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百家之言 >> 解读杨家将(一) >> 阅读

解读杨家将(一)

2013-10-22 14:40:44 来源:网易博客 浏览:661
内容提要:我等60年代出生的人,最初的历史知识学习大多是源于收音机中每天半个小时的历史评书,最早听到的评书之一是《杨家将》,每天中午12点,乡亲们都会集中到某家,听半导体里面传出的杨家将的故事。听评书就是这样,每天到关键时候,说书人一个悬念抛出来,我们就乖乖地在第二天中午准时积聚在收音机前,伸长脖子听着下回分解的故事。

如果可以给予名誉头衔的话,我赞成给中国的那些老评书演奏家以博导的头衔,因为他们在历史知识的普及和传承方面确实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尽管他们述说的历史不完全真实,但是,这样的历史知识播讲对于不爱看书或者没有条件看书的人来说,其社会贡献是相当大的。

通过评书杨家将的讲述,我们知道了北宋年间的 金沙滩战役,那是杨家将故事非常悲惨的开头,杨令公碰死在李陵碑上,杨家的七个儿郎以壮烈开篇,大郎代替皇帝出席双龙会,最后被毒酒毒死,二郎和三郎死于乱军之中,四郎被辽国俘获最后当了辽国的驸马,十几年后带着公主叛逃回国,五郎到五台山当了和尚,六郎负伤后隐姓埋名怕被仇家杀害,七郎被潘仁美乱箭射死。金沙滩一战几乎将杨家将的战斗力全部消灭,以致最后要靠杨门女将来保家卫国。

杨家将故事记载,杨六郎隐姓埋名期间,仇家还不放过他,最后有一个长得跟杨六郎一摸一样的任堂惠代替六郎就义,随后是杨家十二寡妇出征,百岁的佘太君亲自挂帅西征,再后来就是杨门女将的故事,最后是杨宗保与穆桂英的爱情故事,穆桂英挂帅西征,杨家将的故事情节特别跌宕,故事很曲折。这样的故事不仅体现在评书中,京剧中也有很多与杨家将有关的段子,如《金沙滩》、《四郎探母》、《杨门女将》、《佘太君挂帅》、《穆桂英征西》等,这些故事对于戏迷来说都是脍炙人口的。

通过收听杨家将的故事,我们记住了历史中的很多人物:杨令公、佘太君、杨家的七个好儿郎、孟良、焦赞、八贤王赵德芳、寇准,当然记得最牢的还是坏人潘仁美,整个的故事好像就是围绕杨家人与潘仁美之间的恩怨叙述的,杨家一心为国,潘仁美仗势欺人、通敌卖国,最后是坏人得到了恶报,杨家将名垂千古。

现在山西的雁门关下,有一个1000余人的村子还居住着杨家的后人,为了纪念祖先精忠报国,这个村子每年还举行村祭活动。在北京城正北边100公里处,古北口外有一座庙叫杨无敌庙,这个杨无敌就是指杨业,无敌庙的山门两侧有这样一幅对联,杨氏全家做事忠实不二,专祠一座表扬英勇无双,横批是气壮山河。这幅对联歌颂了杨业一门忠贞报国的气节。杨无敌庙的正殿中还有冯玉强将军题写的对联何须纸笔舒中愤,自有公平在世人,横匾为真正无敌,冯将军的这幅对联一看就知道其本意,他既有凭吊古人,又有抒发自己的情怀之意。需要说明的是殿堂中还有另外一幅对联潘氏至今无葬地,杨家自古有忠祠,横匾为天下无敌。这幅对联特别契合杨家将故事的内容,其中上联说到的潘氏肯定是指潘仁美了,下联中透漏了一个秘密,即从下联可以看出,这副对联是写于杨业死亡若干年后,且这座庙是在杨业死难以后若干年才修建的,题词人不知道天下是否还有没有比这更早的杨无敌庙,联想到前面山门的那副对联,这说明一个问题,这座庙可能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纪念杨无敌的庙宇,这座庙宇是杨业时候很多年以后修建的。

为了弄清楚杨家将故事的真相,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发现杨家将故事最早是由说书人在民间开始传播,在明朝的时候,有人(作者不详)根据民间的传说整理成《北宋志传》(后改名叫《杨家将演义》)和《杨家府世代忠烈通俗演义》,《北宋志传》主要描写了杨继业祖孙三代的事迹;主要描写了杨家五代的功勋,在前书的基础上续写了杨文广、杨怀玉两代英雄故事。这两本书的名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叫演义,所谓演义,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历史上的人物事件进行的文学描写或者改编,也就是说,这两本书里面的内容有真实的,也有文学创作的成分。

关于杨家将,正史与演义中的内容出入比较大:一是历史上根本没有金沙滩一战,关于金沙滩战役的一切内容都是说书人虚构的;二是杨业确实有好几个儿子,这些儿子在他死后都还健在,杨延昭不是杨业的第六个儿子,而是长子;三是潘仁美的原型应该叫潘美,他是一个比杨业的功勋更卓著的将军,人品也特别高尚;四是杨家将的得力靠山是八贤王赵德芳,那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是皇帝的叔叔,办事公正和为人正直,其实赵德芳只活了23岁,且是意外死亡,此外,还有很多证据都证明,我们知道的杨家将跟历史上描述的大不相同,正史记载遗漏还是民间故事比正史记述更真实?历史需要隐瞒什么或者民间故事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编?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认真地查阅了《宋史》和《续资治通鉴》,试图还原一下那段真实的历史。

作者:古磨盘州人

 

相关文章
2013-10-22 14:53:41
2013-10-22 14:51:01
2013-10-22 14:48:22
2013-10-22 14:47:40
2014-01-28 16:23:55
2013-10-22 14:43:17
2013-10-22 14:40:44
2013-12-12 08:53:51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