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作品择目 >> 杨家将文化系列丛书 >> 《首届全国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 目录 >> 将门学士:杨家将第四代传人杨畋生平考述 >> 杨畋生平考述(一) >> 阅读

杨畋生平考述(一)

2019-04-16 10:20:47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334
内容提要:将门学士:杨家将第四代传人
杨畋生平考述
内容提要:北宋杨家将各代人物中,改从科举登仕成为文臣而最有代表的人物,首推第四代传人杨畋(1007-1062)。杨畋虽然以文臣身份人仕,但他的友朋同僚仍看重他出于显赫的杨氏将门,而许他为儒将。

将门学士:杨家将第四代传人

杨畋生平考述

内容提要:北宋杨家将各代人物中,改从科举登仕成为文臣而最有代表的人物,首推第四代传人杨畋(1007-1062)。杨畋虽然以文臣身份人仕,但他的友朋同僚仍看重他出于显赫的杨氏将门,而许他为儒将。

一、导  

北宋杨家将各代人物中,改从科举登仕成为文臣而最有代表的人物,首推第四代传人杨畋(1007-1062)。杨畋虽然以文臣身份人仕,但他的友朋同僚仍看重他出于显赫的杨氏将门,而许他为儒将。为此,宋廷在庆历七年(1047)一度将他自文资转为武资,授他东染院使、荆湖南路驻泊钤辖,委他以统兵平乱之重任,使他又和乃父杨琪(980 -1050)一样,继续担着杨氏将门之旗帜。他后来要求宋廷恢复他文官的身份,不过宋廷仍以知兵儒将视之,然盛名之下,杨畋却担当不了皇祐四年( 1052)五月率兵平定广源侬智高(? - 1055)之任,不能将杨家将之威名重振。他兵败覆师,此后未再被委以军旅之任。幸而他拥有广泛的文臣人脉关系,加上他的道德和文章皆有值得称道之处,使得他很快便在仕途回升,在担任一阵子知州、转运使等外官后,在至和、嘉祐之间,他被召入朝,历任三司副使、知制诰、知谏院等重要差遣,并加职为天章阁待制,最后职至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读,跻身于侍从之列。他“折节喜学问,为士大夫所称”,为杨氏将门少有的饱学之士、文学名臣。因他科甲出身,而且望重士林,平生又与众多当时代的名臣朝士包括人们熟知的胡宿(986 -1067)、范仲淹(989 - 1052)、宋祁(998 -1061)、余靖(1000 - 1064)、梅尧臣(1002 - 1060)、欧阳修(1007 - 1072)、韩琦( 1008 - 1075)、赵抃( 1008 - 1084 )、蔡襄( 1012 -1067)、韩维(1017 - 1098)、文同( 1018 - 1079)、司马光(1019 - 1086 )、王珪(1019 - 1085 )、王安石(1021-1086 )、沉遘( 1028 - 1067)与苏辙(1039 -1112)等人均有交往,故在宋人的文集和诗集中,有大量关于他与文臣交往的记载,可以补充《宋史·杨畋传》之不足。1在杨家将各代人物中,即以杨畋的生平史料最丰富。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家人包括其父杨琪、其妻长寿县太君恭氏(1039 -1113)、其妹寿阳县君张氏(1036 - 1095)及其妹婿张景儒( 1018 - 1070)均有墓志铭传世。

有关杨畋的生平事迹,聂崇岐教授(1903 - 1962)1939年发表的《麟州杨氏遗闻六记》的第六记〈记杨业重勋及其子孙) ,只以40余字简述了他的生平,而突出他“具文武材,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吏部员外郎直谏院”。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常征的《杨家将史事考》也不过以五页的篇幅简单介绍了杨畋的事迹,而该书的取材也仅限于《宋史·杨畋传》以及欧阳修所撰的《杨琪墓志铭》和苏辙的《杨乐道哀辞》三种史料。2笔者旧作《北宋杨家将第三代传人杨文广(? - 1074)事迹新考》也在有关地方谈到杨畋的一些事迹。3另外,今年(2007)二月出版的《杨家将研究·历史卷》所收录的论著中,也有数篇文章都以最多三页的篇幅简略提及杨畋的事迹。4本文即拟据现存的史料,考述杨畋的生平事迹,并从杨畋这位虽改习文却未忘家风的将门学士之杨家子弟个案,论述杨氏将门子弟的出处。

二、 三代为将

杨畋一族严格说来,是以杨业(935? - 986)为首的北宋杨家将的旁支。其曾祖父杨重勋(? - 975),原名杨重训,是杨业(本名杨重贵)之弟。重勋父杨信为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县北)土豪,自任为刺史,后接受后周的封号。杨信死后,杨重勋继其任,不久以麟州降北汉,与兄杨业同仕太原刘氏。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十二月,麟州被群羌所围攻,杨重勋被逼又向后周输诚,并向邻近的夏州(今陕西靖边县以北55公里白城子)李氏和府州(今陕西府谷县)折氏求救。但他反复无常,一度又再降北汉,最后在后周世宗显德四年(957 )十月降周,授麟州防御使。宋太祖代周后,他向宋室臣服。建隆二年(961)三月及建隆三年(962)四月,北汉两度进犯麟州,他均率兵将之击退,为新朝立功,然与乃兄杨业各为其主。5杨重勋一直为宋廷守边,捍御北汉。到乾德五年(967 )十二月,太祖为嘉许其功,置建宁军于麟州,授杨重勋为建宁军节度观察留后。6开宝二年(969)正月,太祖御驾亲征北汉,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之保卫战中,杨业(当时名刘继业)从太原城的外围到太原城外,一直力抗宋军。杨重勋在是年五月,当太祖攻城失利,打算退兵时,却不待太祖之命,而与权知府州折御卿(959 - 996)率兵赶至太原城下应援。太祖嘉其来援,唯退兵在即,于是厚赏二人而遣归,杨重勋倒也避免与乃兄兵戎相见。7三年后,即开宝五年八月,太祖建保静军于宿州,(今安徽宿州市)。翌月,太祖徙杨重勋为保静军节度观察留后,将他调离世居的麟州,而别命武臣镇守。8杨重勋在开宝八年(974 )七月于保静军节度使任上卒,终年为多少不详。宋廷依例辍朝两日,并赠侍中。

杨畋的祖父杨光扆,排辈与杨延昭(958 - 1014)属从兄弟,他的生卒年不详,据欧阳修所记,他以父荫为西头供奉官监麟州兵马,后卒于官。后以其子杨琪推恩,赠左骁卫将军。其妻韩氏,即杨畋的祖母,后亦赠南阳县太君。

杨畋之父杨琪,字宝臣,排辈是杨文广(? ~ 1074)的再从兄弟。他年少丧父,以荫授殿侍,后因其从伯父杨延昭之荫授三班奉职。他的墓志铭称许他“少丧父,事其母韩夫人,以孝闻”。他先后两娶,初娶慕容氏,续娶李氏。作为将家子,杨琪“独好儒学,读书史”,是故后来其子杨畋弃武从文,走上科举仕进之路。欧阳修称他“为人材敏,谦谨沉厚,意恬如也”,其实是说他仕途并不得志。他以将家子而任武官,但一生都没有在沙场效命。欧阳修称他“材敏”,特别举出一事为证,记载当他以三班奉职监大通堰时,那时他的上司,担任制置淮南、江浙、荆湖发运使的李溥(? -1018),素来以峻法管束属下。凡李溥所巡视的地方,属吏虽然都做好准备,但仍被他找到过错,受到劾责被罢废的官吏前后有数百人。他们每听到李溥前来,均惊恐不安,甚至有人怕得投水自杀。杨琪在众多官员中年纪最轻,但他毫不担忧。李溥的治所真州(今江苏仪征市)距大通堰最近,李溥曾经突然夜乘轻舟来到杨琪的治所,检按他的文簿纪录,视察他的职事。杨琪素有准备,这次李溥突击检查,完全找不到他有什么过错,连李溥也称许他的才干。

杨琪从真宗(968 1022997 -1022在位)晚年到仁宗(1010 - 10631022 - 1063 在位)皇祐年间前后30余年,先后任同提点河东、京西、淮南三路刑狱公事,他的官职由三班奉职累迁至诸司副使最低一阶的供备库副使,最后的阶官为银青光禄大夫,爵位为原武伯。虽然欧阳修称他“君所历官,无不称职”,但他实在算不上仕途得意。比起他的族弟杨文广最后官至步军都虞候,位列三衙管军,就大大逊色了。欧阳修称许杨琪在任上乐于举荐人,并称他多年来共举荐200余人,而“往往为世闻人”。这番说法显然有溢美之嫌,撇开浮词不论,杨琪为官数十年,可资称誉的政绩实在不多。杨琪在皇祐二年(1050)六月壬戌(初七)卒于淮南任上,年71。因杨畋之故,宋廷赠杨琪左骁卫将军。翌年(皇祐三年,1051)十月甲申(初六),时任屯田员外郎、直史馆的杨畋将亡父及亡母慕容氏合葬于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东北30里汉魏故城)。杜泽 (一作翟)原,并请好友欧阳修为亡父撰写墓志铭。杨琪除杨畋外,尚有女寿阳县君杨氏一人,为继娶之李氏所生,生于景祐三年(1036)。考在杨家将各代人物中,虽然杨琪官职及事功均不显,他与其幼女以及女婿张景儒却都有墓志铭传世,真算得上是异数。另外,杨琪父女的籍贯均作麟州新秦。此外,杨琪的名字又与小说的杨门女将杨八妹雷同,也是有趣的巧合。

相关文章
2019-04-19 10:06:37
2019-04-18 09:22:04
2019-04-16 15:52:03
2019-04-18 10:01:43
2019-04-17 10:05:11
2019-04-16 10:20:47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