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杨家将是中国历史上最受人们景仰的爱国英雄群体,千百年来,其忠勇爱国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奋不顾身、舍生取义,创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自宋以来,代代传颂,妇孺皆知。大江南北、边陲内地到处都留下有关杨家将及其后代征战和生活的遗址遗迹。
杨家将是中国历史上最受人们景仰的爱国英雄群体,千百年来,其忠勇爱国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奋不顾身、舍生取义,创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自宋以来,代代传颂,妇孺皆知。大江南北、边陲内地到处都留下有关杨家将及其后代征战和生活的遗址遗迹。然而更多的是把别的将士和跨时代的人和事穿凿附会成杨家将所为,从而演义创造了比杨家将本身更为深远,更为广大的杨家将文化。神木县杨家将文化研究会于2007年成立以来,因其是杨家将的祖籍地,杨家将的出发地和杨家将文化的发源地,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杨家将文化深入研究的责任和义务,实施了对全国各地有关杨家将遗址遗迹的寻访。
本次有幸随团赴云南考察、收获颇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南部边陲,与越南、老挝邻界。唐为南昭国属地,宋为大理国属地。相传当年杨文广随狄青南征侬智高时,“曾驻兵于此”,在红河州之蒙自、开远、通海三市县留有遗迹。
2012年4月24日,我们一大早从花城昆明出发,驱车在高原的山区向南行走了300多公里。车子一直行走在崇山峡谷中。路两边茂密的森林布满山岗,森林中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村寨,民风古朴。壑口过后,也会见到正在生长的作物和刚刚下种的农田,郁郁葱葱,安静划一。也有大一些村镇和县城出现在谷口平地。几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红河州的蒙自市。在蒙自市,史志办王必昆主任和正在编纂续志的上任史志办缪琨主任接待了我们。据缪主任讲,蒙自是具有多个民族组成的县级市,有40多万人,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现已是全国百强县。市郊8公里处有个叫新安里所的村镇,传说是当年杨文广南征侬智高时驻军和练兵的地方。村子叫“教场村”,是新安里所镇所在地。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教场村。村口矗立着一块大大的坚石,刻有“教场”二字。村子中心是座古庙,称“教昌庙”,是蒙自县人民政府于1987年10月批准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从庙内现存一口“明嘉四十二年铸造”的古钟看,该庙建于明代。当年杨文广驻军的教场,现已住满了村民。一条不太宽的水泥路通过村子中心向北通上土坡。在路的右边是“马道子坡”,传说是当年杨文广练兵的地方,现在长满了正在开花的年轻石榴树。路的左边远处有个稍微凸起的小山岗,当地人称“点将台”,台坡上长满了桃树、梨树和石榴树,是当地4万亩国家级石榴园的组成部分。明清时期一座座古坟隐埋在树林里。从能辨认的碑文看,多是明清时期守边军士的墓葬,也有部分民国时期的民葬。
新安里所镇有个较大的广场,广场中央塑有杨文广雕像。座基上正面刻有“御远”二字,座基背面刻有“宋将杨文广驻师碑”诗文。据新安所镇文化站梁外芬主任介绍,雕像已更换几次,原来雕像横刀立马,威风凛凛,战争意味浓烈。现在雕像显的将不紧张,马态悠闲,反映出祖国南疆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国泰民安的景象。
梁外芬是汉族驻军的后代,是新安里所镇文化中心主任。在整个新安里所镇考察中,她既是带路人,也是讲解员。她陪同我们考察了教场庙、马道子坡、点将台、一条枪巷式民居。据她介绍,一条枪巷式民居,是明代卫所军制留下来的军营居住模式。巷很窄,很深且互通。一米多宽的巷子两边排居着一个个小居室,便是当年军士和随军妻子的居室。居室一院连一院,一室埃一室。中间是集体做饭公用的灶台和聚会时的活动场所。便于军士集合和疏散,是明代典型的驻屯军营模式。由此,新安里所镇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据上任《蒙自县志》副主编,现年81岁高龄的万犹麟老人介绍:新安里所镇的教场村,传说是杨文广南征侬智高时驻军的地方,当时新安里所村是侬智高在两广建立的大南国属地,杨文广他们把侬智高追剿打败后,逃到大理国。宋募死士入大理求取侬智高头,大理杀其头送邕州知事萧立注,从此大理与宋有了交往。侬智高的母亲、妻子被追散,在离新安里所不远的“归朝村”被剿灭。杨文广的部队只在新安里所镇,就是现在的教场村住过13天。当地人大都是来自中原军士的后代,人人怀念守边的将士祖宗,个个崇敬民族英雄,便把一些守边将士活动的事迹都与杨家将联结起来,杨文广便成了当地人们尊崇的民族英雄。据他们考证,关于杨文广南征侬智高的史料不是很多,在《宋史》的《外国传》、《狄青传》中有所涉略。明李元阳主编的《云南通志》卷2记载临安古迹,称境内有杨文广城三处;一在通安桥,一在坪铺,一在石头寨田间,均系杨文广屯兵之所。乾隆《云南通志》卷26记载蒙自古城有古碑,题曰“宋将杨文广驻师之所”,称狄青讨侬智高时,杨文广曾经追兵至此。清《续蒙自县志》记载,云南有大理、新安里所、通海三处杨广城,其中新安里所镇有杨文广驻师碑。他们在编修《蒙自县志》时曾做过考察。据说新安里所镇杨文广驻师碑是明代人所作,到民国年间已不存在了。民国年间,新安里所镇有个叫周思仁的人,此人是个戏迷。他不但爱看杨家将的戏,还把有关杨文广南征时的一些传说,编成戏剧,在周边村寨传唱,影响很大。周思仁当年曾到处寻找此碑,最后还是没有找到。现在教场村的点将台、马道子坡等,都是当地人把明代前后的事,附会传说与杨文广联系起来,这是人们尊崇英雄,怀念杨家将的心理反映。
缪琨主任说,在红河州类似新安里所镇教场村的还有蒙自市毗领的开远市和通海县。据《云南通志》、《阿迷州志》记载:开远县有杨广山、杨广城,通海县郊有杨广村和杨广城,“你们也去看看”。由此引起了我们继续寻踪的兴趣。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赶至开远市。几经周折,我们拜访到开远市文管所原所长曹定安先生。曹定安是开远当地人,在任开远市文管所所长多年,刚刚在所长位子上退下来。他在任时,编著出版了《开远史话》专著,书中有《“杨广山”考》专文。文章考证,开远城南3公里有杨广山,也称杨广城。清康熙《阿迷州志古迹》记载:“杨广城遗址三处,一在通安桥,一在坪铺,一在石头寨田间。”因“宋狄青部杨广逐侬智高屯兵于此”而得名。至民国九年编纂《阿迷劝学所造报征集地志编辑书》时,“还正正经经地记下‘宋,杨文广,狄青部将,皇祐五年(1053年)侬智高由广南遁入大理,(狄)青使文广追之道出阿迷。闻智高(亡)引还’”。曹先生认为:地方志把广南和阿迷移了位,并混淆了大理国和大理的概念,因此出现了上述记载。其实杨文广根本就没有到过开远,康熙《阿迷州志》记载时交待“宋狄青使将杨广逐侬智高至大理、屯兵于此”是“土人相传”。文章认为“杨广山”虽不能成为历史遗迹,但作为美丽动人的历史传说未偿不可?曹定安先生说:杨广山现在还在,杨广城就在石头寨村。在他的引领下,我们实地考查了杨广山和石头寨村。杨广山在石头寨村西边,贯通南北,成为村子西边屏障,生长些稀疏不高的树木。当地居民开垦时堆起一堆堆石头,土层脊薄,看来收成也不会很好。再往西望,便是绵延不绝的大山。现在村子的位置就是康熙《阿迷州志》记载的“一在石头寨田间”的杨广城。据66岁村民赵白友说,现在石头寨村共有115户,300多人。占地约一平方公里左右,主要以种植山下村东边那块地为主。原来的寨址、寨墙被村子扩展和修建时拆掉了。现在看到的是一院院时兴的民居,原来古城的影子一点也看不到了。
当天下午我们又考察了通海县的杨广城。下午刚上班,我们在通海县史志办公室拜访了段志伟主任。段主任说:在通海县城东6公里有叫杨广村和杨广镇的,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杨广城所在地。在他带领下,我们实地考察了杨广城。杨广城现在叫杨广村,是杨广镇所在地。有一条长长的小街,商店一个挨着一个,随处可以看到以杨广命名的商店、饭店、旅社,杨广文化的氛围很浓。街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生意兴隆。商家主要经营蔬菜和当地土特产品,据说不少产品被贩运到外地,也有出口到东南亚等国。
在杨广镇杨广社区居民委员会,我们拜访了71岁的杨华兴老人。据老人讲,杨广村民都是明代官兵解甲归田后留在当地开荒种地的后代,有岳姓,张姓,后来我们杨姓也来到这里,始祖是杨仁广。现在杨广社区有晚街、下村、白村、南村、陈家营、姜家冲、李官庄3350户、1万多人,杨姓约有五、六百人。据90多岁高龄的杨应保老人讲,在晚街和白村有两个杨氏祠堂。在晚街杨氏祠堂,我们看到了“大明官宦始祖杨公讳仁广神位”、“九世祖授登仕郎杨公讳东神位”、“十一世祖敕进士杨公讳绳武神位”三个牌位和《杨氏宗谱》。宗谱为手抄本,很简约。但从谱序和所录杨仁广墓碑中,清楚地看出通海杨氏族人是杨广的后代。谱序记载,通海杨氏是自南京应天府因升官原因落户滇南叫浪穹的地方,其中一枝由浪穹来到通海。到通海始祖叫杨仁广,住在城匡村即今杨广村,葬于城匡村西北老丰山上。杨仁广墓前立有大石碑,碑文中记载了杨广支系十五代至十九代子孙、城匡村支系十五代至十九代子孙和马街子十四代至十六代子孙历授大小官职名录。可以看出,现在通海县的杨广村、杨广镇,就是人们传说和地方志记载中的杨广城,通海杨氏族人就是杨文广的后代。
综合蒙自、开远、通海三市县有关杨家将遗址遗迹的考察,可以形成以下两个结论。其一,这些遗址遗迹都来自民间传说,地方志的记载也是依据“土人相传”而来,查史无记,并非实有其事。其二,当地民间传说中的杨广就是宋将杨文广。分析这两个现象的出现,其历史背景是杨文广曾随“狄青南征侬智高,知德顺军,为广西钤辖,知宜、邕二州”。代代相传的社会原因是人们向往和平统一,景仰民族英雄的共同心理。其时代跨度应该是始于宋元,形成于明代,明末清初便载入地方志和宗谱。
这里应该重点剖析一下为什么“杨文广”就变成“杨广”了呢?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传播演变有关。杨文广是名将之列,人人景仰。在当地传播杨家将英雄事迹的主体应是中原守边将士及其后人,接受传播者应是当地土著民众。由于交流中的语言不同,当地少数民族的人们把“杨文广”三字听成或翻译成“杨广”二字是很可能的。久而久之,杨文广便演变成杨广了。这一点在正史和地方志记述中可以看出端倪。《宋史》记载中称谓是“杨文广”,明李元阳主编的《云南通志》有关记载称谓也是“杨文广”,而清康熙《阿迷州志》称谓却变成“杨广”了。记载如下:“宋狄青使将杨广逐侬智高至大理,屯兵于此”。可见在不同版本的史书和地方志记述中,杨文广和杨广是同一个人,随狄青南征侬智高是同一件事。在正史和严谨学者笔下多称“杨文广”而不称“杨广”。由于“杨广”比“杨文广”更为简明,又便于交流和命名使用,当地少数民族也容易接受,所以在民间和地方志、谱谍记述中多称“杨广”,而不称“杨文广”。
作者:高 越
(作者:神木县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