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20年第四期 >> 评论园地 >> 《四郎探母》复出四十年记(二) >> 阅读

《四郎探母》复出四十年记(二)

2022-02-28 12:20:38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130
内容提要:1980年4月演出《见娘》,            1980年4月演出《坐宫》,
郑子茹(左)饰演佘太君,范永亮饰演杨四郎    徐美玲(左)饰演铁镜公主,翟建东饰演杨四郎

《四郎探母》复出四十年记(二)

文/图 吴钢

19804月演出《见娘》,            19804月演出《坐宫》,

郑子茹(左)饰演佘太君,范永亮饰演杨四郎    徐美玲(左)饰演铁镜公主,翟建东饰演杨四郎

 

“擦边球”的演出

1979年北京风雷京剧团《四郎探母》的演出被禁止之后,郭永江心有不甘,还在到处呼吁。他的主张,得到了我们的单位、中国戏剧家协会领导刘厚生的支持,郭永江把他的意见,以《四郎探母是坏戏吗?》为题,在我们协会的杂志《人民戏剧〉1980年第1期上发表,文章一开始就拉开“挑战权威”的架势:不知是谁把京剧《四郎探母》打成不可救药的坏戏,其间,几次有人出来替它打抱不平,要求给《四郎探母》‘平反’,为它‘落实政策’。这本是问题探索、艺术争鸣、活跃文化生活的好事,不料,‘文化大革命’中有人竟因此而受到打击。杨四郎未被萧太后斩首,替其鸣冤者,却被迫害致死,实在令人痛心……”郭永江的文中也写出了他心中的不平:“北京有勇者,排出全戏,但在长官一声令下,草率收兵,观众只得望剧场兴叹。”

《人民戏剧》是全国最具权威的戏剧杂志,于是争论又起。全国的许多报刊都加入了对《四郎探母》的争鸣,这些杂志都是当年在全国影响很大的专业戏剧刊物,争论的文章都高度评价了《四郎探母》在剧本、唱腔、念白和场次安排上的艺术水平,但是对思想内容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反对《四郎探母》公开演出的呼声很高。

风雷京剧团的《四郎探母》虽然没有被公开批判,实际上是被“判了死刑”,不能再演了。不过,前面提到的这位北京市负责人看过戏后指示:“这样的戏作为培养演员,内部演一演,大家观摩一下是可以的,但不要公演。”这番话等于在“死刑”之下,又留了一个“活口”。那个时代正是从“文革”“极左”到改革开放的过渡阶段,人们善于“钻政策的空子”。既然领导的讲话里有“培养演员”和“内部演出”的说法,那么戏曲学校就可以安排进教学日程了。于是在最高的戏曲学府——中国戏曲学院,老师们得以公开教授学生《四郎探母》的演唱。特别是戏中最讨俏的一场戏《坐宫》,唱、念、做都很讲究,是给孩子们上课时最好的开蒙戏。而且《坐宫》也是《四郎探母》全剧中在思想内容上比较保险的一折戏,四平八稳,不容易被“抓住小辫子”。况且《坐宫》中有许多精彩的唱段,委婉动听,与样板戏中激昂亢奋的“革命”唱腔有鲜明的对比。特别是“四猜”中的慢板,夫妻俩斗着小心眼,相互猜测。接着是快板对唱:“我和你好夫妻恩德不浅,贤公主又何必礼仪太谦……”流传至今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最后杨四郎的“叫小番!”的嘎调,一句高腔如异峰凸起,有撕云裂月的气势。这是全剧最高的一句高腔,“叫”出了他15年的郁闷心情,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刚从十年“文革”中走过来,观众换了口味,也可着劲地“叫”好。甚至一些对《四郎探母》持否定态度的人,嘴上反对心里也被这些精彩唱段和表演所折服,背地里偷偷地听,实际上好戏是人人爱看的。

1980年演出《坐宫》

刘长瑜()饰演铁镜公主,孙岳饰演杨四郎

正是由于观众的欢迎,《坐宫》也开始演出。1980128日,中国戏曲学院庆祝建校30周年,历届毕业生都到学院祝贺母校的生日。从戏曲学院毕业的演员们联合演出了四出折子助兴,其中的第三出、“倒二”的折子戏就是刘长瑜和孙岳演出《四郎探母》中的《坐宫》一折。刘长瑜因为在"文革”中演出了十年《红灯记》中的李铁梅而成为家喻户晓的最著名的演员。此次她出演剧中的铁镜公主,与人们熟知的李铁梅的名字中居然都有一个“铁”字,但是两个“铁姑娘”的身份、地位和表演有着天壤之别。著名演员刘长瑜弃“革命”的样板戏而参加饱受批判的《四郎探母》,本身就是一次“变革”。我在拍照时看到周围的观众们,都露出惊喜的、好奇的,甚至是不敢相信的目光,时代终究是变了。从观众热烈的掌声中也可以感觉到,他们对这个剧目由衷地欣赏和肯定,也为这出好戏被“禁演”多年而抱不平。

就是在刘长瑜和孙岳演出《坐宮〉的数日之后,《四郎探母》全剧还在京剧主要演出场地之外的“外围”剧场“打擦边球”,偶尔演出过一次。198041日,中国戏曲学院实验京剧团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礼堂演出了全部《四郎探母》。这里要解释一下,中国戏曲学院实验京剧团并不是北京市的市属剧团,属于学院领导下的剧团,员工在学院的编制之内,剧团的团址也在学院里面。现在这个学院剧团的建制已经没有了,而当年正是这个学院剧团打着“教学示范演出”的旗号,举办了这场《四郎探母》全剧的演出。

这次《四郎探母》全剧演出由翟建东饰演前杨延辉,范永亮饰演后杨延辉。徐美玲饰演铁镜公主,刘国英饰演萧太后。高一平饰演杨六郎,郑子茹饰演佘太君。这是一个部队医院的内部礼堂,演出的影响不大,没有引起有关单位的注意和制止,但是观众热情地为这些年轻演员叫好捧场。

大张旗鼓地恢复演出

1980年,中国戏曲学院演出的《四郎探母》中《哭堂》的造型

当年北京最红火的一次《四郎探母》演出是《北京晚报》主办的。那时《北京晚报》总编辑王纪刚是一位旗人出身的干部,从小爱看戏,又懂戏。他一直认为《四郎探母》是一出京剧历史上重要的剧目,应该恢复演出。1980年的下半年,王纪刚把《北京晚报》年轻的记者过士行叫到办公室,安排他联络有关单位,由《北京晚报》来主办《四郎探母》演出,推出一些年轻的京剧演员。

过土行接到任务后,就去中国戏曲学院找史若虚院长,史院长说我们之前只是尝试着教学演出,如果是公开演出,一定要有上级的正式批准。史院长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要来学院排演场看戏,史院长可以安排过士行坐在部长的座位后面,由过士行当面向部长请示。演出的时候林默涵部长果然来了,中场休息时,过士行赶快过去找到林部长,向他述说了《四郎探母》演出的事情,林默涵副部长说他本人没有意见,但是表示还需要请示一下文化部的正部长黄镇。

经过请示,黄镇部长和北京市委主管宣传的领导王纪刚总编辑等开了一个小会,王纪刚就《四郎探母》公开演出的事情当面征求了黄镇部长的意见,黄镇部长说他没有意见,还要再问问林默涵副部长。过士行说已经请示过了林副部长,他没有意见,于是演出的事情总算是得到了文化部最高领导的首肯。王纪刚又提出了在哪一个剧场演出的问题,黄镇部长说可以由文化部下属的中国演出公司来安排。

中国演出公司有了黄镇部长的指示,把当年北京最好的剧院天桥剧场给《北京晚报》使用,并且安排了一周的档期。中国戏曲学院当时是文化部下属的艺术院校,得知黄镇部长和林默涵副部长都已经同意恢复演出《四郎探母》,马上积极准备天桥剧场的演出。当时学院实验京剧团的领导和大专班的班主任张关正、蔡英莲两位老师马上组织学生,分派角色,积极排练,准备演出。

万事俱备,19801130日,《北京晚报》的第四版刊登了一条轰动性的消息——“应广大读者和观众的要求《四郎探母》即将公演,由中国戏曲学院大专班和实验京剧团联合演出,一批新秀登台献艺。”接着,《北京晚报》宣布京剧《四郎探母》将于123日至9日在天桥剧场连演七场。又在121日和2日的报纸上,连续两天介绍了中国戏曲学院实验京剧团和学院大专班的青年演员,其中老生陈俊、翟建东、李文林、范永亮、郭玉林分别饰演杨四郎。青衣花旦王蓉蓉、徐美玲、陈淑芳、张静琳分别饰演铁镜公主,杨瑞青、刘国英分别饰演萧太后,徐红、郑子茹、李丽萍分别饰演佘太君,李宏图、吴许正分别饰演杨宗保,范梅强、杨少铎分别饰演杨六郎。

天桥剧场的《四郎探母》消息传出后,可爱的观众们从凌晨起就开始来排队买票了。天亮之后,售票处的窗口一打开,一万多张戏票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天桥剧场是当年北京最豪华的剧场,除了楼下的座位,楼上还有两层。演出的时候,我在楼下的第一排当中拍照片,回头望去,整个剧场里三层楼的座位上都挤满了热情的观众,十分壮观。门口还有不少等退票的人。

经过30年的禁锢之后,《四郎探母》终于大张旗鼓、满宫满调地唱响在首都最大的戏剧殿堂,而且是连唱七天,场场爆满,戏曲界、文艺界、新闻界,就连各级文化宣传部门的领导都为之一振(或者是一震)

1979年,风雷京剧团演出的《四郎探母》中《哭堂》的造型

不过,这次《北京晚报》组织的《四郎探母》公开演出,并非是完美无缺的。缺的是什么呢?缺的是杨四郎的原配妻子四夫人。在“文革”后风雷京剧团最早恢复演出的《四郎探母》中,在《见娘》后杨四郎唱:“听说我妻她还在,好似钢刀刺胸怀”。痛苦之情感人至深。之后杨四郎到后堂《见妻》,四夫人上场,杨四郎与原配夫人分别15年后在宋营帐中见面“夫妻们只哭得痛伤怀”。而此时更鼓突然敲响,杨延辉用急切的心情快节奏唱出:“哎呀!谯楼鼓打四更牌,辞别贤妻回北寨。”15年没有见面的丈夫,没说几句话又要走,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见面?四夫人如何肯放,她死死拉住杨四郎的袍带:“拉住儿夫不放开,你要走来将我带。”杨四郎在两难当中“狠心将贤妻推帐外。”在四郎的推力下,四夫人扬起水袖,高高跃起,一个“屁股坐子”跌倒在地,已经走到下场门的杨四郎回头看到,心中不忍,在“乱锤”的锣鼓声中搓着双手犹豫着返回到四夫人身边,最后狠下决断,随着“哐、哐、哐”三声锣响,捶打了四夫人的肩膀三下。然后走“搓步”下场,四夫人拉着四郎,跪着用“跪搓步”紧随不舍。这场戏用了传统的程式化动作和唱念做舞来表现这短暂的夫妻见面戏,十分悲切感人。

就是这一段相当感人的夫妻戏,当年因为四夫人问题还引起了一番争论。反对上四夫人的一派提出杨四郎“停妻再娶”是道德品质问题,同意上四夫人的一派提出同样“停妻再娶”的陈世美,他的原配秦香莲为什么可以出现在舞台上?反对派又提出两个老婆有社会效益问题,年轻人都照样学可怎么办……这些问题放到今天所有人都会觉得可笑,但是当年可是“文革”刚刚结束不久,很多受“四人帮”毒害至深的人,要在“鸡蛋里挑骨头”。我记得当年《大众电影》在1979年第5期的封底上刊登了一幅英国电影中男女角色接吻的照片,曾引起轩然大波,引起一场全国性的大辩论,反对“接吻”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许多文化部门都感受到压力。我们《人民戏剧》编辑部还就这个所谓“不健康”的问题专门召开了座谈会,很多理论家都正色而谈,指出这是小资产阶级情调。只有一位著名的女演员用舞台腔“京白”轻声细语地说实话:“其实这种事情古时候就有过,不然怎么能够传宗接代呢?”所有人都忍不住笑出声了。这就是当年文艺界的生态环境,接吻就是小资产阶级情调,那么,娶两位夫人岂不是大资产阶级问题了?正是在这种舆论压力之下,反对上四夫人的意见占据上风。我们这次在天桥剧场看到的如此红火的《四郎探母》演出,其实是没有四夫人的。

可是数百年来《四郎探母》的演出,一直是有四夫人上场的,在她出场之前还有铺垫的唱段呢。杨四郎问八姐九妹:“问贤妹你四嫂今何在?”八姐九妹回答:“现在后帐未出来。”然后是杨四郎去见四夫人。如今“不准”四夫人出场,这句唱段如何处理?当事人过士行告诉我,还是黄镇部长足智多谋,他处理过中美谈判的复杂问题,这点唱词的小事难不住他,黄镇部长把后一句八姐九妹的唱词改为:“现在天波府未随来。”一句唱,把四夫人给排除戏外了。

在《见妻》之后紧接着是《哭堂》一场戏,杨四郎向母亲辞行,此时催人的更鼓又敲响,杨四郎着急地唱:“谯楼又打五更牌,辞别一家出帐外。”此时全家人拉住杨四郎不忍分别,杨六郎跪着抬起杨四郎刚刚要迈出去的左腿,四夫人跪地抓住杨四郎的衣带,八姐九妹在后面架住杨四郎的双臂。这个舞台动作的编排非常动人,也十分符合剧情。我们可以想象,200年前京剧并没有导演,是演员们通过不断的演出实践,自己创造出了这个感人的场景。杨四郎唱出了自己心中的不忍:“杨四郎心中似刀裁。舍不得老娘年高迈,舍不得六贤弟将英才,舍不得二贤妹未出闺门外,实难舍结发的妻两分开。”这一段散板唱腔感人至深,每一句后面都有大锣敲打ー下,似乎在撞击着台上的家人和台下观众们沉重的心胸,此时台上和台下感情融合成一片,或许这就是《四郎探母》200年来的魅力之所在。

从我在现场拍摄的剧照,比较一下1979年风雷京剧团的《哭堂》一场戏和1980年中国戏曲学院的《哭堂》一场戏,就可以看出四夫人在这场戏中的作用和群体动作上的重要性。有了四夫人在场上,整个造型符合中国传统艺术的布局,四平八稳、前后有序、上下呼应,从每个人的造型上看,就有各自的感情在里面。都说《四郎探母》是“骨子老戏”,“老戏”的风骨就在这里了。而我们看到,没有四夫人在场上仿佛是“缺了一条腿”,演员一字排开,平淡无奇,从画面看更像是古装歌剧、音乐別、话剧,丢掉的正是京剧“骨子”里最基本的东西。

《北京晚报》组织的《四郎探母》演出,虽然没有四夫人,还是对传统京剧的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黄镇部长亲临剧场观看了演出,演出后接见了中国戏曲学院的演职员和主办单位的有关人员。我拍摄的合影里面有两位发起和组织这次演出的关键人物,就是《北京晚报》的总编辑王纪刚(后排左面起第2)和记者过士行(前排右起第1)

1980年,天桥剧场演出后合影。后排左起:史若虚院长、王纪刚总编、张君秋先生、王蓉蓉(铁镜公主)、陈俊(杨四郎)、黄镇部长、徐红(佘太君)、杨瑞青(萧太后)、范梅强(杨六郎)。前排右起:《北京晚报》记者过士行、王秀艳(月琴)、李树(京二胡)、朱唯(大国舅)、李宏图(杨宗保)、马宝旺(二国舅)、张关正、蔡英莲

事情总是会有反复的,1980年的《四郎探母》演出的盛况,还是引起了一些反复。王纪刚总编辑后来被调离《北京晚报》,还写了检查,到北京出版社任职去了,后来患中风半身不遂。不过,这次演出的一批青年演员,当年都是20岁左右的戏校学生,通过演出和报纸的宣传报道,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很快成长起来,知名度也极大地提升了。如现在北京京剧院任团长和主要演员的王蓉蓉、李宏图等,很多都已经成为中国京剧的中坚力量。最近看到《北京晚报》在隆重纪念1980年的《四郎探母)》演出,王蓉蓉、李宏图回忆当年参加《四郎探母》演出的文章,都是在感谢和盛赞王纪刚总编辑主办演出的勇敢精神和对年轻演员的培养,人间自有真情在。我是经历过、看到过、拍摄过全过程的人,作为旁观者和见证者,心里也是热乎乎的。

从“文革”后第一场《四郎探母》的演出到今天,整整40年的时间过去了。郭永江当年风华正茂,走路像是踩着“急急风”的锣鼓点,两条腿紧倒腾,为了《四郎探母》风风火火地奔走呼号,如今他已经拄着拐棍走路了。历经40年的实践和检验,《四郎探母》依然是最受观众欢迎的京剧剧目,也没有人再提“叛徒”“四夫人”的问题了。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意识在进步,我们这些与《四郎探母》复出有过关联的人也都老了。但是,已经200多岁的《四郎探母》依然枝繁叶茂,生机蓬勃。我们相信,以《四郎探母》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剧目青春常驻、永远不会老去。

(作者系《中国戏剧》原摄影记者,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文化活动部负责人。)

              (转自《中国戏剧》)

相关文章
2022-02-28 12:20:38
2022-02-28 12:22:36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