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人们在生活中留下的足迹,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多已埋没,早被遗忘;有的却光芒四射,永留人间。五代时,麟州土豪杨弘信,为保境安民,建立武装,自为刺史,勇敢地承担起保卫麟州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深得百姓称赞。
闪光的足迹
人们在生活中留下的足迹,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多已埋没,早被遗忘;有的却光芒四射,永留人间。五代时,麟州土豪杨弘信,为保境安民,建立武装,自为刺史,勇敢地承担起保卫麟州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深得百姓称赞。在他的引领下,培育出为国守边敬业、为民无私奉献的杨家将英雄群体。他们的英雄业绩感天动地,焙铸了民族精神,展现了民族灵魂。千百年来人们以多种形式,创作出无数的优秀作品,形成了内容丰富、熠熠生辉的杨家将文化,使他们的优秀品质和英雄业绩永留人间,为神木人民赢得了无尽的荣光。
2006年8月,为大力弘扬杨家将忠勇爱国精神,推动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批有识之士创建了神木县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创办了《杨家将文化》季刊和《杨家将文化数据库》,组织召开全国性研讨会,编辑出版论文集,刊出各地专家学者研究新成果,对杨家将文化研究和地方文化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期李裕民教授新作《杨业擒获的辽将究竟何许人也》一文,经过对980年宋军在雁门关大捷中俘获的辽名将李重诲、大鹏翼诸多史料记载的细微之处中考证研判,认为杨业不仅是能征惯战的无敌将军,他还是能发现千里马的伯乐,且有诸葛亮式的神机妙算本领。还原了杨业是宋初为数极少的大军事家图景。贺生忠先生《杨家将文化与延安精神的千年契合》一文,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高度,通过对杨家将忠勇爱国精神与延安精神跨越千年契合的研究,认为二者是中华民族精神根脉与魂脉传承和升华的经典体现,为深入杨家将文化研究打开了新的空间。
弘扬杨家将忠勇爱国精神、深入杨家将文化研究是我们的挚爱和使命。《杨家将文化》将刊登更多精品力作,彰显新时代的历史价值。让我们共同为办好刊物勤奋努力,使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茁壮成长、永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