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史海钩成 >> 西夏国史实 >> 阅读

西夏国史实

2013-10-25 09:15:07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1154
内容提要:羌族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相当强悍的少数民族,建国初期在四川省茂汶县居住的四万多冉马尤羌人,就是该族的一支后代。

西夏国史实图

一、党项羌拓跋部族在夏州

羌族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相当强悍的少数民族,建国初期在四川省茂汶县居住的四万多冉马尤羌人,就是该族的一支后代。羌族有许多分支,各有不同的部族称呼,其中拓跋部族在唐朝太宗贞观三年冬闰十二月脱离吐蕃的隶属,从青海、西藏内附接受唐政权的管辖。内附以后,部族首领拓跋赤辞担任了唐朝授予的西戎州都督。本来这个州的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地区,后来唐朝调整他们的居住地,一部分被迁往今靖边县红柳河沿岸的原夏州地定居,为首的部分称为平夏部。唐宪宗李纯时期,为便于管理,于元和十五年(820)将治所在今内蒙古区托克托县的宥州南移到长泽县(今靖边县西属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之城川),委派行政官员办理各项事务。宥字的意思,就是表示政府对少数民族有宽厚对待之心。

平夏部居民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斗争,后继的部族首领拓跋思恭在懿宗李漼当权的威通十四年(873)当了宥州的刺史,掌握着不小的行政权力,到唐僖宗李儇时已达七千余帐()。同时,该部与居住在横山县及陕北其它地方的同族人,也取得了密切的联系,重大行动常相互商量,共同行动。

发生于唐僖宗年间的王仙芝、黄巢起义,成为拓跋部族势力更加壮大的一个重要契机。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国内许多地方爆发农民起义,其中尤以山东的王仙芝、黄巢为首的义军力量最为强大,战果特别显赫。乾符五年王仙芝牺牲以后,黄巢指挥农民军继续作战,并于广明元年(880)十二月五日攻克都城长安,十三日建立以“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黄巢为皇帝的大齐农民政权,改元金统,首都仍为长安。次年三月,亡命四川成都的僖宗统治集团,利用大齐政权胜利后忘乎所以、轻敌麻痹、没有继续追击的时机,急忙号令藩镇及尚可重新组合的部分余兵,发起对义军的反扑。宥州刺史拓跋思恭也立即应召纠合陕北同族兵力万余,自任统帅,配合新任河东雁北行营节度使、代州刺史李克用的四万人马(号称七万)昼夜兼程奔赴关中参战。途中唐廷又授拓跋思恭为武卫将军,因而作战更加卖命,其弟拓跋思忠亦命送战场。金统四年(883)四月,大齐农民军失利退出长安,五月唐军入城。义军反攻曾短期获胜,再败后,黄巢转战于山东,次年在今莱芜县西南虎狼谷被敌包围,不屈自剔。在这场战争中,各藩镇军队为镇压农民起义,恢复唐王朝统治起了重大作用,故而朝廷立即论功行赏,李克用被加封为晋王,统领河东即今山西一带。拓跋思恭得到新设于夏州的定难军节度使高官并复赐皇家李姓。朝廷还赐他铁卷,持铁卷统领夏(统万城)、银(横山党家岔)、绥(绥德)、宥(靖边东)、盐(盐池)诸州地,并世袭主要官位。从此以后,改为李姓的拓跋氏在夏州一带的努力日渐壮大,成为一支强盛的地方势力。

唐王朝在统治全国280余年以后,在哀帝李木兄天祐四年(907)终于灭亡了。此后全国局势大为动荡,形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在动荡中,盘踞于夏州的拓跋氏势力,诸任节度使历代被加封,例如后梁太祖封李思谏为检校太尉,并兼侍中;后唐庄宗封李仁福为检校太师;后晋高祖封李彝殷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后汉隐帝封李彝殷为平章事、中书令;后周太祖封李彝殷为平西王。因此,辗转保持着其统治权。至后周末,拓跋氏的为首长官历经思恭、思谏、彝昌、仁福、彝超、彝殷()六代,其势力仍不亚当年。

后周显德七年(960),当朝最高宫廷保卫宫、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七岁的小皇帝柴宗训,改朝换代做了皇帝。因他原来兼任宋州(今河南商丘)归德军节度使,故取宋字为号,建立了年号为建隆的赵氏宋朝,史称北宋。

赵宋王朝刚刚建立,主政夏州的李彝殷主动派出使者前往京城祝贺,并以良马300匹作为晋见礼,取得了皇帝的欢心。建隆三年(962),发生了河东北汉国发兵进攻河西麟州的事件,彝殷即遣部下武官李彝玉领精兵给予有力打击,更受朝廷赏识。因此,李氏一度又成为宋政权的边将,继续保持了在夏州的统治地位。

但是,各地强大的地方势力,对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极为不利。夏州的李家势力亦同样引起朝廷的不安。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朝廷得知夏州内部发生争权斗争,便乘其定难军留后李继棒入汴京(开封)求援之机,将其留在京城,调为彰德军节度使,以削弱夏州李家势力,其随员也做了调派。同时赐与其金千两、帛千匹、钱百万及玉器等贵重物品若干,表示亲近。随后又派员专程接继棒家属迁京居住,并赐姓名赵保忠。

调走李继棒后,朝廷即委派西京作场使尹宪知夏州,雅安人曹光实充当都检使领兵镇守。原绥州与李继棒不和的李克文也得到重用。

然而,李继棒20岁的族弟李继迁对朝廷调动李继棒的真意已有觉察。李继迁是原银州观察使李光日严之子,时为定难军知蕃落使,驻兵于今横山县殿市乡一山村(其地今名为李继迁寨)。他强烈反对朝廷调动夏州李家主官,认为是朝廷消灭他们的手段,故暗中与李家的各位重要人物及善于思谋的银州左都押卫张浦(汉族)频繁往来,密谋反抗对策,俟机行动。

不久,新受命的官员到州接任,李继迁以既定之策,扬言乳母病亡,以孝敬之道举办丧事。事前巧妙地把部分精锐武器藏在车棺内,出殡时身着孝服,骑上大马,以送葬名义偕同母亲、妻子与亲信李大信等数十人,顺利出城。出城后即驰奔东北方向距夏州300里的地斤泽,据考,地斤泽就在目前陕西最大的内陆湖一一神木县西北距县城70公里尔林兔乡之红碱淖海子一带。李继迁很快与居住在地斤泽的野利等族结为反宋联盟,并纠集陆续从夏州投奔来的本族人马,组成以李继迁为首的一支作战力量,开始武装斗争,从而揭开了有名的党项羌李继迁反宋战争的序幕。

李继迁反宋对陕北历史有很大的影响。现榆()()公路线上,有一属府谷管辖的新民古堡,就是宋代的一处军事要冲,曾设建宁寨,常驻有边防军。明成化二年(1466)新堡建成后被命名为镇羌,之后历代沿用。当时取镇羌为名,无非是表示统治者决心镇压少数民族的含义。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11月,采用土地革命时期设过新民县的新民二字,正式将镇羌更名为新民。

二、李继迁武装反宋

李继迁从夏州逃至地斤泽后,即发动了党项羌拓跋部族反抗北宋的战争,其间叛而降,降而叛,时起时落,旷日持久,前后较量长达20余年。这里主要谈三点事实。

一、计歼曹光实

李继迁组建的反宋武装力量,以地斤泽为基地与宋边军作战,开始时虽说战斗次数很多,但实力的损失并不大。过了两年(即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统领夏、银、绥诸州的北宋夏州都检使曹光实,在得知李继迁所部实力情况后,经过与知州尹宪等密议,立即配合包括保安军(今延安市志丹县)在内的数千名官兵,在其指挥下向地斤泽进行了一次突然夜袭,重创李继迁部,使李部死亡500余人,400余居帐被烧毁,还有1000余人被俘虏,其中包括李继迁的母亲、妻子。在如何处置李继迁之母的问题上,宋朝廷内部还有过一番争执,宋太宗原已定将她处死。但因宰相吕端力主争取李继迁而未杀,后安置于延州。毛泽东同志在评价叶剑英元帅时,曾引用过的“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语句,后一句中的大事,就是指这件事。

李继迁遭这次袭击后,处境已十分困难。但他并不死心,仍继续千方百计坚持斗争。雍熙二年(985),他利用曹光实陶醉于胜利之中,且图谋独取更大功劳再向上爬的思想,安排了向曹假投降的计策,准备将曹光实一举击杀。计定以后,一方面不声不响地大力重组实力,加紧军事训练,另一方面装做已一败涂地,准备归降宋朝的样 ,派员给曹送去诚心诚意投降的书信,骗得曹的信任,双方约定时间在葭芦川今佳县王家砭乡的柳树会(古真乡城)举行会谈,共同商讨投宋有关事宜。到了那一天,曹光实怕他人夺了头功,不与别人通气,自带百名随从护卫,在李继迁的恭迎下,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没有任何戒备便进入约定地点。不料,李继迁突然举手扬鞭,事先埋伏好的精兵见手势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除了来兵的武装,曹光实被就地杀死。曹军主力得知主帅被杀,一时群龙无首一片混乱。李继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指挥所有队伍万余人向宋军发起猛烈攻击,一举攻克今米脂城西的原三族寨,宋守将折迂咩()杀掉监军使向其投降,使李继迁的兵马更加壮大。旋即占领李继迁的家乡银州城,李自任定难军留后,安兵防守,设官布政,并有许多旧部人员尽力扶持,一片胜利景象。

到了当年五月,宋环庆等州都部署李继隆及另一副将王侁等率领的大队官军打至银州城外,并发动连续进攻。李继迁寡不敌众难以固守,被迫弃城出走,将队伍撤至夏州方向,开辟机动战场,再作斗争。

二、归附契丹辽

雍熙三年(986),李继迁因独轮川(今神木县北部)一战大败,转而向宋朝境外的契丹降附,以谋东山再起。契丹,是后梁贞明二年(916)由东胡鲜卑族别支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属地主要在今东北地区。其都城有上、中、东、南、西五处,现内蒙古哲里木盟巴林左旗的南波罗城,当时设临潢府,作为开国初的都城,即上都。北京之所以有燕京之称,就是契丹南侵后幽州府,将北京称为燕京或南京之故。后唐同光四年(926)耶律德光继承亡父阿保机的皇位,改契丹为辽。辽国以畜牧业为主,经过长久征战发展,一时力量很强盛,拥兵三四十万之众。为与北宋争夺地盘,辽圣宗耶律隆绪对李继迁的降附寄予厚望,授予李特进检校太师、定难军节度使、平西王,命其都督夏州诸军事,同时命继迁之弟继冲为继迁的副手。此后,契丹又把王室耶律襄的女儿义成公主,主动嫁给继迁为妻,送良马500匹充实军力,又加封为夏国王。总之辽国从各方面支持李继迁与宋为敌,以扩大其势力范围。

李继迁有了契丹的支持,就不断向宋朝发动军事进攻,被宋军战败后,他又被迫降宋,宋朝廷又封他为银州观察史,并赐姓名赵保吉。可是,李继迁降而叛,叛而降,反复无常,总是不服宋朝的统治。

太宗淳化五年(994),李继迁集中一万余马步军,向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城发起进攻。宋廷调动大批军队前住迎击,进入夏州城后,宋太宗以夏州城“深在沙漠,便于奸雄盘踞”为由,发令将城摧毁。强迫居住在城内外的20万夏州居民,全部迁移至今榆林、绥德、米脂一带定居。宋朝本以为这样一来,李继迁就难以反宋了,但李在毁城以后并未停止反抗斗争,毁城反而对宋军征讨李继迁带来不少困难。

三、命亡西平府

夏州城被毁后,李继迁部重振旗鼓,于996年又以数万兵力进攻灵州城未克,双方均有伤亡。宋咸平元年(998),真宗赵恒即位后,对李继迁采取妥协政策,封其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统领李氏原踞州地,尊其母卫慕氏为国太夫人,授其子李德明为定难军行军司马。由于宋朝的妥协,双方在一段时间内休战,边境局势转和。之后宋军便放松战备,以为可以长久和平共处了。

但是,李继迁的反宋决心并未松懈。真宗咸平五年(1002)正月,李会盟几十个部族的兵力向宋军重新开战,进攻环州(今甘肃省环县)之后,三月间再攻灵州,知州裴济被杀,攻城获胜。次年将灵州改为西平府,将在夏州的总部迁于灵州,作为新的反宋大本营。所以也有人把灵州称为李继迁的国都。

盛平六年,已经十分骄横自满的李继迁亲自统领精兵攻占了西凉府(今甘肃武威),自觉兵强马壮,已无人可匹敌,置张浦“兵务慎重贵审敌情”的主张于不顾,被假降的宋朔方节度使吐蕃人潘罗枝的军队包围。突围中,李中毒箭而兵败。返回西平府后,因伤重不治,延至景德元年(1004)元月初二亡命,年仅42岁。次年安葬于贺兰山下。

李继迁长久坚持反宋战争,为其子李德明特别是孙子李元昊继承发展其业,建立西夏国打下了基础,确为西夏之始祖。

三、西夏国述略

从夏州兴起的党项羌拓跋势力,至北宋前期李继迁坚持武装反抗20余年之后,其后代继承其业,到第三代李元昊终于建立了历史上有名的西夏国。

李继迁死后,当时年仅23岁的儿子李德明(小名阿移),在生母野利氏的支持下及时继承了父亲的遗位。继位后遵照其父临终前的当面嘱咐,又与张浦共同谋划,采取了既依辽又附宋脚踏两只船的手法。一面飞马向辽朝呈报请封文书,以求得早日承认。辽主得报后毫不迟疑下旨封德明为夏国王,表示承认和支持。一面又于次年元月派牙()将王旻为使者,向宋朝专送了诚服誓表,表明归附态度。第三年得到宋朝授予的上柱国、检校太师、定难军节度使等一连串官职称号。这样,李德明就成了辽与宋双方承认的地方实力人物。

李德明受封掌权期间,虽然继续推行对外扩张的政策,但为减少自身的压力,尽量避免对宋朝的正面威胁,把斗争的矛头主要转向西部的吐蕃、回纥等少数民族,使其领地有所扩大,逐渐据有夏、银、绥、宥、甘、凉等十几个州,辖民达数十万户。随着其实力的不断增强,李德明暗中开始布置全面反宋,进行筹建独立国家的种种准备。

宋天禧四年(1020),李德明选定位于贺兰山以东之怀远镇(今宁夏银川市)新建兴州城,城成后即将西平府的总部迁往新城,作为政治、经济及军事中心。不久,在省嵬山地带再建省嵬城(今宁夏平罗县东北尚存遗址),作为200里以南的防卫边城。兴州城的修建,意味着李德明为以后的立国备就了都城。

李德明有三个儿子:元昊、成迂、成嵬。仁宗天圣六年(1028),德明仿照宋朝皇帝树太子的制度。名目张胆地将才华出众、军功在身的长子李元昊(小字嵬理)立为太子,事实上确定了未来皇位的继承人。但是,李德明未能来得及完成其大业就于103150岁时因病早逝。元昊继承了父职,时年29岁。辽宋两方也都正式承认并加以封委。不久,元昊又娶辽兴平公主为妻,成为辽国的附马都尉。

早已主张立国的李元昊,此后相继采取措施,加快了立国步伐,先是宣布废除宋廷赐与祖先的赵姓和西平王的封号,取本族语言“嵬名”为姓,更己名为曩霄,官职改称“兀卒”,并一再琢磨吉利的政权年号,初用显道,继改开运、广运及大庆,接着把兴州更名为兴庆府,又在城内加紧建造宫殿、寺宇。所有这些迹象已清楚地表明李元昊正在为建立自己的国家竭力创造条件。然而,腐朽的宋朝高官显贵却对此一无所知,仍然高枕无忧。

仁宗景祐五年(1038),李元昊终于大动干戈,开始实现其夙愿。首先调集15万能战精兵,分别布防边境,西挡吐蕃、回纥,北备辽国,东南抵御宋军。然后按既定计划,召集部下文武官员于兴庆府宫殿,正式宣布国家建立,自称“始文英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年号改为“天授礼法延祚”,首都兴庆府(后改为中兴府)。大体就绪后,于当年十月十一日以邦“泥定国”向宋朝送呈公文,阐明立国理由,要求承认独立。*不久,元昊命人创立本族文字,并再三强调要用本族服饰,示意民族独立。

历史上把李元昊建立的这个夏国通称为西夏(也有称为大白上国一说),西夏国出现后,北宋满朝文武无不震惊。李元昊的文书送达后,经反复廷议最后做出不能承认的决定。故由仁宗皇帝下诏削去对李的一切封职,并发榜公开号召勇士前往捉拿李元昊,讲明谁捉拿住谁就能得到李的原封职务。

这样,宋朝与西夏很快进入交战状态。其后五年间在延州等地进行过五次大战,其中只有一次宋军获胜,其他都是西夏取胜。如10429月定川寨(今甘肃镇远西北)一战,宋军伤亡惨重,被俘9400余人,失战马600多匹,14名将官战死,包括主帅葛怀敏。

经过连年的征战,西夏也损失很大,无力再战,遂于宋庆历三年(1043)春双方开始和谈,参加和谈的宋朝有知延州的庞籍,西夏有教练使李文贵。一年后达成和约,和约规定西夏承认做宋朝的臣国,宋正式承认西夏国,封李元昊为西夏国主,但不保留西夏皇帝称号。宋朝每年向西夏供应白银七万二千两,绢、帛十五万三千匹,做为经济补助和赠送礼品。至此,双方在以后的20余年时间里,很少发生大的战争,处于和平状态。后来随着金国和蒙古势力的发展,在很长时间里又形成了宋、夏、辽、金、蒙多种力量对立与并存的局势。

西夏在非常艰险的环境内之所以能够存在下去,主要是因为他们有五六十万人的强大军队,并且大胆重用往投的汉族谋士。其军队分布于京城和其它12个监军司要冲,每处设都统军、付都统军和监军一名,造成以雄厚实力严密守边的阵势。如榆林市古夏州是西夏祖先的居地,立国后为保住这块地方,在今榆阳区归德堡东南设立神勇左厢军司,驻屯军队在五万以上。其次,西夏各个皇帝都有不同的政治背景,在国与国关系变幻无常的环境中,以保存自己为前提条件,对各国实行联反不定的政策。就拿与宋朝的关系说,和约订立20年之后,又数次发生战争,有的战争规模还相当大,但战后复出现联合局面,又去共同对付别的国家。

西夏国强盛时期的地域,以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数千平方公里的平原为中心,占据地面相当大,史载为“东尽黄河、西达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约有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按现在的区域看,大致相当于宁夏区全部,甘肃、青海、陕北及内蒙古的一部分。

夏国的政权设置,基本上仿照宋朝,但有本民族特色。一般资料记述,西夏有州22个,州下设县。居民以党项羌为主,还有汉、契丹、鞑靼和吐蕃等民族,还有波斯、大食的一些侨民定居,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人口未见记载,从一些深入研究西夏史迹的资料推断,大约在200万以上。西夏的最高统治者,宋朝封为国主,但实际上一直自称为皇帝。首任皇帝李元昊因争夺美女等原因,46岁时被亲生子宁令哥持刀杀死,宁令哥亦遭处决。之后,西夏帝王相继为凉祚、秉常、乾顺、仁孝、纯佑、安全、遵顼、德旺、目见共10代。

夏国后期,居住在干滩河上游达黑温勃勒(今属蒙古)的铁木贞,统一蒙古草原各部族,于南宋开禧二年(1206)建立蒙古汗国,被推荐为最高领导人,称成吉思汗。1226年,成吉思汗乘西夏衰败之机,亲自统领以第三子窝阔台为先锋的大军第五次进攻西夏。蒙古大军在西夏国境内步步深入,十一月间攻至灵州,双方大约各拥兵十万,经激战,蒙军把西夏嵬名令公的主力军击败,守城名将德任被杀。而后成吉思汗命大将阿术鲁攻打中兴府,自己在组织军队西进时上了位于陕、甘、宁三省交界处海拔2928米的六盘山上清水营行宫疗伤。蒙军于十二月攻至中兴府外,大军层层围城,轮番攻击。到次年夏,指挥抵抗的西夏右丞相高良惠病亡,加之围城得不到外援,弹尽粮绝,西夏被迫向蒙军表示一月内投降。七月十五日即成吉思汗死后三天,西夏末帝李目见带领众官出城往六盘山投降,降后在随蒙军返回漠北故地撤里川后李目见即被杀,时年46岁,西夏从此灭亡。元朝初在原夏都设西夏行省治所,宁夏之名是元朝建国几十年以后,取平定西夏之意而设置宁夏路开始使用的,历代虽经卫、府、道、省及区政区建制的变更,但宁夏两字仍然沿用不改。

西夏国灭亡以后,原居民族有的向外迁移,据报道居住在今河南濮阳县境内的十几个村庄的3000余人,就是西夏人的后代。保留下来的西夏遗迹较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宁夏区距银川市30公里处贺兰山下的西夏陵园。这个陵园方圆40平方公里,总面积60000平方米左右,四周原有围墙,内分前、中、后三个部分,各部分都有宏大的砖石结构殿基,十分坚固。园内有历代帝王墓九座(不包括追认的祖先李继迁墓),另有朝中要官及其勋戚陪葬墓100多座。西夏的最后一个皇帝李目见没有入陵,其原因显然是亡国后本人死于外地之故。今皇陵内帝王墓特别显眼的是李元昊墓。

在榆林,还有一种民间传说,讲的是在榆林城北五公里的红石峡榆溪河水下,有西夏祖先李彝昌的墓葬。传说其葬法与羌族原来流行的“障水别流,凿石为穴,既葬引水其上”的埋人习俗相一致,加之榆林又是西夏祖先的居地,因此,不能排除有这个事实的可能。还有人认为红石峡地面发现的一个洞口就是相传的西夏藏兵洞洞口之一。

西夏灭亡以后,与其相对峙的其它几个国家后来怎样了呢?辽国在1225年春天亡于金,金国存在到1234年也被蒙古与南宋联军消灭,南宋又在1279年被蒙古消灭。唯蒙古自1279年起,由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建立元朝,是为世祖,世祖追封成吉思汗为太祖。

顺便提及,成吉思汗在与西夏交战期间病殁于六盘山,其陵墓在今与神木县接壤的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伊金霍洛旗。1939年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因占领归绥的日寇和汉、蒙投敌分子,阴谋将成陵东移以诱惑蒙民。当时的伊克昭盟盟长沙克都尔扎布和驻防榆林城的邓宝珊将军等,向中央政府建议并获准内迁,由蒙藏委员会主办。经过筹划,灵枢起动后于618日到达榆林城,当局组织了隆重的迎送活动,两日后南下,先运至甘肃榆中县兴隆山,后迁青海塔尔寺。全国解放后复移原处,近年加以整修,其陵壮丽雄伟,金碧辉煌。

             (作者陈智亮  原榆林地委副书记,著有《榆林史话》出版)

 

相关文章
2013-10-24 14:30:28
2013-10-24 14:19:40
2017-03-22 09:28:49
2013-10-25 09:15:07
2013-10-28 09:29:42
2013-11-05 09:26:19
2013-11-05 09:31:06
2013-10-23 14:42:08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