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19第三期 >> 史海拾贝 >> 宋麟州另一支杨家将 >> 阅读

宋麟州另一支杨家将

2020-04-22 15:19:18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389
内容提要:——杨宗闵一族
拓义
五代到宋,麟州始终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从杨弘信开始,麟州杨氏几代人为维护正义,保境安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成为世人景仰的爱国英雄群体。杨家将的事迹后经话本、戏剧、小说、影视等文艺作品的演绎渲染,成为中国民间妇孺皆知的英雄传奇故事。

——杨宗闵一族

拓义

五代到宋,麟州始终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从杨弘信开始,麟州杨氏几代人为维护正义,保境安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成为世人景仰的爱国英雄群体。杨家将的事迹后经话本、戏剧、小说、影视等文艺作品的演绎渲染,成为中国民间妇孺皆知的英雄传奇故事。在宋代麟州历史上,还有一支鲜为人知的杨氏英雄家族,他们就是来自代州崞县的杨宗闵一族。杨宗闵曾任麟府路都巡检、麟州刺史。建炎时战死于永兴(长安)之役,子杨震曾任麟州建宁知寨(在今神木境),靖康时全家殉难于建宁寨,孙杨存中为南宋南渡五大抗金将领之一(其余四人为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被宋高宗誉为“朕之郭子仪”,父子在《宋史》中有传。

神木杨家将研究会在编纂《麟州杨氏通谱》时,曾专章介绍《杨宗闵一族在麟州》,但由于当时资料不全,叙述简括粗略,这里笔者根据《浙江文献集成》中点校比较精确的《刘一止集》中的三块杨氏碑文及正史、其他族谱资料,对杨宗闵一族作详细介绍。主要内容为:一家世、二杨宗闵、三杨震、四杨存中、五存中后人。

家世

杨宗闵一族是弘农杨氏后裔,出自关西院越公房分支新昌房,与麟州杨弘信一族是同宗,世居代州崞县。

刘一止在《宋故武功大夫贵州刺史永兴军路马步军副都总管特赠左武大夫光州防御使累赠魏国公墓碑》(以下简称《杨宗闵墓碑》)首先说明杨氏族源:“杨氏出姬姓,晋大夫羊舌氏至叔向,食邑于杨,其子食我以邑为氏,食我党于祈盈,得罪于晋,子孙或逃居华阴山谷中,战国时,有名章者出焉,实始为华阴人。族望至汉乃大。魏、晋、隋、唐冠冕蝉联,代不乏人,在唐为尤盛,其任于朝者,居第列于三坊:曰靖恭、曰修行、曰新昌,子孙分四院,曰关西、曰蜀中、曰淮南、曰浙中。今散居麟府、雁门等郡者,皆关西院子孙也”。

刘一止的说法与同时代曾为并、代麟府路经略安抚招讨等使,兼兵马都部署杨偕的《杨氏新写谱后序》是一致的。杨偕也出于新昌一系。居住麟州的杨弘信一族与代州杨信(杨宗闵曾大父)一支同出于新昌一系。

关于杨宗闵的籍贯,《杨宗闵墓碑》记的很清楚:“公讳宗闵,字景贤,代州崞县人”,《宋故敕武郎知麟州建宁寨累赠太师秦国公杨公墓碑》(以下简称《杨震墓碑》:“自公曾高而上,皆葬代郡,遂为代州崞县人”

关于杨宗闵的籍贯,在明代以前没有任何争议,可清代以后的一些杨氏族谱把杨宗闵、杨震混入麟州杨弘信一族,说他们是杨弘信的后代,现代更有学者在这上面大做文章,通过论证将“杨宗闵”论证为杨弘信后代,说刘一止的《墓碑》是经人“篡改”“讹传”而来,附和者很多。有学者从年代、年龄批驳这种观点。其实从宗闵曾大父杨信到祖父日新,父仲臣,说的很清楚,根本用不着再费口舌。这里强调是怕谬种流传,以讹传讹,误导后人,徒费精力。这些错误说法的根源在于把崞县“杨信”误为麟州“杨弘信”。

两块墓碑介绍了杨宗闵的家世。《杨宗闵墓碑》:曾大父信,以儒学称于乡,值五季乱,晦迹不仕。大父日新,明经上第,仕至承奉郎,赐五品服。父仲臣,举明法科,仕至宣德郎,赠中大夫,累赠太师、代国公。

《杨震墓碑》:“明德上第,历保定、清源二县主簿,已而挂冠,恬养丘园,终承奉郎,赠九品服,讳日新者,公之曾大父也。年少有声,九上礼部,再举明法中第,历临晋、孟、太谷三县主簿,贤而有吏能,为中宣范公所器,以宣德郎致仕,累赠太师,代国公,讳仲臣者,公之大父也。”

从以上记载可知杨宗闵以上三代,杨信、日新、仲臣都是文士,书香门第,杨信因出生于五代乱世,尽管以儒学见著称于乡,但没有求仕,隐于乱世。

宗闵祖父日新,已到宋初,科举出身,做过保定(河北省文安县西北)、清源(山西省清徐县)二县的主簿,主簿是知县的佐官,分掌粮马、巡捕之事,品阶为九品,官阶中最低一级。他性情恬淡,不愿做官,退守田园。最后做文散官承奉郎,秩八品上,赠五品是存中显贵后追封的。

宗闵父,名仲臣,年少有贤名,多次被推荐上礼部考取功名,以明法及第,明经、明法都是唐宋科举考试科目,做过临晋(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朝邑镇西)孟(河南省孟州市)太谷三县的主簿,官声好而有能力,被当时的宰相范纯仁(范仲淹子,字尧夫,谥忠宣)看重,官至宣德郎(文散官,秩七品),存忠显贵后追赠太师,代国公。

《杨宗闵墓碑》记,宗闵生四男,即震、霖、雲,霆,孙七人:存中、居中、执中、师中、彦中、安中、守中。《杨震墓碑》记,震生四男即存中、居中、执中,皆随父战殁,彦中未仕。孙三人:偰、倓、亻与

杨宗闵一族的世系为:

                                           

存中--- 

                                    居中    亻与

                      ------------------执中

                     (乡贡进士)   彦中

杨信---日新---仲臣---宗闵---  (承信郎)

                      (承节郎)

                      

师中,右奉议郎。安中,右儒林郎。守中,右从事郎。为其他子所出。

注释

①、关于麟州杨弘信一族出自关西院越公房分支新昌房,我们已在《麟州杨氏通谱》中有详细论证。

②、龚景兴,蔡一平点校《刘一止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465)

③、《刘一止集》471页。

④、贵州杨维森先生几十年致力于杨氏族史研究,写成《弘农杨氏族史》,三次修订扩充,由原来的50万字到2013年版扩充至150来万字,搜集保存了大量的资料,是了解弘农杨氏历史不可多得的著述。但其中也有瑕疵,如对于杨宗闵一支的考证记叙,在2013年版中反复论证,旁证博引,硬要证明杨宗闵是麟州杨弘信的后代,从根本上的错误原因是把雁门代州崞县的儒生杨信与麟州土豪杨弘信混淆了,所以不能自圆其说,还归咎于后人“修改,改”刘一止的“杨宗闵墓碑”。刘一止写的墓碑在传抄刻印过程中有错讹,甚至很重要的错误,如有的把杨宗闵的曾祖父“信”刻为“倍”。但刘一止的三篇墓碑互参是一致的。明代杨士奇的《杨氏族谱序》与刘碑内容也是一致的。杨先生作了长篇“考辩”,认为宗闵的祖、父之名失记,认为“信()—日新—仲臣—宗闵—震—存中—”世系可疑,是站不住脚的。至于对《杨宗闵墓碑》的按语说明,更有许多牵强附会,甚至很可笑的论述。杨先生见到我们编修的《麟州杨氏通谱》后曾有言说我们误解了他的意思。其实,我们当时所说理由也不充足。但杨宗闵不是杨弘信的后代,这一点我们始终认为是对的,我们与杨先生这一认识不一致,并不影响我们对《弘农族史》的评价,而且在这篇拙作中,杨宗闵、杨震、杨存中的一些事迹多采纳杨先生的说法。        (待续)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2020-04-22 15:19:18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