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说杨姓族源 >> 阅读

说杨姓族源

2013-11-05 09:10:17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3108
内容提要:杨姓是中华十个大姓之一,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对北京、上海、陕西、辽宁、四川、广东、福建七省、市的抽样调查,杨姓人口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6%,排在第六位,人数有四千六百多万,加上海外华裔杨姓,总计约有五千多万人(见王大良、刘翔南著:《中国大姓:林谢刘杨》第184页,气象出版社,1999年

杨姓是中华十个大姓之一,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对北京、上海、陕西、辽宁、四川、广东、福建七省、市的抽样调查,杨姓人口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6%,排在第六位,人数有四千六百多万,加上海外华裔杨姓,总计约有五千多万人(见王大良、刘翔南著:《中国大姓:林谢刘杨》第184页,气象出版社,1999年出版)。还有的估计杨姓人口有六千万,甚至有说八千万的。杨姓的人分布于全国各个省区及世界各个国家。反映出其为大姓、著姓的特点。

杨姓是一个具有悠长渊源历史的大姓,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大姓,这是杨姓族人引以为自豪的。但是,杨字是怎样来的?杨姓人多自称为弘农杨,弘农杨的始祖是谁?他是什么时代的人?他是干什么的?杨姓人的始祖都有哪些说法?这些说法哪个是对的,哪些说法不对?为什么是不对的?这是我们姓杨的宗亲应该弄明白的问题。

一,古杨字的字形和读音

在考察杨姓族源之前,先要对杨字的字源,作一考察,即杨字的构形、读音、含义。有一种说法认为“杨”姓是居住在杨树下而得名的,实不全面。

杨字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在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250至前1192年在位)的甲骨文里就有杨字,其字作形(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第64608979等片,以下简称《合集》)。这个字在西周金文中作形(见中山大学教授容庚编《金文编》第666——667页)。

在西周金文中开始有在昜字旁加『木』作杨形,其字作(杨姞壶)、形(《四十二年鼎》,《文物》2003年第六期。此字上部似有残,应为)、形(《多友鼎》)。西周金文中常见“对扬”二字,其“扬”字多作旁加捧物状人形,作(段簋)、(颂簋),表示颂扬之意,加阜(阝)旁的(阳饮

生簋,见右图)阳,表示山之南。西周以后出现加日旁的旸(《说文》:“旸,日出也。” 旸谷,日出于谷而天下明,故曰旸谷)、加火旁的炀(《说文》:炀,灸燥也)等读作杨音的字,都是形声字,而加木旁的“杨”是一种树的名称。这种树为何称为“杨”树,有可能是名杨的部落人聚居周围多这种树有关,因为任何名称都是人所给于的。现在归纳杨字的变化为:

 ————(从木);(从阝)、(从扌)

甲骨文中的字,小篆作形(见北京大学教授高明编《古文字类编》第493页),《说文》中作昜。《说文》中的昜字,明显是从甲骨文中字演变来的,其变化轨迹十分清楚。写作楷书为形,加木旁就是繁体的字。我们姓杨的“杨”字,其字源是如此。

对这个字的结构,《说文》云:“昜,开也,从日从一从勿。”清代学者段玉裁注说:“此阴阳正字也。阴阳行而昜废矣。辟户谓之干,故曰开也。从勿者取开展意。” 、昜为古字,后加阜旁(阝)成繁体的阴阳字。东汉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昜字构形的解释基本是正确的,但甲骨文不从勿而是从一撇(丿)或从一竖(ㄧ)画。甲骨文昜字的构形应是“从日从一从丿(或从ㄧ)”,段玉裁据隶书体昜字解释,但未解释“从一”,故不全。古人造字,每笔画都有所取象,使其字义明晰。古文字学家林义光在《文源》(1920年,北京中国大学石印本)中说,字的造形之意为“云开日见”,他说“一,蔽之,勿,飞也。”意思是“日”下所从的“一”,表示的是遮蔽日(太阳)的云,所从“勿”表示的是遮蔽日的云飞开了。他说甲骨文字则是“从日从一从丿,丿引去之象。”所谓“丿”象“引去之象”,即是象有物(手)拨开云之形状。林义光的解释符合甲骨文的造字构形本意,也最为合理。甲骨文(昜)字的造字之义当是“拨开乌云见太阳”,这是一个会意字。

甲骨文中的(昜)字是“拨开乌云见太阳”之意,且只有这一个字形。后来的杨、扬、阳、炀、疡等字,都是读(昜)声而加一偏旁组成一个个新的形声字。

二,弘农杨氏的始祖是叔向(杨肸)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姓什么的姓号而不是追溯血缘,若要追随血缘,那黄帝也到不了头。传至今天的弘农杨姓的杨,究竟是那个首先得到的呢?据古代文献记载,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叔向。北宋人欧阳修肯定地指出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太傅叔向。他在《新唐书》的《宰相世系》表里说:

叔向,晋太傅,食采杨氏,其地平阳杨氏县也。叔向生伯石,字石我,以邑为氏,号杨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

华阴之地,在汉武帝时所建立的弘农郡内,故自称为“弘农杨氏”。欧阳修说得很清楚,是叔向食采于杨氏县,其子名石,字石我,以邑为氏,号杨石。但是欧阳修说叔向的儿子才“以邑为氏”,名杨石,则是错误的。不是叔向的儿子才“以邑为氏”,而是叔向在“食采杨氏”县后,就“以邑为氏”而将原来的羊舌肸改号为杨肸。这个材料见于我国最重要的古文献《左传》当中。《左传》上记载,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晋平公把女儿嫁给楚国的国王楚灵王。晋国为表示隆重,派遣上卿韩起,上大夫叔向亲自护送公主到楚国完婚。在这段记载里,晋国送女的人,先讲“韩宣子如楚送女,叔向为介”。介就是助手、副手。楚灵王想借机侮辱晋国,打算“以韩起为阍,以羊舌肸为司宫”。阍是守门的人,古时以受到砍脚刑法的人来担任。司宫就是守国王后宫的人,就是后世的太监。楚灵王要砍掉韩起的脚让他给楚国守城门,要将羊舌肸施以宫刑(就是骟掉)给他当太监。楚国的大臣薳启疆提醒楚灵王说,这将引起两国大战:

晋若丧韩起、杨肸,五卿、八大夫辅韩须、杨石,因其十家九县,长毂九百,其余四十县,遗守四千,奋其武威,以报其大耻……其蔑不济矣(没有达不到目的的)。

薳启疆说晋国这送女两人的名字则为韩起、杨肸。韩须、杨石,根据西晋人杜预的注释,韩须是韩起的儿子,杨石是杨肸的儿子。《左传》是春秋晚期与孔子同时的人,在这段文字记载里,羊舌肸即是杨肸,说明叔向就“以邑为氏”而号杨肸了,而不是其子伯石才“以邑为氏,号杨石”。《左传》的作者左丘明是春秋晚期与孔子同时的人,这段记载应是可信的。可见,叔向即羊舌肸就因“食采杨氏”而以杨为氏了。

叔向以封地邑名作自己的族氏名,故其族氏名也由“羊舌氏”改作“杨氏”,他原本称“羊舌肸”而改称“杨肸”。杨肸本称羊舌肸、叔肸、叔向、叔誉。肸是名,向、誉是字。叔向的子孙就不再以羊舌为氏名而以杨为自己一支人的氏名。所以以华阴为基点发展起来的弘农杨,是以叔向首先以杨为氏名的,故其始祖应是叔向。

宋时人修的谱,有不少是以羊舌肸(叔向)为杨姓始祖的。著名学问大家杨大雅、杨绘、吕夏卿等都是这个意见,如杨绘在所作《杨氏血脉图序》里写道:“惟绘家所传之谱,出于华阴之杨,本晋文(文为衍字)公族。羊舌职为晋大夫,生四子,第二子名肸,字叔向,食邑于平阳杨氏县。叔向之子食我,始以邑为氏(按是叔向首先以邑为氏,非食我)”。清人熊峻运《增补族谱笺释》说“周宣王子尚父封于杨,晋灭之。晋武公子伯侨食采羊舌,后为羊舌氏,至叔向更封于杨,子孙为杨氏”。

但要注意:无论“羊舌”还是“杨”都是叔向的氏名称而不是他的姓,他的氏名改变了而他的姓却没有变,仍然姓姬。

这里我们必须要懂得先秦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姓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所共有的,它是永不变的;氏是贵族所拥有的身份标志,氏名是随时可改变的。父子虽姓不变但氏名则可变,父子不同氏名是常事。同一个人也有前后不同氏名的,在前半生使用父亲的氏名,后来因某种原因(或因以官,或因受邑等)另立新氏族而取新氏名。取新氏名的原则,春秋初年鲁国大夫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胙之土”就是赐以土地即邑,“命之氏”就是取一个名字即氏名。

叔向早年称羊舌肸,他使用的“羊舌”氏名是继承他父亲羊舌职的氏名而来的。后来因官为上大夫又是晋平公的老师,有功劳而“食采杨氏”县,即是“胙之土”,乃改作以杨为氏名,此就是“命之氏”,他就与其父亲不同氏族名了。叔向的儿子伯石字食我,不使用祖父的羊舌氏名而用其父亲叔向所获得的杨氏族名而称为杨石或杨食我。到秦汉时期,姓、氏不分,姓仍是姓而氏也被当作姓使用,原来的氏族名就升格都成了姓,原来氏族的姓就不再使用了,且降格成为与氏族名一样的普通姓了。于是姓的数字也大大地增加起来,与在先秦时期只有二十多个姓的局面就大不相同了。

三,伯侨不姓杨

“伯侨不姓杨”这个标题是有问题的,准确的说法应是“伯侨不以杨为氏名”。按照欧阳修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里“晋武公之子伯侨”的说法,晋武公是周武王的儿子叔虞的后代,所以伯侨姓姬。伯侨是以什么名称为他的氏名,欧阳修在唐《宰相世系表》里说“晋武公子伯侨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按照这段文字,伯侨应是以“羊舌”为氏名。古时兄弟间以伯仲叔季排行,“伯”在兄弟中是老大,侨是名,若是以羊舌为氏名应称为“羊舌侨”。

从欧阳修在唐《宰相世系表》里说,伯侨是叔向的五世祖,他们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所以他们的姓是相同的,为姬姓。在羊舌这个氏名称上,叔向在没有受杨氏邑前,是以羊舌为氏名称为羊舌肸,是与伯侨同氏名的。但叔向在“食采杨氏”后,就以杨为氏名而不再以羊舌为他的氏名称了,其表示如下:

羊舌伯侨(或羊舌侨)——羊舌文——羊舌突——羊舌职——羊舌肸、杨肸——杨石(食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避难,后为弘农杨氏)

从上表看,杨肸的杨氏名称与伯侨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伯侨是不是如有些族谱中所说曾“三封杨侯”而以杨为氏名称,都与杨肸的氏名称“杨”没有关系。因为伯侨的子孙,从文献可考定至少从伯侨的孙子羊舌突开始,已经就不使用伯侨的氏名而改用羊舌为氏名称了,羊舌突的儿子羊舌职,孙子“羊舌四族”都是以羊舌为氏名。所以退一步说,就是伯侨被封了侯,以杨为氏名,而到他的孙子羊舌突时就弃而不用改以羊舌为氏名了。所以杨肸的氏名“杨”与伯侨的氏名杨没有继承关系,因此,杨肸后世子孙发展起来的弘农杨的杨氏及杨姓,不是来自伯侨而是开始于叔向所得的氏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伯侨不姓杨是合符历史事实的,是正确的。

伯侨是否以杨为氏名称呢?唐宋以前的文献里没有任何记载,只是在明清以后的族谱开始出现伯侨受封为侯的说法而称他为“杨伯侨”,而就是以“杨”为他的氏名。其说是没有任何根据的。一是不见于古代文献;二是不合于历史。因为根据历史知识,在先秦时期,封侯不是只给一个空头名号,而是要分给他一大片的土地以建立一个国家,即诸侯国。而有资格封某人为“侯”的只有周天子。按欧阳修的说法,伯侨是春秋时期的人,他的父亲晋武公在鲁庄公16年即公元前678年才夺的晋国国君的宝座,当上诸侯,那么他的儿子伯侨肯定在他父亲晋武公没有夺得诸侯时,他的儿子伯侨是绝对不会被周天子封为侯的。若真的伯侨有被封为侯的事,也必定是在他父亲当上晋国国君以后的事。而晋武公即位的前678年已经是周平王东迁以后的108年了。周平王东迁以后,关中的根据地大片土地已丢失,东周王朝只拥有洛阳为中心的六百平方里土地,其面积还没有当时的齐、楚、秦等国大,只有中等国家的土地面积,他哪里有土地拿出来再去封建一个诸侯国家?

在古代,土地是财富之所出。周王室因东迁,土地大大缩小,收入大减,经常缺钱花,多次到诸侯国家去讨要,如周平王死后,埋葬他的陪葬品不够,就派人到鲁国去讨要。周襄王即位后没有车子坐,又派人到鲁国去讨。地盘缩小,经济困难,周天子的权威也没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前707年郑国的国君庄公,公然率领军队同周天子对打,把周王的军队打得大败,周天子的肩上还中了郑国军队的一箭。春秋时期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共主,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此时期代替周天子行事的是霸主,即所称的“春秋五霸”。在晋武公夺得君宝座当上晋国国君那一年,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已经上台8年了,春秋时期的霸主政治已经开始。有的家谱上记载,春秋时期我们杨姓的祖先,还多次被周王封为侯,显然是不懂得历史、是没有根据的。所以伯侨绝对是不可能被周王封为什么杨侯的。

西汉末扬雄在《反离骚》里说“灵宗初牒伯侨兮,流于末之杨侯”。是扬雄的家谱以伯侨为始祖,那也是从血缘意义上说的,也只能从血缘意义上来理解扬雄的这句辞才合符历史事实。扬雄上距杨肸(叔向)有550多年,他家谱上的始祖是弘农杨的始祖还是他那迁蜀即四川一支的始祖?说不清楚。扬雄后1000多年的北宋人欧阳修才将伯侨和弘农杨联系起来,说伯侨是叔向的五世祖。就以此联系是对的,也只能说他伯侨与杨肸有血缘关系,而在氏名称上,是没有关系的。

四,杨杼是虚构的人物

有的家谱上说我们杨姓的始祖是杨杼。杨杼始祖说影响较大的是,杨布生编著的《中华姓氏通史·杨姓》(2000年东方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史话》)和《杨姓史话》(2001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两书。他说是根据湖南《城步杨氏族谱》、《望城卯田杨氏族谱》、广东《梅州杨氏族谱》、福建《将乐里吾村杨氏族谱》、江苏《凤城杨氏族谱》和贵州《安顺杨氏族谱》综合编制而成的。书中所记载关于杨杼及其子孙的事,十分地详细。就是因为详细,迷惑了不少人,有的宗亲说,书里所写的杨杼及其子孙的事那样详细,还能有假?杨杼离我们已经有三千多年了,若以三十年为一代人计算,隔我们今天已有一百代了。我们今天谁能说出自己五代以上的先生、死的年、月、日、时辰来?别说普通百姓人家,就是显赫一时的帝王将相们,都没有这个可能。所以,在古代,特别是秦以前的事情,后世出现的书中,越详细越是假的成分多。就以《中华姓氏通史·杨姓》里对杨杼事迹的记载分析就可见其假。书里说:

杨杼(姬杼)   生于周成王二十年丙辰(前1085年)七月十一日子时(均为夏历,下同)。周康王六年戊辰封杨侯,始以杨为姓。卒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庚辰(前994年)四月初八日丑时,寿86,谥忠廉。葬于弘农西门外,金龟形,乾山巽向。

在这有关杨杼的记载里就有以下六个疑问:

1,杨杼及其夫人准确的生卒年月日时皆清楚,是不可信的。要知道,直到现在,地位显赫的周朝各王的生卒年、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国君的生卒年都不十分清楚,更不要说出生的月份与具体的日期、时辰了。要说谱牒,周王及各诸侯国设有专门史官,专记国王的活动,这些资料今天都不见了,你一个小小的杨国的材料能那样完整地保存下来?

2,杨杼生死年的干支是假的。上文说他“生于周成王二十年丙辰”,“卒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庚辰”。这丙辰和庚辰,是干支记年法。这干支记年法在我们国家,是从西汉末年王莽时期才开始使用的,比杨杼出生时要晚一千多年。杨杼出生时哪来的干支记年,所以杨杼的生死年显然是假,不可信。

3,杨杼生死的十二地支记时是假的。说杨杼生于七月十一日子时,卒于四月初八日丑时。这子时、丑时是用十二地支记时法。这十二地支记时的制度是东汉时期才开始有的,还有的学者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开始有十二地支的记时制度。在一千多年以后才有的制度,我们杨姓人怎么在一千多年前就知道了呢?就像在一千多年前没有钟表的年代出生的人,如果有某文献记载他是出生在某年某月某日几点几分几秒,你能会相信这是“准确”的记载妈?足见梅州等谱中记载的干支纪年是假,地支记时也是假。

4,杨杼的葬地是假的。上文说他“葬于弘农西门外”。 “弘农”这个地名是八九百年后西汉时期才出现的。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设立弘农县,次年改县为郡,为弘农郡。弘农县或郡名字出现比杨杼死年晚880年,当时那里有弘农这个地名的呢?

5,杨杼埋葬的墓形是假的。谱书里说,杨杼的墓是“金龟形”,他儿子杨伯沃的墓是“螃蟹形”,他孙子杨庚的墓是“虎形”等,后世子孙的墓都有各种奇怪的形状。所谓金龟形、螃蟹形、虎形等形状的墓,是指墓上封土堆的形状。据古文献记载和经过八十多年考古调查,我国在春秋以前的墓上是没有封土堆的。《礼记·曲礼》记载孔子葬母的故事:“孔子既得(将其母与父)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门人(学生)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学生三次问,孔子三次不回答)。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埋死者的坑称为墓,垒在墓上的封土堆称为坟。说明在春秋前,是“墓而不坟”“古不修墓”的。杨杼及子孙不但有坟而且坟还有不同的古怪形状。这些坟堆的形状当然是后来编造的,假的。

6,坟墓的山、向是假的。谱中说杨杼的墓是“乾山巽向。他儿子杨伯沃的墓是“甲山庚向”,他孙子杨庚的墓是“寅山申向”等等。这种坟墓什么山什么向的说法,在明代才开始出现,在先秦时期根本就没没有这个说法,它当然是假的,后人编造的。

从上面六个方面对杨杼事迹的分析看,都是假的,是后人编造的。所以历史上并没有杨杼这样一个人。

我们下面再举几个所谓的杨杼后人的事,来证明杨杼说的虚假。

一,杨杼子孙所当的官都是假的。杨杼子孙到处去作官,但是他们所作的官,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根本就还没有设置,就是说不存在这个官职,要过了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年以后才有这个官职。下面略举几例:

1,二世杨庚“官拜中卿大夫”,西周时无“中卿大夫”官名,此官名过了二百多年后的春秋时期才出现。

2,七世杨绍甲“官礼部尚书,聘为上卿”。“礼部”这一官署是北魏才设置的,“礼部尚书”这一官职是北魏时期才有的,北魏始设置“礼部尚书”,为礼部的长官。是在杨绍甲一千多年后才设置的官。

3,十一世杨岑和十二世杨懿宣都“官晋上卿大夫”,晋国在春秋初年只有一军的军队,是一小国,其国只有一卿,无上、中、下三卿。

4,十二世杨懿宣官“京都御史”,我国人称国都为“京都”在汉以后,台湾省学者编的《中文大辞典》“京都”辞下引《学山录》云“称京师为京都,始于司马晋(西晋)时,盖景王讳师,故晋人避之也。”但《汉书·外戚传》里就有称“京师”的,当不晚到西晋时期。即使“京都”一词出现于西汉,上距12世杨懿宣当“京都御史”的时间也有五百年左右。而“御史”是一侍从官,春秋战国转为史官,记录国事、国君言行,接受、保管文书,常侍从在国君左右,所以中国古代就根本没有“京都御史”这个职官。

5,十五世杨泰聘“官楚丘(今河南滑县东)令”,十六世杨平芙“为晋邑令”。楚丘在今河南滑县境内。今河南滑县在所讲的杨泰聘生活时期属于卫国,15世祖杨泰聘是到卫国去作官。“令”是县级政权的长官,即今县长,是杨泰聘当了个卫国的县令。16世杨平芙“为晋邑令”,当然就是在晋国当了个县令。官小不说,县令这种官在杨泰聘、杨平芙生活的春秋时期还没有产生。县长称“令”,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战国时期普遍设县级政权,县长称“令”,这已是杨泰聘、杨平芙几百年后的事了!

6,十八世杨盛石“于周灵王己亥(前562年)征为博士”。博士是中国古代的学官,起源于战国中后期,春秋以前无此官职名称。杨盛石生于前629年,卒于前530年,为春秋中期偏晚,他死那年距战国时期之始年还有约50年。所以他不可能被“征为博士”。

我们仅举几位先祖所谓的官职看,可以肯定这些官职都是假的,是编造者加上去的,也是编造者太缺乏历史知识而犯下的简单且是致命错误。就像给汉代的军官授予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明代人当过某电视台台长、计算机室主任一样可笑。

二,降格作官不可能有。杨杼的后代大都到诸侯国里去作官,如十世杨丁宏“官晋中大夫”,十一世杨岑“官晋上卿”,十二世杨懿宣“官晋上卿,京都御史”,甚至还有“为晋邑令”、“楚丘令”(属卫国)这样的县级官,实在令人不可解。按照梅州等谱载,始祖杨杼被封“杨侯”,其子孙也是代代都世袭了侯爵位,他们都是诸侯国的国君。在先秦时期,凡是被周王封为诸侯的,无论他们的国家大小,君们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这就犹如今天的世界各国一样,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当然也就绝不会有那一位诸侯,既当着本国的国君(案:据《通史》杨杼的子孙是世代袭着侯爵的),又到另一诸侯国里去兼职作官,这就好比今天一个国家的国王或总统,既是本国的国王或总统,又到另一国去兼职当他国的部长、省长或县长一样。这是缺乏历史知识而使编造者犯的常识性错误。

三,先祖们埋葬时地名还没有产生。杨杼及其子孙埋葬地的名字,那时多还没有出现。上面一说了,杨杼葬的弘农这个地名,要比杨杼死那年晚八百多年才有,而他子孙所葬地的地名,同样也是当时没有的。如二世杨伯沃葬的“山东武昌府东门外”的“武昌”地名,最早出现是在三国时期,孙权在魏黄初二年(221年)“自公安都鄂(今湖北鄂州市),改名武昌”(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以后有多处地取名武昌,都比鄂名武昌晚。“武昌府”的名字出现得就更晚,是元代的至元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武昌路而设置“武昌府”(今武汉市),为湖广行省省会。而《梅州谱》记载二世祖杨伯沃是死于公元前953514日,其下葬当也是在此年的。他下葬这年比地名“武昌”得名早1174年,比“武昌府”得名更早达2317年。7世杨绍甲等所葬的“山东乐陵”的“乐陵”地名,最早是汉代,西汉置县,属平原君,地在今山东省乐陵市。8世祖杨绍甲及其后多位先祖所葬的“南京”这一地名,是唐朝才出现的。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收复两京(长安和洛阳),还都长安,因成都是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时的驻地,遂改蜀郡为成都府,号南京。其后也有多处城称南京,最著名的当然是今天的江苏省会南京市,它是明朝初年才被改作此名的。杨绍甲死于公元前803年,“南京”地名出现在他死后1560年。

埋葬时根本就没有那个地方的名字,你却说是有,不是造假是什么呢?

四,埋葬地点不可信。周代包括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诸侯国的国君,他们死后都有专门的墓地,而且这种墓地都在国内的首都周围,因为便于四时祭祀和扫墓等活动。古时国家只有两件事最为重要,就是祭祀与战争,此即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我们再看杨杼及子孙的葬地,齐、鲁、晋、楚、郑、周等国都是他们的埋葬地:

弘农西门外(1世杨杼。地属西周王室)

山东武昌府东门外(2世杨伯沃、5世杨昭成。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山东城南门外(3世杨庚、4世杨文、26世杨款)

山东乐陵南门外(7世杨绍甲、9世杨其、22世杨定悼。地属齐)

南京西门外(8世杨涧。地属吴国)

山东富足坪(10杨丁宏、13世杨来、14世杨惠。地属齐国)

南京北门外(11世杨岑、12世杨懿宣。地属吴国或蜀)

山东洋坡坪口(15世杨泰聘。地属齐国)

南京城东(16世杨平芙。地属吴或蜀)

河南东门外(17世杨戴、18世杨盛石。)

山东济东坪(19世杨欢、20世杨季洪)

江西九龙潭九岭(21世杨东莲。地属楚国)

山东南门外(26世杨款)

一个小小的诸侯国君,他们的墓到各诸侯国去埋葬,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这只能是瞎编。

五,过继之事希奇古怪。据《卯田谱》的旧《序》(不知何时何人所作)杨“传至六世康公被乱所害。宣王元年甲戌,聘箕子六世孙讳绍甲,以祀其先,不数年,报国阵亡。王不忍绝其祀,不得已命五子涧再封杨侯,以承其祧。”祧(读tiao),指始祖的庙,“承其祧”就是接续香火。

这段话漏洞很明显,完全是瞎编的。首先,说杨杼的六世孙杨康被乱所害,无子,于是“聘箕子六世孙讳绍甲,以祀其先”,那么杨康一定是年龄不大就被害了,因此无后,但在世系里却记载他“寿64岁”。活64岁,在今天也不算短命,在三千年的西周时期,可说已经是高寿了,这样大的年龄还没有儿子?其次,空缺55年才有养子接续的荒唐。序文说“六世康公被乱所害。宣王元年甲戌,聘箕子六世孙讳绍甲,以祀其先”。就是说绍甲是接续六世杨康位的,是杨杼的七世孙。按谱所载,杨康死于周夷王33年即前882年。周夷王是周宣王的爷爷,夷王的儿子周厉王当了37年的国王,周厉王因暴虐被国人赶下台,据古文献记载,那年周宣王还是一个只有6岁的小孩子。就是说杨康死那年周宣王还没有出生。周厉王下台那年是公元前841年,又过了14年周宣王才即位,那年是公元前827年,准确的历史纪年是周宣王元年为公元前827年,这年上距杨康“被乱所害”已经是55年了。杨杼六世孙死了55年后才“聘箕子六世孙讳绍甲”来当继子顶替香火,那杨康死后55年才找个异姓人来接续杨家的香火,可能吗?第三,八世杨涧比他亲生父亲周宣王早出生18年。《卯田谱》的旧《序》说绍甲接续杨家香火后,没有几年就“报国阵王”,周宣王“不忍绝其祀,不得已命五子讳涧再封杨侯,以承其祧。”杨涧是周宣王的第五个儿子。但据谱上所载“8世杨涧,绍甲养子,字尚父,生于周厉王十三年乙未六月十八日卯时”。周厉王当了37年国王,他被赶下台时,他的太子名静即后来的周宣王还小,国人暴动时要杀他,他躲藏在大臣召公家,召公以他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小太子才活了下来。周厉王被赶下台后,因太子静还小,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暂时由大臣周公和召公联合掌权,历史上称为“共合行政”,就是两大臣共同联合执政的意思。过了14年太子静长大,两大臣于是把他扶上王位,这就是周宣王。古时男子20而冠,即20岁为成人,可独立担人大事。是周宣王即位那年他20岁。若此,周厉王被赶下台那年周宣王只有6岁。他出生那年应是他父亲周厉王的31年。可是按照杨杼始祖说家谱载,周宣王的第5个儿子杨涧出生于周厉王十三年。那么,周宣王的第5个儿子竟然比他的亲生父亲早出生达18年之久!真是吓人听闻!亲生儿子竟有比父亲早出生18年的希奇事!这不是瞎编还能是什么呢?

坚持杨杼为始祖的族谱,因为编造的人不懂历史,东拼西凑,找一些古代的官名、地名安在虚构的人物名字上,因而出现时间、地点、年代、职官等等一系列的错误就是不奇怪的事了。杨杼是没有的假人物,以他为始祖的谱不可信

 

五,杨肸以前的杨国

 

在杨肸以前的我国历史上至少有三个不同姓的杨国存在。

一是商代的杨国。商代有个杨国,那时杨字的字形在本文开始时我已经向大家介绍了,作形,写作,就是繁体杨字右旁,是表音的部分。这个偏旁是昜不是易,有人说姓杨的杨字为木易杨,是不对的,应是木昜(羊)杨。杨在商代为一个诸侯国,甲骨文中称为“昜伯”。甲骨文里有卜辞:

 

辛亥卜,贞:王惟昜伯从?    《甲骨文合集》6460(见右图)

 

商代诸侯有侯、伯、子、男、田、卫等名称,伯是诸侯名称之一。杨国的地望,据学者考证在今山西省的洪洞县。杨国是商代的诸侯国,商王姓子,杨国是否与商王同姓,不可知。商代的杨国在周武王灭商时就与商朝一起被周人灭掉了。

二是西周时期的姞性杨国。《中国文物报》1994130日头版《曲沃发掘晋邦父及夫人墓》一文,报导了1993年在山西省的天马——曲村晋国公室墓地发掘的编号为626364的材料。文中讲到,在64号墓内出土的鼎和簋的铭文里有晋侯『邦父』这个名字,可确定64号墓是晋君晋邦父的墓。6263两座墓从其埋葬的位置看,是晋邦父夫人的墓。在62号墓里出土的青铜器上没有铭文,而在63号墓里出土的一对青铜圆壶上,铸有相同的九字铭文,其文如下:

 

杨姞作羞醴壶永宝用(见左图)

 

先秦时期(主要材料是两周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是为达到“内官不及同姓”(即不娶同姓女子为妻)的目的,当时人们已具有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优生意识。晋邦父的夫人称“杨姞”,是此女乃杨国的女儿,“姞”是杨国国君的姓。先秦(主要是两周)时期,君的女子嫁出国,该国就以其母国的国名和姓相连称之,如秦国为赢姓,秦国女儿嫁到晋国就称她为“秦赢”,齐国是姜姓,齐国女儿嫁到其它国家就称她为“齐姜” ,晋国是姬姓,君女儿嫁到他国称为“晋姬” 。杨姞之名亦是如此。

   晋邦父是西周晚期的一位晋国国君。《曲沃发掘晋邦父及夫人墓》报导中说“‘邦父’一名,不见于古代典籍,究竟为何代晋候,目前尚难确指。从随葬铜器的形制、花纹特征分析,时代在两周之际,而以晋穆侯弗生的可能性较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现为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在《晋侯邦父与杨姞》(见《缀古集》第106——10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文中进一步考证“晋邦父应该就是晋穆侯”,并指出“晋穆侯的在位年是周宣王十七年(公元前811年)至四十三年(前785年)” 。在此段时间里,姞姓的杨国应是还存在。在姞姓杨国存在的情况下,姬姓杨国当然是还没有出现。姞姓杨国不见于古文献记载,曲沃63号墓杨姞壶的出土,补上了典籍记载的缺失,对杨国的历史可称是一重大发现。姞姓杨国是被周宣王灭掉的。

三是西周时期的姬姓扬国。姬姓杨国出现的时间,已有新近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证实是在周宣王晚年建立的。

2003119,陕西省眉县杨家村五位农民挖土时,发现了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铜器二十七件,铜器上都有铭文。根据这批铜器的形制、纹饰、铭文字体、铜器铭文中的日历并与山西曲沃晋国墓地、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等材料进行类型学比较,证明其时代属于周宣王后期。这批青铜器的《发掘简报》刊载在《文物》月刊2003年第六期上。其中有件长达二百八十字铭文的《四十二年鼎》,铭文中记载有周宣王封长父于杨的内容,其文云:

余肇建长父侯于杨。余令(命)女(汝)奠长父。休。女(汝)克奠于厥师。

肇字有两个意思:一为开始。《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另一个意思是图谋。《诗·大雅·江汉》:“召公是似,肇敏戎功,拜锡(赐)尔祉。”毛传:“肇,谋。”即谋划、图谋。“肇建”即开始建立或图谋建立。长父应即文献中的尚父,长古音为阳漾养韵,尚古音为漾韵,都在十部(《说文通训定声》收两字于壮部),是长、尚古可通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杨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为杨侯。”此铭文证实《新唐书》的说法是确实可信的。“侯于杨”的“侯”字在这里是动名词,即封在杨地为诸侯国,即杨侯。“奠长父”和“奠于厥师”的“奠”字,即放置、安置、堪定、建立,《广雅·释诂四》:“奠,置也。”《玉篇·丌部》:“奠,定也。”《日知录·武王伐纣》:“武王克商,天下大定,裂土奠国。”裂土即分给土地,奠国即建立国。“余令(命)女(汝)奠长父”,意思是周宣王命令前往杨地建立长父的侯国。“女(汝)克奠于厥师”,“克”是完成的意思。此“师”字指都邑,《尚书·洛诰》“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洛师”即是指西周的东都洛邑(今洛阳市)。“奠于厥师”即将长父安置在杨国的都城。

长父是姬姓杨国的始君,它是建立在姞姓杨国的地盘上的。姞姓杨国是一古国,在周宣王封长父于杨,建立姬姓杨国之时,姞姓杨国当然是已经被灭亡了。

《四十二年鼎》铭文的“惟四十又二年”的四十二年,是周宣王的四十二年,即公元前786。可以肯定的是,姞姓杨国的被灭不会晚于此年,而姬姓杨国的建国也不会早于此年。

灭姞姓杨国的当是西周王室。周宣王被称为西周的“中兴之主”,《史记·周本纪》载“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周宣王多次向外用兵,征讨周边的国家,晋地也是他用兵的地方,如《史记·周本纪》载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战于千亩。”《索隐》云“地名也,在西河介休县。”地在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十五里。此地已在姞姓杨国所在的今洪洞县北数百里,且都是在汾水河边,这是周王朝深入晋腹地的必经通道。周宣王在实施千亩战时,其军队必经姞姓杨国而北上。姞姓杨国不是在此前已被周王朝灭掉,就是被这此进军千亩的宣王军队所灭。周宣王为显示其“中兴”业绩,除大肆用兵征讨显示国力强盛外,还学着他老祖宗的样子,封建诸侯,即所谓“法文、武、成、康之遗风”。在陕西眉县铜器出土前,从文献记载知,周宣王曾封其舅申伯于申(《诗经·崧高》)、复封韩侯(《诗经·韩奕》)、封其弟王子友于郑(《史记·郑世家》,此郑在今陕西华县)等。封其子长父于杨,也是他封建诸侯的一个举措。

四,晋国灭了尚父所建立的姬姓杨国。

晋国灭掉尚父的杨国的事,见于《左传》,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晋国大臣女叔侯对晋平公说:“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若非侵小,将何所取?武、献以下,灭国多矣。”此处所说被晋灭掉的姬姓杨国,当是长父即尚父受封的杨国。可见周宣王子长父(即尚父)受封建立的姬姓杨国,是被晋国灭掉的。被灭掉的时间,应在鲁襄公二十九年即晋平公十四年(公元前544年)前。长父的杨国建国不晚于公元前786年(周宣王四十二年),被灭不晚于公元前544年(晋平公十四年即鲁襄公二十九年),其存在的时间最长可有242年。上揭女叔侯对晋平公说,晋国在武公、献公以下,灭了很多的国家。晋武公在公元前678年夺得晋国国君位,在位二年,其子诡诸即晋献公即位。到武公即位时,长父所建的姬姓杨国已有108年的历史,献公即位时则为110年。晋国受封时就是一小国,且从晋穆侯死(公元前785年)后,晋国就因争夺君的宝座,长期内斗,直到公元前678年晋武公取胜才结束,历时达107年。在晋武公夺取晋君位之前的时期内,晋国当无暇外顾去攻灭他国。故杨国的被灭,当在武公夺得政权后。长父所建立的姬姓杨国,存在了多长时间,具体灭于那一年,则没有材料可说得出个准确的具体年数,若是被晋武公或晋献公所灭,它应是有百年以上历史一个国家。

晋国灭掉长父所建立的姬姓杨国后,除羊舌氏拥有而后为叔向采邑外,不见有将杨地单独赏赐给他人的文献记载。有谱说周安王封伯侨为“杨侯太祖”,或说周王封伯侨于杨为侯,称为杨伯侨。都没有根据的不懂历史的说法。姬姓杨国是被晋国灭掉的,它的土地已归了晋国,早已不属于周王室了。根据当时的制度,周王是无权支配诸侯国的土地的,他怎么可能将别国的土地当成自己的土地去封赏给他人呢!晋国又怎么可能将自己的领土拿出来送给周王去建立新诸侯国呢?要知道,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都在不断地吞并周边的小国以扩大本国的版图,而被晋国灭掉的小国很多。春秋初期晋国本是只准许拥有一个军的军队的小国,从晋武公、献公开始,就不断侵略小国,“唇忘齿寒”的典故就是晋献公灭虞、虢两国的故事,在这大国争当霸主,扩充自己地盘和势力的局势下,晋国还能将自己辛苦得来的土地奉送给有名无实的周王让他去封一个诸侯国?担任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杨氏祖先封侯的事,都不可信。

作者: 杨升南

2009.10.25.北京

                                   2010.32.修订.

相关文章
2014-01-28 17:01:58
2013-10-23 15:47:56
2013-10-23 15:42:35
2017-04-20 09:07:20
2013-10-23 15:31:31
2013-11-07 09:55:52
2013-11-07 10:14:02
2013-11-07 15:01:29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