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日,神木县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召开第三届年会,全体会员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推进杨家将文化研究、宣传、展示,杨家城保护和开发及杨家将文化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工作。政协主席焦调瑜,县委常委、副县长杨晓琦,副县长王斌、乔振民,政协副主席刘国富、高振国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总结了杨研会2009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去年,县上投资1100万元修建的通往景区3.7公里柏油路的路基铺垫完工;动员企业家参与杨家城保护和开发,恢复了杨家城内烽火台一座,重修了杨家城村龙王庙,新建花岗岩牌楼一座,完成“将军祠”建设。为了厘清杨业籍贯,杨家将文化研究会以《杨家将文化》为阵地,先后发表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虞云国《满门忠烈杨家将》、杨光亮《再论杨家将的故里是麟州新秦》等论文,并组织编写了《杨家将故里资料集》,以史实正本清源。去年11月,我县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应邀参加世界杨氏联谊会在海南博鳌举行第二届年会暨杨氏文化论坛,扩大了我县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在海内外的影响。今年,杨研会将在深入开展杨家将文化研究的同时,加大杨家城的保护开发力度,协助相关部门加强内外宣传交流。会上,杨家将文化研究会会员就杨家将文化的研究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退休教师武绍文将文化归结为功能型文化和责任型文化两类。他认为杨家将文化应该突出后者,注重文化精神的挖掘,继承与发扬并重。县作家协会主席单振国认为,杨家将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但是缺乏有效整合,要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市场化运作,多角度宣传,按照文化品牌的目标来打造,形成文化旅游产业,既弘扬了先辈的优秀品质,还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在广泛听取会员们的意见后,副县长杨晓琦作了重要讲话,对杨研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杨家将文化研究会为社会各界的研究、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杨家将文化发扬传承和神木的和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杨家将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杨家将文化中满门忠烈、精忠报国的精神影响着神木的后世子孙,对杨家将文化、精神的发扬光大是一项流芳百世的事业。希望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协同相关部门,珍惜盛世,加快发展,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加快杨家将文化的保护、研究、开发,特别是要注重科学规划,合理整合,全面打造文化品牌。
会上,杨家将文化研究会还增补了名誉会长、顾问、副会长及常务了理事并颁发了聘书。
王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