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杨家将文化》期刊 >> 《杨家将文化》2017年第四期 >> 座谈会发言 >> 深化杨家将文化研究之我见 >> 阅读

深化杨家将文化研究之我见

2018-01-22 10:00:22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163
内容提要:《杨家将文化》副主编 焦拓义
2006年麟州故城(即神木杨家城)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将文化》副主编 焦拓义

2006年麟州故城(即神木杨家城)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做好保护开发工作,神木县20068月成立了神木县杨家将文化研究会。20078月,邀请全国各大院校和宋史研究专家学者30多名,在神木召开了“首届全国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会议收到了30多篇有深度、有广度、有创见的论文,专家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一下子把杨家将文化研究推向了新的高潮。

2008年《杨家将文化》应运而生,这是由神木杨家将研究会创办的国内唯一的杨家将文化研究专刊。转瞬十年,《杨家将文化》已经出满40期,刊登各类文章800余篇,有份量的专家论文近百篇,真可谓硕果累累。

十年树木,《杨家将文化》已像一棵大树,要使这株大树枝繁叶茂,结出更多的果实,需要继续精心培育。

不断挖掘杨家将文化的源头活水,继续把刊物办好,把研究深入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广大读者的殷切期盼。

《杨家将文化》在办刊之初就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将杨家将的研究定位在“文化”上,“文化”是一个多面体,是影响人的精神生活的东西。文化是化人的,英国学者马修·阿诺德曾这样定义文化:“文化旨在使这个世界上所知的,所想到的最好的东西,普及到四面八方,旨在所有人生活在甜美和光明的气氛之中”。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杨家将文化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好的东西。一位教授说:“纵观中外历史,一位英雄或一个英雄群体,能像杨家将这样发展成为一种独特文化的,极为罕见。”

杨家将是真实的历史人物,经过艺术作品加工传播成为艺术形象,最后发展为一种独特文化,这一演变发展过程是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的。

杨家将主将杨业是麟州新秦人,其父杨弘信是当地土豪,在五代乱世中,被民众拥为州主,地方志记他“保境边城,屡著功绩”。杨业原名重贵,生于将门,从小志向不凡,练就一身武艺,而且深通谋略。“弱冠(20岁)事刘崇”,在北汉为战将,国人号称“无敌”。北汉灭亡后归宋,一直驻守雁门关抗辽前线,在代县一带修筑寨堡,构建防御体系。曾在雁门关创造了数百骑配合主力破敌十万大军的战绩。雍熙北伐时担任西路军副将,连破云、应、寰、代四州,后因东、中路军失利,太宗命西路军护送四州百姓撤退。杨业提出“避敌主锋,掩护百姓撤退”之策。监军王侁却逼杨业迎敌主力,主将潘美也顺从监军,杨业率军士深入敌阵,临行让潘美等在谷口接应,潘美王侁闻杨业陷入重围,却带兵先逃,致使杨业受伤被俘,壮烈殉国。他的儿子延玉随他作战也为国捐躯。事后,为了推脱罪责,潘美王侁等人将战败的责任推到杨业身上。后来刘吉冒死为杨业雪冤,朝廷了解到实情,才重赏家眷,给其数子封官,并下诏褒奖他“诚坚金石,气激风云”。王侁、潘美受到处罚。

杨家将的事迹当时就在民间流传,到欧阳修给杨业侄孙杨琪在皇祐三年(1051)写墓志铭时,杨家将的故事,已经是“天下之士,至于野儿里竖,皆能道之”。这是因为杨业殉国后,参加雍熙之役的李若拙不满王潘谎报军情,给杨业泼脏水,写了一篇《杨继业传》,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业子延昭,在河北守边20余年,号令严明,屡破契丹军。子文广曾南征洞蛮,北抗西夏。父子三代名将,满门忠烈,誓死报国,后人呼为杨家将。

杨弘信的另一个儿子杨重勋继父任麟州刺史,受后周、宋封赏,子光扆又继任,三代主政麟州近50年,时人称麟州为杨家城。光扆子杨琪,官至供备库副使。琪子畋进士出身,做到三司副使、知制诰、知谏院、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读(二品),为皇帝近臣。杨畋的学问很好,诗文与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辙等人唱和,有诗文20卷,名《新秦集》,王安石作序。他是可以列入宋代第一流文人之列的,可惜他的著作失传了。

正是基于这些真实的历史事实,宋以后,杨家将的故事逐渐由口头传说演变成为文学作品。最早有宋人话本《杨令公》《五郎为僧》,金院本《打王枢密》等作品。

元代是民族压迫最深重的朝代,元统治者将天下百姓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而且几十年不行科考,文人们写作剧本,在勾栏瓦肆中演唱。其中有不少是歌颂英雄、褒忠贬奸的,反映对黑暗统治和民族压迫的不满情绪。杨家将是忠勇爱国的典范,所以元代戏剧中出现了《昊天塔孟良盗骨》《杨六郎私下三关》《谢金吾诈拆清风寨》等剧目,到明杂剧中更有《开诏救忠》《三关记》和《祥麟现》等,元明戏剧中,杨家将小说的大部分重要人物都已出现。

杨家将的故事传说到明代加工,产生了两部长篇小说,即《杨家府演义》《北宋志传》(《杨家将演义》)。这两部小说把流传已久而分散的杨家将故事集中连贯起来,人物故事初步定型,特别应指出的是这两部小说在塑造杨家将男性英雄的同时,也塑造了以佘太君、穆桂英为首的一批杨门巾帼英雄,这在传统小说和英雄传奇中是一个突破。

《杨家将演义》《北宋志传》思想性艺术水平都不算很高,但却为后来的戏曲和说唱创造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清代的民间评话《金枪传》及大量说唱鼓词和现代刘兰芳、田连元的长篇评书《杨家将》等都是以二者为蓝本进行加工的。这两部通俗易懂的小说也非常适合大众口味,在杨家将艺术形象的传播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清代嘉庆年间朝廷指示御用文人编写了10240出昆曲《昭代箫韶》,在内廷演出,几十年不衰,直到咸同年间,慈禧太后又召集文人将昆曲翻成皮黄。

清代到民国初是民间戏剧最繁荣的时期,也是杨家将戏剧产生最多的时期,清乾隆后产生了大量的民间戏班,走村串乡,流动演出这些剧目。在杨家将活动的地区以晋剧、秦腔、豫剧、蒲剧等最为丰富。这些剧目也为京剧吸收。除此之外,各大剧种包括徽剧、汉剧、川剧、沪剧、赣剧、粤剧、滇剧、桂剧、闽剧、扬剧、淮剧等也上演了大批杨家将剧目。杨家将在中国戏剧中所占剧目、剧种之多是独一无二的。据初步统计,山西四大梆子有上百部,秦腔有180余本,京剧有70余部,豫剧有110余部。各种剧目剧种的杨家将戏总数在500部以上。新中国成立后,还有许多新编杨家将优秀剧目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在晚清和民国年间出现了大量的民间说唱杨家将,最突出的是鼓词,最先由艺人口述,后来由书局大量刊印。据延安大学孙鸿亮统计,现散藏于全国各大图书馆有600多种。

新时期以来,杨家将仍是文艺作品热门题材。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大量的杨家将影视剧。70年代香港拍摄了粤语版多集《杨门女将》,港台联播了《铁血杨家将》。80年代大陆、香港又分别拍摄四集、五集《杨家将》。90年代山西电视台摄制了32集电视连续剧《杨家将》。2001年陕西电视台制作40集《杨门女将》。后来有亚洲电视台公司32集《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香港出品28集《穆桂英——十二寡妇征西》。2003年香港亚州电视台拍了33集《碧血青天杨家将》,还有电视连续剧《杨门虎将》《少年杨家将》等。据粗略统计,共有20余部数百集。电影有《无敌杨家将》、《十四女英豪》、《五郎八卦棍》、《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忠烈杨家将》等,此外还有十多部戏剧电影。

经过数百年文学艺术演绎,杨家将的艺术形象深深扎根大众之中,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抵抗外辱的英雄群体和忠臣良将形象,受到人们的尊崇和喜爱。

杨家将不仅成为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也是文人学者和历史学家的研究对象。除了正史记载,如《宋太宗实录》《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辽史》《宋会要》等外,当时史学家、文学家在他们的著述中有不少关于杨家将的记载,如《杨文公谈苑》(杨亿)《包拯集》《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隆平集》(曾巩)、《涑水记闻》(司马光)、《东都事略》《烬余录》(徐大焯)等史录和笔记。到明清时不少地方志、族谱有大量杨家将的记载,有影响的有《山西通志》《陕西通志》《播州杨氏家传》《大明一统志》《杨氏族谱》(山西代县)《杨端嫡传族谱》(河北廊坊)。

到近现代杨家将的研究也进入史学家、文化研究学者的视野,曾出现几次杨家将研究高潮。第一个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以余嘉锡、卫聚贤等关于杨家将的考信、考证文章为代表;第二个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李裕民、顾全芳、裴效维、杨光亮、任崇岳、杨芷华等人关于杨家将历史、文艺作品的考证评论(作品见蔡向升主编《杨家将研究》);第三个时期是新世纪以来,特别是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出版了《杨家将文化》季刊和两本论文集(收集论文60余篇),使杨家将历史文化研究持久深入发展。

此外还有有关杨家将的几本专著,沈起炜的《杨家将的历史和传说》、郝树侯《杨业传》、常征《杨家将史事考》等。

历代还有大量的咏叹杨家将的诗词。

从以上挂一漏万的简叙可大致看出杨家将从历史人物到艺术形象,成为一门文化的大致发展轮廓。

作为一门独特文化,杨家将文化研究是完全能够继续深入下去。

在历史研究方面,李裕民教授已辑录了150余万字的历史资料可供参考。杨家将在麟州、杨业在归宋之前、麟州杨弘信一支还有许多空白,有些问题有待新的史料,新的考古证实,一些族谱的真实性及杨家后裔的流布也待研究考证。

在文艺作品创作方面,杨家将体现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传奇故事是影视、动漫、戏剧、小说等文艺作品取之不尽的源泉。

在文化方面,杨家将的精神,杨家将文艺作品评论、杨家将与社会的发展关系等都是可以进一步挖掘的。

如何打造杨家将文化景点、研究中心、博物馆及杨家将遗址遗迹的保护利用、杨家将文化产业发展等也是有文章可作的。

《杨家将文化》应该成为杨家将文化研究的主阵地。今后进一步为国内外的研究者提供良好条件,使杨家将文化研究持久深入下去。

相关文章
2018-01-22 10:01:41
2018-01-22 09:59:12
2018-01-22 09:56:04
2018-01-22 09:52:54
2018-01-22 09:48:44
2018-01-22 09:44:31
2018-01-22 09:40:57
2018-01-22 09:36:19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