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21年第四期 >> 文化窗口 >> 民族英雄 人间精英——杨家将之杨业 >> 阅读

民族英雄 人间精英——杨家将之杨业

2022-05-25 10:33:24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98
内容提要:今天,人们谈起杨家将,可谓家喻户晓、天下皆知。对杨六郎、佘太君、穆桂英都能说个头头是道。但要知道,杨家将真正的主人公, 乃是杨老令公杨业。

民族英雄 人间精英

----杨家将之杨业

魏二保

今天,人们谈起杨家将,可谓家喻户晓、天下皆知。对杨六郎、佘太君、穆桂英都能说个头头是道。但要知道,杨家将真正的主人公, 乃是杨老令公杨业。

历史上的杨家将中老令公是最著名的英雄。老令公杨业(约932—986),人间奇人,为国赤胆忠心。他生在动荡年代,他的英雄业绩在北宋。杨业原名杨崇贵,又名杨重贵,也叫过刘继业。有人说杨业是山西人,他们的根据是《宋史》。《宋史》卷二七二列传第三一曰:“杨业、并州太原人。其实,史学家所说的并州太原,并不单指今山西太原,并州是山西的古叫法,既包括今山西大部,也包括今榆林、延安、鄂尔多斯,以及内蒙古的河套地区。并州专指山西、是元以后的事。唐晚期、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今陕西神木府谷也一直属于河东路,河东即今山西,河东路治太原。史学家们说一个历史人物是某地人,有时往往指的是古地名。古并州太原,也应该包括麟州。《隆平集》卷七O说:杨业,或曰继业、麟州人。杨业是麟州人,即今陕西神木人,有一铁证完全可以证明这一说法的正确性。那就是北宋仁宗朝的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他为杨业的侄孙杨琪撰写的墓志铭。墓志铭选入《欧阳永叔集》。该墓志铭说:“君讳琪、字宝臣,姓杨氏、麟州新秦人也。新秦近胡,以战射为俗,而杨氏世以武力雄其一方。其曾祖父讳弘信、为州刺史。祖讳重勋,又为防御使。太宗时又置建宁军于麟州、以重勋为留后。后召以为宿州刺史,保静节度使、卒赠侍中。父讳光扆、以西镇供奉官,监麟州兵马,卒于官,君其长子也。君之伯祖继业,太宋时为云州观察使,与契丹战殁,赠太师中书令。继业有子延昭,真宋时为莫洲防御使。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段碑文,说清了三件事一、杨业的父亲杨弘信时,杨家已定居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杨业麟州新秦出生,当然应该称麟州人,即今神木人。二、杨业的父亲、弟弟两代为麟州刺史。其三、杨业父子的英雄事迹,在他们死后不久就在文人和老百姓中传开了。

 杨业出生麟州,他的祖先世居麟州,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五代时期战争频繁。回纥、室韦 、契丹等少数民族贵族集团、不断南侵、麟州首当其冲。麟州还是党项人聚集的地方,党项人家族之间的斗殴,争夺地盘更是常有的事。五代是不讲理,武力说了算的时代。杨业家族是汉人,能在一个地方逞强,没有武力是不行的。为了自保,杨业父亲带领杨氏家族子弟常年练骑射习武。杨业青少年时期,受环境、家庭的影响,就呈现出超常的骑射能力和坚毅果敢的性格。青少年时的杨业,就是精英中的精英。《宋史》卷二七二列传第三一记载、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於人。常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杨业自幼英武果敢,为人侠义,精通骑射之术,喜好田猎,每次打猎收获总是别的人数倍。杨业曾经对身边的人说,我日后担任将领,驰骋疆场,如同现在鹰犬捕捉猎物一般。

杨业父亲杨弘信壮年时期,正是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与契丹的时候。麟府州本不在十六州范围内,但是,石敬塘也拱手送给了契丹。杨业的父亲杨弘信后晋天福年间(936—942),为保境安民,借着杨家的武装实力和百姓拥护,自封麟州刺史。天福二年(937),契丹下令将河西之民迁往辽东。府州折从阮利用有利地势,奋起反抗契丹的强制移民行为。这一年麟州与府州正式结盟,寻求互保,共同抵抗契丹的入侵和移民。杨弘信自封刺史,带头保一方平安,带头反对异族入侵,深受地方百姓拥戴。麟府结盟共同反抗契丹的入侵和移民,保住了麟府不受异族侵害。有文化学者推测,折杨结盟以后,后汉乾祐二年(949),十八岁的杨业和十六岁的折赛花结为夫妻,两家更加精诚团结,有力地增强了御敌的实力。

后晋天福六年(942),后晋石重贵即帝位,麟府回归中原。这一年,刘崇任麟州刺史。天福十二年(947)刘知远即帝位,史称后汉,杨弘信仕后汉任麟州刺史。刘崇任河东节度使。《宋史》卷二七二列传第三一载:杨业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杨业年方弱冠,便在刘崇部下担任保卫指挥使,骁勇无敌,远近闻名。累次升迁为建雄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无敌,国人都称之为杨无敌。公元951年,郭威在开封登基称帝,建立了后周王朝。同一时间,刘崇也颁布了登基即位诏书,他不承认后周王朝,而是继续使用后汉国号,史称:北汉。刘崇为了拉拢杨业,将其收入自己孙辈,成为养孙,赐名刘继业。杨业在北汉呆了整整二十八年,其中对抗宋朝二十年。杨业在北汉主要防守北方边境,专门对付辽人的进攻。杨业深知辽人的狼子野心,边境防务十分小心。辽人对杨业深恶痛绝、杨业曾多次劝说北汉主刘继元,不能相信辽人,在与辽人交往中,要多留个心眼,要时刻警惕辽人的入侵。

杨业非常忠诚,对北汉弹丸小国从不放弃。宋太宗赵光义曾收买过杨业,但未能得逞。杨业对北汉始终保持着赤胆忠心。杨业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领。史料记载,有一次大宋讨伐北汉 的战争中,赵匡胤御驾亲征。杨业率领北汉军,死守阵地,硬是抵住了宋朝军队的进攻、保住了完整的太原城。就是在这次战争中,发生了一件让人们始料未及的事情。赵匡胤攻城心切,亲自督战。忽然城门大开,从里面冲出一位将军,率领几百名骑兵,飞一般地直奔宋太宗而来,赵匡胤惊得目瞪口呆。就在这慌乱之际,宋朝大将党进挺身而出,很快用将士的身体组织起一道血肉长城,才掩护住太祖皇帝撤退,避免了一场伤害。宋军大营很快传开,大家敬佩这个将军,送给他一个无敌将军的称号。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攻打太原。《宋史》说,杨业从保护老百姓免受战争之苦的角度出发,劝北汉主刘继元投降。最后刘继元投降北宋。《续资治通鉴》说刘继元先投降北宋,杨业仍然在独守空城。赵光义让刘继元去劝说杨业投降,杨业大哭一场后,卸甲见赵光义。同样一件事,却记述不同,究竟是杨业劝刘继元投降还是刘继元劝杨业投降?我认为两种说法对杨业都无所损伤。杨业劝刘继元投降,说明杨业深明大义,说明大宋进攻北汉是正义之师,刘继元劝说杨业投降,杨业才有投降举动,说明杨业的忠诚。宋太宗赵光义得到杨业后大喜。抚慰后赏赐很多,并封他为右领军卫大将军,这一年杨业48岁。不久任命他为郑州防御使。宋太宗知道杨业老于边事,对北边边防大事很在行,就任命他做了一员边将,在三交口都部署潘美麾下,主持晋北地区的防御契丹的工作。杨业很早就倾心于天下大一统的赵宋王朝,又有宋太宗的厚待,知恩图报,更对契丹侵占燕云十六州耿耿于怀,于是更尽心于国防。

太平兴国五年(980)二月,辽国大军从雁门大举进攻北宋。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在城西北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辽将是驸马萧咄李,他在左右士兵的簇拥下,大摇大摆地走在辽军的最前面。他有十万大军,根本不把宋军放在眼里。当天萧咄李率军玩命儿攻关。他万万没想到,一支数百人的宋军已经迂回到了他的身后。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那天的杨业率几百骑兵冲进了辽军大营,一时间如入无人之境,数万辽军对其无可奈何,只能任其左右冲杀。辽将驸马萧咄李身着金甲,在很短的时间内,杨业就发现了他,并照着他的脑袋就是一刀,就身首异处,被杨业斩首了。主帅战死,辽军立刻群龙无首,变成了一盘散沙,开始四处逃奔。大宋主帅潘美在雁门关上,看到下面的情形,立刻打开关门,宋军里应外合两面夹击,彻底击垮了这支来犯的辽军。主帅萧咄李战死,都指挥使李重诲被活捉。数万辽军被俘,战死辽军横尸遍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一记载:会敌十万众侵雁门,令杨业领麾下数百骑自西陉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与美合击之,敌众大败,杀其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获铠甲马革甚众.”此次雁门关大捷,杨业过人的胆略与智慧,让契丹兵闻风丧胆。《宋史、杨业传》说: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杨业的战功也引发了潘美等人的忌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一记载,太平兴国五年,“以郑州防御使杨业领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知代州事。业自雁门之捷,契丹畏之,每望见业旗即引去。主持戌边者多嫉之,或潜上谤书,斥言其短,上皆不问,封其书付业。赵光义对杨业的信任,不仅没有给杨业带来和谐的环境和福音,反而因为他的信任,让杨业在同僚中越来越不受待见,由此给杨业带来了灭顶之灾。

太平兴国八年(983),辽景宗病逝,12岁的太子耶律隆即位,其母萧太后摄政。宋朝皇帝赵光义和大臣们认为此时辽国母寡子弱,是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好机会。雍熙三年(986),赵光义调集精兵三十万,分西、中、东三路向辽国发起全面进攻。西路军由潘美杨业分任正副主帅,王侁充任监军。起初各路军进展顺利,潘美、杨业一路连拔寰、朔、云、应四州。但主力军东路曹彬因冒进乏粮溃败。太宗命令各路人马班师,后又命潘美等率领大军将收复四州的民众迁移到内地。在军民如何撤退的问题上,潘美和杨业之间产生了分歧。杨业向潘美建议,避开辽军锋芒,让宋军有序渐次撤退,在石碣谷对辽军形成合围之势,让云州、应州和朔州三处的军民齐心协力击退辽军。在对付辽人上,杨业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可惜的是他没有得到潘美的支持。可悲的是时任监军蔚州刺史王侁,嘲讽杨业贪生怕死。杨业悲愤地说:业非避死,盖时有利,徒杀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死耳。杨业不怕死,只是时机不成熟,白白连累士卒送死却不能为国建功立业,现在你王侁责备我胆小怕死,我当给各位先死看了。于是率军自石峡路趋朔州。《宋史》本传记载:杨业行前对主帅潘美哭诉说:此行必不利,业太原降将,分当死,上不杀,宠以连帅,授之兵柄,非纵敌不进,盖伺其便,将立尺寸功以报国恩,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此行一定会失败,杨业本是太原降将,按理不能活命,感谢皇上不仅不杀,还加重用,我不是纵敌不击,只是等待机会,将建立尺寸之功以报国恩。如今各位既然责备杨业胆小怕敌,杨业只好给敌军送死去了。杨业虽然负气,但还希望尽量为自己和将士创造生还的机会。杨业指着不远的陈家谷说:诸君于此张步兵弦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在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遺类矣。各位在这个谷口两边铺排埋伏步兵,同时配备强弓弩箭,为我准备左右两翼增援,等到我转战到这里,立即用步兵左右夹击敌军,不然的话,将士们就没有生还的可能了。

杨业带兵阻击的消息,被辽军主将耶律色珍得知。耶律色珍在半道上设置了伏兵,开始耶律色珍假装进攻杨业的军队,一经交战,耶律色珍就佯装失败,最后杨业深陷耶律色珍的伏击圈。在杨业被辽军包围的时候,王侁带兵在谷口守望,一直未见杨业军队的影子,后来又听说杨业失败,王侁便带军撤退。潘美竟不予制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七记载:业力战,自日中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麾大恸,再率帐下将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敌所擒,其子延玉与岳州刺史王贵俱死焉业既被擒因叹息曰:上遇我厚,期捍边破贼以报,而反为奸臣所嫉,逼令赴死,至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于异地,乃不食三日而死。杨业被潘美王侁逼死的情节是清楚的,这一年杨业约54岁。

杨业死后耶律色珍将杨业的首级装在盒子里,先献给萧太后,后又在辽与宋接壤的一千多里的边境被不停地示众。杨业是死于平庸之辈对英雄的嫉妒,死在一群贱人手里。

杨业忠于大宋,被俘以后,誓不降敌、绝粒报国、以死殉国,惊天地、泣鬼神。杨业虽死,但英名永存。像杨业这种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视死如归的牺牲奉献精神,得到了历史的肯定,也得到了人们的赞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光辉夺目的一页。人们喜爱《杨家将》的故事,也许就是民间对杨业老英雄发自内心的歌颂与怀念,以及对奸贼的痛恨与唾骂。

相关文章
2022-05-25 10:33:24
2022-05-25 10:32:08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