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19年第四期 >> 专家论坛 >> 杨家将故事的形成及原因 >> 阅读

杨家将故事的形成及原因

2020-04-22 15:43:03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371
内容提要:青岛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蔡连卫
摘要: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英勇卫国的英雄事迹,先是在边境军民之间与朝廷中传播,很快就传入中原、流入民间。在这个由边境传入中原,由朝延流入民间的过程中,由于加入了传说者有意无意地渲染与虚构,就使得杨家将逐渐脱离史实的层面而进入故事的层面,杨家将故事得以形成。

青岛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蔡连卫

摘要: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英勇卫国的英雄事迹,先是在边境军民之间与朝廷中传播,很快就传入中原、流入民间。在这个由边境传入中原,由朝延流入民间的过程中,由于加入了传说者有意无意地渲染与虚构,就使得杨家将逐渐脱离史实的层面而进入故事的层面,杨家将故事得以形成。杨家将故事至迟形成于皇祐三年,此时距杨业逝世不过六十五年。杨家将故事的较早较快形成,既与当时特殊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由此造成的民众的文化心理有关,也与杨家将英雄事迹自身所蕴含的英雄主义、爱国精神及悲剧意味密不可分。杨家将故事的形成,开辟了杨家将故事发展的新纪元,在杨家将故事的流传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杨家将;故事;形成;原因;意义

杨业祖孙三代英勇卫国的英雄事迹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有关他们的传说却是历千年而不息。清代人俞樾说:“演义家所称名将,在唐曰薛家,皆薛仁贵子孙也;在宋曰杨家,皆杨业子孙也”。现代人郑铎说:“在中国社会中,北宋杨家将与唐之秦琼、尉迟恭、薛仁贵,汉之关羽、张飞有同样的威权,他们的故事是最为一般民众所喜欢歌唱传说的”。在说书艺人中也有“千年不倒杨家将”之说。那么,这个流传千年为人熟知的故事是何时又是怎样形成的?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哪些因素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这个故事的形成有何意义?本文就拟对有关杨家将故事早期形态的这几个问题加以探讨,以期从源头上更深入地了解杨家将故事。

  杨氏一族的历史功绩

杨家将故事之所以形成,首先当然源于杨业一族在历史上的英雄业绩。关于杨家将的本事,宋元人的史书笔记多有记载;明代宋濂、王世贞、顾祖禹等人也都有所叙录;清代顾炎武、翟灏、俞樾、李慈铭、潘祖荫、焦循等诸家也都做过记录与考证;近代卫聚贤、余嘉锡做了更加详密的考证;新中国成立后,常征、康保成、杨芷华、聂崇岐、郝树侯、沈起炜以及台湾的郑骞、张遐民等,又做了进一步的考证。经过史书、笔记的记载和众多前辈学人的努力,尽管仍有部分细节存有疑问尚未达成共识,但有关杨家将的基本和重要的史实已经比较清楚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也做了一些考证,现将目前所知的杨氏一族比较确切的重要事迹略述于此。

杨业之父早年事后汉刘氏,后来归顺于郭威建立的周,并曾做过麟州刺史,在战乱纷扰的五代十国时期,实为一方土豪。杨业在父亲仕汉时开始事汉王室宗亲刘崇,彼时,杨业刚刚弱冠。杨业早年即显示出非凡的战斗才华与抱负,也因此而被刘崇赏识,养为诸孙,赐名刘继业。被国主赐以国姓并养为诸孙,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将领而言,是光荣的,同时也是他个人能力的体现。杨业在北汉屡立战功,在对辽的战争中表现尤为出色,与辽国角胜多年,并曾建堡寨防御辽军南下。因为所向克捷,所以北汉人称之为“无敌”。在北汉的这些战争经历,为杨业积累了丰富的对辽作战的经验。除了骁勇,杨业亦必忠诚守信,因为杨业之父于刘崇称帝的当年就归顺了周,杨业之父逝世后,杨业之弟杨重勳嗣位并继续依附于周,中间虽曾两度归汉面又两度附周,而周汉又是世仇,但杨业在北汉却始终有带兵权甚至官至建雄军节度使,如其不忠诚,北汉统治者就不会深信之并授之以兵权。

太平兴国四年(979),北宋灭掉北汉,杨业随北汉主刘继元归宋,宋太宗得杨业甚喜。平定北汉后,宋太宗又乘胜北伐幽州,但很快便以失败告终,随后,契丹为报复宋的进攻,派兵伐宋,边境形势危急,宋太宗遂任命“老于边事”的杨业知代州,在潘美手下任职,与潘美共守边疆。杨业上任不久,恰逢契丹从雁门进兵,深谙此处地形的杨业以轻骑败契丹大军,更是威名大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但以一降将身份建立奇功的杨业,在赢得声威的同时也招致了他人的忌妒,据《宋史》记载“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宋史》虽未明言因忌妒而上书诋毁杨业的戍边主将之名,但因彼时潘美就是北部边防主将,杨业又隶属于潘美麾下,诋毁杨业者可能就是潘美。《宋史》之所以未署主将之名,盖因当年潘美位高权重,故当日的《国史实录》对此有所讳言,源于《国史实录》的《宋史》就因循之。而引起主将潘美的忌妒,实际就为杨业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雍熙三年(986),北宋分三路大举征辽,西路军收复了沦于异族半个世纪的云、应、寰、朔四州。关于收复四州的功劳,国史实录据潘美奏报尽归于潘美,《宋史》也因循之。但考证与杨业搏战的《辽史》中辽人诸列传,均言“陷山西诸郡”的带兵者为杨业,可见四州之失而复得实是杨业之功,但却归于主帅潘美名下。不久,因为曹彬等东路军遇挫,宋太宗命诸路班师,并命潘美等归代州,随后又命潘美等将云、应、寰、朔四州之民迁回内地。

当潘美、杨业等人接到迁民之令时,契丹十余万大军已经在萧太后的带领下重新攻陷寰州,并且势力正盛。在如何将四州之民迁回内地问题上,杨业主张暂时避开辽兵主力锋锐,分兵应州以诱辽军主力,同时让云州、朔州之民趁机出城迁回内地,这样既能避免与士气正盛的辽兵正面对抗所引起的无谓伤亡,又能保护云、应、朔三州百姓的安全。通过考察云、应、寰、朔四州的地势及当时的两军对阵形势,我们发现,杨业建议的用兵方略,不但是一个作战经验丰富又知彼知己的老将在审时度势后所做出的最理性、最科学的判断,更是当时最可行、最有效的作战方略。但监军王侁却不顾杨业的合理建议,以“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进,得非有他志乎?”这样不怀好意又极端恶毒的语言,逼迫杨业率军与兵强势盛的契丹大军正面交锋。监军刘文裕也从旁附和,而主将潘美则一言不发。熟悉宋代历史的人都知道,潘美是北宋的开国元勋,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和领导协调经验的统帅,不是不懂行军作战的文官,也不是缺少领导和协调能力的一介武夫。所以,他对王侁和刘文裕逼迫杨业行为的沉默,不是文官的不懂判断和武夫的不能决策,而是故意不判断、不决策。这种有意为之的沉默,实际上就是对王侁、刘文裕言行的默许和纵容(恐怕也不能排除王刘二人的言行是潘美所授至少是有意顺应主将潘美意旨的可能,因为王侁和刘文裕虽身为监军,但无论在官职还是资历上都是远远在潘美之下的),也就等于支持王侁、刘文裕对杨业的逼迫。

作为太原降将的杨业被逼无奈,只得冒死出击契丹大军。在临行之时,杨业向潘美痛陈了自己作为太原降将对宋太宗知遇之恩的感念和立功报国的志向以及被逼赴死的无奈,并再三叮嘱潘美等在陈家谷口接应自己。但潘美、王侁违约,先是王侁以为契丹败走,为争功领兵离开陈家谷口,后是不能约制王侁的主将潘美率兵沿灰河西南行二十里,在听闻杨业失败之后随即挥兵却走,既不能对战败的杨业主动施以援手,也未如约在陈家谷口等杨业转战归来。杨业率兵与契丹大军从中午战至日暮,终于按约定转战回陈家谷口寻求救援,而归来却无人救应。杨业望见无人,不禁拊膺大痛,但仍然在敌众我寡伤心欲绝的状态下率手下兵士与契丹军血战,甚至在身受重伤士兵几乎丧失殆尽的情况下还手刃数十百敌兵,最终因战马重伤不能前行而战败被擒,绝食三日而死。其子杨延玉也战死沙场。

杨业的死无疑是为国捐躯,并且是因为奸人的逼迫才战败殉国的。但是杨业殉国之初,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所得到的补偿甚至低于相关规定,迫害他的奸臣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后来,应该是经其家人辩白,杨业才得到应有的封赐,迫害杨业的潘美、王侁、刘文裕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潘美很快又被提拔重用了,对杨业的迫害实际并未影响他的仕途升迁,这对被逼赴死的杨业而言当然极不公平。

与宋王朝最初对杨业之死的漠视以及后来虽惩罚逼迫杨业赴死的元凶但力度有限不同,杨业之死在辽国却颇受重视。杨业死后,辽圣宗诏谕“传其首……以示诸军”。后来,辽人又在边境为杨业立庙祭祀,观苏辙出使辽国时所作“驱驰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的诗句可知。杨业归宋后战功卓著,一心报国,但出师未捷却被逼赴死为奸人所害,死后哀荣还姗姗来迟,奸人又逍遥法外,这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在敌方异域却颇受重视与尊重,这又不能不令人深思感叹。

杨业之子杨延昭,本名延朗,晚年因避圣祖玄朗讳改为延昭。延昭能征善战,所以杨业常带其出征。杨业攻打应州、朔州时,延昭为先锋,战于朔州城下,流矢贯臂却愈战愈勇。杨业死后,杨延昭继承父志,为国效力。咸平二年(999)冬,契丹扰边,延昭坚守遂城,契丹大军久攻不下,恰逢大寒,延昭命汲水灌城外,“且悉为冰,坚滑不可上”,契丹只得解围而去,时人称之为“铁遂城”。随后延昭又于羊山大败契丹,俘获敌将。因边功卓著,延昭与保州刺使杨嗣一起闻名边疆,边人谓之“二杨”。澶渊之役时,延昭上书要求截断契丹归路,歼灭敌人,再收复失地,朝廷不许。延昭于是率兵抵达辽境,破古城,俘获甚众。澶渊之盟后,延昭一直受命守卫边关,直到卒于任所。延昭在边防总计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对延昭的逝世,宋真宗甚为嗟悼,遣中使护榇以归,河朔之人,皆望柩殒泣。其为主上赏识、为百姓爱戴如此。

延昭子文广,曾得到范仲淹的赏识,也曾跟随狄青南征。西夏欲谋南下秦川,韩琦命文广急筑筚篥城。文广声言此城喷珠,军士急行至筚篥城。比及西夏军到时,城已为文广所据。之后,文广又乘敌不备,遣兵袭击,大败西夏军。其智勇可见一斑。后辽人来争代州地界,文广献阵图以及取幽燕之策,可惜未报朝廷文广已卒。文广虽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西线与南线作战,功绩亦不如其父、祖显著,但却同样英勇善战,且与其父、祖一样,取幽燕之志未改,未尝辱没家声。

除了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杨业之弟杨重勳一支也世以武显。杨业弟杨重勳,继父任为麟州刺史,后又升任保静军节度使。杨重勳子杨光扆,曾以西头供奉官监麟州兵马。杨光扆子杨琪,独好儒学,官至供备库副使。杨琪子杨畋,“始以文词得官,其后将兵于南方,与蛮战,亦有功”,后升任龙图阁直学士、知谏院,及卒,宋仁宗特以师礼为之辍朝尽哀,赠谏议大夫。由此可见,杨业弟重勳祖孙四代,也主要是以武功尤其是边功有功于国,不堕其世以武显的将家名声。

杨业一族的本事大体如此。他们的英雄业绩尤其是杨业祖孙三代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与始终不渝的为国收复失地的志向,正是后世传播的沸沸扬扬的杨家将忠勇为国故事的史实基础。没有杨业祖孙三代当日的历史功绩,也就没有今天妇孺皆知的杨家将故事。

  杨家将故事的形成

杨业祖孙三代的事迹很快便传播开来。事实上,早在杨业父子生前,其英雄事迹就已经为人所传诵,像杨业在北汉时的无敌称号、在契丹的威名、其死后天下人的悲愤,杨延昭“二杨”之一与“杨六郎”的称号、死后河朔之人的望柩殒泣,凡此这种,都说明杨业父子在生前已声名显赫。杨业死后,他的英雄事迹也引发了朝廷的较多关注,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时,田锡、包拯、王安石等大臣都曾在与君主讨论问题时以杨业为例,而且君臣们对杨业也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那么,是否可以据此认为在北汉或者北宋初之时杨家将故事已经形成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杨家将故事是否已经形成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志,这个标志是什么呢?众所周知,老百姓所熟知的杨家将故事,是指杨家将保卫大宋王朝、保护中原百姓的故事。所以,杨家将故事的核心人物应该是以杨业、杨延昭等为代表的杨家英雄们而不是哪一个单个英雄,其核心事件应该是杨家英雄英勇抗敌保家卫国,同时作为一个故事,又要具有不同于史实的虚构成分。因此笔者认为,杨家将故事的形成应该包含两个关键性的因素,一是核心情节即杨业父子英勇抗敌保家卫国的事迹要具备,二是要具有一定的偏离杨氏一族历史史实的虚构成分。

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就不能因为杨业父子在北汉与北宋初在民间和朝廷获得的这些声望,就认为杨家将故事此时已经形成。因为,他们的声名此时还是相互独立的,而且更多的还局限于宋辽边境和朝廷,此时一般人还不知道他们的父子关系。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咸平二年(999)遂城之战后,宋真宗在接见杨延昭时特意向臣子说明延昭即杨业之子的身世,可见此时多数人并不知道杨延昭就是杨业的儿子,还没有将他们父子二人联系起来,否则如果人人皆知他们的父子关系的话,宋真宗就没必要再向臣子们特意加以说明了。因此,无论是有关杨业个人的“无敌”传说,还是杨延昭个人在契丹的声望,以及杨业死后在朝廷的名望,因为是相互独立的,都不能作为杨家将故事形成的标志,只能作为故事孕育的背景。

那么杨家将故事到底何时才形成的呢?因为没有确切的资料,所以具体的开始时间难以确考,但下限可以知道,根据是欧阳修为杨业之侄孙杨琪所做的《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的记载:

君之伯祖继业,太宗时为云州观察使。与契丹战殁。继业有子延昭,真宗时为莫州防御使。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豎,皆能道之。

这是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关于杨家将故事传播情况的最早记载。

根据这一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至迟到欧阳修作这篇墓志铭时,杨业父子的英雄事迹已是尽人皆知。欧文中“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的记载,实际体现的是当时对杨业、杨延昭的认识,即当时人似乎已经将杨业、杨延昭父子都当成了无敌将军。但据前文提到的史实我们知道,“无敌”是杨业在北汉时期获得的声名,与杨延昭无关。也就是说,当时人口中的杨家将故事应该已经与史实有了一定的出入。当然,单凭这句记载说服力还不够,更典型、更具说服力的是后一句“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的记载。根据这一记载我们知道,当时上至文人学士下至村野小童,都喜欢传扬杨业、杨延昭父子的故事。如果说因学识及对历史的尊重等原因,文人学士对杨业父子的传扬还可能基本停留在史实层面的话,那么,那些没有多少历史文化知识又喜好英雄故事的村野小童对杨业父子的传说,就不会仅仅局限于史实的层面了。因为对敌我纷争的喜好、对爱国英雄的崇拜、对历史的隔膜等原因,这些村野小童口中的杨家将故事,肯定或多或少地具为有夸饰争斗、夸赞英雄等等与史实不符的成分,这是毫无疑问的。据此可知,在欧阳修写这篇文章时,人们不仅已经把杨业、杨延昭父子英勇抗敌的英雄事迹放在一起加以讲述,而且他们对杨家将故事的认识与传扬也已经开始偏离了史实,而多多少少具有一些与史实不一致的虚构的成分。这两点,符合了我们前文所提到的杨家将故事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关键性因素。所以,可以说,至迟到欧文所记杨业父子之名一起播在人口并具有与史实不一致的虚构成分之时,杨家将故事已经形成,并同时进入了传播领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千年传播历程。

欧阳修的这篇墓志铭作于皇佑三年(1051),也就是说,杨家将故事至迟在皇祐三年已经形成。此时距杨延昭逝世(1014)只有三十七年,距杨业逝世(986)也不过六十五年,杨文广还只是边陲的一个裨将,才刚刚步入仕途,尚未有声名。一对位列偏裨的边将父子,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内就已声名鹊起、尽人皆知,他们的英雄事迹又较早较快地演变成一个老百姓喜欢的故事,这在一个崇文抑武、信息又极不发达的时代,是非常难得的,也说明英勇抗击外族侵略的杨家父子深受百姓的爱戴。

当然,杨家将故事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如前文所述,杨业最早是因在北汉时屡立战功所向克捷而被北汉人称为“无敌”的,归宋后又因宋太宗的赏识屡立奇功而获得了在契丹的威名,死后的哀荣也是经历了一场朝廷争辩之后才姗姗来迟的;杨延昭也是先凭借边功在边境获得了“二杨”之一与“杨六郎”的称号,后来因戍边有功得到过皇帝的接见与嘉许,并于死后得到了“帝嗟悼之,遣中使护榇以归”的优待以及边境百姓“多望柩而泣”的拥戴。而且太宗、真宗、仁宗各朝,他们在朝廷得到了皇帝和大臣们的充分肯定和赞扬。由此可见,杨业父子真实的丰功伟绩首先是得到了边境军民和朝廷的认可,并在边境军民之间与朝廷传播的。在这样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杨家将的事迹就逐渐突破了边境和朝廷的界限,逐步传入中原地区和朝廷之外的民间,并形成“天下之土,至于里儿野豎,皆能道之”的局面。

也就是在这样一个由边境传入中原、由朝廷流入民间的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地加入了传说者有意无意地渲染与虚构,杨家将就由真实的历史史实逐渐演变为具有一定虚构性的故事,杨家将故事得以形成。这个过程的完成,可能早在杨延昭死后(1014),也可能在庆历二年(1042)契丹又来索要关南十县土地并要求增加岁币时,人们后悔澶渊之役的纵虎归山甚至雍熙年间的北伐失败,从而追思杨延昭、杨业等积极抗辽的边疆英雄的事迹时,才了解到他们的父子关系,于是开始将其父子事迹联合起来加以传扬,并进行了有意无意地渲染或虚构,使得杨家将由史实的层面进入故事的层面。总之,杨家将忠心报国的英雄事迹是杨家将故事形成的史实基础,而传说过程中这种有意无意地加工渲染,则是杨家将故事得以较早较快形成的前提。

  杨家将故事的成因

杨家将故事至迟形成于皇祐三年(1051),但它的孕育应该从杨业在北汉崭露头角获得声誉就开始了,也就是说,杨家将故事孕育形成于五代末到北宋前半期。众所周知,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一方面,从唐末开始分裂了半个世纪之久的五代十国时期逐渐结東,在经历了一系列战争之后中原地区由北宋再次统一;另ー方面,北宋并没有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统一,在它统治的前半期就经常受到来自边疆少数民族政权辽和西夏的威胁和侵扰。所以,杨家将故事实际是孕育形成于一个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

时势造英雄,这个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造就了很多的英雄人物,像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一代名相寇准、清官的化身包青天包拯、一代名将狄青等等,也形成了很多赞扬这些英雄人物的英雄传奇故事。但是,在众多的英雄故事中,在后世传播最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还是杨家将的故事。事实上,不仅在五代末至北宋前半期,即便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所有那些有浓厚传奇色彩的英雄故事中,无论是唐之秦琼、尉迟恭、薛仁贵,还是借助杨家将而兴盛起来的宋之呼家将等等,都没有杨家将的故事规模这么庞大、传播这么广泛、影响这么深远。就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来看,唯一能与杨家将相媲美的,就是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三国英雄的故事和岳家将的故事。但是,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三国英雄和岳飞等人都是他们那个时代政治舞台上的中心人物,都是史家所大书特书并为历代统治者所极力推崇的英雄人物,而杨业祖孙三代却并非有宋一代政治历史舞台上的中心人物,他们都位列偏裨,地位卑微,当朝的统治者对他们也并不太重视(这从杨业的遭遇即可看出),史书对他们的记载也非常的简略隐晦。然而,杨业祖孙三代却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内就声名鹊起,以他们为主角的杨家将故事也较早较快地形成并传播开来以至妇孺皆知,这种状况就十分耐人寻味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了杨家将故事的较早较快形成并迅速传播开来呢?

作为一个文化事件,杨家将故事的形成当然与社会政治军事历史文化等等众多因素有关,但有两个方面的因素至关重要。

首先,杨家将故事的较早较快形成与北宋前半期特殊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由此造成的民众的文化心理有关。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王朝之后,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统一了中原地区。之后,北宋就与辽开始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对峙时期。公元1038年,党项人又在北宋的西部建立了西夏国,也开始了与宋王朝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对峙。辽与西夏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凭借雄厚的军事实力,一直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所以北宋初期,北宋与辽、北宋与西夏之间的战事相当频繁。因为种种原因,在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军事对抗中,汉民族建立的北宋处于一种弱势,而游牧民族建立的辽和西夏却处于一种强势。这样的政治军事形势,使得北宋朝廷需要大批像杨业祖孙三代一样既英勇善战又忠君爱国的忠臣良将,统治者们也常常适时地旌嘉这样的忠臣良将,这当然为杨家将事迹的广泛传播和杨家将故事的较早较快形成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土壤。

这样的一种敌强我弱的政治军事形势,也刺激了中原地区百姓朴素的保家卫国的愿望和抗击外族侵扰的爱国心理。无论是从现实生存境遇的考虑出发,还是从长期以来形成的大汉民族主义的心理出发,中原地区的民众都渴望宋王朝和汉民族强大,渴望国家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因此也就渴慕与期盼这种清明政治和安居生活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令外族闻风丧胆的爱国英雄和保家卫国的忠臣良将。而杨业祖孙三代正是这样以保家卫国为己任又英勇善战的爱国英雄和忠臣良将,他们誓死抵御强敌的行为和终生谋图收复失地的精神,恰恰契合了民众此时爱国爱家反抗侵略的文化心理。所以,民众喜欢传说杨家将的故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当然也有助于杨家将事迹的广泛传播和杨家将故事的较早较快形成。

其次,杨家将故事的较早较快形成,也与杨家将英雄事迹自身所蕴含的的英雄主义、爱国精神及其本身的悲剧意味密不可分。毫无疑问,在杨业祖孙三代的英雄事迹当中,蕴含了崇高的英雄主义和爱国精神。这种英雄主义和爱国精神,既是面对着强敌的北宋朝廷所需要和提倡的,也是身处这个边乱频仍时代的老百姓尤其是北部和西部边境处于战争地带的边境百姓所最钦佩和最需要的东西,还是作为一个故事最能吸引老百姓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聆听和传说的重要因素。

在杨业祖孙三代身上还有着浓厚的悲剧意味。杨业祖孙三代都是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有担当的将门英雄,他们以国家社稷为重,以天下苍生为念,终生都为大宋边境的安定、大宋子民的安居而浴血奋战鞠躬尽瘁。但遗憾的是他们都生不逢时,杨业被奸人所迫被逼赴死,杨延昭、杨文广则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们安社稷济苍生的抱负也就无从实现。这就使他们的人生具有浓厚的悲剧意味,让人为之扼腕感叹。这种浓厚的悲剧意味,也使得这个故事对普通民众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和浓厚的感染力,从而也促成了杨家将故事的较早较快形成。

总之,正是在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杨家将故事得以较早较快地形成并迅速传播开来。杨家将故事的形成,对杨家将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与广泛传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的形成,不仅奠定了杨家将故事的基本框架,更使杨家将开始由史实的层面进入到故事的层面,使杨家将故事的发展与传播呈现出一种崭新的状态。此后,这一故事在已经奠定的杨家将故事的基本框架内被更为自如、更为大胆地渲染,而且愈演愈烈,使杨家将的英名历千年而不衰。所以,可以说,杨家将故事的形成,开辟了杨家将故事发展的新纪元,开启了杨家将的千年传播史,在杨家将故事的流传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①曾巩.隆平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624.该书卷十七谓杨业:“少倜傥,其谓昆弟‘他时为将用兵,当如鹰逐雉兔。’”《东都事略》、《宋史》所述与此基本相同。

②脱 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303。该书卷八十三载业被擒后,斜轸责业曰:“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按,自杨业被擒之雍熙三年上推三十余年,正是杨业事北汉颇受刘崇赏识之时。

③李  .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该书卷一百五十二云:“皇祐中,韩琦经略河东,案堡寨置处,多北汉名将杨业所度者”。

④苏辙.栾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该书卷之十六《过杨无敌庙》诗云:“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驱驰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肜聊足慰忠魂。”

⑤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该书卷第五十六“将帅才略”“魏能 杨延昭”条载 “魏能守安肃军,杨延朗守广信军,乃世所谓梁门遂城者也。二军最切虏境,而围攻百战不能下,以至贼退出甲,而延朗追蹑转战,未尝衂败。故时人目二军为铜梁门、铁遂城,盖由二将善守”。

参考文献:

[1]孔另镜.中国小说史料专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郑振铎.中国小说提要之二十杨家将[M]//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  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蔡连卫.杨业入宋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98-102

[5]余嘉锡.杨家将故事考信录[M]//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

[6]  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  .栾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欧阳永叔.欧阳修全集[M].台北:世界书局,1986.

(原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7月第36  4期)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2020-04-22 15:43:03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