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影视戏剧 >> 清代地方戏曲对传统杨家将故事的革新 >> 阅读

清代地方戏曲对传统杨家将故事的革新

2013-10-21 09:10:27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267
内容提要:清代地方戏曲对传统杨家将故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移植、改编的传统杨家将故事;一类是民间艺人新编的杨家将故事。

清代地方戏曲对传统杨家将故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移植、改编的传统杨家将故事,如《金沙滩》、《天门阵》、《杨文广征西》等等;一类是民间艺人新编的杨家将故事,如《四郎探母》、《牧虎关》、《杨八姐游春》,等等。传统故事主要取材于《杨家将演义》和宫廷戏。这类剧目在搬演演义和宫廷戏故事的同时,无可避免地也接受了它们的思想影响,把忠君报国当作了戏的基本主题鲁迅说过:时势屡更,人情日异于昔,久亦稍厌,渐生别流……其所以然者,即一缘文人或有憾于《红楼》……一缘民心已不能于《水浒》……”,更何况护王保驾之类了。于是,杨家将戏的内容出现了人情化的趋势,从一味地表现忠勇逐渐转向表现人的悲欢离合。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叙述杨家将戏演出情况时写道:

近时所行之京戏中演其一门事迹者多,《李陵碑》之外/《四郎探母》/穆柯寨/《辕门斩子》/《雁门关》等各出,极受台下欢迎。

从这时列举的剧目可以看出,舞台上流行的杨家将戏,表现他们悲欢离合的故事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忠节故事,且极受台下欢迎。同时在当舞台上男女戏盛行的风气影响下,杨家将的招亲故事更是层出不穷。杨家门里每一个成员几乎都有一段浪漫故事。不仅传统的招亲戏(《余塘关》、《穆柯寨》等)大为流传,而且象杨六郎招亲这个在演义里只略提一笔的内容,也被敷衍成一出大戏(豫剧《状元媒》,又名《傅杨争亲》)。甚至一些正面描写两国交锋的武戏(《九龙峪》、《孤鸾阵》等),男女关系的描写却也占了十之八、九。不管这些戏的思想内容有多大的差别,仅仅是题材的这一变化,已经露出以观众和艺人对旧题材的淡漠,反传统的倾向始露端倪。

戏曲界的不少专家一直认为京剧《四郎探母》的人情化倾向是一种独反其道而行之异己,思想渗透。这并不符合事实。实际上,当时舞台上杨家将故事的演出,不仅题材出现了人情化的趋势,就连一部分传统故事的内容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旧故事里那此忠肝义胆,争光日月而震动乾坤的英雄,被一个一个从天上拉回了人间。戏曲艺术家们在这些怀赤心白意以报效天子的忠臣良将血管里注入了凡夫俗子的血液,使他们充满了普通人的感情、欲望和弱点。借用现代化概念来说,就是英雄们被非英雄化了。

杨令公死节的故事,演义所着意表现的是英雄遭害、壮志难伸的愤慨。这从杨令公在李陵庙上题的可以看出来:其所以触碑而死,也是因为圣上遇我甚厚,实期捍边讨贼以仰答之,不意为奸臣所逼,而致王师败绩,我尚有何面目求活!然而,在京剧《托兆碰碑》里,这种英雄末路的悲壮意境则由另一种凄楚动人的父子之情取代了。这出戏虽然保留了令公碰碑的传统情节,但整个情调发生了质的变化。戏从杨七郎鬼魂托兆开始,引出杨令公梦子别子望子的动人情节。令公碰碑的动机也由若被辽人生擒,受他耻辱,不如趁早死之为愈的死节变成了由于被困两狼山,白日受饥饿,夜晚受风吹,盼兵兵不到,盼子子不归的绝望。这出以唱为主的老生戏,几乎完全是以声乐来表现人物的。盼姣儿不由人珠泪双流的成套二黄唱腔,一开始就表明了令公的心事,为整出戏奠定了基调。而作为戏核儿的大段反二黄更是通过追叙杨家八郎的不幸结局充分表现杨公公此时此刻的痛子之情。特别是两个我的儿啊!的大腔,完全是人物的这种感情达到顶峰时痛苦的悲吟。如果说,传统故事是通过王师败绩的后果来谴责潘仁美弄权的,那么京剧便是以一家人无有下梢的家庭悲剧来揭露权臣的凶残。后者的人情化倾向十分鲜明。

相关文章
2013-11-13 14:58:16
2013-11-07 15:04:54
2013-11-07 09:32:03
2013-11-06 10:26:07
2013-11-08 08:25:44
2019-04-16 10:02:07
2013-10-21 09:10:27
2013-12-09 14:25:39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