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作品择目 >> 杨家将文化系列丛书 >> 《杨家将历史与传说》 >> 目录 >> 第七章 后继有人杨延昭 >> 二、在河北抗辽前线 >> 阅读

二、在河北抗辽前线

2013-11-27 09:03:06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169
内容提要:杨业共有七个儿子。《宋史》上说:“业既没,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环、延贵、延彬并为殿直。”加上在陈家谷战死的延玉,共七人。

杨业共有七个儿子。《宋史》上说:“业既没,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环、延贵、延彬并为殿直。”加上在陈家谷战死的延玉,共七人。这里首先要弄清楚,宋朝的崇仪副使,供奉官和殿直,都是官名,不是实职,即没有任何具体职责和权力。说白一点,是只享受待遇,不干任何具体工作的虚职。为什么宋朝要设这么多的官,而又没有事可做?是为了安排和照顾有功文武之臣的子弟。宋朝规定,文武官员到了一定级别,便可以安排儿子甚至亲属当官,但必须满十五岁,杨业牺牲时,杨延昭已二十七岁,他早就是供奉官,杨业牺牲后,杨延昭被提升为崇仪副使,提高了级别待遇。同样,延浦、延训也已成人,由殿直升为供奉官。其他三个儿子原来是普通百姓,由于父亲牺牲,朝廷破例也任其为官。这些提级和封官,都具有照顾性质,也就是为表彰杨业英勇献身而作的一种安排。在杨家将传说中,杨业的七个儿子个个武艺高强,为保卫国家和皇帝而出生入死,并不符合历史事实。除了杨延玉、延昭外,其他五个儿子具体历史记载不多见。供奉官和殿直,看起来是武官,但既没有一兵一卒,更不能到前线打仗。

杨延昭原名杨延朗。后来因为要避讳朗字,所以改名为延昭。传说和戏曲、小说中,又称杨延昭为杨六郎,其实他不是杨业的第六个儿子。如果他是第六子,那杨业生前,杨延昭不可能早已是供奉官,因为年龄太小。杨业殉国时,杨业的小儿子才补成比供奉官低的殿直。可见,杨延昭和牺牲的杨延玉兄弟俩,当为杨业的老大和老二。至于究竟谁是老大,已无法确定。不过这已无关紧要,用不着去作无谓的考证。

杨延昭从小跟随父亲,在太原、代州等地生活。父亲的榜样,父亲的教诲,使延昭养成了沉默寡言,好武不爱文的性格,小时候的杨延昭,就喜欢做摆弄军阵打仗的游戏。长大成人后,成为智勇双全的军人。像其父亲一样,从不以将军自居,而是与下属同甘共苦,朴素节俭。打起仗来,他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打了胜仗,也喜欢将功劳归于部下。所以将士们都拥戴他,乐于作他的部下。杨业生前,曾欣喜地说过:延朗这孩子像我。

雍熙北伐,杨业作为副司令,带领他的儿子延玉和延朗,冲杀于敌阵之中,进军于山丘平原。二十几岁的杨延昭,已经是杨业手下的先锋。杨业对儿子的要求,不做保住性命的懦夫,要做身先士卒的勇士。杨延昭奉父亲之命,首先攻下了应州和朔州。在朔州攻城时,手臂中箭。利箭穿透了血肉。杨延昭拔掉长箭,继续攻城。这样的精神,这样的战将,预示着杨家将后继有人。

杨业、杨延玉父子殉难后,杨延昭擦干泪痕,化悲痛为仇恨与力量,发誓要为父兄报仇,一定要打败辽国。他挑起了生活的重担,继承杨业未竟之业,离开代州,开始了新的戎马生涯。在守丧三年之后,杨延昭以崇仪副使的官衔,出任景州知州,景州在河北东光县,实际上是永静军,直属宋中央管辖。知州有职有权。正当杨延昭准备在永静军干一番事业之时,又被调任为江淮都巡检使。巡检使是维持地方治安的武官。杨延昭之所以到南方江淮地方去,是由于当时江淮灾荒严重,社会治安状况不好。至于杨延昭到那里去,有什么作为,正史没有记载。从江淮回京后,杨延昭升了一级,成为崇仪使。朝廷改派他去定远军,不久,改任为保州缘边都巡检使。保州即河北保定地区。缘边都巡检使的主要任务,已不是维持地方治安,而是维护边境安全,防备敌人侵边。由于保州与辽国的易州等相邻,因而杨延昭在保州,主要是抵御辽兵南下。从此,杨延昭从山西抗辽前线,转而到河北抗辽前线,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涯,逐渐成为北宋又一位抗辽名将。

986年雍熙北伐宋方大败之后,辽国曾在河北、山西和陕西府州等地,有一些规模不太大的南犯,宋朝边境虽然紧张,但未曾有北伐那样的惨败。至道三年(997)三月,宋太宗突然病死,其子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七月,宋真宗听说辽国将大举南犯,派傅潜为河北镇、定、高阳关行营都部署,负责抗辽防辽。傅潜又派石普等人到保州,与保州知府杨嗣主动出击,先败后胜。杨嗣是杨信之弟,但与杨业、杨延昭没有血缘关系。九月,辽国主亲临辽之南京,大规模南下。十月,辽大军到达保州境内的遂城,辽承天皇后即萧太后亲自督战,攻打遂城。遂城(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北)是宋辽边境的小城,城防工事不坚固。杨延昭正好在遂城,便领导遂城军民为保卫遂城而战。

面对人多势众的强敌,要守住遂城,对杨延昭来说,是一次考验。延昭召集城中的青壮年,发给他们守城武器,登上城墙,与敌作攻守之战。辽精兵包围小小遂城好多天,竟然没有将遂城攻破,可见遂城军民在杨延昭指挥下,协力同心,众志成城。由于缺乏有效的防城设施,在辽军强攻之下,遂城有旦夕之危。正好那几天寒流到遂城,十月的遂城气温突然降到零下好几度。长期生活在北方的杨延昭,突然计上心来,何不利用天气变化来守住遂城。他立即组织人马,将水提到城上,沿城墙往下浇水。水顺墙下流,一夜之间,城墙外侧墙面上,结上了一层坚滑的冰。敌人再来爬墙攻城时,无法攀登而滑落于地。萧太后无计可施,撤军退走。杨延昭乘机追袭,缴获不少兵器物资。

请不要小看这次遂城保卫战。遂城虽小,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宋辽边界宋方前沿重镇,辽军入宋,这里是第一道防线。而且,杨延昭守遂城,是这次宋辽战争中少见的成功防御战,阻止了辽军的进攻势头,敌人只能改道,从狼山镇进攻灜州(河北河间)。在那里,宋军大败,宋将康昭裔等被俘牺牲。辽军一直打到乐寿(河北献县),如入无人之境。在回军时,辽军再次进攻保州、遂城。这一次,辽军打败了在遂城外河畔抗敌的宋军。辽国骑兵用突击战术,将宋士兵全部杀害。第二次遂城之战,杨延昭已不在遂城。因为到大名去见宋真宗,奏报边防形势。宋真宗当着大家的面,表扬杨延昭:“此即杨延朗也,延朗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朗治兵护塞,复有父风,深可嘉也。”(《长编》卷46)

杨延昭在这次抗宋战争中,除了保卫遂城外,还曾与杨嗣等转战出击,消灭辽军有生力量。傅潜是个恐辽如怕虎的胆小鬼,他部下有八万宋军,却在定州龟缩不出。杨延昭、杨嗣等多次向傅潜要求增加兵力出战辽军,傅潜终不答应。杨延昭于咸平四年,与杨嗣自领部下,埋伏在西山,辽军经过这里,杨延昭率军伏击,这又是一次漂亮的袭击。

自从遂城保卫战和西山伏击战后,杨延昭名声大振,辽国的军队称杨延昭为六郎,大家都怕杨延昭。而宋朝的军队里,传开了杨延昭同杨嗣的抗辽战绩,说他俩守边是“铜梁门、铁遂城”,意思是攻不破。杨延昭也因作战有功,升为莫州刺史。不久,又升为莫州团练使。团练使也是虚衔,比刺史级别高,但低于防御使。杨延昭的实际职务,仍是保州缘边都巡检使,与保州知州杨嗣一道,为保卫河北边防而战。

相关文章
2013-11-27 09:04:05
2013-11-27 09:03:06
2013-11-27 09:02:12
2013-11-27 08:59:43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