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18第四期 >> 祖源探析 >> 府州折氏源流初探 >> 阅读

府州折氏源流初探

2019-01-22 09:36:09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562
内容提要:折茂德
关于府州折氏姓源,目前史学界大多以为由折屈(掘)氏所改;对于折氏族源的论述又不分时段与地域,而且多着眼于对折屈(掘)氏族源的论证,其实为张冠李戴,值得商榷。

折茂德

关于府州折氏姓源,目前史学界大多以为由折屈(掘)氏所改;对于折氏族源的论述又不分时段与地域,而且多着眼于对折屈(掘)氏族源的论证,其实为张冠李戴,值得商榷。

一、折氏姓源辨析

折屈(掘)氏最早源于何处?据《晋书·郭黁传》(95):“至十五日,鲜卑折掘送马于凝,凝怒其非骏,幽之内厩,鲜卑罹而夜遁。”1该书撰成于公元648年,所叙事发生于张天锡在位末年,即公元376年。这是记载折屈(掘)氏最早之文献。同书又载:“傉檀于是僭即凉王位,赦其境内,改年为嘉平,置百官。立夫人折屈氏为皇后,世子武台为太子。”成书于景德四年(1007)的《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对“折”字注为:“折,拗,又虏复姓,南凉秃发傉檀立其妻折屈氏为皇后。又,常列切。”2这原本是对“折”字的注释。而成书于北宋景祐二年(1035)的《姓解》则演变为:“折屈,虏复姓也。南凉秃发傉檀立其妻折屈氏为皇后。今府州折氏,盖折屈氏之后也。”3破天荒地将折屈氏记为府州折氏之先祖。

之后,折氏人不辨真伪,在重和元年(1118)立《折克行神道碑》曰:“公字遵道,出河西折掘姓。”建炎四年(1130)立《折克禧墓志铭》曰:“维折屈氏,世奠西土。”4将折掘氏作为自己之先祖记之。对此,已故西夏史学家韩荫晟先生在其《麟府建置与折氏源流》一文论及“折掘”时曾予驳斥:《折克行神道碑》说“出河西折掘姓”,这也是无稽之谈。在宋室南迁之前,见于著录的折氏家族共十二代,前八代都姓折,后三代也没改姓折掘,唯独这第九代克字辈有一个出自折掘姓的克行,岂非怪事!“掘”字若不是衍文,必是文人标奇之作。戴应新先生也持有同样观点。对此,笔者赞同。

成书于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的郑谯《通志·氏族略》对于《姓解》关于折屈氏为折氏先祖之说法并未采信。《通志·氏族略》卷25和卷29仅将折屈氏记为代北复姓。该志对折姓的注与《宋本广韵》一样,言为“折屈氏,南凉録:秃发傉檀立折屈为皇后”,5既未说“今府州折氏,盖折屈氏之后也”,也未说折屈氏改为折氏。而将折氏与折屈氏并列,指出:“折氏,常列切,望出西河,宋为大姓,世守麟州(应为府州)。”

《姓解》成书距南凉嘉平元年(408)“秃发傉檀立其妻折屈氏为皇后”事相隔600多年,在没有任何史据的情况下,贸然将府州折氏定为折屈氏之后,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至于折氏碑志出现折掘氏之语,是对《姓解》的运用和附和,以讹传讹。如果折氏出自折屈(掘)氏,为什么《姓解》之前,即“克”字辈之前的折氏碑志没有记载,唯独《姓解》之后的“克字”辈才出现?三是《姓解》之观点为孤证,史书没有折屈氏改折氏之记载。四是十六国时,河西折屈(掘)与折氏(西秦折雯将军)为并列的两大姓。折屈(掘)氏要改姓,亦不可能改为折姓。(折掘,当是“折屈”之别译;又作“叠掘”,如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四月,鲜卑叠掘河内帅户五千降于西秦。”6“折”、“叠”一音之转,译写不同。7又作“折握”,如《太平御览》卷19时序部四引“折掘”为“折握”,8握字应为掘字形讹。9

那么,府州折氏究竟源于何处?《晋书》所载折斐、《唐麟州刺史折嗣伦碑》所载折华、《唐谯郡君夫人曹明照墓志铭》所载折君,为我们探索折氏姓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晋书·沮渠蒙逊载记》载:“义熙十一年(415),沮渠蒙逊于湟河勒姐岭‘擒折斐等七百余人’”。又,《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七卷·晋纪·三十九》:“又遣将军折斐等帅骑一万据勒姐岭,蒙逊击禽之。”415年是古文献记载折氏最早之时间,比孝文帝公元494年汉化改姓至少早79年。由此可知,折斐为西秦将军,鲜卑人。考西秦,为陇西鲜卑族酋长乞伏国仁所建。据成书于北齐天宝五年(554)的《魏书·乞伏国仁》(99,列传第87)载:“鲜卑乞伏国仁,出于陇西。其先如弗自漠北南出。五代祖祐邻并兼诸部,部众渐盛。父司繁,拥部落降于苻坚,以为南单于,又拜镇西将军,镇勇士川。司繁死,国仁代统任。”10成书于贞观二十二年(648)的《晋书·乞伏国仁》(125,载记第25)亦有同样记载。11由此推测,折斐无疑是随西秦国王乞伏国仁先祖自漠南、阴山而迁徙。

清代著名学者陈梦雷、明伦汇编的《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氏族总部汇考(十二)》载:“折氏,后汉折像,其先张江封折侯,曾孙因国为氏;西秦折斐,后周折从阮,宋折德扆、御勋,世守府州,后有折彦质。”该书首次将折斐记为府州折氏之先祖,补史之缺。

《唐麟州刺史折嗣伦碑》曰:“祖讳华,云中人也,永西伯之苗裔,……自武德中,诏府谷镇遏使,不改善政。”又,《折渭州墓志铭》:“可适,字遵正,其先与后魏道武俱起云中,世以材武长雄一方,遂为代北著姓。后徙河西。”碑志明确指出,折华为云中人,唐武德年间(618–627)任府谷镇遏使,“不改善政”可推测其父辈也任过同类官职;“其先与后魏道武俱起云中”,说明折氏魏道武登国(386—396)年间留于代北。与上文联系起来看,折氏一路跟随着拓跋氏,拓跋氏来自漠南、阴山,而折斐亦来自漠南、阴山,难道还不能说明折华之先祖与折斐之先祖均来自漠南、阴山,同祖、同宗、同族吗?

《唐谯郡君夫人曹明照墓志铭》出自陕西西安,是折氏家族发现的最早的墓志铭。志文曰:“……夫人曹氏,讳明照,曾祖继代,金河贵族;父兄归化,恭惟玉阶,……年十有八,适左骁卫将军折府君为命妇。……以开元十一年十月八日终于居德里之私第。夫人春秋不或(惑),即以其年十一月廿三日迁窆于金光坊龙首原之礼也。”12考曹氏属昭武九姓之一。13其父兄归化唐朝,家族世居金河。曹夫人“春秋不或(惑)”,说明其年40岁,她开元十一年(723)死,应生于嗣圣元年(684)。考金河,属西突厥突骑施部西域之曹国,在今甘肃临夏。曹氏丈夫折君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继西秦(385—431)将军折斐、唐武德(618—626)府州折氏始祖折华之后的第三人。其职务为左骁卫将军,从三品,左骁卫(府)为皇帝护卫部队。那么,折君源于何处?笔者推测,折君和夫人曹氏年龄应相仿或稍长一些,以一代30年计算,如果折君为折华之后代,应为三四代;再按府州折氏“归葬先茔”的风俗,曹明照夫人死后应随同丈夫折君葬于府州,而不可能葬于西安。由此推测,折君不可能为府州人,也不是折华后代。再从曹明照的信仰看,她将自己的郡望说成是汉人曹姓之谯郡,以掩盖自己胡人身份,说明对汉文化的认同。其父兄归化唐朝,说明在唐初曹家已迁居长安;折君与曹氏成亲,应相距不远,折君家族亦应在河西、陇右一带,当属折斐家族后裔未归附北魏留于河西、陇右者。

另,有唐太宗贞观(627—649)年间赐姓之说。2012,由陕西省府谷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新发现的《故庄宅使延州管界沿边都巡检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口口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平恩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折公墓志铭并序》曰:“公讳惟正,字可法。其始,先有唐贞观中赐姓折氏。”志主为折惟正,曾于至道年间(995—997)任府州知州。该墓志铭叙府州折氏于唐太宗贞观(627—649)年间,由中央皇朝赐“折”姓,此说值得商榷。一是唐贞观或武德年间,未发现折氏与唐显赫有功人物;二是如果唐太宗真要赐姓,当赐国朝“李”姓,而不可能赐“折”姓。三是考唐贞观年间赐姓人物,并无折氏。此说不可信。

概言之,府州折氏源于漠南、阴山折氏,与折斐、折君同祖、同宗、同族。

二、折氏族源辨析

关于折氏族源,史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主要观点有二:一是府州折氏源于党项羌。其史籍依据主要为新旧《五代史·党项传》《古今姓氏书辩证》等。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有(日)畑地正宪、韩荫晟、戴应新、陈君恺先生等。二是源于鲜卑族。其史籍依据主要为《晋书·郭黁传》(95)《通鉴纲目》(22)《通志·氏族略》(25),以及《唐麟州刺史折嗣伦碑》《折克行神道碑》《折可适墓志铭》《折惟正墓志铭》等。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有周伟洲、周群华、陈峰、赵海霞、高建国先生等。但后者有一共同点,即认为折氏源于折屈(掘)氏,府州折氏后来“党项化”了。笔者赞同府州折华族源于鲜卑的论述,但认为府州折氏由折屈(掘)氏所改是不确的,折氏也未经历“党项化”过程,而是鲜卑消亡后“汉化”为汉人了。

笔者认为,确定府州折氏族源,首先应确定折氏姓源,即折氏源于漠南、阴山折氏,而绝非折屈(掘)氏所改;二是要区分时段,因为一个家族的族属是随时间和所迁徙地域而变化的。如漠南、阴山折氏本为鲜卑族,但后来一分为二,一部分留于代北臣服北魏而汉化为汉人。而另一部分则随鲜卑西秦国王乞伏国仁先祖自漠南、阴山入河西、陇右,如西秦将军折斐先祖等。后来随着十六国政权的更迭,又随秃发鲜卑迁入甘肃、青海、西川北部、宁夏等地,与羌族长期杂居,逐渐党项化了。

据《唐麟州刺史折嗣伦碑》载:“祖讳华,云中人也……永西伯之苗裔,……宇文之别绪。”这里,“永”为时间久远或古老;“西伯”为鲜卑之异译;“宇文”与“拓跋”均为鲜卑族,但不属一支,故有“宇文之别绪”之称谓。全句意为:折华,云中人,为古老鲜卑族,……宇文之异支。这里明确指出,折华为鲜卑族。又,李之仪《折渭州墓志铭》:“可适,字遵正,其先与后魏道武俱起云中,世以材武长雄一方,遂方 代北著姓,后徙河西。”说明这支折氏与拓跋氏很近,一直臣服北魏而留于代北。在北魏孝文帝全面汉化的基本国策下,与汉人的长期交往中,仰慕和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早已上了汉化的道,入了汉化的门,对汉族身份认同,已成为新汉人了。折华与迁徙河西的折斐均属漠南、阴山鲜卑,同根、同宗、同族。折华迁徙于府州时已汉化了。

折华迁徙府州后,在隋唐时有关折氏活动的文献鲜有记载。但从唐末、五代、北宋从折宗本到折彦质的文献及碑志记载看,府州折氏则是经历了汉化而不是党项化的过程。

首先从折氏的为人处世看,立于唐末(905)左右的《刺史折嗣伦碑》文曰:折华,“不改善政……不施劳于民,不伐善于己”;折宗本,“临危致命,不顾其死,见义有勇……不以私诬义,罔以虚眩真”;折嗣伦,“……公有大忠,……勋业惟新,敷五教以在宽,阐六条以弥政,稼穑有通政之咏,庶民无聚敛之怨……公下车之日,观人多……褰帷抚问,爱如已育,遂乃布駈鸡之善,牧马之政,聆风向化……累降名绶,加以阴功”。14折御卿,“家世受国恩,北寇未灭,御卿之罪也。今临敌,安可弃士卒?死于军中,乃其分也”。15折惟昌,“古人受命忘家。死于官事,吾无憾也”。16折惟忠妾李夫人,“心无妬忌,宜其家人”,“孝尽送终,异其兆域”。17折继闵,“事上以忠,惠下以仁,董此军旅,拊其民人,弗懈于勤,以终厥身”。18折继祖妻慕容夫人,“恭执妇道,鸡鸣而起,以幽闲之德,和娣姒以柔顺之道”,“居富贵之位而无骄傲之色”。19折克柔,“示恩信,明赏罚”。20折克行,“爱人以诚,奉己清约,友于兄弟,敦厚宗族,其惠和好施之仁,刚毅强明”。21折克俭,“吾家素荷国恩,每思捐躯以报,岂谓半途遽谢明时,尔辈宜勉忠节,勿替家声”。22折克俭妻陈夫人,“仁爱淑慎,率循法度,奉祭享以严,遇娣姒以礼,教子有义,睦族有恩。克成家道,人言无间”。23折克禧,“公孝悌雍睦,闺门无间言”,“口不谈人之短,人有善,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24折克臣,“临财好施,乐善泛爱,与人交,能济其危难。虽群居广坐,众品藻人物,辨析是非,君不少谈人之短,惟善是称,世以为难能”;25折可适,“不事权贵,不为势利所夺,不自矜伐,有言必践”;26宣和七年(1125),崞县城陷,折可与被执,敌诱降,他骂曰:“我八十年世守之家,宁肯负国,败坏家声?无知畜类,不若亟杀我”;27折可存“公为人刚直不挠,倜傥有大节,耻骄矜而羞富贵,笃学喜士,敏宇政,名重缙绅间,果公家一代之奇才也。”折彦文妻曹氏,“君生于华胄,不尚绮饰,若寒士家,事父母孝,事舅姑恭”;28等等。体现了儒家“忠、勇、和、善、节、孝、真、恕、勤、俭、亷、仁、义、礼、智、信”的基本信条。

二是从折氏的婚姻看,折氏累世和汉人通婚,如折德扆配路氏,折御卿配苏、王、杨、梁氏,折惟正配王氏,折惟忠配刘、李氏(开封人),折继宣配冯氏,折继闵配刘、慕容、郭氏,折克柔配武、王、王氏,折克行配王、冯、张氏,折可存娶吉州刺史张世景之女,折可复配陈氏,折可适配赵、王、梁氏,折彦文娶其表妹曹氏。另外,折继闵之数女又分别嫁慕容、彭、刘、陈、王家,折可存之女嫁范镇曾孙蜀人范圭。从上述配偶姓氏看,除慕容氏可能属吐谷浑,王氏疑为丰州藏才族外,其余姓氏多属汉族姓氏29。(表1–1)这说明折氏配偶,要不,是有意选择汉人;要不,是该地汉人居多数,二者必居其一。由于累世与汉人通婚,府州折氏的相貌,“其州将乃御卿四世孙,不类胡种”。30已与汉人无异。

1–1          府州折氏家族婚姻状况表

  

  

   

   

         

折德扆

折从阮之子

路氏

汉族

《折继闵神道碑》《折惟正墓志铭》

折御卿

折德扆之子

苏氏、王氏、杨氏、梁氏

汉族、藏才族

《折继闵神道碑》《折惟正墓志铭》

折惟正

折御卿长子

王氏

汉族

《折惟正墓志铭》

折惟忠

折御卿四子

刘氏、李氏

汉族

妾李氏,世居开封,系出仕族

折继宣

折惟忠长子

冯氏

汉族

《折克臣墓志铭》

折继闵

折惟忠次子

刘氏、慕容氏、郭氏

汉、鲜卑

《折继闵神道碑》《折克俭墓志铭》

折克臣

折继宣之子

王氏、孙氏

汉族

《折克臣墓志铭》

折克柔

折继闵次子

武氏、王氏、王氏

汉族

《折克柔墓志铭》

折克行

折继闵三子

王氏、冯氏、张氏

藏才族

《折可存墓志铭》《曹氏墓志铭》

折可大

折克行之子

张氏

汉族

《宋会要辑稿·卷365

折可存

折克行之子

张氏

汉族

吉州刺史张世景之女

折可复

折克俭长子

陈氏

汉族

《折可复夫妇墓志》残志

折可适

折克隽之子

赵、王、梁

汉族

折可适墓志铭

折彦文

折可求之子

曹氏、王氏

汉族、藏才族

《曹夫人墓志铭》

三是从宋朝御夏所修筑的二百多个堡寨名称来看,多冠以平羌、殄羌、威羌、制羌、定羌、胜羌、伏羌、临羌、荡羌、镇羌等名称。31折氏等镇守西北边陲,既是堡寨的建造者,也是堡寨的使用者,如果折氏是党项羌,他们会将堡寨冠以这些名称吗?

四是从折氏对西夏人的称谓来看,“擒羌酋十余辈”,“弩贯羌酋,胸洞支裂”32“时有羌人新附,议者疑非心白”33,“八年之间,黠羌丑虏,无一骑敢窥塞者”,“蠢兹戎羌,莫余敢侮”34。如果折氏为党项羌,他们会这样言语吗?

五是从麟府州的汉人数量看,《宋史》载:府州,崇宁户一千二百四十二,口三千一百八十五;麟州,崇宁户三千四百八十二,口八千六百八十四;丰州,崇宁户一百五十三,口四百一十一。35这些人主要为汉人。由于没有蕃人的统计资料,很难算出汉人所占份额。但汉人所占份额应该很大。折氏与这些汉人长期交往,具有汉化的社会基础。

六是从折氏的丧葬情况看,根据戴应新先生的调查资料和李裕民先生对折氏丧葬的分析,可清楚看出,折氏是按照汉人“族葬、迟葬、迁葬、嫡庶有别、旁支别葬”的风俗进行的。墓葬排列有序,大体上按辈份大小、自西向东分布。实行土葬,夫妇合葬,归葬先茔,坟地堪舆风水,选择吉地,等等。而且从唐末折嗣伦开始,就立碑和墓志铭。到目前为止,共发现碑和墓志石19方,其中碑5方,志石14方。其碑文记有家族世系,志文内容体现了周礼和儒家思想,与汉人相同。

七是从府州折氏的名字看,不仅有名,而且有“字”、有派语。如从阮,字“可久”;御卿,字“世隆”;惟正,字“可法”;惟忠,字“荩臣”;继闵,字“广孝”;继祖,字“应之”;克柔,字“立之”;克行,字“遵道”;克俭,字“仲礼”;克禧,字“佑之”;克臣,字“艰甫”;可存,字“嗣长”;可适,字“遵正”;彦质,字“仲古”;其派语为“宗、嗣、从、德、御、惟、继、克、可、彦、知、允”。可见其汉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

八是从信仰看,折氏信仰佛教。早在北宋初,折继祖之妻慕容氏其灵柩停于“永宁之佛舍”。之后,《折克俭墓志铭》铭文中亦记有“殡焚宇”,“殡焚”即佛舍。折彦文与折可直同时在佛教圣地五台上睹见“祥瑞”。36说明折氏与汉人一样,多信奉佛教。

九是从文化和生产力水平看,当时的汉族文化和生产力水平要比鲜卑和党项先进得多,迁居于府州的折氏家族为汉化的鲜卑人,其文明程度要比党项羌高得多;而府州又属农牧经济混合区,具有汉化的经济基础;从知州治理府州的角度看,折氏领袖深知汉人儒家思想,更有利于稳定府州,更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更多的蕃汉人,进而带领以蕃人为主、汉人参加的折家军抗击敌人。因而府州折氏不可能向着比汉人文明程度低的党项化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折氏源于漠南、阴山鲜卑折氏。长期以来,折氏在中原文化汉字和汉礼仪的熏陶及与汉人世代通婚下,神、形全面汉化。由此再从折嗣伦上溯到折华200余年间,折氏经历了汉化过程,而不是党项化过程。宋皇朝将本已汉化的、忠于大宋、别无二心的折氏当蕃官,低汉官一等,在允诺世袭、怀柔羁縻,“朝廷待遇如古诸侯”37的同时,又大加监控,是对府州折氏的误解。于国无利,于民无益。

既然府州折氏已汉化,为何《新五代史党项传》则云“其大姓有细封氏、费听氏、折氏、野利氏,拓跋氏为最强。”38和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所云“又羌族有河西折氏,世家云中,为北蕃大族。自唐以来,世为麟、府州节度使”,39将折氏记为羌族或党项羌?这是由于唐末、五代、北宋麟府州内外,除了折宗本、折嗣伦、折从阮一族外,还有另一些折氏人物也活跃于政治舞台上。如同光三年(925)正月河西郡落贡駞马的折骄儿;40同年二月河西郡贡駞马的折文通41和贡方物的党项折愿庆;42天成四年(929)八月来贡方物的党项折遇明43;“长兴元年(930)……十二月,以党项折家族五镇都知兵马使折之正(一作“折文正”)为检校尚书右仆射”。44长兴二年(931)正月贡駞马的党项折七移45,北宋建隆二年(961),世居河右,上以其有捍边之功,召令入觐的代州剌史折仁理;46《宋史·党项传》(卷491):“太祖建隆二年,代州刺史折乜埋来朝。乜埋,党项之大姓,世居河右,有捍边之功,故授以方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宋建隆二年十二月乙未条:代州刺史折仁理,党项藩部之大姓也。世居河西,接邻北境。上以其有捍边之功,召令入窥,复命归领刺史如故。”《长编》的折仁理就是《宋史》折乜埋。太平兴国四年(979),攻隆州的尚食使折彦赟;北汉岢岚军使折令图;47雍熙二年(985)宋军在银州北大破党项族的枭伪署代州刺史折罗遇;48麟州三族寨酋长六十四人率二千余人降顺、后来又逃向夏州李继迁的折御乜;49折继宣时期的属官折谏;《折继闵神道碑》中所言军贼折高留;50复署蕃酋、并州刺史折八军,51等等。这些人,政治取向不一,有的供职北汉,有的朝贡中原皇朝,有的投向西夏,有的为军贼,有的服叛无常,而不像府州折华一族,始终如一,心向中原皇朝。这些折氏当永和七年(439)北凉亡后,在大部分秃发鲜卑归顺于北魏汉化的同时,也有少部分如秃发樊尼率部进入青海、甘南一带羌族聚居地,几百年来,与羌族杂居一起,共同生活,其风俗习惯相互影响,各族之间相互通婚,逐渐融入党项族。53唐安史之乱前后,吐蕃势力北上,四川西北、甘南、青海的党项纷纷内徙,河西党项折氏也随之迁移,最后定居于麟、府一带。这些折氏(从所处地域上推测应为折斐家族之后裔)在当时,其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社会影响之大,可能超过府州折氏,因而《新五代史》《古今姓氏书辩证》等史籍将府州折氏与其一并列入党项羌则可想而知了。

(作者 折茂德,府谷县人,山西省古焦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注释:

1[]房玄龄.晋书〔M〕(卷126载记·第26·秃发乌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41页。

2[北宋] 陈彭年等.宋本广韵〔M〕(卷五).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年,第477页。

3[北宋]邵思.姓解〔M〕(卷一·手六).古逸丛书.光绪十年黎氏影印本,第146页。

4〕高建国.鲜卑后裔府州折氏研究〔D〕(折克禧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42页。

5〕郑樵.通志略〔M(氏族略·第五).台北:里仁书局,第99页。

6[北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M〕(安皇帝丙隆安三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142页。

7〕周伟洲.唐代党项〔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8[北宋] 李昉.太平御览〔M〕(卷19·时序部四).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9〕赵海霞.鲜卑折掘氏与党项折氏〔J.西北民族研究,20112),第140页。

10[北齐]魏收.魏书〔M〕(卷99·列传第87·乞伏国仁).何德章修订,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

11[]房玄龄.晋书〔M〕(卷125·载记第25·乞伏国仁).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在昔有如 弗斯、出连、叱卢三部,自漠北南出大阴山。”

12〕国家图书馆网《华夏记忆·碑帖菁华》。

13〕李少雷.唐代长安昭武九姓的婚姻类型〔D〕.西北大学,2007年,第28页。

14〕戴应新.折氏家族史略〔M〕(刺史折嗣伦碑).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第53–54页。

15〕〔宋〕佚名.群书会元截江网〔M〕(卷2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3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13页。

16〕〔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八十二·大中祥符七年六月甲寅).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876页。

17〕高建国. 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李夫人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12页。

18〕戴应新. 折氏家族史略〔M〕(折继闵神道碑).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第72页。

19〕高建国. 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慕容夫人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20页。

20〕〔21〕高建国. 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折克柔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25页。

22〕〔23〕高建国. 鲜卑后裔府州折氏研究〔D〕(折克俭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47–148页。

24〕高建国. 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折克禧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41页。

25〕高建国. 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折克臣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44页。

26〕戴应新. 折氏家族史略〔M〕(折可适墓志铭).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第109页。

27〕张荫麟.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墓志铭跋——宋江史料之新发现〔N.1942528日,《益世报》文史副刊。

28〕高建国. 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折彦文妻曹氏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55页。

29〕高建国. 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第五章·折氏的家风、婚姻).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71页。

30[北宋] 释文莹.玉壶清话〔M〕(卷3.郑世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第27页。

31[北宋] 王之望.汉滨集〔M〕(卷15.《全宋文》第198册之卷第4371,王之望,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3–7页。[]脱脱.宋史〔M〕(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地理一·京城 京畿路 京东路 京西路).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2〕戴应新.折氏家族史略〔M〕(折继闵神道碑).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第72页。

33〕〔34〕高建国.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折克柔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25-126页。

35[]脱脱.宋史〔M〕(卷86·志第三十九·地理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135页。

36[]张金吾.金文最〔M〕(卷二十二·五台山瑞应记). 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02–303页。

37〕高建国. 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折克禧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42页。

38[北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M〕(卷74·党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12–913页。

39[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M〕(卷38.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40〕〔41〕〔42〕〔43〕〔45[北宋]王钦若.册府元龟[M](卷972·外臣部).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858–3860页。

44[北宋王溥.五代会要〔M〕(卷29·党项传).五代史汇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第2349页。

46[南宋]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2·建隆二年十二月乙未).北京:中华书局,1995,56页。

47〕〔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20·太平兴国四年四月).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48页。

48〕〔49[] 脱脱.宋史〔M〕(卷四百九十一·党项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14138-14139页。

50〕戴应新.折氏家族史略〔M〕(折继闵神道碑).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第70页。

51[]吴广成.西夏书事〔M〕(卷四).1935年北平隆福寺文奎堂影印本。

52[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卷230·吐蕃传):“或曰南凉秃发利鹿狐之后,二子,曰樊尼,曰傉檀嗣,为乞佛炽盘所灭。樊尼挈残部臣沮渠蒙逊,以为临松太守。蒙逊灭,樊尼率兵西济河,逾积石,遂抚有群羌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2019-01-22 09:36:09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