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百家之言 >> 再论“四知杨氏”始祖为杨杼 >> 阅读

再论“四知杨氏”始祖为杨杼

2013-11-05 09:21:47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752
内容提要:中国社会一向重视血缘关系,进而形成了宗族文化传统。在这一传统文化中,一项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辨认血缘与亲疏,维护伦理纲常秩序,同时把这种血缘传承关系用文献的形式记录和确定下来,由此出现了诸如《世本》、《帝王谱》和各种族谱等官修、私修的谱牒等。

中国社会一向重视血缘关系,进而形成了宗族文化传统。在这一传统文化中,一项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辨认血缘与亲疏,维护伦理纲常秩序,同时把这种血缘传承关系用文献的形式记录和确定下来,由此出现了诸如《世本》、《帝王谱》和各种族谱等官修、私修的谱牒等。一位美国学者曾感慨地说:“中国人有着世界上最悠久和最丰富的族谱记录的传统”。

家谱承载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谱牒的研究不仅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经过“土改”和“文革”,大量的家谱被视为落后文化或当作“四旧”而遭到毁坏之厄运。198410月,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文件,对家谱的重要性加以肯定,并要求各地帮助上海图书馆编好《中国家谱总目》。从此,神州大地才又兴起了研究和修撰家谱之风。其中,杨氏修谱之多、之广、参与人数之众,在诸多姓氏修谱中是非常突出的。笔者近些年来收集到了许多各地续修和新修的家谱、族谱,大部头者1000多页,简单的不到30页。杨氏新修之谱,林林总总,己蔚为大观。

在杨氏的族谱、家谱中,称堂号为“四知”者很多,且均为杨震后裔。然而,在涉及杨氏先祖时,却出现了始祖多人之说,其中最大的分歧集中于杨抒和杨伯侨两人。

对杨氏祖源,我们诚惶诚恐地研究。经反复论证,我们认为,当以秉公、赐公碑文所记的始祖条件即唐叔支子、末叶受封、姬姓杨侯三条为本,以西周史、杨宁墓志、杨喜资料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西周史记洪洞杨国于西周初置封,姬姓;杨宁墓志记尚父得氏于后,至汉代有关杨喜的史志也均称其先祖为杨抒。由此,天下杨氏的得氏祖唯晋唐叔支子姬抒字伯侨公莫属。故杨抒是杨氏族谱的一世祖。除此之外,其他的说法都是不对的。

一、羊舌氏非杨侯,亦非杨氏

19947月,贵州一位杨氏族史研究者出版了《弘农杨氏族史》(以下简称《族史》)一书,在杨氏族史研究史上可谓是拓荒之作,并于2000年再版。该书入载了不少杨氏史料,对各地修谱有所帮助,因而流传较广泛,影响较大。但是,也有令笔者难以接受之处,这就是《族史》所作的终极结论:翻遍先秦典籍、《史记》,翻遍历代姓氏书,翻遍《四库全书》,未见杨抒说的丝毫踪影、记述。杨抒至(按:应为“字”)伯侨世系为清朝后某公假造之谱。笔者认为,此结论有夸夸其谈之嫌,多处违背常识和历史事实,也有悖于逻辑常识,甚至可以说是以谎言强加于人。此结论的流传,加剧了杨氏族源认识的对立,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了扰乱杨氏研究、修谱的焦点,妨害了杨氏族人的团结。

《族史》的错误主要是张冠李戴,将西周初杨氏始祖(唐叔支子)伯侨之侯帽移到了春秋初晋武公仲子白桥头上,变羊舌大夫为杨侯,称其为弘农杨氏始祖。该书还把“杨舌氏四强”中的“四”说成是羊舌职的儿子个数,变职的第五子羊舌季夙为叔向的少子,即变弟弟为侄子。该书还变死人为活人,死了38年的季夙在祁盈之祸中出逃华山仙谷,生子道,从而生出华阴杨氏的虚假世系。

羊舌虎字叔虎,羊舌季夙字叔罴,为不同的两个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载:“宣子杀箕遗、黄渊、嘉父、司空靖、邴豫、董叔、邴师、申书、羊舌叔、叔罴,囚伯华、叔向、籍偃。”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在此句下注曰“十子皆晋大夫,栾盈之党也。”

羊舌虎、叔罴为两个人,是为宣子所杀的十个晋大夫中的两个,后世无论任何人,包括欧阳修,不论出于何种动机,将杨舌虎改为字叔罴,把二人合而为一,都是臆造,都是违背客观事实不能成立的,更不能作为个人看法的证据。

何谓始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所下定义是“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据此,请研究杨氏始祖的朋友们考虑两个问题:其一,叔罴是季夙,由于被宣子所杀,不可能在祁盈之祸中出逃华山仙谷,更不可能生子道,所以说,季夙至杨章的世系是虚假的;进而可知,以杨氏始祖为伯侨、叔向之说是不能成立的。其二,叔罴不是季凤夙,但季夙是叔向之弟不仅在《新唐书》有载,而且在更早的《世本》中也有载,这也是不容改变的事实。《左传》中仅有叔向及子食我又曰杨、杨食我的记载。《族史》以“杨”字冠在此二人以外的羊舌氏头上,是纯粹的臆造。季夙之子当曰羊舌氏或季夙氏,与四知杨氏根本不是同脉。

还有一个问题也应引起人们思考。《族史》的首篇树白桥为杨氏始祖,但在第二篇的世系中却以杨章公为一世祖。在正常的情况下,始祖当然为一世祖。《族史》的反常之举显出白桥说的底气不足,这也可能是作者留有余地的明智之举。后之修谱者若不知季夙生道之说的虚假,而完全信以为真,怎么能不出问题呢!

二、晋武公仲子白桥是羊舌大夫,非四知杨氏始祖

同姓名者自古皆有,尤其是对同名或者同音的古人,如不从时间、地理位置上予以区别,很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四知杨氏始祖的争议,随着杨雄家谱、《余姚云楼杨氏宗谱》的发现,实质上已是始祖伯侨为何人之争。因西周史确载洪洞杨国为西周初期置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有杨国必有杨侯。《史记》卷13《三代世表》曰:“古诸侯以封国为姓”,并举汉霍光为例加以说明:“汉大将军霍子孟名光者,亦黄帝后世也。……霍者,国名也。武王封弟叔于霍。”唐叔及子为西周初期人,所以谱记周康王六年唐叔虞子受封杨侯为杨氏始祖成立,即伯侨为唐叔子应当肯定,因其与史相符。而晋武公子白桥受封羊舌大夫,食采的是晋国腹地羊舌村,与杨地毫不沾边,说他为四知杨氏始祖实为张冠李戴。现稍作辨析如下。

1.《新唐书》与许多地方的家谱皆记白桥为羊舌大夫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晋武公子伯侨,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重庆市綦江、大足、巴县以及四川的绵阳、三台等地杨氏旧谱,几乎一致地记载晋武公生二子:诡诸继位为晋献公,次子白桥在盗羊案中清白,经周僖王恩准授为羊舌大夫,之后以羊舌为氏,子子孙孙皆以羊舌命名。这与历史记载是一致的,即白桥之子孙皆羊舌大夫。否则,《新唐书》就不会有如上的记述,而会改为“伯侨生文,文生羊舌大夫突”了!

旧谱还有如下记载:周灵王二十年(552),因栾盈之祸,白桥玄孙羊舌肸(子叔向)之妻任氏出逃到一石洞中,生一子,以杨柳叶充饥,故为其取名杨()石。由此可知,白桥为杨氏的氏前祖。

2.从地理上分析,白桥并没有食采洪洞杨国

2005—200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曲沃县东北约12公里的羊舌村发掘了两座周代晋国墓葬。考古所领队吉琨璋撰文指出:羊舌这个村名在古代诞生了神秘而又显赫的羊舌氏。这个姓氏是从公元前660年晋国伐东山赤狄时,任太子申生军尉的羊舌突大夫为始的(即从白桥开始)(见《文物天地》2007年第3)。但只实传四代(指文、突、职及职的五个儿子。食我因改姓杨未计代次,子容未提及)。最终以食我获罪导致羊舌氏杨氏被灭,淘汰出局。

从以上可知,白桥食采在羊舌,地处在曲沃城郊,为晋国腹地,其地有晋国君的祖坟地。封在这样重要的地方,说明他很受晋国器重。春秋时,大夫虽也有封地,但并不独立,仍是诸侯的附属,且采地方不过50里,而曲沃至洪洞的直线距离约350里,很显然,白桥不可能食采至洪洞的杨国故地。同时,羊舌与以洪洞甘亭南的杨曲为治地的叔向采地也无从属关系,所以,白桥并无姓杨的基础。既然如此,他岂能是四知杨氏始祖!

三、弘农郡杨氏出自尚父

北宋初,已有社会名贤客观地记载了弘农杨氏出自尚父。如《广韵·阳部》云:“杨,姓,出弘农、天水二望,本自周宣王子尚父。幽王邑诸杨,号曰杨侯。后并于晋,因为氏也。”《广韵》的主修者为陈彭年(961--1017),曾任兵部侍郎、参知政事,大中祥符元年(1008)奉宋真宗之诏修订《切韵》,书成后改为《大宋重修广韵》。欧阳修比陈彭年晚生46年。可惜的是撰《新唐书》时无视《广韵》之载,而将其岳父杨大雅首创之谱的内容------《杨氏族谱序》的内容写进了《宰相世系表》,虽然它承认“杨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为杨侯”,但将弘农杨氏误为羊舌大夫支裔。众所周知,杨大雅是唐代顺宗时杨宁的七代孙,杨宁逝于元和十二年(817)四月,墓志铭为唐“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徵所撰,其曰“宁公,字庶玄,弘农华阴人也,本盖姬姓周宣王之子曰尚父,邑诸杨,得氏于后。至汉赤泉侯喜、安平侯敞、征君宝继家华,下为关西令族焉。”出土的杨宁墓志铭则明确记载弘农杨氏世系源于周宣王幼子尚父。杨大雅撰《杨氏族谱》序在宋太宗至道元年(995),由于杨宁墓志铭出土比欧阳修撰《新唐书》晚了100多年,这可能是大雅和欧氏无法得知实况的根本原因。南宋庆元五年(1199),诗人杨万里为杨文富作《杨氏家谱序》,因他已经见到了出土的杨宁墓志铭,于是就否定了欧阳修的《宰相世系表》。这样,虽然欧阳修言之不准,但《广韵》、《杨宁墓志》与杨万里谱序已形成了一个正确的证据链,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弘农郡四知堂杨氏出自尚父。既然承认弘农四知出自尚父,杨抒为其始祖则便是无怀疑的了。

作者:杨永志  杨晓瑞

 

相关文章
2013-12-12 08:53:51
2013-11-11 09:03:32
2013-11-08 08:41:30
2013-11-08 08:39:27
2013-11-07 10:22:53
2013-11-07 08:54:20
2013-11-05 14:59:46
2013-11-05 11:09:23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