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08年第二期 >> 文物考古 >> 麟州城考古调查、钻探、试掘工作报告 >> 阅读

麟州城考古调查、钻探、试掘工作报告

2013-11-08 08:49:18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293
内容提要:麟州城,俗称杨城,位于神木县店塔镇杨城村西北。2002年4——6月,榆林市文管办公室受神木县政府的委托,对麟州城进行了考古调查、钻探,目的在于从文物考古的角度出发,为麟州城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麟州城,俗称杨城,位于神木县店塔镇杨城村西北。20024——6月,榆林市文管办公室受神木县政府的委托,对麟州城进行了考古调查、钻探,目的在于从文物考古的角度出发,为麟州城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现状调查工作

调查工作分两步进行:全面踏勘及重点调查。

(一)全面踏勘

首先,我们对麟州城进行了全面踏勘,从而对城址有了一个较整体的、感性的认识。

城址位于杨城山上,西濒窟野河,北临草地沟,东连桃峁梁,南接麻堰沟,依山形呈不规则长条形分布。城内最高点海拔1156米,最低点1092米,呈东高西低之势。城址西、北、南三面为大河,深沟环绕,且多处为绝壁,地势险要。城址面积较大,城周约五公里,城垣轮廓清晰,现存城墙大多为土筑,由主墙及外部护坡组成。在西、北悬崖断壁处,墙体则多以石块砌筑,西、北、南三面墙体,被后来的明长城所利用。整个城址由三部分组成,形成三个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小城。最小的一个是位于城址中部的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紫锦城”的小城,其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北、东、南三面城墙高大,南墙筑有马面一,西南有城门与东城的瓮城湾通,北墙亦有城门与西城相通。其西墙外堆积有大量的从城内倾倒出的石块、砖、瓦及陶、瓷残片,厚度达1.5米。城内现被平为数级平地,地表散布五代至北宋时期的陶、瓷器残片等。东城面积最大,平面呈“(城详细情况见重点调查部分)。西城面积最大,地形颇为复杂,城垣保存较差,除与紫锦城北墙共用的南墙及东墙南段外,其余墙体断续不齐,特别是西、北临沟、绝壁处,仅存几段石砌墙体。西城以当地小地名从西北向东南又可分打井畔、柱顶石圪梁、踏凤圪梁、西关等,各处皆发现建筑基址,并遗存大量唐宋时砖、瓦、脊兽等建筑材料及唐、宋、金、元等时期的陶、瓷残片。西城各处,大大小小的擂石遗存也随处可见。

()重点调查

通过对城址的全面踏勘,以及对各类文物标本的采集与整理,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麟州城文化内涵的认识。我们认为,麟州城面积大,沿用时间长,遗物繁多而复杂,仅依神木县政府所托在东城做调查勘探工作,难以对麟州城的历史与开发价值做出全面的评估与准确定位,所以在与县政府座谈并取得共识后,对除东城外的部分区域亦做了重点调查。

1.东城:鉴于神木县政府拟把东城作为麟州城开发一期工程的主要区域,我们亦把东城的调查、勘探作为本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对待。

东城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城垣保存完整,城内地势相对开阔、平坦。以当地小地名,又可分为瓮城湾、脑畔壕、四方圪坨、中岳庙圪堵等。

( 1 )城垣

东城城垣以东墙和西墙(即紫锦城东墙)保存最好,其中西墙局部残存高度达18米,底宽40(紫锦城东南角)。城垣依山形地势,高处底部削山为墙基,上夯土砌筑,低洼处墙体全部夯筑,悬崖绝壁处则以石块垒砌。

东墙土墙体从东瓮城北边起,至中岳庙圪堵南部,长446米,底宽912、顶宽0.5米——2米、高1米——12米,高度由南而北渐低,至中岳庙圪堵南部,土筑墙体消失,代之以石砌墙体。土墙部分段落下部为生土,上部夯筑而成,以高灌渠所开豁口南部为例:生土墙高3. 7米,上部夯土墙高3.90米,墙体夯层厚8厘米——12厘米,小圆夯窝直径2.43米、深0.3米——0.5米、窝距1.5厘米——3厘米。墙体部分段落以木横穿作为拉筋,现木已腐,仅留口径4厘米~10厘米的间距不等的孔洞,部分洞内腐木残屑尚存。墙东南角为东城门,并有瓮城,瓮城平面呈圆形,直径30米,中岳庙圪堵南部至北部顶端,为长67.8米、高2米——4米的石砌墙体。石砌墙体转中岳庙圪堵一周,与东西横跨的东城北墙相接,全长223米。

北墙全长约180米,西端与“紫锦城”东北角城墙相接,中部为宽约50米、 深约20米的冲刷沟,推测此沟应为原东城北门所在地。

南墙破坏最为严重,部分村民的窑洞直接修在城墙上。南墙西南角为城南门,亦有瓮城,瓮城四面浑圆,平面略呈椭圆形,南北32米、东西30米。东瓮城与南瓮城相距约300米,中有马面二,西马面靠墙端长16米、西边13米、南边10米、东边13米、 残高约10米。此马面风蚀严重,四角几近圆形。东马面距东瓮城84米,靠墙处长 18米,其余三边破坏严重,尺寸不明。

瓮城湾西墙长76米,西北角部有通往紫锦城的城门及瓮城。瓮城南部墙体遭破坏。瓮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5米、南北宽40米。

瓮城湾北墙(即紫锦城南墙)143米,墙体高大,西部夯筑,东部削山而成,顶部加筑夯土墙。墙底宽15米——40米、残存最高处达18米。墙体东部靠近紫锦城东南角33米处,有马面一,靠墙处长10米、西边7米、南边6米、东边8米。东南角即传说中的红楼所在地,有向南伸出的土台,平面近正方形,残存尺寸:靠墙处13.5米、西14.5米、南14米、东12米、残高18米。

西墙:亦为紫锦城东墙,全长300米,墙体高大、完整,南端墙体上部海拔1156.9 米,为麟州城的最高点。

东城内另有两段城墙,一段位于四方圪坨北部,呈东西向,长约150米,底宽14 米,中部有宽25米的冲刷沟,推测此处应有城门与东城北部通。另一段位于瓮城湾东边,呈南北向,长85,底宽10米——12.5米,上部墙体被破坏,仅留墙基部分,墙体中南部有宽5米的城门与瓮城湾通。

(2)城内遗存

城内由于20世纪70年代农田基建时平整土地,破坏特别严重,原来地貌面目全非,仅在较高处的将军庙圪堵(脑畔壕北部)发现一组建筑基址,另外在四方圪坨冲刷沟断壁处,亦发现铺地砖面。中岳庙圪堵地形变化相对较小,地表发现有建筑基址遗存。

东城内散布石器、陶、瓷残片及砖瓦等。四方圪坨北部采集有板瓦、筒瓦、鸱吻等筑构件。

2.打井畔:位于西城西北部,一道纵贯南北的石砌墙体,把打井畔与柱顶石圪梁隔开,西南、西边皆为悬崖绝壁,新修高灌渠横贯东西。城垣保存较差,仅断续的石墙体蜿蜒于悬崖、陡坡上端。打井畔西南角发现二东西相距约50的圆形低洼土坑,为两口古井。遗址地表遍布石块、砖瓦、陶片及瓷片等。

3.柱顶石圪梁:位于西城西北部打井畔东,因此处曾发现大量的柱础石而得名。该区城垣遗存不甚明了,地表经平整而成数级平台,平台边缘皆用砖石砌筑,高灌渠从西北向东南穿过,渠北则为踏凤圪梁。据杨城村民讲,此处在种地时曾挖出大面积的方形铺地砖,结合田畔及地表遗存的大量石、砖、瓦及陶、瓷片分析,此处原有规模很大的建筑群体分布,其遗存的砖瓦、鸱吻残块规格较高,特别是外施黑衣的青棍筒瓦数量较多,推测此处的建筑应为当时的官衙所在地,且时代相对较早,当在中晚唐。

4.踏凤圪梁:位于西城北部,也是整个城址的最北端,西城北墙东段从半山腰东西依山形地势而筑。墙北山下为三道分布于三个条形山梁几近平行的墙体。踏凤圪梁地势高,北端及南部,发现有大面积的建筑基址暴露于地表,部分基址高出地表50 厘米,形制亦可辨。靠西部悬崖内,南北分布着四个石砌方台,自北而南,北三个石台尺寸为1.5×1.5,南一为2×7,间距为3.54.004.00。遗迹东29处,为四个分布无规则的土石堆,间距为5116。西部断崖下堆积有大量的石块、砖瓦片残块。此处亦被平整为数级平台,区域内分布有数量很多的石器,其中大小不等的石器座()最多,亦发现10余个石祖( ?),结合地形及建筑特征,怀疑此处为宗教祭祀场所。

5.西关:西关位于西城的西南部,东城墙体保存较好,南墙与紫锦城共用,且有城门与紫锦城相通,西边为断崖。此处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坡坬处遗存大量的木炭粒、草木灰及煤渣,故亦被称为灰坡。西南部几级台地上发现三处建筑基址,发掘清理了其中一处(后详述)。西边悬崖边及下部堆积有大量的石块,瓦砖残块及陶、瓷残片。当地村民广为传颂的“金腰带”亦出于西关北部。在东墙北部墙壁上(本区域)发现一窑址,断面呈椭圆形,小径()110厘米、大径140厘米、距现地表70厘米,窑壁厚13厘米——17厘米,色灰。窑内含木炭粒、灰渣、小石块、石片等。

钻探情况

考古钻探是弄明地下文物遗存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搞清城内建筑物分布情况,根据麟州城破坏特别严重的特点,我们采取了普探、重点钻探和小探坑式的方法进行勘探。东城全部采用重点钻探,发现问题,则进行密探,辅助以小探坑。其它区域则以5×510×10布孔。总钻探面积约40万平方米,重点钻探面积117500 平方米。现将各区域地层堆积,遗迹分布情况分述如下:

()地层堆积

1.东城

以当地小地名分为脑畔壕、瓮城湾、四方圪坨、中岳庙圪堵等区域,脑畔壕又以东西向水渠为界,分为南区、北区。

(1)脑畔壕

南区

A、耕土层:厚0.3,土质松散,夹杂碎石块、粗沙粒、残瓦片等。

 B、现代扰土层:深1.3——1.8,主要分布在近东城南墙北侧,呈东西向,土质杂乱,内含大量石块、瓦片、木炭灰、煤碴等。

C、文化层:深0.5——1. 1,厚0.3——0.8,土质松散,夹杂碎石块,内含木炭灰、煤渣、青棍筒瓦、板瓦片、灰陶容器口沿、瓷片等。

 D、沙土层:文化堆积层下即沙土层,上质纯净,土色透亮。

2.北区

A、耕土层:厚0.3,土质松散,内含少量炭灰、碎瓦片、石块等。

 B、文化堆积层:深O. 7——1.5,0.4——1.2,土质松散,内含大量石块、木炭块、细木炭灰,夹杂大量唐代板瓦片及唐宋时期的残瓷片等。

 C、沙土层:文化堆积层下即沙土层,土质较松散,土色透亮。

(2)瓮城湾

A、耕土层:厚0.3,土质松散,呈灰白色,内含植物根茎,夹杂碎石块、残瓦片等。

B、文化堆积层:深0.9——1.2,厚0.6——0.9,土质杂乱,内含大量石块,夹杂有瓦片、砖块、“政和”、“大观”铁钱及木炭块、红烧土块、五代至北宋时期残瓷片 等。

C、沙土层:文化堆积层之下,土质松散,结构均匀,土色透亮。

从此区文化堆积层含有石块、瓦片、砖块、木炭灰看,原应有建筑物。

(3)四方圪坨

A、耕土层:厚0.3,土质松散,夹杂少量瓦片、砖块、木炭灰等。

B、文化堆积层:0.4——0.5,土质松散,内含少量瓦片、碎石块、白灰碴、煤 块、陶片、瓷片等。

C、沙土层:厚0.3——0.6,土质松散,内含颗粒粗沙,分布不匀。

D、生土层:文化层、沙土层下即为生土层,土质坚硬,呈棕红色。

 该区东半部阶地内距地表约0.9处有大面积铺地砖及瓦片堆积,倒塌白灰墙皮,烧土块、干炭灰等,推测这里应有建筑基址。

(4)中岳庙圪堵

A、耕土层:0.3,土质松散,内含大量碎石块、瓦片等。

B、文化堆积层:深2.2——3.5,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在东部2. 1深处约有2厘米——5厘米厚的白灰层,土质松散,内含少量瓦片,陶片等。

C、沙土层:深0.5,主要分布在西部。

D、生土层:文化堆积层之下,土质坚硬,呈棕红色,夹杂少量料疆石。

2.紫锦城

该区东南高,西北低,梯田台地,西边水土流失严重。

A、耕土层:厚0.3,土质松散,夹杂石块、残瓦片等。

B、文化堆积层:深0..7米——1.6,土质松散,土色呈灰黑色,内含大量木炭灰、煤块、红烧土块,夹杂大量唐代板瓦块,陶片及五代、北宋时期的黑、白釉残瓷片等。

C、沙土层:深0.9——1.2,厚0.3——0.5,主要分布在城北局部。

D、生土层:文化堆积层下,土质僵硬,结构粗糙,呈棕红色。

该区文化堆积深厚,内涵丰富,原应有大型建筑群体。

3.西城

以小地名划分分别叙述。

(1)打井畔

A、耕土层:厚0.2,表面布满大石块、砖块、陶片、瓷片等。

B、扰土层:深0.3——1.00,0.6——0.9,内含大量石块、砖块、陶片。该层属后期人为破坏。

该区现存枯井两口,暂定为东井、西井。

东井:井口直径2.6米,探到深2.4米处为石块、砖块、瓦片等所阻,下无法探明。

西井:井口直径3米,探至深1.2米处,为沙石、砖块、瓦片所阻,下层情况不明。

(2)柱顶石圪梁

A、耕土层:厚0.2——0.3,土质疏松,内含植物根系,夹杂碎砖、瓦及陶、瓷残片。

B、文化堆积层:深2(南部),土质杂乱,内含大量石块、砖块、瓦片、鸱吻残块、 陶瓷残片、木炭灰等。

该区中部深约0.4米处,发现一南北向沙石砌筑墙体,南北长约20米,宽度不详,疑为殿基或墙基,有待进一步查明。

(3)踏凤圪梁

A、耕土层:厚0.3,内夹杂碎石块、残瓦片等。

B、文化堆积层:深0.3——1.3。北部取土破坏严重,文化层被破坏,南部堆积较厚,土质疏松,呈灰黑色,内含木炭灰,夹杂少量瓦片、陶片。

C、沙土层:文化堆积层下,厚0.3——0.5

D、生土层:沙土层下,土质僵硬,呈棕红色。

(4)西关

A、耕土层:厚0.3,土质松散,含沙,夹杂瓦片、碎石块等。

B、文化堆积层:深0.5,内含大量瓦片、砖块、石块,夹杂夯土块、木炭灰,白灰碴等。

C、生土层:文化层以下即为生土层,土质坚硬,含料僵石块,粗沙粒等。

()遗迹现象

共发现问题坑13处,编号( 1)——( 13);殿宇、廊房、长廊、墙基、城门洞等遗迹现象10处。

(1)(2)(3)(13)分别为沟渠、小路、水土流失形成的冲积沟和抽水灌渠。(4)(5)是深约2——3的冲积沟,后在平整土地时填平。(6)为砖瓦坑:深0.9 ,内含大量砖块、瓦片、石块、局部有铺砖。(7)为扰土坑:深1.3——1.8,土质杂乱,内含石块、瓦片。(8)为砖瓦坑:深1.5,内含大量板瓦、筒瓦残片、石块、鸱吻、脊兽残块、白灰墙皮、烧土块等。(9)为扰土坑深2.5——3,内含少量瓦片, 土质虚松,夹杂灰星。(10)砖瓦坑:深约1.5,内含大量瓦片、木炭块、煤碴等。(11)为扰土沟:深1.6——2.5,土质杂乱、虚松,内含大量石块、瓦片、砖块、木炭块、陶瓷残片。(12)为砖铺面:深0.4——0.7,长10,宽9,有铺砖迹象。

1.一号殿宇

位于东城东南部,现将军庙土台东边,西距将军庙约22米,呈东西向高台建筑, 坐北面南,由殿基、回廊散水、踏道组成。

(1)殿基

呈东西长方形,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长18米,宽12米,残高0.4米,殿基四周用砂质条石侧立包砌,上施盖板石,据当地村民回忆,在平整土地时地面铺砖、柱石、盖板石被机械推掉,人为破坏无遗。

(2)回廊、散水

距现地表0.7米——0.8米,低于殿基,其上覆盖大量板瓦块,夹杂石块,勘探比较困难,局部采用探坑式。回廊、散水位于殿基四周,用方砖铺砌,保存完好,柱础犹存,柱网清晰。

A、东回廊及散水

东回廊、散水位于殿基东边,南北长18.5米,宽3.5米,回廊保留六个方形砂质石柱础,由北向南,柱础间距分别为4米、2.5米、4米、2.5米、4,中心距殿基2.5米。

B、西回廊、散水

西回廊、散水位于殿基西边,和东回廊、散水对称分布,长、宽、柱础排列相同。

C、北回廊及散水

北回廊、散水位于殿基北边,东西长25米,宽3.5米,回廊保留八个方形柱础,呈 “一”字形排列,由西向东,柱础间距分别为4米、3米、3米、3米、3米、3米、4,中心距殿基2.5米。

D、南回廊及散水

南回廊、散水位于殿基南边,东西长25米,宽3.5米,回廊保留六个方形砂质石柱础,由西向东,柱础间距分别为4米、3米、9米、3米、4米,中心距殿基2.5米。

(3)踏道

位于殿基正南,南回廊第三和第四柱础之间,呈南低北高台阶状,外宽2.6米,通高0.4米,用砂质阶条石铺砌,两边护坡各宽0.2,台阶保留四级,每级宽0.28米——0.3,0.1米。踏道以南地面用素面方砖菱形铺砌,做工讲究,铺砖规格 0.33 ×0.33 ×0.04米。

通过勘探,从该殿宇南部、西部文化层堆积较厚,掩埋较深,内涵丰富以及遗迹走向分析,西、南有附属建筑。

2.将军庙殿宇

将军庙殿宇位于东城中部,现将军庙土台上,地势突兀,四周在平整土地时被机械推走,台面现当地村民作为打粮场使用,殿宇地面建筑破坏无遗,通过勘探、小范围试掘及残存零星遗迹、断崖分析,初步断定这里应有一组大型建筑。该建筑坐北面南,由南殿、北殿、走廊和附属建筑组成。

(1)南殿殿宇

A、殿基

殿基裸露地面,依稀可辨,呈方形,长16米,土墙被破坏,在殿基西边有一方形砂质石柱础,中心距殿基西南角7米,柱石规格0.66 ×0.6×0.13米。

B、散水

环绕殿基四周,宽均为0.5米,用长条砖一顺一侧丁砌,外有勾牙加固。

(2)北殿殿宇

位于南殿北边约7米,地面建筑破坏殆尽,后边又有断崖,殿宇长、宽无从可知,从殿基东北角的土圪梁残留有铺地砖分析,该殿宇内、外地面用方砖铺砌。

(3)走廊

位于南北大殿东边,西距南殿东散水约0.4米,呈南北向,长4米,宽1.5米,地面用方砖铺砌,在廊面南端有一东西向砖砌暗水道通过,上盖方砖,水道内口宽0.2米,高0.15米。该走廊连接南、北大殿,是进出南、北大殿的必经之路,说明北殿规模大,起台高。

(4)附属建筑

A、北踏道

位于走廊北端,呈南低北高台阶状,两边用条砖做斜护坡,中部台阶式,残留一层台,台宽0.3米,高0.1,北端破坏。

B、南踏道

位于走廊南端,呈南高北低台阶状,规格、做法和北踏道相同,且对称分布。

C、台明及散水

位于南踏道东边,和南踏道东西相连,台明东西残长6米,东端被破坏,宽0.4米,用两行条砖东西向顺砌。散水紧贴台明北边,宽0.4米,低于台明0. 15,用条砖南北向顺砌。

从台明及散水分析,南殿东边应有附属建筑。

D、砖铺面

位于南殿基散水外西南角,暴露地面,做工规整,分析南殿宇西边散水以外用方砖铺地或者应有附属建筑。

3.长廊、廊房遗迹

长廊、廊房遗迹位于四方圪坨南,西、北部和四方圪坨北边城墙相接,地势低洼,水土流失严重,加之平整土地等因素,北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长廊

长廊呈东西向,西端城墙墙体坍塌叠压。长34.5米,宽1.5米,上距地表1米,廊面全用方砖铺砌。

(2)廊房

廊房分布在长廊北侧,由长廊进入廊房,廊房室内地面用方砖铺砌,略高于长廊地面,现已探明有四间,房与房之间用砖墙间隔,由东向西分别以叙:第一室净宽10 米,东墙宽0.8米,残高0.3米,残长14米;西隔墙宽0.4米,残高0.3米,残长8米;第二室净宽9.8米,西隔墙宽0.4米,残高0.3米,残长7米,北部被水冲走;第三室室内净宽11米,西隔墙宽0.4米,残高0.3米,残长8米;第四室室内残宽3米。

4.二号殿宇

二号殿宇位于将军庙殿宇西北,北边和北城墙接壤,地势低洼,北半部破坏严重,东南部扰动大,地层堆积厚,瓦片、碎石较多,叠压关系复杂,勘探比较困难。

该殿宇坐北面南,规模较大,建筑独特,由殿基、隔墙、踏道组成。

(1)殿基

呈东西向,北半部破坏不清,残留殿基南边部分。南边东西长约47米,西段留有柱础,东段砖、石包砌做边,由西向东,西边包砖砌石无存,留有四个柱础,呈“一”字形排列,第一、二、三柱础中心间距为3.5米,第三和第四柱础中心间距为5米,中部无砌石,分析为踏道的位置。由西向东在26米处用砖、石包砌,外石内砖,总宽0.8米,砖墙宽0.4米,该段长14米,再由14米处向北直拐3.6米,再折向东6.5米止于断崖,用侧立石包砌做边,包砌墙宽0.4米。

从第三柱础向北11米,向东12.5米,再向南拐5,5米处向东再拐3米折向南6米和殿基南边相接,该段长2.6米,用侧立条石包砌。

2)隔墙

 呈南北向,分隔主殿宇,室内外方砖铺地,由西向东,第一隔墙残长11,宽0.8 ,条砖砌做,隔墙南端和第一柱础东西中心间距1.7;第二隔墙残长8,宽0.4,条砖砌做,南端内藏第二柱础;第三隔墙残长9,宽1,用砂石砌做,南端有2长缺口,与第三柱础重合;第四隔墙残长11,宽0.6,用条砖砌做,在南端2.5处有一东西向隔墙,墙长2.5,宽0.4,北5处又有一东西隔墙,残长1,宽0.4,用条砖砌做;第五隔墙长10,宽0.4,用条砖砌做。第一、二隔墙间距4.5,第二、三隔墙间距3.3,第四、五隔墙间距10.5

(3)踏道

位于殿基南边中部,北距殿基南边6.5米,踏道残留底层砌砖,东西宽20,两边用条砖砌成斜护坡,北端无遗,踏道底层用条砖一平一侧东西向顺砌,每层宽0.3米,高0.1米。

从柱础之上残留有木炭块、大量烧土块和木炭灰推测,该殿宇毁于战火。

该区域文化层堆积较厚,扰乱面积大,叠压关系复杂,给勘探带来极大困难,无法弄清殿宇的真实面目,有待今后进一步工作。

5.九曲回廊

九曲回廊遗迹位于东城四方圪坨北,北边和长廊相接,南边向东直拐,西段呈南北曲尺形,廊面用方砖铺地,用单条砖顺砌做边,廊面净宽1.5米,上距地表0.8米——0.9,柱础置于回廊外侧,西段直线距离约48米,拐角为120°,保留三个柱础,由北向南,柱础中心间距分别为20.58米。在32米处有一东西向砖、石混砌墙基,残长10米,宽0.6米。回廊以西有大面积铺砖,分析西边还有建筑。在回廊南端向东急折,即东段回廊,东段残长28米,廊面宽2.5米,东端向北凸出长10.8米,宽9.2米,推测为亭台的位置,由此可向西、南、东三方向。

通过勘探,回廊东北部大面积扰乱,乱石密布,勘探困难,据调查,该区被称为乱石坑,结合回廊与长廊、二号殿宇、将军庙殿宇地理位置、建筑布局看,西北地域空间稍大,分析应有建筑群。

由于当地村民忙于春播,使勘探不能正常进行,无法准确的弄清东城北半部建筑遗迹之间的关系。

6.三号殿宇

三号殿宇位于将军庙殿宇南边,低于将军庙殿宇约2.5米,在平整土地时, 建筑被破坏,仅剩殿基生土台和南边部分包墙。

该殿宁平面呈“凸”字形,坐北面南,南边残留殿基包墙,东西残长24.5米、宽0.3米、高0.4,距地表0.2米——0.3米,西段7米长用侧立石、盖板石加固,东段用砖、石混砌包边。殿基以南残留铺地方砖,南北宽约3米,殿基东、西两边侧石、包砖被揭,残留生土台,由生土台可知,殿基南边长约55米,两边各从10处向外凸出5米,殿基南北宽约30米。

在殿基南包墙南边有三道晚其隔墙,呈南北走向,由西向东,第一道隔墙长12.5米,宽0.5米,南端向西微斜;第二道隔墙长11. 7米,宽0.5米,与第一道隔墙间距 6.6米——7米;第三道隔墙长8米,宽0.5米,与第二道隔墙间距5.2米。三道隔墙均用片石砌做,残砖夹缝。距地面0.3米——0.5米,南端被扰乱破坏。

通过勘探、调查认为,该殿宇西南有一东西向扰土沟,在平整土地时,殿宇殿基部分取土回填沟内,因而殿宇遭到破坏,甚为惋惜。从地理位置看,该殿宇和将军庙殿宇近在咫尺,基本上处在南北中轴线上,分析为将军庙的前殿,准确与否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7.四号殿宇

四号殿宇位于东城西南隅,地面建筑破坏无遗,通过勘探,该殿宇平面呈几何形,周围扰动较深,扰乱面积大,地面建筑被机械推掉,仅留殿基生土台和东南角散水铺砖。殿基生土台东西长约39米,南北宽约27米,残高0.3米——0.4米。再结合城墙西南角断层大量瓦片灰土堆积来看,这里应有建筑。

8.五号殿宇

五号殿宇位于西城西关墩畔近沟道边沿台阶地内,面积720平方米,现已发掘,清理出土了一组保存比较完整的庭院式建筑,殿宇坐北面南,夯墙坚实,柱网清晰,铺砖完好,详见发掘情况。

9.城墙

西城墙:位于瓮城湾东边,南北向,墙宽10米——12.5米,墙体上层夯土在平整土地时被机械推走,残留根部,墙面东边是扰土,西边是回填虚土。

各北城墙:位于四方圪坨北边,墙宽14米,用土夯筑,内墙面距现残留城墙南约6米外墙面距一残留城墙北约8米。

10.城门

位于瓮城湾东城墙靠南部,南距东城南墙约18米,门洞坍塌,残留门道和地面铺砖,门道两边用砖、石护砌,门道呈东高西低微斜坡,距地表1.6米——2,门道长15米,宽5米,残高3米。该城门是为由东城进入瓮城而筑。

发掘情况

(一)西城西关建筑基址的发掘

经过钻探,在西城西关发现一组保存较好的建筑基址,且距地表极近,为防止进一步的人为破坏,我们遂对其进行了清理发掘。发掘采用大面积布方、逐层下挖,最后暴露遗迹的方法进行,共布6 ×6米探方20个,总揭露面积近700平方米。

基址位于西城西关墩畔,西靠悬崖,北、东、南现为梯田式平台耕地。基址上部为平整耕地,耕土层厚10——20厘米,耕土层下即为基址部分。

基址座北面南,以南北中轴线布局,中轴线方向北偏东13°。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中部,分为前殿、庭院甬道、后殿三部分。

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东西面阔10.70米——10.85米,南墙短于北墙15厘米,南北进深8.7米——9米,西山墙略长于东山墙。殿面积97.2平方米,地面皆以方砖铺地,铺地砖规格为30 ×31 ×4厘米型或31×33×4厘米型。地表凹凸不平,显然是经过长时间的踩踏、磨损。殿后部中间,分别距北墙1.75米处,有二圆形柱础石,与东山墙、西山墙及后墙柱基石对应。两柱础石低于地面8厘米——10厘米,相距 4.10米。西柱础石径53厘米,东柱础石径48.5厘米。东柱础石南40厘米处,为两段交叉所置烧焦木头残段,残长分别为90厘米、129厘米。西柱础石与北墙、两柱础石间分别为宽5厘米——8厘米的无砖长槽,推测应为隔断的位置。四墙皆为两面包砖、中间填以夯土的墙体,东、西山墙宽1.1米——1.2米,北墙西段宽1米,东段宽 0.75米,南墙两端各宽0. 7米。

四墙各有柱础、基石四,其中南墙中部无墙体,两柱础石置于墙体两端。柱础石下方上圆,西柱础石:底边66厘米、圆径60厘米、柱径45厘米。东柱础石底边71厘米——72厘米、上圆径62厘米、柱径50厘米。两柱础石间距5.35米,为前殿木质门窗位置。门南为前殿台明,以砖铺地,残存宽度为2.25米。后墙中部亦无墙体,宽3.5 米,应为殿的后门。

后墙北1.85米——2.25米处,为一行四方排列整齐的柱基石,与后墙柱基石相对应,分析为后墙北回廊。

中部为连接前、后部的甬道、院落。院落、甬道边皆以沙质条石铺砌,条石宽22.5厘米——30厘米。甬道两侧为二低于甬道30厘米——40厘米,西宽4.5米、长5.8米、东宽2.0米、长5.8米的小院落,院落上部堆满板瓦。

甬道两边为条石,中铺长砖、方砖。通长7米、宽1.55米。走道北为西宽1米、东宽1.5米的砖铺面,应为后部建筑散水。

后殿又可分为前后室,前室南墙不正,中门宽3.70米,以两山墙处为准,西进深4米,东进深3.5米,宽10.5米,地面铺以方砖。南墙西面为砖包夯土墙,宽0.4米,墙东头为一方形柱基石,东面为砖石混砌墙,西头亦有一方形柱基石。东、西山墙皆为砖包夯筑,东墙宽1米,西墙宽0.95米。后室高于前室4厘米,中部有门通前室因破坏,宽度不详。后室现存进深4.5米,北部遭破坏,情况不明。后室前墙门西为砖砌,宽0.8米,东为砖包夯筑,宽0.8米。墙中部有柱基石二,分别与前室南墙柱基石相对应。东、西山墙与前室同。室内距前墙4.2米,东、西有二柱基石,与前墙中部柱基石对应。

主体建筑两侧,分别有耳房等辅助建筑。前殿西墙外2.75米处,为下层建筑的基址,距上层地面18厘米,两地面间夹杂灰土。上、下层铺地砖规格相同。西距殿西墙6.75米处,为另一堵南北向的墙体,南部为砖石混砌,北部为砖包夯土墙,宽75厘米,墙中有柱基石二。南墙与前殿南墙相接,砖石混砌,宽65厘米。殿西北角墙外1.95米处,有一与殿西北墙角柱基石对应的柱基石一,分析应为殿西回廊柱基石。殿东北墙外与殿北回廊东边,有几段短墙体,内地表有大量灰土,此处应为厨房。殿西北角1.65米处,为一东西向、上下两块筒瓦相扣的下水通道,地表现存1.2,斜通向地下。

中部东院落东0.75米处,为一耳房,东西宽4.9米,南北长5.9米,东北角向北西各伸出1米、2.5米。此房低出砖地面30厘米,东南角以石板铺地,房中有灶台痕,内出土有大量陶片(己修复二陶罐),并有少量瓷片、石器座()出土。耳房东墙体外15厘米处,为一南北纵置,用石片及筒瓦筑成的排水道,断续长10.5米,直通南大殿东。

整个基址分布有序,柱础基石排列整齐;基址西南角出土一“官”字瓦,附近还采集有“官”字方砖。基址内出土陶器2件、瓷器1件、石器2件、铁器1件、骨器1件, 并有大量板瓦、筒瓦及部分陶、瓷残片出土。从其规模、出土物等分析,此组建筑应为宋代麟州城某官署衙门所在地。

()城东柏树畔墓葬的清理发掘

2002525——29日,我办对麟州城东被盗墓葬群进行了调查与抢救清理发掘工作。

墓群位于麟州城东约1000米的柏树畔南坡,共发现被盗墓葬6座,我们对其中3座进行了抢救清理。墓葬群在历史上曾被盗扰。从三座墓的形制、出土器物来看,时代为北宋时期,与麟州城关系密切。2002 YBM3四壁存有梁架斗棋仿木建筑图案, 对研究宋代建筑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遗物

麟州城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沧桑,留下了大量的实物遗存,在田间地畔,城墙内外,残砖碎瓦、陶瓷残片俯首可拾;村民院落,田埂墙头,石器及砖瓦建筑构件,随处可见。

在调查、勘探工作中,共采集、出土、征集陶、瓷、石、铜、铁、建筑构件等标本444件,器物84(),钱币95枚。

陶片及器物主要以泥质灰陶为主,质地细腻,多为轮制。器表多素面,部分陶片内有麻点抵手。可辨器形有晚唐至北宋的“风”字砚、双系罐,宋代大口卷沿罐等。

瓷片及器物可分为粗胎、胎质略粗和细胎瓷三类。窑系主要有定窑(包括山西介休窑、霍州窑)、耀州窑、磁州窑、灵武窑及当地民窑。釉色有白釉、青釉、酱釉、油滴釉、兔毫釉及绞胎釉等。花纹装饰有缠枝、折枝牡月一、葵花、珍珠地、鸟纹等。装饰工艺有印花、刻花、划花、绘花等。可辨器形有碗、盘、杯、盒、盏、罐、瓶、壶、砚、炉 等,时代为中晚唐、宋、金、西夏、元,其中宋代所占比例最大,近34% ,唐代2.0%,金代20%,元代14% ,西夏2.1% ,还有部分瓷片时代难以确定,需进一步考证。

石器有擂石、石器座()、石祖( ?)、石磨、石臼、石碾、石滚、石夯、石砚等,时代为宋代明清时代。

铜器及铁器数量较少,主要有宋——晚清的铜簪、铁权、铁簪头、铁夯、铁刀等。

建筑构件主要为陶质和石质两大类,陶质主要有方砖、条砖、瓦当、滴水、筒瓦、脊兽(包括少部分琉璃瓦、脊兽)等,时代为唐——明。石质主要有柱础石、柱基石、石水槽等。

结语

据文献史志载,麟州城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724),“开元十二年分胜州连谷银城二县置麟州”《旧唐书·地理志》。五代及宋时仍沿唐建制,辽金时为镇西军、神木寨,元、明时为云州、神木寨,明正统八年,神木县移治今县址,麟州城废(清道光二十一年《神木县志》。

这里,我们根据调查、钻探、试掘所获得的资料,参照文献史料,对麟州城在历史上的兴废做一简单探讨。

《旧唐书·张说传》卷97、《资治通鉴》卷212、《册府元龟》卷986,都对麟州城的建制之因做了记载:唐开元八年(720),突厥人康待宾在兰州池州聚众反唐,并得到时居于今鄂尔多斯南沿、陕北“六州杂胡”的响应,势力逐渐壮大。唐遣兵部尚书工睃发、燕国公张说前往镇压,于开元九年(721)擒获了康待宾,平定了叛乱,并经张说奏请,于天宝元年,即开元十二年(724)置麟州。

调查、勘探所得文物标本,证实了麟州城在唐代己兴起的事实:东城、紫锦城及西城各区域在勘探中,都发现有唐代板瓦;西城打井畔发现的巨形石碑、飞天纹滴水以及群众捐献的部分覆莲柱础、陶罐等,皆为唐代遗物;另外征集、采集的唐代器物、标本有“风”字砚(其中一方有“胡家”字样)、绞胎釉瓷片、部分“官”字砖、瓦以及“开元通宝”、“乾元重宝”钱币等。199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麟州城的试掘中,在紫锦城西城墙外发现宽3米的护城沟,从地层及包含物看,此沟挖于唐代;西城柱顶石圪梁遗存的大量唐代青棍瓦及部分脊兽,东城北区等地钻探发现的青棍瓦,说明在中晚唐时期,麟州城内就有了规模较大的建筑群体。

从唐建麟州城起,这里就是汉番交兵的前沿阵地,宋代更成为宋夏对立、辽金争夺的边关要塞,这在《资治通鉴》、《旧五代史》、《续资治通鉴》、《宋会要》、《宋史》及道光二十一年版《神木县志》里,有大量的记载。是时大小战役时有发生,麟州城几番沦陷,数度得失。麟州城(特别是西城)遗存的大量的防御性武器“擂石”及部分铁箭头、铁刀等,则是这段历史最有力的证据。

从麟州城整个遗存来看,宋代所占比例最大:西关建筑基址从其总体布局、建筑特点看,与宋代营造法式基本相符,基址中还出土了部分宋代陶、瓷残片;东城一号殿基出土的刻有“元丰七年正下”字样的垂带石(殿南踏步东垂带石),更说明此基址时代为宋无疑;城东抢救清理的几座古墓葬,形制与府谷徐家峁折家祖坟相似,而此墓群已确定为宋代;器物遗存中,宋代所占比例最大,采集、征集的95枚钱币中,宋钱 85枚,占总数的89.4%。城址内还发现数量很多的黑的棋子。这一切说明,虽然宋代麟州城作为边关要塞,战事频繁,亦有其相对稳定的时期,诸多建筑基址的发现,丰富的文物遗存,反映了它繁荣的一面。

西夏、金几度攻陷、占领麟州城,也留下了部分实物遗存。在采集到的标本中,西夏文物也占了一定比例,金代遗物则更加丰富,以瓷器()为例,占总数的20%,仅次于宋代。西关建筑基址出土的铁夯,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博物馆所藏的西夏铁夯形制相似,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也是史料“汉番杂居”的实物见证。

元代遗存也较丰富,瓷片、瓷器占总数的14%

县志载麟州城废于明正统八年,城址内明、清遗物较少,亦与史志记载相符。

麟州城虽历经千年沧桑,人为、自然破坏比较严重,但该城的历史价值及文化内涵还是十分重要和丰富的,麟州城作为唐宋边关历史的载体,对研究古代军事史、少数民族史及民族关系史有着重要的价值,保护工作尤为重要。因此,首先要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而开发利用的方案应在专家论证并通过后方可实施。

 

榆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026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2013-11-08 08:49:18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