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22年第四期 >> 麟州春秋 >> 行走神木明长城 >> 阅读

行走神木明长城

2025-01-02 08:32:27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0

——明长城行第十二站  高家堡墩台回望

图片去探索 长城,已是农历九月尽,暮秋与立冬交织的日色向晚,从高家堡喇嘛沟底爬行而上,空寂的山间有簌簌扑落的林叶掉落。湛蓝的天空下草色茫茫,一头老牛抬头仰望远道而来的陌客又默默地低下头咀嚼,远处草稞子里惊起的山鸡扑棱着翅膀擦过边墙飞走了。

图片

墩台屹立盘旋

站在林间的小土墩上瞭望,喇嘛沟南山上一座座墩台依着地势屹立盘旋,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延绵。逆着光,镜头里的村庄在太阳的照耀下像一条流动的河,还有路灯和炊烟,长城脚下是眷恋的故乡。

喇嘛沟村因曾居住了很多喇嘛而得名。蒙汉交界的伙盘地出现这样的名词并不惊奇。村子地处蒙古部落向南侵犯的要冲,地势极为险要。山上边墙内外墩台建造的十分密集,根据功用不同,有的用于驻军,有的用于站班瞭望与仓储。

图片现如今,很多墩台的石砌外衣已经不在,裸露的砖石和黄土任由风雨侵蚀。

惋惜和慨叹的情绪一直持续至见到70多岁的李成仁老人那一刻,世界仿佛一下回归了宁静。渐渐地,有苦味散发在喉间,酿成平凡和坦然。

老人每天从边墙脚下的家中出发,绕着前、后喇嘛沟攀行一圈,看看山上的牛和已经荒废了的耕地。我们是在长城墩台下准备折返的时候遇到他的,他说这里的边墙和墩台都是用石头包砌的,后来村民们把城墙上的青砖剥下来修建村子了。他家就在不远处的双墩那里,那块区域因墩台而得名。

图片当知道我们是沿明长城行进时,老人对高家堡到神木的长城途经之地如数家珍:从这里出发,经梁界、奥庄则、口则上、万家沟等地可直达神木。这条线是他十七八岁时去神木走的老路,那时候高家堡到神木还没有修公路,老百姓就是沿着长城的墩台和边墙进城的。

在山风中听了这些故事后,我们与老人告别,待走上了一道草坡才想到应该给老人照张相片留个纪念,好在手里的长焦镜头弥补了这一缺憾,让我捕捉到了这片大地上最动人的画面。

为了更加准确的找到长城在高家堡的行迹,接下来,我们邀请了高家堡的乔世民老人为我们带路。在途径喇嘛河村南时,老乔让我们把车子停在神王路边。他指着山巅的一座明长城墩台说,墩台下半崖处有一座石砌敌楼。他叫我们上去看看,说里面大着呢,有石刻匾。

图片

半崖上的石砌敌楼

一时间,好奇和勇气让我们忘记了这里是一个呈75°的陡崖。在攀登时,脚下不时有踩酥的乱石子从崖上滚落。不过心里一点也不怂,年轻嘛,上山都是容易的。我们最先攀登上去的是北门,大块长条石堆砌的门洞有残缺和掉落的乱石。从洞口进入,有石水窖、瞭望孔和三四孔躲藏的石拱窑。再往里,有可由一人通行的门洞通往上层石窟,两者连接的梯道约60°倾斜,只能容脚掌斜踩着往上爬。

图片图片图片我背着相机,生怕将它刮花,在爬完这12层台阶的梯道后,腿就开始发软了。从洞口出来后,小学课本里讲到的“鬼子来了,八路军叔叔从一人可出的地窖里探出头来”的画面一下子就占据了我的脑海。这一层有6间石凿窟室,可容百余人。

窟内最大的摩崖石刻载:“自民国年间土匪往来非常,蹂躏居民无地安身,合户人等奋然自起,于民国七年二月兴,于九年十月告成,每家每户摊银八两五钱,今将姓名、人口数目录于自己窟内,以作后世子孙之证。”

图片图片

6孔石窑的南侧出,高家堡北边空阔的田野与村庄一目了然,也可以望见对面山头的长城墩台,如果有敌人来袭,早就进入了石窟的眼皮底下了。此刻,洞外是绝美的田园风光,可我得想着怎么下山?崖太高,只能强忍恐惧,拖着被征服的双腿一步步往下挪。下山太难,长城路上的艰险无时无刻存在着。

下了山,终于行走到高家堡!高家堡城址位于秃尾河与永利河川口交汇的南面,城堡东、南、北均有山,是防御蒙军南下的天然屏障。高家堡是此次神木境内明长城行走的最后一座重要的军事营盘。是连通榆神的咽喉,出入长城的锁钥。

图片

这座建于明正统四年( 1439)的城池,与柏林堡、建安堡各距四十里,互为体翼,互相驰援,如果一旦有军队大举入侵的话,向南葭州的豆峪(西豆峪),向东神木下属的太和寨,向西连接的建安堡可以迅速增援。

图片

高家堡因商而兴,是商业贸易重镇,名满塞上,曾有大量的行商和坐贾。如今,高家堡作为陕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是神木文化旅游胜地。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2025-01-02 08:32:27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市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QQ:332994721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市委、神木市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