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神木市博物馆 孙致远 黄晓龙
2017年3月,按照《神木县博物馆文物征集办法》,我馆从神木籍个人收藏家处有偿征集石质买地券一块。
神木市博物馆 孙致远 黄晓龙
2017年3月,按照《神木县博物馆文物征集办法》,我馆从神木籍个人收藏家处有偿征集石质买地券一块。征集回馆后,业务人员对其进行了相关数据的采集及入账工作。原石为夹砂石石质,圭首、长方形,长90.7cm,宽55.4cm,正面首、末处刻有几何纹饰,中央为正文,背面刻有花卉和几何纹饰,中央为地理位置图及相关文字。正背面皆使用楷书从右至左竖式阴刻书写,排列较为规整,正面共计15行474字,最多满行39字,从文字内容可以确定是北宋晚期的杨宣买穴地券,出土之地已无法获悉。由于石质较差、时间久远致剥落严重,部分文字难以辨识,但仍可窥其大体内容。对此,我们拓印、录文浅析如下,供方家、读者做进一步探究。
一、地券录文
正面“维政和三年癸巳岁十月戊申朔二十五日壬申金成日维大宋国镇西军新秦县永兴庄葬主杨宣
盖闻乾坤覆载先有父子然有臣幕而荣谢其杨延赟是虢州弘农郡
人也其家传九族累绶缨簪因放官逐任至麟州三百余年其杨公今为先世亡魂
久在浅土白骨魂寒今成本镇东松龙£下得茔地至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朱
雀后有玄武四神居俻分□四城道路将军齐整阡陌今用钱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
贯九文就此黄天父后土母张坚故遂買得前件墓田地周流一順東至青龍西至
白虎南至朱雀北至武玄(应是玄武)上至天倉下至黃泉四至分明李定度書文其地永充宅地
其得黃泉地下家親妄有復奈一定已後不得番(翻)言君有先悔者宜伐老烏頤
白马生角焦䅽再生豆黃生苗為約歲月□旦立□墓伯地戶家親立四神知間
伏恐山河改移地變人更故立墓至分明文保人年月时知人见(应为知见人)东王公西王母书契人万
功曹读契人金注(主)薄书契人飞上天读契人入黄泉地主张坚故(固)定墇人李定度已後至今
壬申从乾说 一癸向坤求 庚未辰立 □出巽方□ 戊从坎处起 离用巳为頭
丙向艮门入 丁出兑□流 一木贪一狼星二巨门星 三武曲星 四文曲星官
五禄存星 六廉贞星 七破军星神咒急急如律令勒大吉立四门游□□□
勒大宋国镇西军新秦县永兴庄清信男祭主杨宣□葬先祖工伐家亲故记”
背面“元祐四年岁次己巳十月
丁酉朔二十五日辛酉大宋
国镇西军新秦县永兴庄
青信男葬主杨宣立
十月二十五日男木近冯木
十月二十五日男石近
十月二十五日朱白男赵立
政和三年十月日□冯到才”
说明:、大方框内文字,人为改刻(根据文字内容及买地券的功用推测应为古人改刻,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是入葬时间);、小方框内文字,为无法识读文字。
二、券文浅译
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镇西军新秦县永兴庄杨宣因其先祖杨延赟死后长期没有入土为安,终在本镇购得茔地来安葬其祖先。为了防止买卖返还,立此契约,让人和鬼神共同见证。
二、券文所载意义浅析
1、从背面文字可以确定此石刻于“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那么北宋晚期神木的行政沿革及战略位置就显而易见,为镇西军新秦县,是北宋王朝的国防前沿阵地。同时,可以了解北宋时期土地的管理及政策方面的相关内容。
2、此买地券是研究北宋时期丧葬价值观念的重要物证,除了汉代以来的“视死如生”观念之外,还包括:土地信仰的转变、鬼观的演变以及人神关系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以加强人的地位为特征,在土地信仰方面是从畏惧过去严厉的土地神灵,转向崇拜新的和善的土地神灵;在鬼观上则是人们对鬼的恐惧逐渐减少,并慢慢地将祖先和一般的亡魂区分开来;而在人神关系上,则是在特定的场景中强调人神之间的互相需求,进而实现人神之间地位上的平等。这些观念变化的背后,则是隐含着人们对自身价值理解的心态转变,人们越来越强调自身价值相对外在世界的重要性。
3、由于券石保存状况不佳,导致部分内容无法解读,但从已知准确的文字来看,我们可以仍可确定此人应该为杨家将后裔,由于年代久远,墓主人也已遗忘,但是是研究杨家将的较为重要物证。
买地券是一种由汉代延续至今的明器,对于它的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丧葬礼俗和信仰的变化,馆藏文物中此类藏品较少,故而此石的保存价值就极为重要。


拓片正面照 拓片背面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