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19年第四期 >> 杨家将大家谈 >> 对话:杨家将•传承 >> 阅读

对话:杨家将•传承

2020-04-23 10:19:56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178
内容提要:【主持人】对于我们每个神木人来说,“杨家将”这三个字使我们自豪。在北宋和辽国西夏对峙年间,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为抗击辽国西夏入侵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神木市,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年事虽高,但是对杨家将文化的研究做出积极的贡献,本期《对话》栏目,我们特别邀请到了神木市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折和平。

【主持人】对于我们每个神木人来说,“杨家将”这三个字使我们自豪。在北宋和辽国西夏对峙年间,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为抗击辽国西夏入侵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神木市,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年事虽高,但是对杨家将文化的研究做出积极的贡献,本期《对话》栏目,我们特别邀请到了神木市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折和平,让他和我们一起分享杨家将文化研究会这些年走过怎样的历程。折会长,欢迎您。

【主持人】折会长,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嘉宾】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06年。起因是这样的,2001年秋天,原主管文化的副县长乔振民主持召开神木文化界知名人士武绍文、杨文岩等9人参加的有关杨家将和杨家城的座谈会。会上乔振民提出开发杨家城打造杨家将文化品牌的构想,并安排杨文岩编写《杨家将与杨家城》一书。这一构想得到时任神木县县长郭宝成的认同和支持。从2002年开始进行了组织专家考察论证和成立杨家将文化研究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2006年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至今13年,会员320人。

【主持人】当时成立杨家将文化研究会的初衷是什么呢?

【嘉宾】我们的初衷是“研究杨家将历史,探索杨家将文化,宣传杨家将精神,服务杨家城开发”。我们的实际情况是开发置后,但我们没有停止研究的脚步。当前神木市领导集体紧锣密鼓地着手杨家城开发,这是一件顺应民心的,使杨家城尽快走出神木、走向全国的大事。开发的这个轮子能和研究同时转,我们弘扬杨家将精神的意愿将会达到理想境界。

【主持人】折会长,杨业父亲杨弘信为麟州土豪,他自立刺史的担当对他的子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嘉宾】五代乱世时,杨弘信为保一方平安自为刺史,他的两个儿子,形成两支有实力的群体。长子杨业,弱冠事北汉皇帝刘崇后来归宋,他与儿子杨延昭,孙子杨文广,忠勇爱国,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杨家将,这是一支走出家乡的神木人;次子杨重训及其儿子杨光扆相继继任麟州刺史,加上杨光儿子杨琪,孙杨畋,这一支三世主政、五辈连官。由于杨弘信这两支子孙的影响,人们逐渐把麟州城叫做杨家城。

【主持人】确实是,北宋时候的杨家城,因为杨家忠勇爱国保境安民的担当而体面,因为既不失河外又防固河东的价值而自豪,还因为北宋名臣文彦博、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等巡边留诗于“红楼”而自信。折会长,那杨家城的建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消失的?

【嘉宾】杨弘信自立刺史之后,杨家城成为保境安民的重要的军事要塞。直到明正统八年(1443)县制移于今址,故城渐废。五百多年后的1973年,大搞农田基建,当时的永兴公社看中了曾经是城池的杨家城的自然条件,调集600多名劳力用了三年时间,把城内的石器、瓷片、陶片、铜铁钱币、半截子房还有两窖死人头骨,全部用平板车倒入沟渠,以平整土地,搞八级抽水灌溉。当时人们缺乏文物保护的意识,现在看来客观上对杨家成形成了使人痛心疾首的不可逆转的破坏。至于电灌站,修成后试用,终因产值不抵电费而废止。

说到文物保护,再多说几句,有一年城内耕地耕出一条5尺长金带和七根金簪子,共7两,在中国人民银行卖了983元,买了鸳鸯塔的一匹母马生骡子致富,结果第一胎先天性站不起,第二胎长到两岁时崖里跌死,母马也被洪水冲走。至今,杨家城人既为文物流失而惋惜,又为美梦破灭而痛心。

【主持人】折会长,那现在杨家城还有没有幸存下来北宋时期的一些古迹?

【嘉宾】有,通过榆林市文管会和陕西省考古队分别与19842002年和2009年进行考古调查,明确了杨家城总占地1.5平方公里。城内各类遗迹现象95处,确认建筑基址50余处,墓葬48座,残存夯土城墙2800米,城围约5公里,城垣轮廓清晰,且有陶瓷、石器、铜铁钱币、多种兵器不断出土。城内还有古井两口,道光神木县志记:“井深四十五丈(150),直通窟野河底,旁有鱼池”。

【主持人】折会长,那井这么深又是两口,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嘉宾】当时的形势是窟野河以西就是西夏,《续资治通鉴》记载,庆历元年(1041)八月,有人给西夏主李元昊说,麟州缺水,可以围困,不过三天汉人将渴死,不攻自破。李元昊很兴奋,于是动用数万大军,围城十天,城内缺水,以致“黄金一两易水一杯”。眼看麟州因缺水出现危机,知州苗继宣一筹莫展。关键时刻,有人建议,取污泥涂城墙制造假象。李元昊仰视,觉得有多余的水才用来涂城墙,自已被部下骗了,于是把那个人斩于城下,解围退去。

吃了断水的苦头后,从长远着想,城内军民在山的最底处,离窟野河最近的地方凿石而下,形成两口水井。

【主持人】“黄金一两易水一杯”的典故原来就出自这里,这两口古井,也能够体现出杨家城当时独特的地理优势。那折会长,这么多年来,咱们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对保护与开发杨家城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嘉宾】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2007年举办全国首届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专家教授杨氏宗亲200多人。其中有宋史研究会会长邓小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张希清、香港理工大学教授何冠环等40多名知名人士。人民日报、人民网、凤凰卫视、光明日报、大公报等16家媒体全程报道大会盛况。

——这些年赴北京、上海、陕西、山西、河南、河北、云南、内蒙、香港、台湾等地考察以及参加有关杨家将研究的各种活动累计30多次,收集了与杨家将研究相关的大量的影视和文字资料。

——编辑出版《杨家将文化研究》《杨家将历史与传说》《杨家将故里资料集》等16种杨家将文化研究丛书。总计504万字,总印刷55000册。

——创办《杨家将文化》专刊,至今出版47期,总计330万字,总印刷47000册。

——开办网站、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出研究动态。

——编写20集电视连续剧《杨家城》文学剧本、编写《杨家城传奇》晋剧剧本,摄制《杨家将故里——神木》电视宣传片。

【主持人】折会长,咱们从2008年开始创办《杨家将文化》专刊,而咱们的编辑的平均年龄都在65岁以上,那这么多年来,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咱们的这些工作人员的?

【嘉宾】

《杨家将文化》专刊编辑人员都是离岗后自愿加入的,年龄较大,但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因为杨家将保境安民的担当和舍生取义的态度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神木又是杨家将文化的源头,我们有尽心尽力办好专刊的责任。我们的主编马安亮,原县人大副县级领导,他对刊物、对作者、对读者同等负责,严格把关,而且把专刊作为审视我们每一位编辑的镜子,因此,《杨家将文化》专刊在全国专家教授学者为主体的读者群体中信誉很高。

【主持人】确实从这份坚守之心就能够看出咱们对杨家将精神的崇拜与景仰。《杨家将文化》这份刊物确实是传承杨家将精神的一个平台。折会长,十几年来,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所做的工作对杨家城保护、开发、利用产生了哪些效应?

【嘉宾】

——杨家将的领军人物是杨业麟州人,2013年相关信息被央视收入《国宝档案》。

——杨家将神木产生,山西、河北等地战斗,河南落脚的历程,形成了共识。

——专家教授通过比对论证,一致认为杨家城才是神木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

——市外杨氏后裔不断来杨家诚寻根祭祖逐步扩大着杨家城的知名度。

——引起了神木以外的上级领导的关注。这些年来杨家城探访的领导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文元、兰州军区司令员王国生、国务院参事邓小南,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杨明伟等。他们的意愿是一致的,就是要珍惜和利用杨家将故里这个文化资源,使之尽快发挥教化作用。

——通过恢复将军祠、回收电灌站、保护杨业手植柏、修建牌楼、古井保护亭、停车场使杨家城遗址有了一些看头

【主持人】

折会长,那您谈一下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对杨家城保护开发的期待。

【嘉宾】

杨家将远去千年,但给我们留下了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其他地方无法复制杨家城。近十多年来,经常有全国各地崇拜杨家将英雄的游客乘兴而来,瞻仰杨家将故里,看到一片废墟,他们扫兴而去。作为杨家将故里的我们每一位神木人深感愧疚。

可以这样说,杨家城具有杨业故里的唯一性、城山一体的独特性、文化标识的垄断性,保护建设,可以使杨家将文化借助杨家城故里这个标识,形成凝固的历史、有形的文化、立体的艺术,产生视觉、听觉、解觉合力碰撞人们心灵的传神而又持久的效应。早开发早受益,大开发大受益,这是神木人民的共同期盼。

【主持人】听完折会长这么细致的讲解,我瞬间就觉得特别有底气,也特别兴奋,杨家城是杨家将文化的源头,做大、做足、做精、做强杨家将文化是神木不负前辈英雄、无愧后世子孙的千秋伟业。在不久的将来,相信杨家城必将是神木的一张可以叫得响、推得开、打得出的文化旅游品牌。再次感谢折会长做客本期《对话》栏目,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相关文章
2020-04-23 10:19:56
2020-04-23 10:18:12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