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23年第二期 >> 艺苑广角 >> 古北口的魅力 >> 阅读

古北口的魅力

2025-01-02 15:55:38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0
内容提要: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已经成了中华民族骄傲的地标遗存,每逢节假日成千上万的人们满怀无比激动的心情要登上八达岭、慕田峪长城,一览祖国的大好山河。2018年国庆长假,我们全家人来到了闻名中外的北京密云古北口水镇观光。

陆钦

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已经成了中华民族骄傲的地标遗存,每逢节假日成千上万的人们满怀无比激动的心情要登上八达岭、慕田峪长城,一览祖国的大好山河。2018年国庆长假,我们全家人来到了闻名中外的北京密云古北口水镇观光。气势恢宏的万里长城东段有三大关口,东有举世闻名的山海关,西有悬崖峭壁的居庸关,中间便是这个令人神往的古北口。你看,它山石峻峭、雄关巍峨、谷水浩荡、亭台质朴典雅。街巷幽静、鸟语花香。在商业街,各种特色小吃应有尽有。美食花样繁多,如烤梨、牛排、羊肉泡馍、撸串、螺蛳粉、羊杂汤、煲仔饭、章鱼烧、鳟鱼烧、烤肉、桥头糕等。这里商店各种稀奇古玩琳琅满目,这里古老的大戏台,正上演异彩纷呈的京剧折子戏。昔日的镖局演场,正展示惊心动魄的气功喉咙顶长枪,还有几个古巴青年的组合,轻快地展示他们的意蕴悠长的流行歌曲,另有街头相声表演,等等。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的居民真的用坚硬的岩石筑造了一切。道路由石板铺成,墙壁用石头垒成,房屋取石头撘成,亭阁采石头建成,可谓货真价实的石头城。这个石头城曾给诗人们留下了诸多的感慨。清代著名诗人纳兰性德《古北口》:“乱山入戟拥孤城,一线人争鸟道行。地险东西分障塞,云开南北望神京。新图已入三关志,往事休论十路兵。都护近来长不调,年年烽火报生平。”诗人笔下古北口的孤、险尽现,是兵家必争之地,令人神往。

这里的气候,真是变化莫测。我们是2018930日中午到达这里的,天气忽明忽暗、忽晴忽阴,一会儿,阳光明媚,游人尽情徜徉,有说有笑;一会儿,乌云当空,唰唰唰,下起雨来,驴友立即躲在各种建筑物的屋檐下,谈笑风生。好多驴友带着雨具,他们真的是未雨绸缪。

可以说,这里的古老传统和现代文明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沧海桑田的诸多故事,在这里可以寻根问底。到这里,我们竭力地去了解这个曾经古老神秘的荒山野岭有哪些传说和名人轶事。古北口临近司马台,据说,古代有人骑马穿越这段山岭,马失前蹄,落崖而亡,此地成了“死马台”,后人觉得“死”字太晦气,于是改成“司马台”。还有一种传说,唐初,罗艺(隋末唐初将领)被斩,葬于此地。其部下王司马(罗艺提拔的官吏)甘愿为罗家守墓,躲避乱世,以此报答罗艺的知遇之恩。当时,罗家走向衰败,王司马主动为罗家守墓。罗艺家人很受感动,许诺把罗家所属的土地赠给王司马。此后,王司马世代在此地守护着罗家坟,在此种地,栽培果林。王司马死后,其子孙和罗家后裔商量,以祭奠祖先为由,将此地改名为司马台。司马台长城是我国唯一保留的明代原貌长城,英国《泰晤士报》有文章评它为“全球不容错过的25处风景之首。”可以说古北口是神州第一水乡周庄和神州著名古县城平遥的巧妙结合体。

古北口和杨业的关系十分密切。今日,这里有杨无敌祠、杨无敌祠老戏台、杨家客栈、将军杨面馆等。杨业(?—986年),北宋名将。他出生于麟州,少时倜傥任侠,善于骑射,喜好打猎,忠烈武勇,颇有智谋。杨业年少时追随北汉世祖刘崇,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远近闻名。后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国人赞他"无敌"。宋太宗久闻杨业大名,于北汉灭亡后,遣使召见杨业,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累迁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杨业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986年),随军北伐,因监军王侁威逼,毅然要求带兵出征。结果在狼牙村中埋伏大败,孤立无援,于陈家谷力战被擒。杨业为表忠心,绝食三日而死。追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当年,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弟弟苏辙曾经因公路过古北口,写有《 过杨无敌庙》: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苏辙奉使契丹写了二十八首诗,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元祐四年,他为贺辽国生辰在出使途中所作。从对异族的拒斥到对异族的理解,表达了中华民族只有互相理解才能和平共处的理念,作者的广阔胸怀,皆见笔端。这首诗是其中之一,写杨业的悲壮一生,从杨无敌庙的冷落萧条景象着笔来慨叹这位风云人物。中间四句用委婉的语句描写杨业的坎坷人生,最后两句用周子隐、司马彤的类比,惋惜杨公的悲剧。这里将杨业比作晋朝大将周处,讽刺宋朝王侁如同司马彤。当年,司马彤逼迫周处率军与强敌作战,却不派援兵,导致周处阵亡。时隔百年,苏辙仍在为杨业的遭遇鸣不平。后来,每年农历九月十四日(杨令公生日)都要举办三天庙会,唱地方戏,扭大秧歌,杂技表演,土产摆摊,周围百里群众赶庙会,热闹非凡。

古北口长城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司马台长城组成。北齐天保六年(555年),修筑一道自西河(今陕西榆林河)至山海关共1 500余公里的长城。其中,古北口是重点设防的关隘。金、元两代曾对此关口增建。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年)起,加修关城、大小关口和烽火台等,并增修门关两道,一门设在长城关口处,人称“铁门关”,仅容一骑、一车通过;一门设在潮河上,人称“水门关”。隆庆元年(1567年),戚继光、谭纶主持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进行大规模改建,古北口长城得到修建。望京楼为该段长城的最高点,海拔986米。这次游览,我们在戚继光的题字“月明溪畔”前留恋许久,于是,联想他的一首诗《古北桥成志喜》:

鞭石谁怜万里遥?忽看蛟室涌岧峣。

空中楼阁天骄遁,望里虹霓海若朝。

草合关前无牧马,月明溪畔有鸣橈。

富平曾识君王力,塞北今传第一桥。

这是一首古北桥的颂歌,把古北桥称为塞北第一桥,可见桥的举足轻重。这里的鞭石典故,用得极妙。山海关南海边的“老龙头”有块巨石,石上有很多血迹,人们都叫它“鞭石”。石头的阳面干燥,阴面湿润。据说,如遇干旱,就用鞭子抽打阴面,于是下雨;如遇水涝,就用鞭子抽打阳面,立刻天晴。这是说,长城的一石一砖都与人们的渴望密切联系着。姣室,犹龙宫,也指大江大海。作者目睹古北口的长城险峻进而感慨今日的君王威力。封建臣子的歌功颂德,足见笔端。

古北口是从北京到承德避暑山庄的必经之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皇帝路过古北口见景生情写了一首诗《古北口》:

断山踰古北,石壁开峻远。

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这首诗的大意是,穿行于崇山之中来到古北口,看到为巩固边防所修筑的石城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巩固国家不能只凭山川险阻,主要的是普施德政,修明政治,增强国力。如果说白了就是,自己强大,谁敢犯我?康熙皇帝的这个见解,还算深刻老到,发人深省。后人仔细想来,康熙帝这首诗颇具有深刻的理性思索。曾几何时,长城再坚固,也挡不住辽、金大军南下,先后灭掉北宋和南宋;长城再绵长,也挡不住蒙古骑兵电闪雷鸣般南下的铁蹄!

忆古思今,当然不会忘记当年日本鬼子猖狂侵略、我国军人奋起抗战的往事。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历时最久、战况最烈。1933311日晨,日军疯狂进犯我古北口,我国第67112师奋起迎战。10时,日军攻占了古北口正关。第1725师师长关麟征在龙王峪战斗中负伤,代师长杜聿明继续指挥,血战三昼夜,毙伤日军两千余人,终因后援无继,于313日撤出古北口。421日,日军又强攻南天门阵地。第2师师长黄杰,第83师师长刘戡率兵鏖战八昼夜,毙伤日寇三千余人。510日,日军发起总攻,第17军将士奋力苦战,由于兵员大减,撤至大小新开岭阵地。11日下午,24旅接防,日军又发起强大攻势,旅长郑洞国亲赴前沿指挥。他脱掉军衣,只着白衫,提着手枪,率兵冲锋,一时杀声震天,将顽敌击退。15日第17军奉令撤离密云。曾有七勇士未接到撤退命令,凭借长城险峻毙伤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苦战到底,壮烈殉国。我们今天在这里游山逛水,勿忘昔日卫国英雄们的巨大付出。

我们沿着河道漫步东行,两山一水的美妙风光皆收眼底。河中游船来来往往,游客皆穿黄色救生衣,每船只坐六名游客,想必他们水中观览,别有一番风趣。返回走街巷,观览熙熙攘攘的闹市场面。龙池、凤池,均可免费享受温泉泡足。每个圆水池可坐二、三十人。摄氏42度的温泉水,泡上二、三十分钟,真的健身而有趣儿。

古北口每天的夜景,更为壮观。远处长城灯光闪亮,犹如一条金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观览区内放烟火,五彩图案,腾空而起,游客身处奇妙的幻境之中。古北口,既有南方水乡的幽静秀美,也有北方古镇的恢弘大气,既有南方苏杭园林的典雅高洁,也有北方险关要道的威严肃穆。的确,古北口具有无穷的魅力。

(作者 陆钦,原中共中央党校语文教研室古典文学教授。)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2025-01-02 15:55:38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市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QQ:332994721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市委、神木市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