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塞下秋来风景异。乙未深秋,淅沥小雨中,同《人民文学》采风团的几位小说家和诗人一起,来到范仲淹笔下的塞下神木。
首都机场一碰头,因为要去神木,大家都对庆邦老师的小说《神木》来了兴趣。原来,庆邦老师的《神木》真和我们要去的地儿有关。庆邦老师八十年代到过神木,神木这个地名就深深地埋藏在心里,一
蓝 野
塞下秋来风景异。乙未深秋,淅沥小雨中,同《人民文学》采风团的几位小说家和诗人一起,来到范仲淹笔下的塞下神木。
首都机场一碰头,因为要去神木,大家都对庆邦老师的小说《神木》来了兴趣。原来,庆邦老师的《神木》真和我们要去的地儿有关。庆邦老师八十年代到过神木,神木这个地名就深深地埋藏在心里,一直想着用神木做个小说名挺好的。后来,这个借叙述底层民众生存中的冷酷事实,抒写了世道冷暖、人性善恶的小说,又被改编成电影《盲井》,获了很多国际大奖。
原来神木县内真有神树三棵,神木地名确也因此而来。相传古麟州城东南,有三棵松树,枝柯相连,粗可两三人合抱,人称“神松”。传说当年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在松下枕石而眠,并有异常美妙的梦。王维的《新秦郡松树歌》写的便是这神奇松树:“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逢。不见君,心相忆,此心向君君应识。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
我们游览过的杨家城遗址,便是昔时麟州。遗址外不远处,有松树几株,在这塞下苦寒之地,郁郁葱葱,刚劲挺拔。再向外走,看到有株柏树,呈手指状,枝繁叶茂。据导游说,这是抗辽名将杨业栽下的松树。仅从遗址看便知古城的雄伟、险要,它孤傲决绝地盘踞在窟野河要塞。遗址外的这几株松柏树,如点染在沉重的历史画卷中的一抹青绿,靓丽鲜活。
十多岁时,正是刘兰芳播讲的长篇评书《杨家将》响彻街头巷尾的时候。那时,一到开播时间,村里的小广播、收音机前总会围坐了一群人,氛围异常安静、肃穆,每个人都竖起耳朵,听刘兰芳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演播。不来这儿,真是搞不清楚,原来一直以为杨业是并州太原人,其实是神木这儿的。因为杨家将的英勇传奇,古麟州慢慢地变成了百姓心目中的杨家城。
神木确实是个神奇的地方。在号称陕西省县级博物馆规模最大、馆藏量最大的神木县博物馆,由于展品目不暇接,藏品石器、陶器众多,我根本记不下什么。只记得有两大“神物”:在一个宽大的展厅里,有一双大大的脚印,原来这竟然是中国第一恐龙足迹化石!神木县是中国迄今最早发现恐龙足迹的地方,一九二九年杨钟健教授和法国一位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共同在神木发现了这双巨大的足迹。另一个就是战国鹰嘴金怪兽!鹰嘴金怪兽放大的造型被安放在博物馆门前小广场,造型奇异,光彩夺目,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诗人大解和小说家王祥夫围着它转了几圈,赞叹不已。到展厅遇见原件时,可以想见大家的兴奋劲儿。原来你就在这里!这件神奇的金器被学者们推测可能是匈奴首领帽子上的冠饰。它大耳环眼,头生双角,每角又分了叉,叉端浮雕有立耳环眼鹰嘴怪兽,怪兽弯颈低头做角抵状。之所以被称为怪兽,是因为它是多种动物的复合体:身体似羊、嘴似鹰、角似鹿,还有蝎形尾,四蹄立于花瓣形托座上。怪兽的两只抵角由两身相连、背相对的十六只小鸟组成,而且蝎形的尾巴也是一只小鸟的样子。因此,这件小小的怪兽身上竟隐藏了十七只小鸟,圆雕、透雕、浮雕兼施的工艺体现出工匠们的睿智巧思和精湛技艺。这份儿巧夺天工,让大家咋舌不已,听得哪位说道:战国时期的匈奴人,有这精致手段,差不多快能打造出机器人来了!
我们在星星点点的小雨中参观了位于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秃尾河北侧山峁上的石峁遗址。石峁遗址以“中国文明的前夜”入选“二○一二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以及“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是中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城址。专家指出,这里可能是夏早期中国北方的中心,甚至这就是黄帝的都城——昆仑城!昆仑城,这名号让我们觉得每迈出一步都要小心翼翼,怕惊扰了上古神话。
据导游说,发现石峁遗址有一个非常曲折又柳暗花明的故事。陕北、山西有着一些神木石头城的传说故事,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一位西北大学的考古学教授在山西考察时,听到这座石头城的传说,觉得这个信息可能很有价值,才从黄河另一边跑过来看看,一看,就被这片山峁惊呆了!这就是远古时代的大城池啊!从此石破天惊,石峁遗址慢慢地露出了真面目。后来亦有过几次发掘,每次发掘都有让人吃惊的发现。
在石峁遗址新铺设的游览木道上,看天地苍茫,感怀过往的一切只被片片石块记得。可惜木道两边拴了粗壮的缆绳,不能翻越出去,因为这些石头都是不可触碰的文物。要不大解、王祥夫两位石痴,肯定要拥抱、抚摸这些石头了。
从石峁遗址下来,我们去了高家堡。高家堡也是古城,但相比石峁,高家堡太年轻。这里房屋城垣虽然陈旧破败,却飘荡着让人温暖的烟火气,人们在这里宰羊、打饼、呆坐、闲逛,街巷里有燃烧着红红的炭火的炉子。这座建于明、兴于清的古城,有很多与石峁相关的传说。高家堡东门外,有一个叫欢喜梁的小村子,据说曾有暗道通往石峁城。“昆仑城”时期,暗道内被放入毒蛇恶虫,犯人被从石峁赶下暗道,任其摸爬滚打,穿过暗道。多数人会在暗道里被蛇蝎咬死,而幸运的人爬出暗道时,已经到了河对岸的山梁了。欢喜梁,这村落的名字确实透着一股欣喜若狂的生之欢愉。当初那些死里逃生的人,会有怎样的一声仰天大笑啊!
大概因为地处偏僻,也或者因为当地文化、城建部门的保护措施不错,高家堡古城很好地保留了明清古街风貌。转过一条街,突见这条更宽阔的大街好多“革命”、“生产”、“战备”等七十年代的标语在墙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横挂在大街上空。原来这是“原西县”,是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的外景地。大家确实忙乎了一阵,忙着找回自己的往事,忙着拍照。诗人雷平阳,摆出了一位手机摄影大师的姿态,将我们赶到大字标语前,截取“道路”、“捍卫”等大词,让我们每人站两字中间,咔嚓一下,用影像固定下来。自己却跑进“伟大”之间,笑眯眯地等着别人拍他。大家对摄影大师的选择哄笑了一番。
神木之行,轻松愉快又节奏很紧。高家堡镇附近的万佛洞石窟是元明年间附近村人在断岩上开凿而成,别开天地,佛像众多。但洞窟失修,洞外散落着残碑断石。我从草丛中找出一块断碑,字迹还清晰,字体飘逸俊秀,赶紧拍了下来。可惜回京后手机丢失,那图片再也找不到了。
通往万佛洞的山路正在铺设水泥路,看来保护与开发就是眼前的事了。我还是感慨不已,这要是在东南沿海,游客和香火那可得排着队了。
中国大地大概有数不清的天台山,神木就有一座。这座天台山气势不凡,它在晋陕大峡谷西侧,在黄河和窟野河的交汇处。小雨中,天冷路滑,我们仅登临了天台山北侧的后山,但黄河、窟野河已能尽收眼底,河谷壮阔,大河苍黄,流水滔滔,黄河对岸的吕梁山群峰耸立,心境一下悠远与开阔起来。
北宋庆历五年,就是写了《岳阳楼记》的第二年,延安知府范仲淹巡视麟州,在这里写下了《渔家傲·麟州秋词》,这是一首影响到苏东坡与辛弃疾的词,应算豪放派的肇始之词。只有在这里,在这雄浑辽阔的天地间,才能产生如此奔放自由的诗歌。
我们的大地山川形胜,风物各异,每一块土地你不去行走,都会有深深的误解。在这里,尤其感觉到我从书本、网络和想象里来认识的神木和我们行走的神木差别太大了。如果你以为这里只是因为能源而崛起的暴发户般的经济大县,什么陕西经济第一县,什么中国第一产煤大县等,那你真的错了;如果你以为陕北高原景色荒凉单调,那你也是彻底错了!陕西神木,漠北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汇之地,文化构成复杂多样;陕西神木,山河城堡多姿多彩。这里值得慢慢地行走,慢慢地品味。
(选自《人民文学》。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