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09年第一期 >> 文化长廊 >> 杨家将的史实与传说(连载之四) >> 阅读

杨家将的史实与传说(连载之四)

2013-11-08 15:23:57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257
内容提要: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上了宋朝的开国皇帝,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反对他当皇帝的人有的是。那些不在开封的原后周地方实力派,怎甘心眼睁睁看着偌大的中原大地,落入赵家之手?

第四章  北汉的危亡

一、宋太祖的心愿

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上了宋朝的开国皇帝,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反对他当皇帝的人有的是。那些不在开封的原后周地方实力派,怎甘心眼睁睁看着偌大的中原大地,落入赵家之手?他们中的不少人有野心入主中原,反正这天下也不是命里注定不能归自己,而一定要给赵匡胤。谁能在战争中得胜,谁就可以是真命天子。太原人,后周节度使李筠,首先向赵宋发起挑战。李筠在潞州(今山西长治市)已有八年,无论是凭借地方势力还是军事实力,都可以与赵匡胤作一番较量。为了增加保险系数,李筠秘密派人到太原,向北汉送礼拉关系,希望北汉与他联合起兵反宋。北汉主刘承钧原来就与后周水火不容,如今周易主属赵氏,正想乘这个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因而不听人劝告,答应与李筠联合攻宋。宋建隆元年(960年)五月初,也就是赵匡胤当皇帝仅四个月,北汉刘承钧就从太原起兵,直达太平驿(在长治西北)。遥想五年之前,李筠曾在此与北汉兵戎相见,如今李筠为一已之私利,只得在太平驿迎接刘承钧。这次刘承钧腰硬气粗,封李筠为西平王。李筠见北汉兵仗并不威严,又知道北汉兵打仗不怎么样,心里后悔引狼入室。从李筠与北汉联合的第一天起,双方就各怀鬼胎而貌合神离。

李筠事先不向北汉打招呼,就从潞州发兵三万,南向长平,准备独自直趋开封。孰不料不到长平就被宋将石守信打败,死伤三千人,李筠总算到达泽州(今山西晋城)。赵匡胤心里清楚,自己当皇帝不到半年,如果不消灭李筠,将国无宁日,因而决定亲自出马,于六月初到达泽州城外。李筠在泽州南已被石守信所败,退守于泽州城内。宋太祖命令围攻泽州城,半个月后,泽州城被攻破,李筠自知死无葬身之地,跳进大火自焚而死。宋太祖乘胜北上,直趋潞州。潞州为宋所有,北汉兵急忙从太平驿撤退,保全了兵马,只有北汉的两位文官,跟随李筠到泽州,被宋虏杀。

宋太祖回京,心里老大不高兴。他并非生李筠的气,而是生北汉的气,我代周自立,与你北汉有何关系,你刘承钧竟然兵陈潞州,想乘人之危。宋太祖一气之下,实在想发兵太原,消灭北汉。他私下征求意见,探讨能否消灭北汉。阳曲人张永德对赵匡胤说:太原兵虽少,但打仗不怕死,更主要的是有契丹作后盾。攻打太原刘承钧,契丹必然派兵增援。依目前的力量,我们打不败契丹。不如派间谍到契丹使反间计,挑拨契丹与刘承钧的关系。要等待机会,心急了不成。宋太祖觉得有道理,这才放弃进攻太原。

就在宋太祖考虑是否攻打太原之时,原后周保义节度使、晋南人袁彦,也“日夜缮甲治兵”(《长编》卷1)、蠢蠢欲动、想起兵反宋。袁彦当时在陕州(河南陕县),控制着山西的平陆、夏县、芮城,以及河南的灵宝等地。宋太祖探知袁彦不怀好意,派潘美到陕州去监视袁彦。潘美只身闯虎穴,终于说服袁彦臣服宋朝。宋太祖很高兴,表扬潘美未动一兵一卒,就使黄河两岸地区归服宋朝。不久,远在扬州(江苏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效法李筠,举兵反宋,宋太祖再次亲征,攻破扬州,李重进跳火自杀。潘美在进军扬州中,提任行营都监,立了战功。

就在出征扬州前,宋军与北汉兵在山西打了次大仗。原来,镇守晋州的宋将荆罕儒不把北汉放在眼里,经常深入北汉领地骚扰。北汉居民多闭门不出,任由宋兵横行。荆罕儒见北汉好欺负,领千余骑兵直达汾州(山西汾阳)城下。烧毁城外草市后退还京土原(在孝义县南)。北汉刘承钧听说荆罕儒击掠汾州,派兵万人赶到京土原,荆罕儒回头与北流军战,结果落马被杀。这是北汉与宋朝的第一次正式作战,北汉旗开得胜。从此,北汉与宋边境冲突不断。次年三月,北汉攻麟州,被杨业之弟扬重勋击败。杨业、杨重勋兄弟此时各为其主,但想来不大可能兄弟相互残杀,北汉不会派杨业去麟州作战。十二月,宋李继勋败北汉兵。又次年,北汉分兵攻打潞州、晋州,被宋击退。

宋乾德元年(969年)七月,郭进、曹彬等攻北汉,俘获北汉数千人。八月、宋军攻占北汉乐平(山西昔阳)。北汉及契丹兵于九月反攻乐平,结果被郭进所败。次年春正月,李继勋等率骑、步兵上万人,攻北汉辽州(山西左权),北汉与契丹联合防宋,宋军大破北汉与辽军于辽州城下。宋太祖念念不忘消灭北汉。赵普劝阻说:如果打太原,契丹必来援,宋军难胜。即使攻下太原,契丹也不会甘心,与其背腹受敌,不如先打江南,之后再回头打太原及契丹。宋太祖赞成赵普先南后北之策,至此宋与北汉、契丹和平相处多年。这里还有个笑话。宋太祖曾派人秘密越过边境,告诉刘承钧说:你与周氏是世仇,应当对抗;但宋与你无仇无恨,为什么不投降?如果你想统一中国,可以到太行山下决一死战,看谁胜谁负。北汉刘承钧听后,也派人去告诉宋太祖,我们的土地兵甲,不及你宋的十分之一,根本不敢与你大宋决战。我之所以不降你,是因为如果我投降了,我们刘氏家族及朝廷中的文官武将,到那里去当官找饭吃?宋太祖听后,觉得刘承钧无侵犯之意,所以也就暂不对北汉动干戈。

待到公元968年七月,北汉刘承钧病死,养子刘继恩即位。刘继恩刚当皇帝才两个月,就被内待杀死,其弟刘继元即位。刘继恩、继元、继文、继业(杨业)等,其实是异姓兄弟,北汉内部混乱一时,而宋朝却蒸蒸日上,已经打下了后蜀。宋太祖左思右想,觉得消灭北汉的时机成熟。于是临时改变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调集大军,乘北汉混乱之机,大举伐汉。刚即位的刘继元急忙向契丹求救,又派杨业前往抗宋。

此时,杨业已经步入中年,担任北汉的侍卫部虞侯,这是统领北汉精锐部队的官职,有很大军权。刘继元之所以放心让杨业担任此职,可能是因为杨业是刘继元的异姓兄弟。刘继元之所以要让杨业领兵去抗宋,不仅因为杨业可靠,而且由于杨业武艺高强,作战有智有勇。杨业带兵到达团板谷(祁县东北),北汉的马峰领兵过河时,遇到李继勋宋军。马峰不会打仗,被李继勋打败。宋军乘胜渡过汾河桥,到达太原城下,焚毁延夏门,包围了太原城。十月,宋太祖派人到太原,向刘继元劝降。刘继元不想降宋,大将郭无为倒想投降。十一月,契丹应刘继元之求,派兵向太原进发。李继勋等得知契丹援兵临近,料想太原难以攻下,急忙退兵。宋军兵退晋州。北汉兵乘机反攻,一直打到晋州和绛州。想来杨业参与过追击宋军。

太原未打下,反而损兵折将,宋太祖窝了一肚子火。开宝二年(969年)正月初,宋太祖命令曹彬、党进等率大军再攻太原,自己随后亲征。宋太祖到达潞州,调集大批粮食,作攻太原的后勤供应。这时杨业仍在团柏谷,据险而守。宋军先头部队到达团板,北汉将陈廷山不战而降。杨业难以抵敌,只得退还太原。

刘继元不分青红皂白,将杨业解除军务。宋将李继勋等,再次包围太原。三月,宋太祖从潞州起驾,到达太原城外。宋太祖视察太原城,但见太原城“匝合及四十里”,“形势山耸”,“气概雄壮”(《珍席放谈》卷下),固若金汤。怪不得周世宗及宋军多次攻城,都无法得手。宋太祖命令在太原城外筑长连城,防北汉兵外逃,又在汾河架新桥,以利交通,之后,又听陈承昭的建议,准备用汾水灌太原城,由陈承照负责,筑长堤,截汾河水。三月末,一切准备就绪,宋太祖命令军士四面攻城。北汉兵也不好惹,不但守住了城,而且出城袭击宋军营寨。杨业又恢复了军职,带领数百骑兵出城,袭击宋东寨。东寨守将是宋大将党进。杨业与党进交锋,势均力敌。杨业怕城中有失,不敢恋战,从城濠中援墙入城。

四月,契丹援兵到达忻州,进逼忻州与阳曲交界离太原不远的要地石岭关。宋太祖派数千精锐骑兵,由何继筠率领,前往石岭关迎战契丹。何继筠领兵前往,与契丹兵大战于阳曲县北,将契丹兵打败,杀死千余人。宋太祖叫人将契丹人头,向城中展示。北汉日夜盼望契丹援兵到来。如今见契丹也败于宋,不免丧气心惊。五月初,契丹再次援太原,被宋军阻击于嘉山(河北曲阳东),宋太祖得知契丹兵马难以接近太原,便对太原城发起总攻击,引汾水向城内淹灌。宋兵乘小船,用强弓射箭攻城。城上北汉士兵也放箭射杀宋军。一直打到五月底,太原城还是攻不破。作为固守太原城的主将杨业,不但日夜指挥守卫,而且曾又一次出城夜袭宋军。只是由于脚被马足踏伤,不得已返回城内。

宋太祖兵围太原,已有三月,太原城终难攻破。由于天热,宋军多病,加上契丹又有援兵前来,宋太祖无奈,只得于闰五月初,撤围退兵。在这次保卫太原的战斗中,杨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弟杨重勋,则早已归宋,并且到太原拜见了宋太祖。经过这次太原之战,宋太祖真正体会到北汉难以消灭,所以又恢复先南后北方针,暂不进攻北汉,与契丹订立了和好条约。条约签订后,契丹通知刘继元,今后不得向宋挑衅。刘继元很难过,只得打落牙齿肚里咽,从此,宋与北汉之间多年相安无事。

《长编》第10卷上,六月有如下一则记载:宋太祖太原退兵后,“时契丹遣其将南大王来援,屯于太原城下,刘继业言于北汉主曰:‘契丹贪利弃信,他日必破吾国。今救兵骄而无备,愿袭取之,获马数万,因籍河东之地以归中国,使晋人免于涂炭,陛下长享贵宠,不亦可乎?’这就是说,杨业曾主张向宋投降,还曾主张袭取契丹之兵马。杨业对契丹当然没有好感,但他身为北汉主要将领之一,又是刘继元的义兄弟,保卫北汉,求得刘家生存统治,是第一位的,因而,杨业不可能主张降宋。从当时的情况分析,杨业一直坚持抗宋,怎么可能在宋军退走后,反而提出投降呢?还有杨业袭击契丹兵的想法,也很不切合实际。难道契丹的数万兵马是吃素的,等着你去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获马数万”?可见,这条史料的真实性很小。事实上,在太原被围时,多次主张降宋的,不是杨业而又不是郭无为。郭无为由此而被刘继元所杀。

直到开宝九年(976),宋太祖基本统一南方,他多年来一直想消灭北汉的愿望,似乎应当实现了,便于八月间命令党进、潘美等兵分五路,大张旗鼓地攻伐太原。九月,党进等宋军攻达太原城下,太原又一次处于危亡关头。真是北汉命不该绝,就在此时,宋太祖突然死亡,其弟赵光义即位,一时顾不上打太原之事,所以命令撤军。北汉再一次逃脱厄运,宋太祖消灭北汉的遗愿,落到了赵光义的肩上。

二、斧声烛影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向来是历史学家研究、考证、推测的千古之谜。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宋太祖的死亡经过。

根据《湘山野录》等宋朝的笔记记载,开宝九年(976)宋太祖听信了一位道士的谎言:如果今年十月二十日是晴天,皇上还能活一纪即12年;如果那天是阴天,皇上就得赶快安排后事。宋太祖心里记住了道士的算命之言,待到十月十九日晚,便急忙到太清阁观察天气。宋太祖登上太清阁,举目望天,天空晴好,满天繁星。宋太祖十分高兴,心里想,再过几个时辰,便是二十日,天气一定也晴朗,我又可以活十二年。谁料天有不测风云,不多时,天空渐渐阴暗,还飘起了雪花。宋太祖大惊失色,急忙派人去叫来弟弟赵光义,准备安排后事。赵光义在陈桥兵变及后来的南征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已经被封为晋王。

赵光义来到宋太祖的寝宫,宋太祖把宫妾宦官等都打发走,只有兄弟俩对酌。饮酒之间,有人从房外看见屋内的烛影下,赵光义“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意思是看见赵光义似乎有不想接受哥哥嘱托的样子。时间已到三更,夜声人静,宋太祖送弟弟出门。在门口,宋太祖“引柱斧戳地”。柱斧是一种表示身份的仪仗之类的铁木棍。并且大声对赵光义说:“好为之”即好自为之。送走弟弟后,宋太祖就回房睡觉。四周很安静,外面飘着雪花。大胖子赵匡胤在房里睡着了,“鼻息如雷霆”,打呼噜声很想。将近五更,快要天明之时,房外的侍卫们,忽然听到宋太祖的“鼻息声异”,打呼噜声音不正常,急忙走进宋太祖卧室。这时,宋太祖已经死在床上,年仅49周岁。

皇帝突然死亡,好比天塌地裂,侍卫们吓得乱作一团,赶快报告宋皇后。宋皇后当时年仅二十七岁,实在也慌得毫无主意,只好命内待(宦官)去叫宋太祖的儿子赵德芳,宦官王继恩是赵光义的亲信,他竟然不去找赵德芳,而是去找赵光义,封建社会很讲究先来后到,谁先到皇帝遗体前,谁就可以发号施令,实际上是继承皇位。王继恩到晋王府门口,恰好碰上精通医道的御医程德玄。程德玄是来给赵光义作身体检查的。王继恩告诉程德玄,皇上已在半夜驾崩,他是特地来找晋王,看应当怎么办。两个人一起进了晋王府,报告了赵光义。赵光义一听哥哥死亡,也很吃惊,三人急忙赶到宫中。王继恩先去报告了宋皇后,说是晋王来了。随后赵光义也到了。宋皇后一见赵光义,便对赵光义恳求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官家是对赵光义的尊称,意即皇帝。为什么宋皇后要如此恳求?在封建社会,为了抢当皇帝,父杀子,子杀父,兄弟叔侄之间骨肉相残,是常有的事。宋皇后深怕赵光义也来这一手,所以不得已苦苦恳求手下留情。赵光义此时此刻,倒很大度,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勿忧也。”九年之后就不行了,曾先后将赵匡胤的儿子逼死。

天色刚亮,大臣奉命来到宫中,“以瞻圣体”,但见赵匡胤遗体气色如常,“如出汤沐”,没有被杀或被毒死的迹象。九月二十日,赵光义在万岁殿颁诏书,即皇帝位,是为宋太宗。

以上是史书记载赵匡胤死亡的经过。本来,对于宋太祖究竟是如何死的,用不着史学家去用心研究。由于赵光义是弟即兄位,不合父传子的纲常,加上宋太宗后来逼死自已的侄子,所以史学家们推测是赵光义为当皇帝,在喝酒之时,在酒里偷偷放了毒药,将亲哥哥毒死。在毒死之前,赵光义故意离开赵匡胤,派王继恩监视。所以宋太祖一死,赵光义便抢先来到宫中。不过,这些都是后来史学家的推测。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赵匡胤是因为喝了酒,加上受惊,所以在天亮之前,突发心肌梗塞或脑溢血而暴亡。其临死前的呼噜不正常,正是此两种病发的症状。因呼吸困难,气不够用,此类病人在临死前,多有吼声或叹气之声。相比这下,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更大。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斧声烛影之谜。现在大家都在猜谜。有朝一日有更详情准确的历史资料发现,便是谜底揭开之时。公平而论,宋太祖还是历史上有作为、有贡献的开国皇帝。他不仅统一了南方,而且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为宋朝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宋太祖也有失误,例如过分集中军权,政权等等。但这些失误,并不能否定他的历史功绩。

   宋太宗的图谋  

赵光义虽然顺利地当上了宋朝的第二代皇帝,但在登位之初,其地位并不十分稳固,其原因,当然是因为弟即兄位,加上传说纷纷的斧声烛影之嫌,文武大臣心里老是觉得光义即位不大正常。原来臣服于宋太祖的文臣武将,对宋太宗就不那么尊从。宋太宗心里有数,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适当处理宋太祖留下的老臣宿将。这是一件麻烦而又必须小心从事的工作。既然宋太宗在人们心目中的威望,还没有提高到足以服众的程度,那么,他就必须拿出几下子,让人佩服,以提高威信。而提高威信的最有效办法,便是对外战争。倘若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不仅可以转移人们的视线,而且可以以此为资本,炫耀于国人,显示于中外,这一点,宋朝人就曾看出并指出过:“太宗始嗣位,思有意贴服中外”(《铁围山从谈》卷1)。从当时的形势看,发动对外战争,目标只有两个:北汉和契丹。宋太宗先选中了北汉。他曾对人说:“太原我心取之”(《长编》卷20),目的就是作舆论动员和准备。

为了攻打北汉,宋太宗加强军事训练,调整将帅,集中了武器和粮食,并假意同契丹修好,以麻痹契丹。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宋太宗决定亲征太原。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征求主管军事的曹彬的意见:“柴世宗及我太祖皆亲征太原,以当时兵力而不能克,何也?岂城壁坚完不可近乎?”曹彬回答说:“世宗时,史超败于石岭关,人情震恐,故师还。太祖顿(屯)兵甘草地中,军人多被腹疾(腹泻或痢疾),因是中止,非城垒不可近也。”宋太宗又问:“我今举兵,卿以为何如(如何)?”曹彬回答得很干脆:“国家兵甲精锐,人心忻戴,若行吊役,如摧枯拉朽耳,有何不可哉!”只有宰相张居正等表示不值得大动干戈,去攻打一个小小的太原。宋太宗不听宰相之言,认为如今“彼弱而我强”(《长编》卷20),太原必克无疑。于是立即决定,先将军事物资运往北汉前线,然后命令潘美等统率全国精锐,声势浩大地向太原进发。在宋太祖去世,宋太宗当皇帝的两年多时间里,北汉主刘继元明白,宋是非消灭北汉不可,因而也作了不少准备。经常派人到契丹,告诉契丹主,北汉时常处于危急之中,希望契丹不要麻痹。还派兵以攻为守,袭击宋边境等等。杨业就曾攻打到宋境洪洞县。

宋太祖要消灭北汉,契丹一如既往,不但不答应,而且一定要派兵救援太原。这是因为,北汉不仅是契丹的附庸,而且太原的地位十分重要。如果太原为宋所有,那么,契丹失去了南下桥头堡。反之,宋就可以雁门关为基地,向北进攻契丹。所以,当宋太宗事先通知契丹,即将出兵太原时,契丹使臣责问宋朝,是何原因要伐汉。宋方自认为力量强大到足以与北汉及契丹对抗,因而回答说:“河东逆命,所当问罪。若北朝(契丹)不援,和约如旧,不然则战。”(《辽史》卷9)可以说宋与北汉之战,实质上是宋与契丹之战。打败辽国(契丹),北汉也就成了困兽之斗。这一点,宋、辽双方心里清楚,北汉心里也很清楚。辽国派出了耶律沙、耶律轸斜、斜抹只,以及多次领兵支援北汉的敌烈等将领组成强大阵容,带领数万骑兵,飞驰太原。而宋方则派熟悉山西情况,曾多次攻打太原的大将郭进,专门对付契丹。

郭进是身经百战的将才,他领兵埋伏在契丹必经之路石岭关,等待辽兵到来,展开突如其来的攻击。三月十六日,辽国先头部队到达石岭关涧边。正当辽军渡涧时,郭进率领宋军满山遍野冲向辽国,两军在起伏山涧混战,宋军早有准备,辽军路遇劲敌,卒不及防大败,敌烈等五大将被杀死,一万多辽兵尸陈荒山。耶律沙收拾残兵,落荒而退。幸而耶律轸斜后军赶到,接应了耶律沙,一同向忻州方向逃奔,才没有被全歼。北汉密求契丹支援的希望,成为泡影。

宋太宗为表示消灭北汉的决心,于二月二日下诏亲征,四月二十二日到达太原城,并且在城周也筑了长连城。宋太宗到达太原后,曾写诏书给刘继元,希望刘继元举城投降,但未曾送到刘继元手里。四月二十四日,宋太宗命令发起对太原城的总攻。素有强悍之称的北汉官兵,在此九死一生之际,顽强抵抗。双方在城垣展开激烈拼搏,一直持续到五月一日,太原城西南的羊马城才被攻破。此时,太原城内的北汉兵马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军心开始动摇。北汉的大将范超、郭万超等出城向宋军投降。刘继元已经走投无路。

五月四日,宋太宗再次写诏书劝刘继元投降。在诏书中,宋太宗希望“素怀英气”的北汉主,拿出男子汉的气概,作出决断,如果太原降宋,不但刘继元能“必保终始富贵”,而且“一城之生聚获全”(《宋太诏令集》卷227)。在对刘继元劝降的同时,宋太宗命令加紧攻城,一定要在五月五日端午节拿下太原城。于是宋“士奋怒,争乘城,不可遏”。弓箭、石炮、云梯一齐上,太原城危在旦夕。刘继元虽知形势无可逆转,却仍不愿投降。退休老臣马峰带病去见继元,“流涕以兴亡喻之,北汉主乃降。”(《九朝编年备要》卷3)派李勋出城,向宋太宗交了投降书。宋太宗在北城城台,接受了刘继元等文武臣僚的投降。时间正好是五月端午清晨。十国中的最后一个小国北汉,最终为宋所兼并。从此,宋朝基本统一了大江南北,剩下的劲敌,只有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以及后来西北地区党项族建立的夏国(西厦)。

   太原的劫难

站在历史的高度,北汉的灭亡,用不着可惜,且不论北汉始终依靠契丹,偶而还曾狐假虎威。就北汉国内而言,也着实不见有多少值得肯定之处。由于从刘崇建汉的第一天起,北汉就一直忙于扩军备战,晋中地区的人民,几乎没有过过安定的日子。北汉地域不大,人口不多,既要向契丹纳贡献礼,又要维持不小的军费开支,人民的负担,就可想而知。史载“北汉地狭产薄,又岁输于辽,故国用日削。”元奈之际,竟然封五台山的和尚为官,以便使五台山庙内的“四方供施,多积蓄以佐国用。五台近辽界,常得其马以献,号添都马,岁添数百匹。又于柏谷置银冶,幕民凿山取矿烹银。北汉取其争输辽,岁千斤。”(《续资治通鉴》卷3)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北汉统治区的人民,由于“赋役繁重,民不聊生,逃入周境者甚众”(《资治通鉴》卷290)。后来,逃入宋境者也不少。

从宋太宗方面来说,攻打太原,迫使刘继元投降,使太原城保全下来,本来是件好事。可惜宋太宗听信迷信之言,于当年五月十日,下诏书将太原城平毁,改太原为平晋县,改榆次为并州,并且将和尚、道士及富民迁到河南洛阳。在平毁太原城时,“尽焚其庐舍,民老幼趋城门不及,死者甚众。”(《资治通鉴》卷10)。应当说,这是宋太宗不可原谅的罪责。平毁太原城,已是错误,而老弱百姓何罪,非要如此迅速地烧房赶人。他所许下的“一城之生聚获全”之诺,不是骗人?太原人原先对宋太宗并不反感,如今这一把大火,把太原人推向了反对宋太宗之路。宋太宗将太原的临时行宫改称平晋寺,并且写了《平晋记》刻于石碑后,老百姓把碑上的字全破坏了,成为一块无字碑。

第二年四月,宋太宗在开封,还不留放过太原城,“诏雍汾河,晋祠水灌太原故城。”(《长编》卷21),从此,位于晋祠之侧的雄伟的太原城,连历史遗迹都几乎找不到。待到9822月,太原居民才迁到新建的唐明镇,也就是如今的太原市南城区一带。应当承认,潘美在火烧、水淹太原城时,执行了宋太宗的命令,是有责任的。可他新建了唐明镇,是有其功劳的。

顺便说一句,太原旧城焚毁后,宋太宗将太原地区降级归并州。并州州府所在地,先在榆次,后迁三交,直到105910月才改为太原府。这种复杂的情况。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9中说:“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平太原,降为并州,废旧城,徙州于榆次。今太原则又非榆次,乃三交城也,城在旧城西北三百里,亦形胜之地。本名故军,又尝为唐明镇。有晋文公庙,甚盛,平太原后三年,帅潘美乞以为并州,从之,于是徙晋文公庙,以庙之故址为州治。又徙阳曲县于三交,而榆次复为县。国史所载颇略,方承平时,太原为大镇,其兴废人人能知之,故史亦不备书。今陷没必七十年,遂有不可详者矣。”南宋的陆游没有到过太原,因为当时太原早为金所占领。三交不可能如陆游所说,离宋太宗平毁的旧城有三百里之遥,三交也不是又叫唐明镇。三交在今天的阳曲县。曾巩在《元丰类稿》(卷49)中说:“太宗既平太原,以潘美守之,堕旧州,迁于榆次。又命潘美镇三交。三交之西北二里,地号故军,溪谷险绝,为戎人(契丹)之咽喉,多由此入寇,美帅师击之,伪军使安庆以城降,因积粟屯兵以守之。久之,迁并州于三交,以美为帅焉。”这一说法,还是比较正确。宋人笔记《南窗纪谈》,也记录了有关并州之事,“太宗平晋之初,以并州交城县地势险阻,可以控扼山外,且有金、铁之饶,建以为大通监,领交城,绵上二邑。大中祥符(10081015年),复废为县。”宋太宗平北汉后,确实在交城设大通监,后来属河东路管辖。

    杨业的转折

“千里版图来浙右,一声金鼓下河东。”(《渑水燕谈录》卷7)宋太宗消灭北汉,对杨业来说,无疑是人生道路的转折点。

太原城被包围两个多月,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杨业,不得不日夜守卫于城内,其辛劳自不必说,在刘继元于端午节清晨降宋之时,杨业还在为保卫太原,在城内东南角苦战。杨业根本不知道刘继业已投降。宋太宗早就听说刘继元手下有一位战将叫刘继业,实在想得到他。但同刘继元一起来降的文臣武将中,没有刘继业。宋太宗便问刘继元,是否把刘继业找来。刘继元派人找到之后,杨业听说刘继元已投降了宋太宗,马大上哭起来。遥想当年投奔刘崇,后又成为刘家养子,再后来成了节度使,自己兵马生涯近四十年,一刀一枪地拼搏,舍出命来冲杀,为的是刘家事业能兴旺,太原人民能安居。如今这一切都付之东流,自已怎能对得起刘氏先人,千万百姓。英雄不事二主,是杨业的人生观,为人一世,岂可朝三暮四,那将为世人所耻笑。重义轻生的杨业,宁愿战死疆场,也不想临危而屈。如今,自己的主人束手降宋,并且还奉宋之命,派人来招降自己。真是难咽的苦药,悲苦的命运。如果自己不降,既违背了主人的意愿,又难以独保太原城。杨业可能想过自杀。但自杀只算殉国,不算效忠。自己的主人要叫我降,我不降,便是不忠。也罢,见了继元再说。杨业擦了眼泪,北面跪拜之后,脱了戎装,丢下长枪,向北城城台走来。

宋太宗见到刘继业来到,十分高兴 ,马上对他表示慰问致意。杨业无奈,只得归顺宋朝,宋太宗为表示对杨业的器重,赐他姓名为杨业。从此,杨重贵、刘继业正式改叫杨业。杨业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一条为人所称道的抗辽防辽之路,一条为国家民族献身之路,如果说杨业在北汉的三十多年,对民族、对人民贡献不太大的话,那么,从此以后,杨业就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宋史·杨业传》中说,“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赐求之。既而孤垒甚危,(杨)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受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这一段文字,有好几处记载失实。第一、派人去召杨业的,不是宋太宗,而是刘继元。第二、杨业不是郑州刺史,而是郑州防御使。第三,杨业不是驻泊兵马都部署,都部署是潘美,杨业是兵马部署。《宋史》仓促修成,错误比比皆是。如果仅凭《宋史》来研究杨家将,那将会以误传误 ,因此,这里所说的太原城被宋太宗攻破前,杨业曾劝刘继元降宋“以保生聚”,不足为凭。

不过,公认可靠的《长编》在释文中,有如下一段附录,据《国史·杨业传》,乃云孤垒甚危,(杨)业劝其主出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上遣中使召业,得之,喜甚,以为领军大将军,师还,乃除(授)郑州防御使。制辞云,‘百战尽力,一心无渝。疾风靡摇,迅雷罔变;知金汤之不保,虑玉石以俱焚,定策乞降,委质请命。忠于所事,善自为谋。’与《九国志》不同。按《五代史》,垂涕劝继元出降者,但马峰一人耳,非杨业也,若业劝降,则当与继元俱出见,何用别遣中使召乎?然当时制辞,不应便失事实,又疑制辞意有所在,故特云尔。今但从《九国志》,更需考之。这就是说,当时任命杨业的任命辞中说,杨业确实曾在危急之中,劝刘继元降宋。所以《长篇》的作者李焘专门提出这一问题,以存疑待考。

这就涉及杨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他究竟是否劝过刘继业投降?如果劝过,并且为的是太原城的百姓免遭屠杀,那么,杨业在北汉时,主要是在北汉危急之时,能顺应形势,爱护百姓,立了大功。如果没有劝降,那么,杨业对刘氏忠贞不渝,忠于所事。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辨别这篇《制辞》的真伪。

其实,这篇《制辞》不是为刘继业所作,而是为刘继元所作。现由如下:

第一,李焘所记杨业在刘继元降后,还在苦战,如果临危劝降,杨业会在继元身边,与继元一同出降,是有道理的。此外,从《制辞》内容看,相互矛盾,漏洞很多。例如,既说杨业百战尽力,一心无渝,忠于所事,杨业就不可能劝降。再从当时北汉的情势看,能够有资格“定策乞降”于宋的,不可能是杨业,而是北汉主刘继元。即使杨业确实曾劝刘继元降宋,也不可能有决定权。决定降宋者,只能是刘继元。

第二,从这篇《制辞》的内容看,放在刘继元身上,则没有什么矛盾之处。为北汉之生存,刘继元确实多年百战尽力,一心无渝,忠于所事,最后“善自为谋”,“定策乞降”。

那么,为什么《国史》上,竟然以一字之差,将刘继业误为刘继元呢?原来,在北汉被消灭不久,刘继元被授于右领军卫大将军等虚衔,以便安排,领取食禄。而杨业则被授于左领军卫大将军。这“左”、“右”之误 ,使《国史》在抄录档案时,又一次搞错。不但《国史》搞错,其后的《宋史》等,也以错就错,将杨业误为右领军卫将军。李焘可能见到过这篇制辞的抄件,提出疑问,但还没有敢怀疑到《国史》抄错了原件。刘继元归宋后,曾多次被封官,其中两次加封制辞,有史可查,但还有一次史无实录。很可惜,由于《国史》即宋实录已失传,而李焘所抄又不是全文,只能作如此推测。

第三,如果这篇《制辞》确为杨业而作,抄录者可能漏抄了“其主”或“刘继元”等字。如果在“定策乞降”前加上其主二字,则顺理成章,前后一致。也可能是宋代的《制辞》之类,多为四、六句,《制辞》作者为强合四六句,省掉了“其主”或“刘继元”等字。孰不知此一省略,给后人以多少误会。

第四,除了《宋史》上记载杨业曾劝降,李焘《长编》附录并提出质疑外,宋代人所有的有关记载,都未有杨业曾劝降之说。曾巩、王称、路振等人,实际上都不承认杨业曾临危不忠。尤其是杨亿,他曾撰写过《太宗实录》,对平北汉、杨家将之事当十分熟悉。他所论述的杨家将事迹,最为可靠。倘若杨业曾劝降,既是件大事,又对宋立了大功,杨亿不可能不提这件事。总之,杨业曾劝刘继元降宋之说,是不可靠的。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2013-11-08 15:23:57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