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盼望杨家城开发早见成效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会员 杨文岩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已成立十多年了。会刊《杨家将文化》创刊亦已年满十载,发刊40期,它完成了一项最大的任务就是给神木地方文化从高层次打开了一扇理论窗户。使神
盼望杨家城开发早见成效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会员 杨文岩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已成立十多年了。会刊《杨家将文化》创刊亦已年满十载,发刊40期,它完成了一项最大的任务就是给神木地方文化从高层次打开了一扇理论窗户。使神木地方史中“神木就是杨家将的故里”,在多年来有人对杨家将的主要人物杨业的籍贯说三道四的混杂声中得到清正。这是个不小的成就,历史在这里记下了杨研会工作的辉煌,时代给为之辛劳十年的大家留下了印记。回望过去,我也想谈点感受以作庆贺。
一、开发杨家城是“顺天时合民意”的大事
今神木,唐宋时为麟州地,杨家城就是古麟州的州城。因历史上驰名中外的英雄群体杨家将,其主要人物杨业是土生土长的神木人,所以说古麟州就是“杨家将的故里”,即神木就是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家乡。由于他们的前辈就是古麟州的地方世家,杨氏在麟州三世主政五代连官,从唐末到北宋历百年之久,故民称州城为杨家城。到今天,杨家城已沉睡千年,历史的漫长岁月,已经把它由一座古老的边塞名城消磨成一个小山村。这就是“杨家城”到“杨城村”的变迁。
所以,杨家城遗址因杨家将而知名。杨家城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亦因杨家将的知名而确立。因此,杨家城能够得到被开发,对神木人来说这是千家万户共同关注的事情。
2001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时任神木县主管文化的副县长乔振民,在原县宾馆召开了一次就如何开发杨家城,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的会议。当时我和武绍文先生以地方人士也被召集参加。会上,乔振民副县长代表政府,宣告要“开发杨家城”,这在神木地方上,是第一次有人以官方身份提出来的问题。当时,乔县长明确强调:“为了发展我县的旅游事业,我们要以开发杨家城为龙头,带动全县的旅游事业发展,为把我县建成文化大县,打造出一张在全国也能敲得响叫得亮的文化品牌”。
会后,乔县长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尽快把杨家将的有关资料和地方遗存收集整理。就这样,从此我被乔县长引领进入这个为开发杨家城的“工作团队”。
开发杨家城的事被传出后,当地群众十分兴奋,地方民户中的麟州杨氏老户,更是奔走相告,唯恐他人不知。我在榆林黄土文化研究会上,把这事向崔月德(原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先生汇报后,他高兴地说“乔提的这个问题正合时宜。一来杨家城是神木的地方遗迹,杨家将又是个全国知名的大课题;二来,神木近年已有这种实力,是地方经济条件也力所能及的好事。应该说这是一件顺天时合民意的实事”。
二、十年来的工作进程并不一帆风顺
也许是好事多磨,开发杨家城这件事,并没有如我的想像那样快速发展。开始似有雷厉风行之势,可到后来,情况十分不佳,群众盼望的“修造”迟迟没有出现。
时间是衡量事物进度的标尺。在乔县长的推动下,当时县上的主要领导亲自带领有关人员对杨家城进行了实地考察;政府动用地区行署文管部门对杨家城进行了地下勘探;乔又动员起人大杨国伟主任和杨自力、马安亮等领导同志,组建起“杨家将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会的成立,为开发杨家城建立起一个专职办事机构。并创办了会刊《杨家将文化》杂志。今已十年,成就不小,这里边,搞编辑的同志,艰苦奋斗,功不可没。
然而,这雷厉风行的开头之后,县上的主要领导同志发生变换,这就使问题出现,来一位领导,换一次岗,重新了解一番对开发的可行性。于是“总体规划”做了又做,就是如何“开工”,列不到地方的年度建设项目中。一年一年过去,下边着急上边凉。群众中的怨言出现,说杨研会的工作“雷声大,不下雨”,“只有纸上谈兵”,“一直原地踏步”。
我作为杨研会的一员,深感委屈,想了又想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从山西代县开发雁门关的事中比:首先代县的经济实力远不如我们(我们是全国百强县);其次论杨家将事,神木是杨家将故里,代县是杨业走出家乡建功立业之地,杨家将在神木的人文资源并不低于代县;再说启动开发时间,神木又比代县早;而且我们有发向全国的会刊杂志宣传杨家将文化,理论层次也比代县要高。为什么代县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把雁门关打造成5A级景区,而我们不能?结果才知道主要是代县主要领导班子成员,为开发事专访过神木的杨家城。回去之后便有了领导层统一的决策。而我神木,至今尚未有统一决策。杨研会得不到领导层的受命,当然只能“原地踏步”,只好“纸上谈兵”。加之,神木对杨家城的开发,过去省市领导也提及甚少。这次沿黄公路通车后,省报在公布沿线旅游文化景点的地图中,有“府州故城”,却没有“古麟州城”。所以,有人说杨家城的开发事,如“老汉的辫子——倒缩了!”
三、道路再艰难我们也要走下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我们办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开发杨家城的初心就是为我县打造一张地方文化的知名品牌。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我们的使命就是为把神木建成文化大县(今已县改市),以开发杨家城为龙头,推动地方旅游文化事业的大发展。我们在艰难的道路上办刊十年,目的就在于此。十年已经坚持下来了,我相信我们为开发杨家城工作的同志们,一定能够持之以恒继续走下去。
十九大报告中还有一句名言:“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开发杨家城是我们的梦想,把杨家城开发成神木地方的高级别旅游景区这个理想,对我们神木的财力物力本来并不遥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而有理由承认过去的事实,寻找原因,以利坚持,这就是我们应有的文化自信。我常记着几位领导同志说过的话:前兰州军区司令员王国生将军来神木时说“杨家城既然是杨家将的故里,你们就应该把它作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来建设,要让这处古城遗址发挥它的社会效益。”
另一位来神木的领导同志说“开发杨家城既然是神木的民心工程,你们就应该投入资本。搞地方建设,该花的钱就应该花,不该花的钱不要乱花。特别是不要专门为了显现‘政绩’搞那些华而不实的天灯工程,结果钱花了群众并不受益。”
我更记着我们地方上的一位领导同志离开神木时对我说过的话:“群众要办的事,就是我们应该创建的‘政绩’,就是我们该搞的‘民心工程’。即便我们来去匆匆,在职期间未完成这件好事,可我们也能给地方上留下该有的脚印。”如此种种,他们的话当然是为鼓励我们才这样讲的,可他们的话让我对开发杨家城的事,产生了长时间的思考。
特别是山西代县的事,让我认识到,开发事业进程的快慢,完全取决于上层决策。我们开发杨家城的事,尽管党政领导也给予不断的支持,但在上层领导方面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定,好多事情该怎么办,依然在众说风云之间,没有既定决策。致使一年又一年过去,只有呼声,不见行动。县上不立建设项目,杨研会“干着急”,只能“待命前进”。所以今后我们应该把精力重点投向上边,不断地坚持情况反映,道路再艰难我们也要坚持。
四、我盼望杨家城开发早见成效
我虽年过八旬,但由于在杨研会“帐下当兵”,老有所事,生活得十分愉快。特别是遇有疾病和行动不便的困难,领导和同志们经常来病房看护、探望,使我觉着自己又有了一个“家”。我比起大家的工作,平心而论,贡献太少。特别在为学术问题的研讨中,我们还有时争论。但在争论中,我学到了好多知识,纠正了自己许多差错。然而同志们对我“顽固不化”的老朽行为,并不介意,总是以“爱老敬老”的文明风范来关照我,爱护我,使我觉着这十多年来的老年生活没有荒废。
我因从小受长辈们家传说教的影响,知道自己是麟州杨氏家族后裔,也知道我们的老祖宗是华阴弘农杨氏,唐代入长安为新昌房一支,唐代末年才迁家遗坟来到陕北的。在我们家族古上年的家谱中,有“远祖杨爚在麟州农耕起家,生二子,长子弘信,次子弘荣”之记。我们这一支系就是杨弘荣的后代。所以我从小就喜欢看杨家将的戏。也正因为杨家将的主要人物杨业是大门头杨弘信的支脉,我们是二门头杨弘荣的支脉,因此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关注杨家将的历史与文化。改革开放以后,我就正式投入地方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在当地党和政府的支持与同行的扶持下,走上专业写作的道路。也许是上帝的安排,我虽经历了人生的许多艰难,可有幸在晚年终于碰上了杨研会这样的好些领导同志,把我引领到我可以发挥自己所好的文化环境中来!
至于我为开发杨家城,写下的一些东西,有无价值,我深知,在学术研究中,并没有上下等级地位的划分,也没有职位高低贵贱之别,任何成就,既不是凭自己吹出来的,也不是靠别人捧出来的。是要经过历史与时代的冶炼和实践的检验,才会由后世人评述认定。对我来说,能有十取其一,那已经足够自慰了!
所以,我现在唯一的盼望就是“杨家城开发早见成效”。我的“梦想”就是能在有生之年见到杨家城的标志性建筑“红楼”的再现。如果我等不到那一天,我希望在红楼竣工之日,杨研会的同志们“公祭勿忘告乃翁”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