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作品择目 >> 杨家将文化系列丛书 >> 《陕北历史文化与杨家将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目录 >> 浅析杨家城的文化类型和旅游价值 >> 阅读

浅析杨家城的文化类型和旅游价值

2014-01-15 15:36:20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594
内容提要:天水杨家城位于榆林市神木县城东北约20公里,即古麟州。 该城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

 

天水市麦积区凤凰初中   杨路军

 

一、杨家城概况

 

杨家城位于榆林市神木县城东北约20公里,即古麟州。 该城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旧《唐书·张说传》记,开元九年(721)“胡贼康待宾率众反,据长泉县,自称叶护,攻陷兰池等六州,诒王晙率兵讨之,仍令说相知经略。时叛胡与党项连结,攻银城、连谷;以据仓粮,说统马步万人出合关掩击,大破之。……说曰:‘先王之道,推亡固存如尽诛之,是逆天道也。’因奏置麟州,以安置党项余烬。”[1]张说奉命平定康待宾之后,奏请唐王朝在这里建立地方行政管理“以安党项余众”。到天宝元年(742),唐朝才正式建置麟州的。五代时期,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麟州靠近契丹占领区,地域内汉番杂居。为了对抗契丹贵族,杨宏信雄起麟州“自为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从杨宏信开始,儿子杨重勋、孙子杨光三代都是麟州地方最高长官,州城始有“杨家城”之名。《宋史》中载:“初,麟州土豪杨信自为刺史,受命于周。信卒,子重勋嗣,以州降北汉,至是为群羌所围,复归款,求救于夏、府二州。”[2]但所领地域内仍然是“胡揽汉,汉揽胡”的局面。至宋,宋夏对立,麟州更成为重要边关。以至后来城毁元初战乱,杨家城存世近500年期间,无论“干戈”还是“玉帛”,这里一直是边塞要地,民族融合的文化节点。麟州杨氏家族就是在民族融合中兴起的。唐末,杨宏信的家族在麟州兴起,成为地方土豪,进而控制麟州,根本原因就是大家族农耕经济体现的中原文化适应了当时当地党项族的生活状况,而且深深互融。

这座古城遗址为长方形,南北长1000余米,东西长300左右。原分内外两城,内城居中,有南北二门,外城周长约4公里,城墙无定形,皆倚山势据险而筑,蜿蜒跌宕,巍峨险峻,有东、南、北三门,西为绝壁,高陡无门,下临滚滚西南流向窟野河水。远远看去,万里长城从西南方向逶迤而来,穿过古城遗址,又向东北而去。一座座高耸的烽火墩台远近错落,威武壮观。城门上原建有城楼,城垣用土夯筑,高大坚固。北宋曾任宰相的文彦博曾来此巡边,并吟诗一首:“昔年持斧按边州,闲上高城久住留。曾见兵锋逾白草,偶题诗句在红楼。”。[3]可见城楼雄伟,供人极目远眺。城垣用土夯筑,高大坚固。欧阳修《论麟州事宜疏》中说:“城堡坚定,地形高峻,乃是天设之险,可守而不可攻。”[4]杨家城不但易守难攻,而且军事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它西屏灵夏,东拒晋阳,南卫关中,北控河套,为古代边塞著名军事堡垒。

 

二、杨家城旅游文化资源类型

 

杨家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今天要对其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重新解读,其本身在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类型也就非常值得探究。

(一)历史文化

杨家城城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杨家将祖籍就在麟州,是地方上的豪族。五代时期,后晋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麟州靠近契丹占领区,为了对抗契丹贵族,杨宏信就自立为麟州刺史。从杨宏信开始,长子杨重勋,长孙杨光三代都是麟州的地方最高长官。因为从五代末至北宋初,杨宏信一家三代世守麟州,抗拒辽兵,保卫中原,为民族立下不朽的功勋,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把麟州城叫做“杨家城”。金、元、明历代改徙,杨家城时兴时废。明正统八年今治神木县兴建后,遂废弃再未沿用。从唐朝开始建成至明朝废弃,历经五朝。杨家城作为“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的边陲要塞,在很长的一段历史中,是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与汉族频繁交往的重镇。在这里,既有兵戎相见、干戈相向之时,也有玉帛互赠、交好互利之日。不仅地理位置重要,也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区域。

(二)自然风光

杨家城地处陕北黄土丘陵向内蒙古草原过渡地带,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神木县北的杨家城位于窟野河畔,唐时在此设置麟州是为了控制窟野河谷。窟野河虽非大川,河谷却相当宽广,可以通行众多军马。明代在这里所筑的长城,即筑在麟州城的西城墙上。麟州城外的长城已为许多沟壑所切割,各自成其段落。麟州城内亦多为沟壑所隔绝,残缺不全,实已成为村落,而且还不是较大的村落。西城墙上雉堞犹存,可以想见当年麟州城的雄壮和气派。现在登上古杨家城,可以览远山之苍茫叠翠,可以观近貌之险要雄壮,羌管悠悠,长河落日,炊烟袅袅相融,乡曲悠悠竞绕,自然风貌独特,引人入胜。

(三)民族文化

陕北地理位置特殊,“陕北高原一带历史上长期为多民族错居杂处之地,且族源纷繁,其融汇民族之众、融合民族之多在中国各区域民族交流发展中极具特色”。[5]杨家城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先后有熏育、犬戎、鬼方、白狄、楼烦、林胡、匈奴、突厥、党项、契丹、蒙古等多民族在此征战,民间文化交融不断,形成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多元民族文化传统。与杨家城、杨家将关联密切便是辽宋时期的互相征伐。辽宋边疆的形势是时战时和,大规模的战争有三次,杨家祖孙三代分别亲临疆场。纵观历史,北方民族是一直在交流、融合中发展,而陕北作为民族杂居的地区,往往能得风气之先,宋代,党项建立西夏国,长期以横山山脉与宋王朝对峙。金国灭辽后,女真族内迁,到后来蒙古族灭金、灭夏,结束了多民族长期对峙的局面。因此,北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道德准则、生活方式等在陕北地区有着明显的体现,而杨家将精神则是这种鲜明体现的特例。今天看来,杨家城体现出的文化也是北方民族融合、民族精神中的一部分。而与之相关的不断流传和放大的杨家将及杨家将精神则既是一种现象,也是一份民族文化资源,更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部分。

(四)爱国文化

    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几百年来被人一直传诵。故事叙述的是北宋名将杨业及其子孙们抗击北方辽和西夏侵略中原的斗争事迹。杨业是杨信的次子。《宋史·杨业传》记载:“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由用鹰犬逐稚兔尔。”[6]北宋建立后,集中力量消灭了南方的一些政权,而对北方契丹人建立的强大的辽国则采取防御的手段。公元979年,宋王赵匡义基本统一全国后,向辽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战役。杨业的大郎、二郎、三郎在战斗中牺牲,四郎失踪。公元986年,宋又向辽发动进攻。三路大军中,东路、中路军遭到惨败,只有杨业和潘美所率的西路军节节胜利,连续收复了4个州。由于孤军深入,再加上潘美的错误指挥和不配合,使杨业身陷重围。虽然他奋不顾身、英勇作战,终因寡不敌众,落马被俘。被俘后,杨业坚贞不屈,绝食而死。杨家将是历史上极有影响的爱国将领,全家不论男女老幼、部将仆从,都是忠贞不二,忠勇爱国的。一部《杨家将》就是一部英雄的赞歌,是爱国主义文化的真实写照。所有的炎黄子孙都知道北宋杨家父子的英烈和传奇。杨家将是爱国将领集团和民族英雄群体,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精忠报国之家族,中华民族的一笔弥足珍贵、历久常新的精神财富。

(五)边塞文化

杨家城的文化遗留无不显示着边塞特色。截至目前,从古城遗址中出土的马具、酒具,以及雷石之类的文物,件件都显示着边塞的号角声。此外,古州城四望的烽火台交织在秦、明长城的遗址上绵延而去,同样引人怀古。最让人倾服的是范仲淹当年来麟州留下的诗文《留题麟州》:“宣恩来到极西州,城下羌山隔一流。不见耕桑见烽火,愿封丞相富人侯”;《渔家傲·麟州秋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7]两首传世佳作,字里行间渗透着浓郁的边塞风情。杨家城不仅是陕北长城线上的一座塞上古城,而且典型地蕴藏着榆林边塞文化特色的丰富内容。

(六)移民文化

     神木是陕北的故乡,也是河套的故乡。宽厚的土地养育了众多的人口,因此历史上多次人口迁移,神木都是往陕北其他地区和河套移民的母地。历史时期中,不管是什么原因,部分民族或者地区的多次移民,都在这里浓墨重彩的上演。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攻占了靖边、定边、吴起等地,人口损失惨重,余者不足十分之一。清政府从神木迁出大量人口添补这些地区。如今,定边、靖边、吴起地区的人,被认为是陕北民风最淳朴的区域之一,与神木相近。因此,杨家城及其周围的的一些人口也被移民到上述地区。这些移民过去的人也将自身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带过去,丰富了当地的文化,促进了新的融合,形成多元继承、多元发展的文化新特点。

(七)宗亲文化

杨家城是杨业的故乡,杨业这一支后来离开神木前往山西,成为杨家将中名气最大的一支。留在神木的杨家将,同样功勋卓著。杨文广之后,杨家的后裔即不显了。其后人主要居住在山西一带,如太原杨氏、代州杨氏、播州(今贵州遵义)杨氏等。如今他们的后代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祖先,血脉里流淌着相同的血。中华民族的子孙历来非常注重寻根问祖,回归故土,因此杨家城的宗亲文化也是一笔宝贵的资源,亟待开发。

 

三、杨家城的旅游潜能

 

杨家城地处神木县北的店塔镇的东山之上,东靠延绵群山,西处千米绝壁,窟野河从起脚下流过,到有点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环境,如今到杨家城已修建了水泥马路,盘山而上可直达杨家城,站在杨家城的最高点上,可以俯视杨家城的遗迹,虽然城墙已经坍塌,但轮廓还在.古杨家城现在成了农家人的田地,但杨家的威名却不会因为这些而消亡,如今富裕起来的神木人在杨家城遗址上建起了杨家将军祠、古烽火台等,在将军祠门前的山坡上也种植了大量松树和柏树,使得这里一年四季常青。陕北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杨家城是陕北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旅游业十分发达的今天,开发其旅游资源、彰显其旅游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杨家城是杨家将捍卫北宋边疆安全、维护国家主权、保护民众财产安全的重要场所,杨家将的事迹内容和内涵都非常丰富,既有将门传承,又有民族大义、民族气节等,影响极为深远。因此,可以讲杨家城打造成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二,陕北历来是多民族聚居和融合之地,杨家城又是民族融合的见证,可以说它是一个符号,一个表征、一个典型。当今时代,构建和谐社会是求的稳定和发展的大势所趋,大到国家,小到县区,都必须坚持不懈。选杨家城为个例,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引申,发掘其内涵、解读其意义,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第三,陕西是旅游大省,陕北具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别有一番风味。目前看,陕北旅游业过分依赖红色旅游,没有充分发掘其它资源,没有多元化的拓展旅游产业空间,因此使得本区旅游业缺乏可持续发展后劲。杨家城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文化资源,可以与影视产业、民族风情游、古战场旅游等相结合,打造成一个新的增长点加以开发和利用。第四,杨家城周边各种旅游景点众多,杨家城处于一个中心的位置,道路辐射到其他景点。必须更加科学的规划,将这些景点串联贯通,设置成极具地方特色,又有观赏性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路线和旅游景点网络。
   
综上所述,杨家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类型多元,旅游资源丰富,综合开发价值很高。对其的定位,要放在陕西全省乃至全国的大范围内进行。对其的开发,要科学规划,充分论证,保护与开发并重,生态与经济兼顾,必须做到既要益当前,又要利以后,追求可持续发展和价值的最大化。



[1] 刘昫.旧唐书•张说传(110)[M].北京:中华书局,1975.30523053.

[2] 脱脱等.宋史•杨信传(卷260[M].北京:中华书局,1977. 9303.

[3] 曾枣庄,刘琳.全宋文·文彦博 [M].成都:巴蜀书社,1988.752.

[4] 李逸安.欧阳修全集·论麟州事宜疏(卷115[M].北京:中华书局,2001.1752.

[5] 吕静.陕北文化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48.

[6] 脱脱等宋史•杨业传(卷272[M].北京:中华书局,1977. 9303.

[7] 朱彝尊,汪森. 词综[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75.

相关文章
2014-02-17 15:18:55
2014-02-17 14:43:37
2014-02-11 14:06:26
2014-02-10 16:45:06
2014-02-10 16:40:51
2014-02-10 16:06:07
2014-02-06 10:53:37
2014-01-21 14:03:10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