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麟州杨弘信家族历史辉煌而悲壮,总想写点文字。拘泥于史论,又恐有拾人牙慧之嫌,故作歌行体拙诗一首,凡一百三十八句,九百六十六言,以咏将门之事,颂杨家之魂,鼓众家之气。
屈怀德
麟州杨弘信家族历史辉煌而悲壮,总想写点文字。拘泥于史论,又恐有拾人牙慧之嫌,故作歌行体拙诗一首,凡一百三十八句,九百六十六言,以咏将门之事,颂杨家之魂,鼓众家之气。
唐末五代经丧乱,窟野河畔起狼烟。
胡羌乘势如风至,铁建山下铁蹄犯。⑴
百姓流离无处去,饿殍伏地有谁怜?
新秦豪士七尺男,弘信拔剑护家园。
自为刺史召乡勇,面向刀丛守边关。
危难之际显身手,不教胡马践河山。
群羌虎视胡刀弯,次次侵扰都失算。
忠义传家家更兴,勇为保境境遂安。
长子杨业弓马娴,武艺绝伦一身胆。
弱冠学成出乡关,建功立业入太原。
所向克捷无敌手,抡起金刀敌胆颤。
雁门关外建奇功,开封城内威名传。
可怜朝中无靠山,纵有雄才难施展。
被逼孤军抗辽军,喋血谷口无应援。⑵
舍生取义赴国难,将星陨落星河暗。
身首异处在异国,忠勇浩气留人间。
黄河奔流逐浪翻,延昭文广续新篇。
前仆后继如潮涌,子孙报国掀波澜。
延昭河北镇三关,文广纵马飞前线。
北战西征南平叛,血溅四方万重山。
举起杨家一面旗,撑起赵宋半边天。
满门忠烈皆慷慨,壮歌一曲唱千年。
弘信次子杨重勋,不似兄长有盛名。
二十二岁任刺史,肩挑三县一座城。⑶
麟州孤悬在河西,河西遭弃如外衣。
身处乱世民生苦,豺狼围上靠大树。
边地烽火烧不断,三次归周两附汉。
宋朝建国即为臣,北汉年年来挑战。
太祖北伐攻太原,兵出建宁去支援。⑷
杨业当时为汉将,两军相残未相见。
守护麟州二十载,连年苦战刀光闪。
四十二岁职升迁,升迁安徽到宿县。⑸
节度任上才三年,杜鹃啼血赴黄泉。
北宋辍朝整两日,孤儿寡母泪涟涟。
父去光扆年十八,接任麟州兵马监。
弯弓驰马破契丹,驱虏直抵河套边。
杨家枪法显神威,子河汊上夏兵退。
三十一岁日中天,天妒英才昙花谢。
驰骋疆场未几时,魂断麟州实可叹。
为何英雄多命短?我哭杨家问苍天。
当年杨琪刚六岁,寡母拖儿投亲眷。
一别麟州千里远,千里慢寻到河南。
历尽风霜渐长大,补授武职殿侍衔。
初在延昭军帐下,后做大宋提刑官。
生于将门世显武,杨琪偏偏独好儒。
弃武从文读史书,累官做到供备库。
阶为银青品从三,惩恶扬善才干练。⑹
忠孝礼义人称贤,举贤荐能欧阳赞。⑺
家传五代至杨畋,青史留名名望显。
二十四岁中进士,文武官职一肩担。
披荆斩棘几度秋,两赴南国讨叛蛮。⑻
才比欧阳品如父,交友赠诗皆鸿儒。
青灯漫笔忧天下,锦绣华章步李杜。
徐行仕途走得端,官至龙图知谏院。
慧眼识珠举苏辙,行如包拯敢直言。⑽
宦海横流行船难,同船先有范仲淹。⑼
任凭浊浪扑面来,安贫乐道水中莲。
莲出淤泥自不染,风摧雨残红消散。
鞠躬尽瘁图报国,五十六岁竟长眠。
斜月西坠汴水寒,魂归去兮无资殓。
朝廷赐金朋友捐,皇命陪葬御书扇。
遗有孤子龄八月,尚未识得父亲面。
哭天抹泪不知悲,前程茫茫路漫漫。⑾
《新秦集》为一遗产,诗词赋文二十卷。
临川伏案亲作序,兵燹遭失千古憾。⑿
生时清廉去也洁,未知今日谁汗颜?
人死书亡两不见,唯有精神薪火传。
忠魂起舞壮山河,旗帜猎猎迎风展。
道罢杨家自感叹,愿化长风鼓云帆。
注释:
⑴胡羌:中国古代民族。古人称东南西北四方民族分别为夷、蛮、羌(戎)、胡(狄)。这里的胡指北方的契丹,羌指西方的党项。铁建山:旧时称麟州城所在山为铁建山。
⑵谷口:指山西陈家谷口。
⑶三县一座城:指构成麟州的连谷县、新秦县、银城县三县和麟州城一城。麟州城所在地属新秦县。
⑷兵出建宁句:宋乾德五年(967年),朝廷在麟州置建宁军(在边塞要地设某某军,其首长军政统管,相当于军区司令员兼地方一把手)。开宝二年(969)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北汉,时任建宁军节度留后(代理)的杨重勋带兵入晋夺取河曲、岢岚、岚州等地,抵太原城下支援太祖,因太祖退兵在即,避免了杨重勋与其兄杨业兵戎相见。
⑸宿县:即安徽宿州。
⑹阶为银青品从三:阶,指级别、等级,意同品。银青,指北宋初年所置的银青光禄大夫,其为文散官,有别于金紫光禄大夫,属从三品虚职。元丰改制(1080年)后废。据欧阳修《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记,杨琪阶为银青光禄大夫。
⑺欧阳:即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与杨畋同年生,同科进士,同朝为官,系杨畋好友,晚杨畋10年去世。曾为杨畋父作墓志铭。
⑻南国:这里指湖南、广西和广东。叛蛮:指叛乱的南方少数民族唐和、侬智高等贼众。
⑼范仲淹:进士及第,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年长杨畋,与杨畋同朝为官,志趣相同,仕途相近,早杨畋10年去世。曾巡边麟州,留有《渔家傲·麟州秋词》。
⑽苏辙:进士及第,北宋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之子,苏轼之弟,系杨畋举荐,年小杨畋,为杨畋忘年之交。包拯:进士及第,世称包公、包龙图、包青天,年长杨畋,与杨畋同朝为官,同年去世。
⑾孤子龄八月:意为杨畋去世时其子实龄八个月,虚龄为两岁,名祖仁。
⑿临川:王安石别称,进士及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宰相。年小杨畋,与杨畋同朝为官,为杨畋好友。兵燹:战火焚毁破坏。燹,读xiǎn(显)。
(作者 原神木教育局副局长、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现为《杨家将文化》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