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站在杨家城之巅,从我们这个时代回望千百年来这块土地所发生的各种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不禁感慨万千。这里曾经是兵家必争之地,明长城从这里穿城而过。这里曾经抵御了无数外族的侵略,也是百姓安居乐业的热土,人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息繁衍。
走进杨家城,历史给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站在杨家城之巅,从我们这个时代回望千百年来这块土地所发生的各种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不禁感慨万千。这里曾经是兵家必争之地,明长城从这里穿城而过。这里曾经抵御了无数外族的侵略,也是百姓安居乐业的热土,人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息繁衍。

走进杨家城,历史给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如今这里除了刺史府遗址、两口古井,以及新复原的将军祠、明长城遗址墩台之外,到处充满了荒凉。据当地文史专家讲,杨家城在上个世纪70年代全国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时,对城内的地形地貌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大量残破的砖石瓦砾被老百姓堆积在城内的田埂上。

残留的城墙石
杨家城是杨业的故乡,是英雄诞生的地方。在将军祠里,如今依然有杨业和其父亲、弟弟的塑像。厢房内有杨家枪谱,以及杨家抗击外敌、杨业七星庙定亲等24幅绘画故事。
回想当年,正是因为有了七星庙的偶遇,让巾帼豪杰佘赛花和北宋名将杨业走到了一起,从此开启了七郎八虎、十二寡妇等舍生忘死、精忠报国的故事。
七星庙杨佘(折)结缘
七星庙又叫昊天宫,也叫无梁殿,始建年代不详,在府谷县孤山堡城北门外约1公里处。后来虽有翻修,但却廖无人烟。如今的这里一片寂寞,而当年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依然令人向往不已。
杨家城因地势险要,千百年来几乎不曾被抛弃,明朝依然在此用兵保家卫国,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如今,杨家城虽然破败,但残留的城墙、刺史府遗址、古井、明长城墩台,以及描述杨家城的古诗词,把这千年岁月堆积成为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
“昔年执斧按边州,闲上高城久驻留。昔见兵锋逾白草,偶题诗句在红楼”是文彦博在巡边时在杨家城写下的诗句。“宣恩来到极西州,城下羌山隔一流。”是范仲淹在《留题麟州 》中道出的场景。杨家城的秋天是凄凉的,也是哀伤的。当我们登上荒草萋萋的古城墙,遥想当年士兵们戍边的场景时,颇能体会那种“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感受。
杨家城作为明长城沿线的一个重要军事堡垒,为社会安宁、国家安定做出过极其重要的贡献,也为塑造神木人尚武忠勇的个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清朝嘉庆年间,神木还连续走出了秦钟英和武凤来两位武状元,这与神木自古地处边塞,战争不断、英雄辈出不无关系。
在杨家城,我们偶然遇到一片瓦砾,虽然历经千年却依然基本完整,它被雨水冲刷的仿佛露出了千百年前的微笑。为了防止无关人员带走,我们将它掩埋了起来,或许再历千百年的冲刷后,它依然会再次露出
灿烂的笑容。
离开杨家城,我们继续沿着明长城向前行走,下一站会是哪里?历史将为我们做出准确的答案,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