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作品择目 >> 杨家将文化系列丛书 >> 《古麟州与杨家将》 >> 目录 >> 研究古麟州地方史的重要资料 >> 韩荫晟《麟州建置与折氏源流》 >> 阅读

韩荫晟《麟州建置与折氏源流》

2014-01-07 14:28:22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707
内容提要:韩荫晟先生,辽宁人,1919年出生,1961年到宁夏博物馆工作。

19816月)

 

韩荫晟先生,辽宁人,1919年出生,1961年到宁夏博物馆工作。后入宁夏社会科学院专门研究西夏史。此文是他19816月参加在宁夏召开的全国西夏研究会时发表在《宁夏社会科学》试刊号上的论文,并获得1984年宁夏史学会论文一等奖。他是一位爱国主义的史学家、西夏史专家。1962年,某国家所出画报上出现了“唐古特是中国与西藏之间的一个独立国家”这一歪曲历史事实的提法,所要造成的后果是别有用心的。于是韩荫晟和另一位青年共同撰文驳斥,得到国务院的称赞,并把他们的论文转给了该国画报社。正是这件事激起了他研究西夏史的责任感,同时意识到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正是历史上西夏的都城兴庆府所在地,更增加了他必须做好这项工作的决心。然而,蒙古军初开始南下,进攻西夏时毁城灭迹的战争行为,使所到之处文档资料弃失尽绝。故当元朝立国大定之后,元人修史,只完成宋、辽、金史,独缺西夏史。于是韩先生决心让西夏史大白于天下,就在各种资料中,瀚海捞针,经过20多年的辛勤劳动,一部搜集广博,抉择精审,校勘、考订缜密的《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上卷,终于在1984年正式出版。《麟州建置与折氏源流》就是他在撰写《汇编》过程中同时的创作成果。于是他和李范文教授在宁夏,吴天墀教授在四川,都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研究西夏学中外驰名的专家。

由于麟府地域相邻,唐宋时麟府杨折两家都是地方世家大族,彼此存在密切关系。所以研究麟府地方史,研究杨家将的问题,脱离不开府州折氏家族的问题,故而此著对我们极为重要。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这是一篇具有独创性的论著,后来就因此资料的出现为据,而成文成著者相继不少。如陕西考古研究所戴应新的《折氏家族史略》就应用此文很成功。由于戴先生在神府十多年的考古工作,熟悉了当地的“山水变迁”,所以他对韩先生的论述给予了更深层次的有血有肉的发展和充实,而自成一书,于1989年由《三秦出版社》出版。这对我们研究神府地方史适用范围更大,参考价值极强。所以,这里我在介绍韩作的同时,把戴氏之著也传知读者。

下边把韩氏原作全文录后,以方便同行研究。

北宋和辽、西夏鼎立时,它们之间的丰、麟、府三州属宋朝的河东路,但位置却在黄河西岸,由于地势险峻,成了北宋对抗辽、夏的边防要塞。如果这三州落入辽、夏之手,它们就可能成为河东路边塞的严重威胁。为了保存这片土地,北宋采取了利用地方封建势力的策略,就地封官晋爵,输送粮饷,确立其臣属关系,使地方豪绅在维护其自身权利的前提下依附宋朝,并为宋捍卫着西北边防,对抗辽和西夏。这种政治形势一直延续到宋室南迁。

丰州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从略。麟、府二州则是历史形势的产物,是适应当时政治需要而创建的。现将其建置缘由略述如下:

一、麟府二州的建置

唐朝贞观年间,原来居住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和四川西北松潘地区的党项族得到朝廷允许,开始向内地迁徙。贞观以后,吐蕃逐渐强大,党项受到严重威胁,几乎举族东迁;他们经过甘肃、宁夏向河曲地区转移。经过唐和五代的漫长岁月(公元7世纪早期至10世纪中叶),到北宋初年,灵(今宁夏灵武南)、夏(今陕西横山)、绥(今陕西绥德)、麟(今陕西神木县北)、府(今陕西府谷县)、环(今甘肃环县)、庆(今甘肃庆阳县)、丰(今陕西府谷县北)各州和镇戎(今宁夏固原)、天德(今包头附近)、振武(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三军境内都驻扎着党项的族帐①。

党项族开始迁徙时,突厥族的遗民也陆续南迁,为了安置突厥降户,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在河曲南都设立了六个小州,史称六胡州②。后改为宥州(今内蒙古伊盟南部)。这六州的建置,虽然是为了安置突厥,但没有理由禁止大规模迁徙的党项族入境。可以肯定,六胡州当时成为各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

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初夏,突厥族“苦于赋役”,在康待宾率领下,掀起了一次暴动,攻下六胡州后,又联合党项,攻下胜州(今徙内蒙古伊盟东北)所属的银城、连谷二县,夺据粮仓。秋七月,唐朝廷派遣张说、王晙、郭知运等率兵进攻。张说以马步军万人出合河关掩袭,大破康待宾和党项的联军,追到骆驼堰。在唐军的强大压力下,党项和康待宾分裂了,互相攻击,康待宾大败,进入铁建山,“余众溃散”。张说采用了“伐叛柔服”的政策,“招集党项,复其居业”,并且“奏置麟州,以安置党项余烬”③。明年(公元722),在平定康待宾余党康愿子后,九月,徙“六州残胡五万余口于许(今河南许昌市)、汝(今河南临汝)、唐(今河南泌阳)、邓(今河南邓县)、仙(不详)、豫(今湖北黄冈)等州,始空河南朔方千里之地”④。但是,攻占银城、连谷的党项并未迁徙,而是按照张说的建议,于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析胜州之连谷、银城置”麟州⑤。后来虽然有两度废置⑥,但居民并没迁徙。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置后,直到北宋末年,麟州建置没再改变。麟州既为安置党项而设,其境内主要居民理当是党项族。

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党项族拓跋思恭崛起于夏州,参与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并为唐朝立下功勋。沙陀李克用也乘机南下,进兵河曲地区。当时,早已徙入麟州东北方面而定居在黄河西岸的居民中,有一个号称太山公的人,颇有号召力,附近居民争相依附在他的周围,因而形成了一支新兴的地方割据势力。李克用初到河曲地区,立足不稳,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因而拉拢地方豪强,他觉太山公可用,就收录在自己的帐下。“凡力所不能制者,悉命统之。从而能辑睦招聚,横捍西北二虏。封上柱国,以其地为府谷镇。”⑦以此,知折氏所居原是无名之地,是因折氏兴起而得名。受到李克用重视而初露头角的太山公即折嗣伦,后为麟州刺史,可以说他也是一位乘乱而兴的一代风云人物。

后唐庄宗天祐七年(公元910年),以“代北诸郡屡为边患”,升府谷镇为县。明年(公元911年),“以府谷县建府州,以扼蕃界。”并以折嗣伦子从阮为府州刺史⑧。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曾包括府州。契丹“欲尽徙河南之民以实辽东,人心大扰,从阮因保险拒之”⑨。从而,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公元947年,刘智远建后汉,从阮归附,府州被升为永安军,并“析振武之胜州并沿河五镇隶焉”。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升府州为节镇,并以从阮子德扆为节度使。

如上所述,府州是因折氏而建立的,并且随着政治形势的需要,由镇升为县、州、军,最后为节镇。折氏家族则始终是该地的统治者。

折德扆被任命为府州节度使,这是当时政府的行政措施,与其他地方官毫无妨碍。但是,这一任命却引起了夏州李彝兴的不满,他竟然以“土壤相接”为借口,“扼塞道路,阻绝使臣。”实际上是“恶其与已并为藩镇。”与夏州接壤的地区不止一个府州,与李彝兴“并为藩镇”的也大有人在;府州折氏平时与夏州又无瓜葛,很少往来,为什么会引得李彝兴大发雷霆,甚至“阻绝使臣”呢?原来李彝兴本姓拓跋,是拓跋思恭的后裔。拓跋氏则是党项最早八大姓中的最强者,在接受中原文化的过程中,自然要受到门阀制度的影响;拓跋思恭又曾有功于唐朝,受赐姓李,公元883年,被封为夏国公。思恭之后,其兄弟子孙世袭为定难军节度使,到彝兴时,已历三代,七八十年。彝兴有理由自命为名门望族,对新兴的折氏不免有门第高低之见。但是,如果折氏的出身与彝兴毫无联系,则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至引起他的厌恶,甚而不甘并列。因此,要想理解这一问题,必须探讨折氏的族源。

二、折氏族源蠡测

关于折氏族源的记载,现在见到的有以下几条:

1.《金石萃编》卷一一九《刺史折嗣祚碑》说:“祖讳华,云中人也,……西伯之苗裔,大魏之后,宇文之别绪……魏孝文皇帝二七代之孙也。……爰因忠烈,为唐庙讳,陇西氏焉。”(《全唐文》卷九九三《刺史折嗣祚碑》同)

2.《金石萃编》卷一四七《折克行神道碑》说:“公字遵道,出河西折掘姓,五世祖从阮,唐末为府州刺史。”

3.《旧五代史》卷一二五《折从阮传》说:“先代家云中,父嗣伦,为麟州刺史。”(《新五代史》卷五〇《折从阮传》同)

4.《宋史》卷二五三《东都事略》卷二八《折德扆传》说:“世居云中,为大族。父从阮”。

5.《东都事略》卷一〇四《折可适传》说:“其先与魏道武俱起云中,号代北著姓。”

6.《姑溪居士后集》卷二〇《折渭州墓志铭》说:“其先与后魏道武俱起云中,世以材武长雄一方,遂为代北著姓,后徙河西。”

7.《宋会要辑稿》方域二一之一《边州·府州》条说:“折氏世为云中大族,唐有折宗本者,补振武缘河五镇都知兵马使。宗本子嗣伦,麟州刺史,嗣伦子从阮……从阮子德扆。”(折继闵碑略同)

8.《太平寰宇记》卷三八《府州》条说:“府州本河西蕃界府谷镇,土人折大山,折嗣伦代为镇将。”

这些资料对折氏族源提出三种说法:

1)《刺史折嗣祚碑》说折氏是“西伯之苗裔,大魏之后,宇文之别绪……为唐庙讳,陇西氏焉。”此碑虽然剥蚀太甚,但这几句是比较清楚的。作者已无从查考。但不论作者是谁,这种说法实在荒唐。史称西周文王为西伯,其苗裔应姓姬;大魏指后魏,本姓拓跋,后改元氏,其后裔姓元;宇文则是后周皇族的本姓;“为唐庙讳”,应当姓李。这些氏族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名门,其后代是不会无故改姓的;况且折氏只是一族,不可能同时是这四族的共同后代。这样的叙述,真可说是“语无伦次、不知所云”了。

2)《折克行神道碑》说“河西折掘姓”,这也是无稽之谈。在宋室南迁以前,见于著录的折氏家族共十二代,前八代都姓折,后三代也没改姓折掘,唯独这第九代克字辈有一个出自折掘姓的克行,岂非怪事!“掘”字若不是衍文,必是文人标奇之作。《金石萃编》又引《广韵》之文,再附会为折屈氏⑩,越发荒唐。

3)《旧五代史》、《宋史》等多数资料所提出的“云中土著”说,比较可信,因为麟、府二州本属云中郡。但是“土人折大山”系出何族,尚未明确。

唐林宝所撰《元和姓纂》记元和(公元806年—820年)以前国内各氏族姓氏来源及其谱牒,内容颇为完备,但不载府州折氏。这说明在唐元和以前,折氏还没有值得记叙的人物和事迹。宋王应麟撰《姓氏急就篇》,明凌迪知撰《古今万姓统谱》,清汤荣浩撰《排韵男女氏族合璧全书》,可以说是各代研究中国姓氏的权威著作,但对府州折氏,只讲其世系,没提到族源。只有宋邓名世所撰《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八提到:“又羌族有河西折氏,世家云中,为北蕃大族。自唐以来,世为麟、府州节度使。”这部书在北宋政和年间开始编著,到南宋绍兴年间才完成,是父子两代,积数十年辛勤劳动的成果。所以它“考订讹舛,特为精核”。是一部较为可靠的史料。它所述折氏族源当为信史。《寰宇记》说:“府州本河西蕃界府谷镇”,蕃界就是蕃族居住的地区;而“代为镇将”的折大山、折嗣伦是“土人”,当然就是蕃族人。在当时,西方少数民族都被泛称为“羌”,“蕃”是“羌”的别称,邓名世所述与《寰宇记》的记载是一致的。然而折氏究竟是“羌”的哪一支呢?

《宋史》卷四九一《党项传》:“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代州刺史折乜埋来朝。乜埋,党项之大姓,世居河右,有捍边之功,故授以方州,如令入觐而遣还。”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宋建隆二年十二月乙未条:“代州刺史折仁埋,党项藩部之大姓也。世居河西,接邻北境。上以其有捍边之功,召令入觐,复命归领刺史如故。”

《长编》的折仁埋就是《宋史》所说的折乜埋,形似而误。这两条资料明确指出折氏是“世居河西”的“党项藩部”的大姓。宋代河西只有丰、麟、府三州,丰州是党项藏才族王氏统辖的地区,麟、府二州则是府州折氏的管界,折氏既然“世居河西”,当然只能居于麟、府州界内,别无居地。不过,乜埋之折出于党项,宗本这一支折氏是否也出自党项呢?

《五代会要》卷二九《党项传》:“长兴元年(公元930年)……十二月,以党项折家族五镇都知兵马使折之正为检校尚书右仆射”。

这里所说的折家族就是折氏家族,属于党项。五代继承唐代的地方建置,缘河五镇并没有改建过。唐折宗本为五镇都知兵马使后,其子嗣伦升任为麟州刺史,五镇都知兵马使这一职位则由折氏其他支属继任。折之正盖为宗本以外的折氏支属,他既然出自党项折家族,那么,宗本一支当然也是党项族。

关于折氏的记载,最早见于《新五代史》卷七四《党项传》:“其大姓有细封氏、费听氏、折氏、野利氏,拓跋氏为最强。唐德宗时,党项诸部相率内附……散处邠宁、鄜延、灵武、河西,东至麟府之间。”五代时,由于地方混乱,群雄割据,原来荒僻的麟府地区成了军事上的要地,久已徙入此地的党项折氏也渐露锋芒,引起重视,因而被载入《新五代史·党项传》中。五代以后,史书所载的折氏人物,几乎全属党项族,麟府折氏不可能例外。

麟州本为安置党项而建,始于公元724年,到10世纪初期,历时将200年,麟州党项必已大昌盛,折嗣伦若非党项族人,是很难胜任麟州刺史的。因为折氏是五代时党项新兴的氏族,而折德扆竟然一路为节度使,与李彝兴比肩而立,同朝称臣,阀阅之见,当然要引起他的不满。

三、折氏后裔分布简况及其世系

从唐朝末年到宋室南迁,前后260多年,折氏始终统治着麟府地区。名义上是宋的地方官,受朝廷任免;实际上是地方小朝廷,世袭爵禄。其官职继承及世代递嬗,见世系表。

金灭辽后,继续进攻北宋;西夏也乘机出兵麟府地区,经过多次往复争夺,终于公元1127年(西夏正德元年、金天会五年、宋建炎元年),夏、金双方达成协议,黄河以西划归西夏。由于折氏抗击西夏160多年,西夏恨之入骨,占据麟府地区后,对折氏进行惨无人道的蹂躏,甚至发掘坟墓,辱及枯骨。又因投降金朝的折氏镇守晋宁军(今陕西佳县),引起西夏的怨恨,出兵侵金边界。金不得已,把晋宁折氏移往青州(今山东益都)。

折可适之子彦质,随宋南迁。《宋史》卷二五三《折德扆传》末称:“彦质……别有传。”实则《宋史》无《折彦质传》。卷二八高宗纪二页五二四说:“【绍兴六年】二月……甲寅,以兵部尚书、都督府参谋折彦质签书枢密院事。……壬戌,以折彦质兼权参知政事。”卷二一三《宰辅表》四页五五五四载:“绍兴六年三月,折彦质自左朝议大夫、试兵部尚书、诸路军马事都督府参谋迁端明殿学士,除签书枢密院事。”“十二月,丙午,折彦质罢签书枢密院事。”在入枢府之前,当战争急迫的靖康年间,折彦质曾为枢密都承旨、河北、河东路宣抚判官。这样重要的政府官员南迁时,当然要携带眷属,随他一起迁徙的宗族也可能有。可以肯定,折氏后裔有一部分徙居江左。

除上述两部分外,还有大部分留在黄河西岸麟府故地。现在府谷县还有大量折氏后裔。

不论折氏分布到什么地方,时至今日,已经历了1000多年的民族融合过程,他们固有的民族特征早已消失,成为中华民族的成员了。

折氏世系,《新五代史》追溯到从阮父嗣伦。《刺史折嗣祚碑》说:“祖讳华”,即嗣祚的祖父名字叫折华。该碑又说嗣祚子有名叫从远的,而《折从阮传》、《折继闵神道碑》、《宋会要辑稿》都说嗣伦子从阮。从阮就是从远,因“避汉高祖(刘智远)名下一字,故改焉。”所以嗣祚就是嗣伦。至于碑传何以异名,则有待查考。

《折继闵神道碑》说:“臣谨按:折氏自唐末世有麟府之地。初,宗本为唐振武军缘河五镇都知兵马使,其子嗣伦为麟州刺史,孙从阮,从阮子德扆。”二说内容相同,折氏前三代当无疑问。

《折渭州墓志》说:“有号太山公者……李克用为晋王,知太山可以付事,以其地为府谷镇。……是生郑国公从阮。”从阮父是嗣伦,这里又说生从阮的是太山公,显然太山公是嗣伦的别号。

《太平寰宇记》说:“土人折大山、折嗣伦代为镇将,”嗣伦当然是大山之子,但嗣伦的父亲原名宗本,则大山应是宗本的别号。

从阮以后世次,传志所载,只有详略之别,没有显著的差异。现据传志资料,表列折氏世系,母族从略。

表中竖线示父子相传,横线示兄弟并列,虚线为疑似关系,括号()内是别名和字,(1)表世袭及其他官职,[一]示传代世次。左下角符合注资料来源。姓氏“折”字略。

【世系表说明】

1.注:德愿为从阮之子,德源亦从阮之子,疑其音近而误,或为一人。

2.人名左下角符号:

标点本新、旧《五代史》…○+,标点本《宋史》…,《金石萃编·刺史折嗣祚碑…*,《文物》1978年第十二期《李夫人墓志》…△,《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折继闵神道碑》…☆,《金石萃编·折克行神道碑》…○,《北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二期《折可存墓志》…①,《姑溪居士后集·折渭州墓志》…●,《大金国志》…◎,几代人〈〉。

【注译】

①《宋史》卷四九一《党项传》。

②《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页一二上:“初,调露元年(公元六七九年),于灵州南界置鲁、丽、含、塞、依、契等六州,以处突厥降户,时人谓之六胡州。”

③《旧唐书》卷九七、《新唐书》卷一二五《张说》传。

④《旧唐书》卷八《玄宗纪》、卷九七《张说传》。

⑤《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唐会要》卷七《关内道州改置》上。

⑥《新唐书》卷三七、《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唐会要》卷七、《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

⑦《姑溪居士后集》卷二《折渭州墓志铭》。

⑧《资治通鉴》卷二八四页九二七三第26条注:“府州领府谷一县,后唐以麟州东北河滨之地置。宋白曰:府州本河西蕃界府谷镇。土人折嗣伦,世为镇将。后唐庄宗天七年,升镇为府谷县;八年,升建府州以扼蕃界,以嗣伦子从远为刺史。折,姓;从远,名。《姓氏略》:折,常列翻。”

⑨《太平寰宇记》卷三八《府州条》、《资治通鉴》卷二八四《后晋·齐王纪》,页九二七三。

⑩《金石萃编》卷一四七《折克行神道碑》考释说:“《广韵》云:‘虏复姓,南凉秃发檀,立其妻折屈氏为皇后。’此作‘折掘’,文之异也。”

《资治通鉴》卷二八四第26条注:“欧史曰:折从远,云中人,盖指古云中郡大界言之。”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一四《子部》一一《类书类》页五一七。

《宋会要辑稿》方域二一之九页七六六五下:“丰州本河西藏才族都首领王甲(甲字原缺,据长编补。)居之。”《宋史》卷四九一《党项传》页一四一四:“淳化元年(公元990年),藏才三族都判啜尾卒,其子啜香来请命,乃令代其父。”页一四一四一:“是年(淳化四年),藏才西族大首领罗姝来贡。”藏才是党项的一支,王氏属藏才族,当然是党项。

《金史》卷二六《地理志》下页六三二:“【河东北路】,葭州,下,刺史。本晋宁军,贞元元年(公元一一五三年)隶汾州,大定二十二年(一一八二年)升为晋宁州,二十四年更今名。在黄河西。”

《金史》卷二五《地理志》中页六九:山东东路……治益都。……益都府,上,总管府。宋镇海军,国初仍旧置军,置南青州节度使……”《金史》卷一二八《循吏·张奕传》页二七六一:“天春……三年(公元1140年)……晋宁军报夏人侵界,诏奕往征之。奕至境上,按籍各归所侵土,还奏曰:“折氏世守麟府,以抗夏人。本朝有其地遂以与夏。夏人夷折士坟垄而戮其尸,折氏怨入骨髓而不得报也。今复使守晋宁,故激怒夏人使为鼠侵,而条上其罪,苟欲开边衅以雪私仇耳。独可徙折氏他郡,则夏人自安。朝廷从之,遂移折氏守青州。”

《大金伐录》卷二《宋宣抚判官书》。

新、旧《五代史·折从阮传》:“折从阮,字可久,本名从远……”《通鉴》卷二八六《后汉纪》页九三五二:“【天福十二年四月】,振武节度使,府州团练使折从远入朝,更名从阮。(注:避帝名,更“远”为“阮”。)

(文见《宁夏社会科学》试刊号)

相关文章
2014-01-07 14:50:50
2014-01-07 14:38:46
2014-01-07 14:25:51
2014-01-07 14:16:48
2014-01-07 15:04:10
2014-01-07 14:44:54
2014-01-07 14:28:22
2014-01-07 14:23:33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