽他的一腔忠义;文辞于他是空洞的,载不起他的一世风霜。

因而,他不会长篇大论地表明心迹,更不会滔滔不绝地求取认同。

只因懂他的人,自会懂;不懂的人,不需懂。

默默的付出中,他只求无论何时何地都做好自己,无愧于他的国和家。

故此,浴血戎马,他不会道一声苦;舍生忘死,他不会邀一句功;天子近前,他不会讨一句好;刀刃架颈,他不会求一句饶。

这是他的忠者之傲,这也是他的烈者之忠。

而这种坚贞,不需喧哗来表,不需功名来鉴,不需世俗来颂,甚至不求青史来昭。

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傲然于世,不屑以言语来宣泄自己的爱恨情仇,却从不吝用自己的行动与生命来印证何谓忠义与承担。

他们漠视言辞,痛极不过一声闷哼,恨极也不过一声嘶喊;

他们痛恨懦弱,再悲也要重新站起,再苦也要迎难而上。

就如苏武庙外的那一夜,即使是面对最深刻的丧父之痛,最凄凉的纷扬大雨,最苦涩悲痛的心,但三郎始终只是挺胸而跪,垂首默哀,一言不发。

没有煽情惹怜的眼泪,没有颓然失措的表情。

只有一颗爱恨分明的心,一种弑血以报的志。

因为世界上,还有一种沉默,它能够担起人生的悲痛与惨淡,能够注入家国的情义与承担,能够扛起世间的和平与公义,能够凝结生命的价值与厚重。

而杨延光,就是无声中承载着这份厚重的,那道光。

(说明:杨家将尽管多次翻拍,但是以往的版本中,大郎、二郎、三郎往往是不太重要的角色,给人印象不深,而《忠烈杨家将》使他们三个郎都有了自己鲜明的人物特点,并且超过了他们的弟弟,让人过目不忘。他们的弟弟将在其人物特点突出的其它杨家将影片中评论,在此不做叙述。)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2017-07-19 08:58:37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