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作品择目 >> 杨家将文化系列丛书 >> 《杨家将历史与传说》 >> 目录 >> 第七章 后继有人杨延昭 >> 四、燕赵大地的足迹 >> 阅读

四、燕赵大地的足迹

2013-11-27 08:59:43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172
内容提要:宋辽签订澶州之盟后,两国之间从此基本和平相处。寇准回到东京,因王钦若等的排挤,昏庸的宋真宗在景德三年将寇准罢相。

宋辽签订澶州之盟后,两国之间从此基本和平相处。寇准回到东京,因王钦若等的排挤,昏庸的宋真宗在景德三年将寇准罢相。十多年以后,寇准曾再度任相,但很快就被罢相,并且被充军到遥远的雷州(广东海康),在雷州病死,寇准死时,“家无遗文”(《后山谈丛》卷1),后来才发现了寇准的一篇奏章,说的是“澶渊之盟”前,辽军到达深州,祁州之时,寇准建议杨延朗等应当如何布防。在小说、戏曲中,寇准是杨家将的积极支持者。从目前的史料看,寇准和杨延昭的关系,仅此而已。至于寇准与杨业及后来的杨文广,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辽兵到澶州后,杨延昭领兵万人,成为防守河北边陲的主力之一。他曾向宋真宗上奏,认为“契丹顿澶州,去北境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率在马上。”这就可以在辽军撤退时,“扼其要路”袭击,并进而攻占“幽、易数州”(《宋史》卷272)。可惜这奏章根本没有送到皇帝手里。现在看来,即使宋真宗看到了,也不会批准杨延昭的建议。我们只能从这一建议中,看出杨延昭如何地忠心保国,如何地无所畏惧。事实也是如此,没有等待朝廷批准,杨延昭就带兵越过宋辽边界,攻占了古城(保定北),打败了敌军。

“澶渊之盟”后,杨延昭被任命为保州知州兼缘边都巡检使,仍然负责保定地区的抗辽防辽。第二年,杨延昭以战功升级为防御使,职务改升为高阳关副都部署。高阳关虽离宋辽边境远些,但其重要性却绝不亚于边境。作为河北三关之一,高阳关“实在根本”,“戍守特重”(《读史方舆纪要》卷12)。杨延昭在高阳关戍守九年,直到去世。

杨延昭曾在山西、河北转战三十年,为抗辽防辽作出了贡献。尤其是在河北的二十多年间,杨延昭的足迹踏遍燕赵大地。《长安客话》记载:“霸城旧传,守将杨延朗修筑,以控契丹,当时号为北方重镇”。霸州在霸县,也是宋辽边境,靠近保州。杨延昭修筑霸州城以防辽国,是有可能的。《读书方舆记要》虽不记载杨延昭曾修筑霸州城,却认为霸州以西的新安忻城“宋将杨延朗屯兵拒契丹于此”。(11)该书卷12页上,还记有雄县杨关城,“相传宋将杨延昭守关南时所筑。”“县南五里闸河,相传宋杨延昭浚此运粮。”该书肯定了安肃县城,确实是“宋杨延朗修复之。”雄县和安肃,也在宋辽边境。安肃离遂城很近。该书的另一记载,则似不可信,“烽火台,(内黄)县北四里,宋咸平中,契丹入寇大名,杨延朗军内黄以御之,筑台于此。”(16)内黄即今河南内黄。咸平年间为公元998年至1003年。在此期间,杨延昭多在河北前线,不大可能到内黄去抵御辽军。况且,辽军能到达内黄的次数,也仅是“澶渊之盟”前夕的一次。那时,杨延昭也在前线。他有机会南下去见宋真宗时,路过内黄,却不大可能在内黄驻军御敌。此外,河北、山西地方志中,记有不少杨延昭、孟良、焦赞的遗迹和遗址,这些,传说的成份居多,也就不可全信了。但是杨延昭在河北那么多年,高阳关副都部署的防区又相当广大,因而其足迹遍及河北甚至天津少部分地区,是可能的。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月初七,与辽国抗衡三十多年的杨延昭与世长逝。戎马一生的杨延昭,是爱国的一生,英雄的一生。朝廷派使者到高阳,护送杨延昭的灵车回京。沿路的老百姓,向杨延昭致最后的敬意。灵车默默由河北向河南驶去,老百姓洒泪向杨延昭永别。在京城迎接杨延昭遗体的,是其儿子杨文广等。遥想当年,杨业绝食殉国,身首异处,如今延昭之灵则有幸在东京安息。

相关文章
2013-11-27 09:04:05
2013-11-27 09:03:06
2013-11-27 09:02:12
2013-11-27 08:59:43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