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22年第四期 >> 故事传说 >> 杨宗保形象的来源和演变 >> 阅读

杨宗保形象的来源和演变

2025-01-02 08:35:42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5
内容提要:杨宗保,《杨家将传》、《杨家府演义》等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小说中为杨业之孙,杨延昭与柴郡主之子,少年从军,娶穆桂英为妻,生女杨金花,熊大木《杨家将传》中柴郡主在天门阵战役时沙场产子得到杨文广,杨文广为杨宗保之弟,

杨宗保,《杨家将传》、《杨家府演义》等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小说中为杨业之孙,杨延昭与柴郡主之子,少年从军,娶穆桂英为妻,生女杨金花,熊大木《杨家将传》中柴郡主在天门阵战役时沙场产子得到杨文广,杨文广为杨宗保之弟,而《杨家府演义》中穆桂英产子得到杨文广,杨文广为杨宗保之子。

根据正史记载,杨文广实为杨延昭之子。根据《宋史》的记载,杨家三代抗辽,只录有杨业之子杨延昭(本名延朗)、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其余人等皆不见史传,而杨延昭有子宗保也于史无证,有待考证。

杨宗保这一形象,最早出现于南宋末年《 烬余录》。元曲《杨六郎调兵破天阵》,杨宗保已是延昭之子,在明代小说《杨家将演义》中,已有杨宗保娶妻穆桂英事,但此文本中,杨宗保和杨文广都是杨六郎之子。杨文广是柴郡主在破天门阵时所生,而破天门阵时,杨宗保已经弱冠,二者在年纪差距上恰好两代人,故此在以后演变中,杨宗保和杨文广成为了父子。《杨家府演义》描绘杨宗保南征时,狄青不服杨宗保挂帅而引起杨狄失和事,在之后的演义小说中,杨狄失和事被提前到了狄青失征衣事上(故事原型来自元曲《狄青复夺衣袄车》)。

持这种看法的人是将《宋史》所载史实与民间传说杨家将故事相联系得出的结论。因为《宋史》成书于元末,而民间传说则始自北宋。杨业“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供备库副使杨君(琪)墓志铭》),两方面流传下来的材料均应参照。民间传说杨延昭有子名宗保,杨宗保故事出现于《南北两宋志传》,而《宋史》则成书于元代,因此,许多人认为民间故事与戏曲剧目所传杨宗保,就是历史上的杨文广。硬在文广与延昭之间造成一个宗保来,乃文人之杜撰,不可信。查宗保业绩多与杨文广的事迹相同,如少年临阵破敌等事。可见,历史上的杨宗保就是杨文广。

这种说法一反史实与民间故事、戏曲的传说常态,令人更感其玄。但持这种说法者也拿出了证据,即洛阳新安县五头乡潼沟村出土的一块宋朝杨令公的停灵牌。碑文记述了杨令公在此停灵的经过:“北宋朝杨令公之丘陵也。有女杨宗保感祖之义,居庐于此,遂人道而为焉。”于是,持此说者下结论说:“杨宗保原来是女性!”据此,传说的杨宗保实有其人,只不过是个女性罢了。后代文人又把她杜撰成为北宋的一员大将。其实这是凭空杜撰,历史上根本没有杨业停灵洛阳新安的事,杨业逝于飞狐(今河北涞源),怎么能跑到新安停灵。

在《杨家将演义》中,杨宗保少年时即随父出征,在攻打穆柯寨时为穆桂英所擒,后与穆桂英结亲,夫妻同破天门阵。杨延昭死后,他少年受命,带兵征西夏,中计受困于陷金山(一说其中箭身死,时年24岁),引出十二寡妇西征。

也有传说杨宗保是杨六郎和柴郡主之子,前身为白虎星下凡的高君宝转世,十五岁时随父亲征辽,少年杨宗保被辽将韩昌所伤,落马走荒山,为道姑穆桂英(前身为九女星下凡的刘金锭转世)救上梨山养伤。穆桂英为穆柯寨寨主穆羽之女,梨山老母弟子,穆桂英见其英俊,心生情丝,一直悉心照顾杨宗保。杨宗保伤愈下山后,梨山老母说穆桂英学艺有成,让其返回穆柯寨。

辽邦萧太后进犯,在吕洞宾帮助下摆下了天门阵,元帅杨延昭率部出战,屡战不胜,此时军营塌一地穴,杨宗保请进地穴窥探。宗保得其祖父及七叔魂灵相助,得来天书。

杨六郎派孟良去五台山请杨五郎下山相助共破天门阵,杨五郎告知欲破此阵,需要穆柯寨的降龙木,为此杨宗保攻打穆柯寨,被穆桂英擒上山去。桂英慕其英俊,欲与缔婚,攀谈之后杨宗保认出穆桂英就是救助过自己的道姑,宗保不敢私自招亲,穆桂英愿献出降龙木破天门阵,宗保允婚。

杨六郎不知儿子已在山上允婚。率军来救,结果穆桂英下山会战,杨六郎战败,杨六郎为此怒而决意斩子,最后穆桂英下山主动献上降龙木,杨六郎翻看杨宗保探地穴所得天书,上写破阵需要九女星下凡相助,杨六郎心动,心知穆桂英就是九女星,随即赦杨宗保并允婚穆桂英。

穆桂英不负杨六郎所托,打破天门阵,几年后辽邦白天祖又犯界,杨延昭被围在洪州城。宗保单骑突围,回朝搬兵,穆桂英挂帅救援,宗保为先锋,不顾穆桂英用兵之策,救父心切,私自领兵出战,恋战而陷于辽兵包围。经穆桂英领兵救援方脱险,但已损兵折将,为整饬军纪,宗保受到妻子的重罚,被责打四十军棍,宗保被责打,心中怨气冲天,桂英来探并晓以大义,宗保终领悟到妻子的情意,夫妻同心,共破辽兵。

宋仁宗新登基后杀害呼延丕显全家,因此佘太君愤而辞朝,杨家举家回家乡,几年后辽国侵占瓦桥关,朝中比武选贤,十五岁的杨文广刀劈王伦夺魁。经寇准保荐,宋仁宗请穆桂英挂帅,杨文广改任先锋,杨宗保以副元帅身份参与了此战,杨宗保曾以自己在洪州的遭遇事例告诫儿子杨文广要遵守军令,结果杨文广未听从,遭到穆桂英严责,最后杨宗保帮助妻子穆桂英一起收复了瓦桥关,此战后,萧太后派遣使者求和,最终萧太后和佘太君缔约,宋辽间再无战事。

西夏入侵,宋皇派杨宗保挂帅,范仲淹为监军西征,适逢严寒,边关无军衣,杨宗保派遣部将焦廷贵(焦赞之子)回朝催征军衣,太师庞吉极力举荐狄青解押征衣,妄图借此害死狄青。狄太后(八贤王赵德芳之妻)看穿奸计,力阻狄青解衣。狄青为解边关之危,毅然拜别姑母狄太后,解衣出征,不想路过大狼山,军衣被劫,狄青斩了贼首赞天王、子牙猜,夺回征衣,并将二贼首级,付与焦廷贵先回边关报讯。怎知焦廷贵嗜酒贪杯撞入庞吉党羽李成家饮酒。李成将廷贵灌醉,推下深坑,夺走二贼首级,上边关诬告狄青献衣媚贼,杨宗保不查,又在盘问狄青时,认为狄青依仗王亲之势小瞧自己,狄青则认为杨宗保用元帅之势压制自己,二人言语失和,导致杨宗保不顾范仲淹苦劝,意气用事,险些误杀狄青,虽后来焦廷贵被人解救后及时赶回,真相大白,却埋下了以后杨狄二家不和的祸根。

西夏李穆王派遣元帅王文率军大举入境,杨宗保率全军出关迎战,在雄州与敌对峙,一时难分胜败。不料大营中张藐通敌献计,致使宋军被困陷金山笼峡谷,杨宗保在探路突围时中箭身亡,噩耗传回京城,正值杨家庆祝杨宗保五十大寿,结果红事变白事,激发起杨府上下捍卫边关、保卫国家的英雄豪情。佘太君百岁亲帅杨门众女将奔赴边关,先锋穆桂英斩敌将,惩内奸,接着兵出陷金山笼险道,打败西夏。

京剧《穆柯寨》讲述的杨家将故事,在我可说是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尤其是明清两代,编选的传世杨家将演义小说和杨家将戏曲剧目名目繁多, 始终有一个庞大的读者群和观众群。从公元986年杨业战死到如今,已经一千多年了。漫长的岁月淹没了无数志士仁人的足迹,然而杨家将故事却愈来愈丰富,愈来愈感人。杨宗保则是杨家将中的佼佼者,民谚中历来有“少年要比杨宗保”的说法。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2025-01-02 08:35:42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市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QQ:332994721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市委、神木市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