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17年第三期 >> 专家论坛 >> 武术传播与中国形象塑造 >> 阅读

武术传播与中国形象塑造

2017-10-13 09:05:39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102
内容提要:——兼议杨家将历史文化的区域传播
上海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教授  郭玉成
摘要: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对外传播中,与中国体育、文化及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关联性。杨家将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据统计,仅相关地名就涉及不少于18省的354个地区,其中陕西神木是重要的传播地之一。

——兼议杨家将历史文化的区域传播

上海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教授  郭玉成

摘要: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对外传播中,与中国体育、文化及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关联性。杨家将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据统计,仅相关地名就涉及不少于18省的354个地区,其中陕西神木是重要的传播地之一。杨家将武术可作为神木的体育要素、文化名片,其故事在神木传承与传播,可融入神木体育、文化体系,成为神木体育精神、区域文化的重要元素。在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导下,杨家将的文化传承工程可与神木的体育、教育、社会、产业、文化相融合,成为神木形象的体育符号、文化符号及对外传播名片,在全国范围传播神木的民族体育形象、区域文化形象,在国际上传播中国的体育形象、文化形象及国家形象。

关键词:杨家将;神木文化;神木形象;国家形象;武术传播

从神木文化的历史发展来看,杨家将文化的历史地位高、影响传播远、社会反响大。杨家将是体现神木文化形象的一张名片,也是神木向世人展示其文化魅力的窗口。杨家将在戏曲、小说、影视剧中都有诸多体现,其历史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

一、杨家将的传播历史

杨家将的故事主要是历史上有关于北汉名将杨业一门归宋后,为捍卫国家稳定,竭力抵抗契丹铁骑侵扰的记载,后被加入民间传说、演绎形成了小说。又经艺术加工而成为各种剧本,在百姓中间传唱不绝,妇孺皆知。

自宋代以来,“杨家将”故事通过口头传说、曲艺、小说、戏剧(主要是戏曲)等形式演绎,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其主要的情节、人物逐渐偏离历史史实,不断发展衍变,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杨家将”故事系统。其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宋、元两代为“杨家将”故事的萌芽期,明代为“杨家将”故事的定型期,清代为“杨家将”故事的鼎盛期。其间,有关“杨家将”的民间故事、说唱、戏曲、小说等数不胜数。

二、杨家将的理论研究

北宋“杨家将”戍守边关、抗击契丹的故事在我国己经传播广泛,为人们喜闻乐见“杨家将”事迹在《资治通鉴长编》《宋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续编》《辽史》《十国春秋》《三朝国史》《九国志》《契丹国志》等正史,《涑水纪闻》《隆平集》《东都事略》《合壁事类》《事文类聚》等野史笔记中均有载;《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杨氏家传》《宛委余编》《天下郡国利病书》《荀学斋日记》《新义录》《通俗编》《小浮梅闲》,《秦牺日记》等历代大量文人笔记、札记、诗歌中也不乏记载。

近代以来,“杨家将”学术研究著作汗牛充栋,孔另境《杨家将》、余嘉锡《杨家将故事考信录》、常征《杨家将史事考》、卫聚贤《杨家将》、李裕民《杨家将史事新考》、沈起炜《杨家将的历史和传说》等论著从史学、文学角度对“杨家将”的历史真实及人物故事作了深入、系统而详实的考证,裴效维、康宝成、杨芷华、聂崇岐、郝树侯、郑骞、张遐民等学者在史料考证、文本研究、小说叙事学考察等诸多方面也作了进一步探讨(沈文凡,2010)。

目前关于“神木文化”和“杨家将”的研究已经较多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但相关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杨家将历史文化的挖掘

1、研究戏曲、小说、影视剧、动漫中的杨家将文化

历史上虽然关于杨家将的记载不多,但文学作品经过民间艺人和文人群体的想象、加工、改编,有很多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流传下来。从宋代话本、金院本、元杂剧,到明代杂剧、传奇、小说,再到清代戏曲,形成了大量文人创作与民间艺术的结晶。  

2、研究武术与杨家将文化

杨家枪历史影响深远,有“枪中之王”的美誉,在《纪效新书》《耕余剩技》《手臂录》《武备志》《剑经》等武术典籍中都有记载。杨家枪被当代学者考证认为是源自于宋代山东的梨花枪,发展至明代被称为杨家枪,由于杨家将故事强大的影响力,逐渐和满门忠烈的杨家将联系起来。但无论杨家枪考证如何它都是杨家将文化宣传的重要一环,而挖掘和宣传真正的杨家将武术,有助于推动神木杨家将文化的传播。

3、新视角下的杨家将历史与文化挖掘。

要从审美视角、伦理思想、故事情节演变历史过程等新的角度进一步挖掘杨家将的历史与文化。

    杨业祖孙三代抗辽保宋,本身带有两重性。它既符合人民群众反抗民族压迫的愿望,又符合封建统治阶级教化忠孝的要求。所以,自宋元以来,“杨家将”就逐步衍化为艺术形象。千百年来,历代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各取所需,按照自己的观念来装扮“杨家将”使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式和特色 。

对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社会现实的批判,在当代男女平等的社会价值观下仍具有借鉴意义,巾帼英雄,世代传唱。

四、杨家将传播与塑造神木体育、文化形象几点建议

1、符合国家战略要求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的讲话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生机与活力的指导方略,借助“一带一路”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宣传神木文化。

2、成立杨家将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维护神木文化形象

在突出神木杨家将形象方面,要考虑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保护神木文化,应注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不应盲目的“创新”,电影、戏曲、电视剧中杨家将的当代演绎既要尊重历史事实,还要兼顾时代特点。

3、旅游产业开发和文化传播保护相结合

开发以杨家城景点为中心的旅游产业圈,通过旅游产业开发带动文化传播。进而推动神木旅游、文学、影视、戏曲的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可以把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和景区旅游业结合起来。河南焦作每年举办的国际太极拳交流年会,参会5A级景区免费,以文化交流带动旅游业发展,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相互促进。

4、结合当代科技,加强多层次的文化传播。

借助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平台,结合出版、文化娱乐、旅游等打造杨家将传播的多层次、深度交叉的传播网络。

结语

文化软实力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杨家将与神木文化形象的塑造应紧跟国家战略,体现文化自信,符合时代价值。

最后希望杨家将历史文化形象挖掘与传播,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简介郭玉成(1974-),山西新绛人。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2005-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国家体育总局首批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

相关文章
2017-10-13 09:05:39
2017-10-13 09:03:12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