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作品择目 >> 杨家将文化系列丛书 >> 《杨家将历史与传说》 >> 目录 >> 第八章 转战南北杨文广 >> 二、来自西部的威胁 >> 阅读

二、来自西部的威胁

2013-11-27 09:07:18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108
内容提要:在我国西北地区,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党项族。唐末五代,党项族逐渐强大,据有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并曾到过府州,也曾与北汉刘崇拉过关系。

在我国西北地区,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党项族。唐末五代,党项族逐渐强大,据有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并曾到过府州,也曾与北汉刘崇拉过关系。宋朝初年,党项族又同北宋拉好关系,北汉刘承钧曾渡过黄河,想争夺北宋的麟州等地,党项族应宋之求,出兵麟州。刘承钧见宋与党项联合攻防北汉,便退还太原。宋太祖打太原时,党项族还曾以马三百匹,支援北宋。北汉刘继元时,曾出兵万余,进攻党项族的银州(陕西米脂西北),结果被宋、党项族的联军打败。宋太宗平北汉,打太原时,党项族又曾派兵东渡黄河,帮助宋太宗。

北汉被消灭后,宋太宗开始对党项族采取削弱其力量,消灭其割据势力的政策和措施。党项族的李继迁,则积极准备力量,与宋抗衡。由于宋强党项弱,李继迁曾多次与宋作战,均遭失败。直到宋雍熙二年,李继迁才战胜宋军,占有了银州。不久,后来曾置杨业于死地的王侁,战胜了党项族,收复了银州。李继迁从对宋战争的失败中,觉悟到要同强大的宋朝抗争,必须与辽国联合,便与契丹通好,救援于契丹。北宋至道元年(995)起,李继迁在辽国的鼓励下,攻打北宋的清远军(宁夏盐池县)和西凉府(甘肃武威)等地。宋真宗即位伊始,李继迁索要夏州(陕西横山县北),宋真宗恐辽又怕党项,不但封李继迁为夏州刺史,而且将附近的五州之地尽归李继迁。李继迁得寸进尺,经常攻打麟州、府州、延州(陕西延安)等地,甚至渡过黄河,进攻石州(山西离石)。后来,李继迁攻陷灵州(宁夏灵武),并迁都到那里,继续扩张地盘,加强军力。

宋景德元年,也就是宋辽澶渊之盟那年,李继迁因中箭受伤而死。其子李德明继承父业。由于党项族内部不和,李德明表示愿归附宋朝。宋真宗同意,并且赠给李德明银万两,绢万匹,钱三万贯,茶二万斤。从此,宋朝和党项多年和平相处。直到宋明道元年(1032),宋仁宗加封李德明为夏王。当年,李德明去世,子李元昊继位,年仅二十八岁。

李元昊更是野心勃勃,一心想与宋分庭抗礼,自己称王称帝。经过六年准备,李元昊终于在1038十月称帝建国,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西夏立国后,便进攻宋朝西部边境。从此,宋夏战争连年,宋朝的最大威胁,由来自北边的辽国,转为来自西部的西夏。

北宋康定元年(1040)初,西夏李元昊率数万骑,攻打保安军(陕西志丹县)后,直逼延州。宋将范雍调刘平等前往救援延州。刘平、石元孙急忙向延州进发,到三川口,西夏军已在那里严阵以待,监军黄德和临阵不战而逃,结果刘平等被迫败退,被俘杀害。

经过三川口之战,宋朝方知西夏实在厉害,便派名臣韩琦、范仲淹到陕西去,领导那里的抗夏。范仲淹、韩琦都是文臣,兵书读得不少,但没有指挥战争的任何经验,宋庆历元年(1041)二月,李元昊又转而进攻渭州(甘肃平凉),韩琦亲自指挥任福等大将追击夏军,结果中敌之计,在六盘山下的好水川(宁夏隆德北)被夏军包围,任福等壮烈殉国,宋军又一次大败。同年七月,西夏又挥师向东,进攻黄河西岸的麟州、府州和丰州。不过,李元昊在这里不占便宜。由于这里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加上城防坚固,所以经过反复交战,西夏付出了重大代价,都攻不下麟、府二州。

庆历二年闰九月,元昊又一次大举犯宋,兵分两路直抵镇戎军。宋廷任王沿为渭州知州,负责渭州一线抗夏。王沿派葛怀敏率军救援镇戎军,分四路向夏军进攻,结果宋军再度中敌埋伏,在宁夏固原西北的定川寨被包围,葛怀敏等十多名将校战死,宋军损失近万人。

宋夏战争连年,给双方百姓都带来灾难。西夏虽胜多败少,但士兵和平民死伤也不少,战争给西夏的普通民众,并没有带来好处。李元昊觉得长此下去,不但难以为继,自己的统治也会因民众不满而受到威胁,因而对宋由主战而转向主和。宋朝方面一如既往,对外巴不得求和妥协,因而双方经过一年多秘密谈判,终于在庆历四年(1044)十月达成协议。协议规定,宋承认西夏的独立地位和现状,但表面上西夏必须向宋称臣。而宋朝每年给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两万斤。这是宋朝对外的第二次赔款性的和约。对外屈辱的宋朝,徒有泱泱大国之名。为保住这大国的名声和地位,不惜以大批钱物,买来苟且与虚假的尊严。和宋辽关系相似,宋夏自和约生效后,多年无战事,和平相处。

杨文广自参加庆历三年镇压张海农民军后,在庆历五年夏受到范仲淹的接见。范仲淹在庆历三年四月从甘肃前线回到京城,主持庆历新政。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迫离开朝廷,先后任陕西宣抚使、陕西河东宣抚使,庆历五年春担任陕西四路沿边安抚使,兼邠州(陕西彬县)知州。此时此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志向的范仲淹,因为新政在守旧派的反对下破产,心情很不好。他已经五十七岁。他知道,自已忧国忧民,为国为民的日子不多了。他要安排宋夏边境的安全。他听说陕西有个杨文广,是杨业、杨延朗的子孙。便派人把杨文广找来。相见之后,与文广谈论,文广胸有韬略,出语不凡,范仲淹对这位名将之后很赏识,希望杨文广能继承先辈之志,为国立功。范仲淹即将杨文广要来,成为自已部属,意在扶植杨文广。范仲淹特别重视、爱护和培养将才。在此之前,范仲淹在陕西领导抗夏时,发现狄青打仗勇敢,曾接见了狄青,对狄青说,要成为智勇双全的大将之才,必须多读书,要读兵书,也要读经书;如果武将不读书,不能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才。狄青十分感激范仲淹的知遇教诲,从此发愤读书,终成大器。想来,范仲淹对杨文广也曾作了类似的交谈,只是史书上未有记载。应当说,杨文广受到范仲淹的扶植,是可喜的事。多少天下之士,把范仲淹看作文坛领袖、国家栋梁,慕名求见范仲淹者不计其数,杨文广却能幸运地亲聆范仲淹教诲。可惜范仲淹在陕西时间不长,便被调到河南邓州,之后又调到杭州等地,离开了宋夏前线。皇祐四年(1052)五月二十日,范仲淹病逝于徐州。范仲淹调离陕西,杨文广是否跟随范仲淹一起走,史无记载。从当时的情况看,杨文广不会跟范仲淹一起离开陕西。因为范仲淹辞去安抚使之职,就失去了领导军队的权力,杨文广是武官,范仲淹很难专门要走杨文广。

范仲淹逝世后不久,杨文广便跟随狄青,到宋朝的南疆,与侬智高作战。

相关文章
2013-11-27 09:08:04
2013-11-27 09:07:18
2013-11-27 09:06:13
2013-11-27 09:04:48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