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春秋 >> 御夏抗辽杰出将领折惟昌 >> 阅读

御夏抗辽杰出将领折惟昌

2018-02-25 09:06:19 来源:榆林日报 浏览:594
内容提要:折武彦 魏二保 折惟昌是府州折氏第六代将领,第六任知州,他在御夏抗辽中功勋卓著。折惟昌于公元978年生,1014年卒,是折御卿次子。至道三年即997年,他兄长折惟正因病不能治州视事,由惟昌任府州知州并兼麟府浊轮寨都巡检使
折武彦 魏二保 折惟昌是府州折氏第六代将领,第六任知州,他在御夏抗辽中功勋卓著。折惟昌于公元978年生,1014年卒,是折御卿次子。至道三年即997年,他兄长折惟正因病不能治州视事,由惟昌任府州知州并兼麟府浊轮寨都巡检使。折惟昌任府州知州时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虽已成为历史,但大宋建国三十多年来,由于着力推进征讨南方的战乱,紧接着平灭北汉,财政吃紧、国库空虚,处境困难,举步维艰。雪上加霜的是辽国也乘虚而入、不断侵扰。宋太宗时期曾发动过几次攻辽战争,但均未能取胜。辽国成了宋国一个摆脱不掉的梦魇。宋真宗赵恒登基时,辽国正是萧太后执政时期。她不断南侵,有想一口吞掉大宋的野心。对生性保守、求稳怕乱的宋真宗赵恒形成极大威胁。为了扭转这个局面,真宗寝食难安,整日与御前近臣商讨,生怕惹出大祸,更不敢进攻。以耗费大批人力物力为代价,步步退让,采取被动防御。从而也给镇守边关的将领,特别是给府州三面受敌的折家军、知州折惟昌赠加了防御压力。宋太宗给儿子宋真宗甩下的第二个棘手的问题是西夏藩镇叛乱。太平兴国七年夏州发生宗族内讧。夏州节度使李继捧管不服族弟李继迁,内部争权夺利。在这万般无奈的局势面前,李继捧为了亲族和部众的安全,向宋朝献出他所辖五州之地,并要举族内迁,禀告朝廷将自己另委他任。宋太宗谕令李氏宗族酋豪全部离镇迁入内地。野心勃勃的李继迁得知宋廷派员来接管"四州",就带着几十个亲信到夏州东北三百里的一个名叫地斤泽(内蒙古杭锦旗境内)的地方组织起义,另立山头。李继迁实力逐渐壮大,到宋真宗执掌朝政时已成气候。宋真宗心里不安,多次召李继捧等臣子商议对策。多数臣子建议举全力歼灭李继迁这个狂徒,折惟昌上书朝廷支持朝臣的意见说:"我折家与李家接壤,李继迁能做出忤逆兄长、背叛朝廷的事,忍让只能助长他的野心。"但也有臣子讲安稳为上。宋真宗为了息事宁人,也为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决策"让",封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并把夏、绥、银、宥、静五州一并封赏划管。李继迁官职得手,李继捧退让内迁,弟兄矛盾暂且缓和了。但封官赏州不能满足李继迁的欲望,他在大宋边境不是抢粮就是杀人,弄得宋边境鸡犬不宁,百姓遭殃,怨声四起。宋咸平二年(999)夏,河西黄女族首领蒙异保与府州所辖熟户啜讹,引李继迁率西夏兵入侵麟州万户峪(今神木市万镇),进至松花寨(今神木市花石崖)时,府州知州折惟昌与其从叔同巡检使折海超、弟弟折惟信(任供奉官)率兵增援麟州,阻击夏军。情况不好,麟州轻视来敌,对李继迁的来犯估计不足,经不起攻打。惟昌因所获信息不准,宋军人数远不及夏兵,敌众我寡,伤亡严重。海超、惟信战死疆场,惟昌也在突围中不幸左臂中箭落马。夏军死伤也颇惨重,退兵而散。当惟昌将战况奏于朝廷,宋真宗即遣使慰问,赐金丹、法酒、锦袍、金带、名马、器币等物奖赏。同年九月,西夏兵又来犯境,李继迁所部万保私移埋抢掠府州埋井峰(今府谷县新民镇境内)。惟昌带着家仇国恨与兵马钤辖刘文质、驻泊宋思恭合兵与夏军展开殊死激战。经侦察获知夏军的来势,提前做好了作战布署。兵马钤辖刘文质率兵在南山埋伏,驻泊宋思恭带三千兵正面阻击,折惟昌带主力在北岔埋伏。宋思恭佯败把夏军引到预定埋伏圈,三面猛攻打得夏军晕头转向,大败李继迁于横阳川(今神木市黄羊城河)。这次胜利折惟昌还觉不解恨,有意传出他患病卧床的消息,麻痹夏军。休整四十多天后,于十一月,侦知夏军失防之机又领兵夜袭言泥族拔黄寨。趁夜色以火攻为主,焚烧夏人大量器甲、车帐,斩敌人首级,俘获夏人甚众,缴获战马、牛、羊万计。这一年夏秋三次战役彻底粉碎了李继迁"得麟府,则岢岚,火山诸军皆可图矣"的战略图谋,大长宋军的志气。连战告捷,真宗大喜,以惟昌痛击李继迁进攻麟府边关有功,领富州刺史。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萧绰)亲率二十万大军,分东、中、西三路,大规模南下进军大宋,主力到达黄河边的澶州城,直接威胁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的安全。北宋方面,针对辽军的来势也分东、中、西三路组织有力的防御。在主战派宰相寇准等人的主张下,宋真宗亲临澶州城(今河南省濮阳市区西南)督战,三路防御措施得力,辽军处于不利局面。辽东路军节节败退,中路军持续南攻,与宋军展开拉锯战,相持近一月,打得十分艰难。宋真宗对惟昌十分信任,要求西路军统帅折惟昌率折家军入朔州界断辽援军、全力消耗辽军主力,与中路军形成腹背夹攻之势。折家军对朔州一带地形非常熟悉,径至有利地形。折惟昌登上一个山峰向四周远眺,前方辽大旗高竖狼水寨,标明它是辽军的重要屯兵堡寨。折家军一边朝着大狼水寨布阵冲杀,一边进一步派兵侦察敌人实情。守寨辽军见不远五里,旌旗蔽日、戈矛如林,还有数不清的云车、弩车、抛石器排列阵前,号令声如惊雷灌耳掠过长空。将要靠近寨堡时,弩箭如雨点齐射。辽寨头目传信求援已晚,但见寨外箭弩攻击更加猛烈,折家军的弩车威力更大。紧接着折家军呼喊登云梯的口令,手持盾牌,组成梯队掩护前进的队伍层层靠近寨墙如登云梯攻入寨上。这时护寨棚十有九烧、化为灰烬,进攻的势头锐不可挡,辽旗随风倒下。守城攻寨是折家将百十年守边练就的见长之处,大狼水寨一役敌人死伤惨重,俘虏契丹兵400余人,获马、牛、铠甲万计。围攻岢岚军的辽兵得知折惟昌攻大狼水寨势如破竹,慌忙撤军。萧太后得知西路军惨败不堪的军情,临危不乱,继续集中兵力猛攻澶州城,但也深知取胜无望,便派出使者和大宋讲和。在辽军逼迫下,宋真宗坐镇澶州城与辽签订著名的"澶渊之盟",以金钱换取和平。从此辽宋一百二十年间再无大规模战事。在澶渊之役中,起初辽军的策略是过黄河从山西西北面拉开了牵制性进攻,企图从西路攻入开封。但被山西宋军主力部队折惟昌部击败。辽军这一败仗和无援可增是使萧太后孤军深入中原,造成不利局面的重要原因。因而挫败萧太后锐气,促进签订"澶渊之盟"和约,稳定中原局势,折家军功不可没。景德三年(1006)宋真宗擢升惟昌为兴州刺史,仍知府州。宋真宗对惟昌御夏抗辽的认可、奖赏,折惟昌非常满足,因而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春天,"表求赴阙"即报告皇帝率部赴皇宫拜见帝王以振军心,为国效力。在得到允许后,于六月"率所部首领名崖等四十七人来朝贡名马。"真宗则非常欢迎折惟昌率部来朝"亲加劳问,宴赐甚厚。"惟昌遂乘机上言"先臣御卿蒙赐旗三十竿,以壮戎容。岁久故暗,望别给赐。"真宗考虑到惟昌忠心不二、守边有为有功就爽快应允,并赐新旌旗三十杆,以壮军威。折惟昌御夏抗辽战功卓著,却于37岁时死于运粮途中。那是北宋真宗时期,麟府地区已有大量驻军,府州设置了麟府路军马司,有禁军2000多人。军需后勤供应主要依靠河东供给。大中祥符七年五月,朝廷命令河东百姓往麟州运送粮食。因为担心夏人抢掠,每次运粮都需要府州派兵护送。这次运粮到府州时,正值惟昌身患重病。有人提议推迟时日,待惟昌病情好转后再行护送。可惟昌说:"古人受命忘家。死于官事,吾无憾也!"惟昌不顾重病在身前往麟州护送粮食。行军途中,风沙蔽日,病情加重。将卒前一日,惟昌为了振作士气,仍然与下属宴饮聚会,谈笑风生。众人退席,折惟昌告诉母亲梁太夫人自己病情实况。他说:"强宴饮者,正以境外之重,虑贻朝廷忧耳。"朝廷得知惟昌带病送粮,急派御医前来诊视,遗憾的是当御医到,惟昌已病逝,年仅37岁。折惟昌一生,处于宋与契丹、西夏三方鼎立对峙的复杂局面。惟昌在战争中屡建功勋,忠于职守,保证边关安全,搞好内部民族团结,是一位深受朝廷信任、爱国爱民的好州官。
相关文章
2017-03-21 16:29:23
2013-11-13 13:24:53
2013-11-06 08:31:40
2013-11-08 10:28:15
2013-11-08 10:28:46
2013-11-08 10:55:41
2013-11-08 11:02:48
2018-02-25 09:06:19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