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文彦博红楼诗与麟州红楼研究 >> 阅读

文彦博红楼诗与麟州红楼研究

2013-11-05 10:55:55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273
内容提要:古麟州城有一座标志性建筑——红楼,随着麟州城升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杨业故里即是麟州被学术界所确认,麟州红楼以及文彦博(1006—1097)的红楼诗自然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对此作一番深入的探讨。

古麟州城有一座标志性建筑——红楼,随着麟州城升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杨业故里即是麟州被学术界所确认,麟州红楼以及文彦博(10061097)的红楼诗自然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对此作一番深入的探讨。

最早提及红楼的就数文彦博的红楼诗了,它刊载于道光《神木县志》中,内容如下:

文彦博  麟州知郡作坊以彦博昔年所题红楼拙诗刻石,复以墨本见寄,辄成五十六字致谢,且寄怀旧之意

昔年持斧按边州,闲上高城久驻留。曾见兵锋逾白草,偶题诗句在红楼(原注:楼在城上,对白草坪)。控弦挽粟成陈事,缓带投壶忆旧游。狂斐更烦金石刻,腼颜多谢镇西侯。[1]

在这里,需要研究几个问题:一、道光上距文彦博800来年,怎么证明这首诗是真实的而不是伪造的?二、文彦博何以对麟州红楼情有独钟?三、红楼诗是什么时候写的、写给谁的,是谁为他刻到石头上去的?四、红楼的修建时间及具体方位。

一、文彦博的红楼诗来源于宋代石刻

我在读到此诗时,曾查检现存的《文潞公文集》,发现集中未收,于是对它的内容作了一番考察。首先,诗的内容与文彦博的行踪相符,诗称“昔年持斧按边州”,他确实到过麟州,康定元年(1040),文彦博出任河东路转运副使,曾前往麟州,开通运粮之路,解救了被西夏包围一月多的麟州。[2]其次,诗中提及的白草、红楼符合当时的地理名称。三、麟州知郡作坊符合北宋职官制度。如果是人为造假,必然有其造假的原因,如为地方人士锦上添花,但文彦博并非麟州人。也有的是为祖上增添光环,尤其在家谱中,而此诗并无吹捧家属之处。作假必然会露出马脚,如把别人的诗偷梁换柱,而此诗没有与其他诗内容相同之处。后人作假常常会违背历史,官名、地名与历史不符,而本诗完全符合。基于上述理由,我把它收到《全宋诗补》中,在《文史》2001年第57辑上发表,以弥补北京大学出版的《全宋诗》之不足。

虽然通过上述考证,可以基本认定,但此诗的来历未能弄清,终究不能放心引用。我遍查宋、元、明的文献,都没有提到这首诗,《道光县志》究竟是从哪里得到此诗的?

最近,我从比道光本早的清代抄本《神木县志》[3]中找到了答案。它所收的内容要比道光本详细,兹录于下。(道光本所无之字,用粗黑体表示)

丞相潞公诗

彦博丞  (按应作承)知郡作坊以彦博年所题红楼拙诗刻石,复以墨本见寄,辄成五十六言致谢,且寄怀旧之意尔:

昔年持斧按边州,闲上高城久驻留。曾见兵锋逾白草,偶题诗句在红楼(原注:楼在城上,俯窟野川,正对白草坪)。(按强)[控弦]挽粟成陈事,缓带投壶忆旧游(原注:皆昔日新秦事也)。狂斐更烦金石刻,腼颜多谢镇西侯。

嘉祐六年十月十三日立。

道光本县志序中提到过这个抄本,显然,道光本是抄自这个更早的抄本的,可惜的是,传抄时它把最关键的内容删除了。这就是最后一句话,它说明诗刻于嘉祐六年(1061)十月十三日立的石碑上,县志所收之诗是从当时保存的碑上抄来的,这自然是最可靠的。

这个清抄本抄于什么年代?它所根据的原稿纂修于何时?

从内容看,四卷各目基本上都记载到康熙为止。从避讳角度看,书中未避雍正之祯及乾隆皇帝弘历之讳,应抄于康熙时。唯卷二“东协副将”条额外增加了三人:

雷世杰,厢白旗人,康熙五十五年任。

傅泽深,厢黄旗人,康熙五十七年任。

周起凤,陕西长安人,雍正四年任。劝政洁己,恤兵爱民,抚绥边方,宽严并济,历升延绥镇总兵。

但周起凤之前还有一人,却漏录了:“孙继宗,固远人,雍正二年任。”显然这是全书抄成后,至雍正四、五年间又随意添补的,而其他各卷各条都没有再添雍正时的人和事。

之所以说它是抄本而不是原稿本,还因为书中经常有抄错的地方,有些是低级错误,如范仲淹的“范”,写成“花”,“沧州”误写成“仓州”,“或者”的“或”写成“域”,若是编者的原稿,决不会出现此类失误。

卷二“邑侯(即县令)”条最晚记到“贺有章,贵州黔西州人,由举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命题课士,振兴学校,省刑薄敛,抚恤穷黎,行取户部主事,历升山东粮道。”未记康熙五十九年(1720)任知县的刘荫枢。

“广文”条记到:“赵巨,西安府三原人,由岁贡康熙四十九年任。优礼斯文,重修学署。”未记康熙五十五年任的胡继昌。

卷二“职官·观察”条最晚记到:“罗景,字星瞻,襄平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修文庙以兴学,开边地以利民,严捕盗贼,禁止赌博,宣讲圣谕,设置关厢,教民树植,凡有益于地方者,无不加意立行,种种善政,不胜指屈,将来政治,未有涯云。”

凡此,可以看出,县志修撰的时间应在康熙五十三年至五十四年间。它比道光本县志要早130年。此抄本应命名为“康熙《神木县志》”,今存清抄本是根据原稿本抄的,抄手水平不高,故时有抄错处,抄的时间应在康熙五十四年至五十九年间,此后,抄者在雍正四年时又补充了3条内容。

卷四“艺文篇”小序说:“邑久文献无征,隋、唐而上,远不可稽,近世遗文付诸石刻者,亦皆藓剥弗全,间有所作,亦多出于方家之手,今录其仅存者若干篇”。据此,唐以前的石刻当时已无法看到,宋以后尚有所保存,文彦博红楼诗当录自石刻,康熙时此石刻尚在世。至于现在是否尚在,就得靠考古发掘去证实了。

以上说明这首诗来源于宋代的石刻,是完全靠得住的。

从文彦博诗中,知王庆民在刻此诗前已经刻了文彦博第一次题红楼的诗,按理说,康熙时也能见到,不知为何没有收录?也许因为该碑已残、字迹不清而未录?但愿有朝一日能重见天日,即使已残,也能提供一些新的信息,供大家研究。

二、文彦博何以对麟州红楼情有独钟?

文彦博何以对麟州红楼情有独钟?因为他与父亲文洎都曾对这座战略重镇作出过贡献。

麟州在北宋时有着特殊的地位。它的西边70里以外即是西夏的领地,以南今绥德县也归西夏管辖,它的北边今鄂尔都斯一带则属契丹领地。北宋占有的麟州和府州,属河东路管辖,首府为太原。西夏竭力想占领它,这样就可直接威胁太原,进而入侵中原。北宋保有它,则可以与延州(今延安)两路夹攻西夏,使之腹背受敌。但代价很大,北宋必须在麟州驻扎大量军队,并且必须经常从太原运输大量的物资,而道路十分难走,尤其是府州到麟州中间有一百几十里山路,随时会受到夏兵的袭击,以致有些朝廷要员主张放弃麟州,而有识之士则主张坚守。

文彦博的父亲文洎(?—1037),介休人,很有战略头脑。景祐四年1037)出任河东转运使,这一职务在当时是河东路的最高长官,不但有运输粮草等任务,还有权监察一路官员。他一上任,就十分关心麟州,他知道麟州城易守难攻,但必须保证有充足的物资,否则就难以坚守了,而原有的道路迂回曲折,经常被西夏拦截。文洎经过调查,了解到唐代的道路比今天更方便,便决定重开唐代故道,可惜,刚动手就因操劳过度而于同年九月去世了[4]

文彦博字寛夫,进士出身。曾先后三次出任宰相,第一次庆历八年(1048)闰正月至皇祐三年(1051)十月。第二次至和二年(1055)六月至嘉祐三年(1058)六月。第三次元祐元年(1086)四月至五年二月。享年九十二岁,是北宋的元老重臣。《宋史》卷313有传。

文彦博在父亲去世三年后,即康定元年(1040)夏,出任河东路转运副使。他可以完成父亲未竟之业了,心情十分高兴,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某天圣四年(1026)叨充乡赋,明道二年(1033)夏假副车于本郡,今年夏沗外计于本道,实嗣世职(前此三年,先大夫为河东转运使)。八月行部,率遵故常,乡老欢迎,邀留累日,徘徊旧地,追惟畴曩,因成拙诗二章,题于行署。

不才惟侍髙门庆,奕世皆为外计臣。乡老相逢频教我,尽忠思孝报君亲。

昔年乡赋议兴贤,曾接诸君砚席间。屈指岁华逾一纪,锦衣怀绶过稽山。[5]

他在八月到麟州一带视察,以最快速度完成父亲未竟之业,打通了运送粮草的道路,给麟州运去了充足的粮草。第二年,西夏主元昊亲自统帅数万大军围攻麟州,整整十天,劳而无功,只好解围而去,转攻府州,又损兵折将而退。次年,文彦博晋升为河东路都转运使[6]

《宋会要》方域216对其父子的作为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庆历元年八月,麟州言,元昊攻围州城逾月。麟、府皆在河外,因山险。初,转运使文洎以麟州饷道回远,军食不足,乃按唐张说尝领并州兵万人出合河关,掩击党项于银城,大破之,遂奏置麟州,此为河外之直道。自折德扆世有府谷,即大河通保德,舟楫邮商,以便府人,遂为麟之别路。故河关路废而弗治,洎将复之而卒。其后子彦博为副使[7],遂通道银城,而州有积粟可守。故元昊知城中有备,解围而去。复兵攻府州,城中官军六千一百余人,居民亦习兵善战。城东、南各有水门,崖壁峭绝,下临大河。崖腹有微径,贼攀缘石壁,鱼贯而前,城上矢石乱下,贼死伤殆尽。攻城北,而士卒力战,伤者一千余人,贼乃引退。”

《宋史》卷313 、页10258《文彦博传》:“以直史馆为河东转运副使。麟州饷道回远,银城河外有唐时故道,废弗治,彦博父洎为转运使日,将复之,未及而卒。彦博嗣成父志,益储粟。元昊来寇,围城十日,知有备,解去。迁天章阁待制、都转运使。”

文彦博红楼诗中提到“昔年持斧按边州,闲上高城久驻留。”说明他在麟州待过相当长的时间,为防守事宜费过不少心血。又说“缓带投壶忆旧游”,原注:“皆昔日新秦事也。”“投壶”是古代军中的一种竞赛性的运动,每人手持箭,把它投到壶中,谁投进的多谁获胜。说明在工作之余,文氏在此交了不少朋友,时时一起上红楼饮酒欢聚游戏。

三、红楼诗是什么时候写的、写给谁的,是谁为他刻到石头上去的?

文彦博的红楼诗写于何时?,从诗刻石的时间,可知应在嘉祐六年十月前不久。而该诗又明确提到在此前曾作题红楼诗,由此可知,文彦博实际上前后作了两首红楼诗,第一首红楼诗是直接题写在楼上的,一定是他赴麟州之时所作,时间应在康定元年(1040)。两首诗前后相隔了21年。作两诗时的身份地位则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前者仅是河东转运副使,后者已是出任过两任宰相的元老重臣了。在红楼上题诗的数量一定不少,但后来升为宰相的只有文彦博一人。把它从众多的红楼诗中挑选出刻在石碑上,有助于提高红楼的身价,这大概就是麟州知州刻石并把拓本寄赠给文彦博的原因。

为文彦博诗刻石的是谁?从他的诗题可以知道,是“知郡作坊”,所谓“知郡”就是麟州知州,作坊即作坊使,是这位知州附带的官衔,正七品。历任麟州知州中带这一官衔的只有王庆民。

 嘉祐四年(1059)十二月乙亥(14日),知麟州王庆民奏上麟府二州图[8]。得到皇帝奖励,十二月十七日,欧阳修起草了《赐西京作坊使知麟州王庆民奖谕敕书》,全文如下:

敕王庆民:省所奏准密院札子节文,以臣撰成麟府二州绢图一面并序目二册诣阙上进事具悉,古之用兵者,必因地形制方畧,然后可以策胜败之筭,运奇正之谋,尔以材武之资,有明敏之识,自膺简寄出守边封,而能周知山川险易之形,历览亭障屯防之要,列为凡目,粲尔(一作可)条陈,不惟指掌于披图,足以因时而制变,遽兹来上,深体乃忠,省阅以还,叹嘉曷已,故兹奬谕,想宜知悉[9]

在敕文中称赞王庆民不仅有“材武之资”,而且有“明敏之识”,他是在嘉祐二年(1057)宋军在麟州城外被西夏打得大败,原知州武戡被罢官[10]后上任的,一直担任到熙宁三年(1070[11],时间长达14年,是任期最长的麟州知州。熙宁四年正月,又继续担任管勾麟府路军马之职[12],成为麟府军队的最高统帅,以后转任知冀州[13],熙宁七年后去世[14]。王庆民,《宋史》中并没有立传,生卒年也难以考清,但他无愧为守卫麟州的功臣,在麟州史上是应当有他一席之位的。

四、红楼的修建时间及具体方位

红楼建于何时?至迟在康定元年(1040)文彦博登上红楼题诗前已经存在,离今至少有970余年了。其最初修建时间可能早到唐朝。麟州,初置于开元十二年(724),仅二年就废了,此时不太可能建楼。天宝元年(742)复置麟州。[15]貞元二年(786、十七年(801),麟州两次被吐蕃攻陷,“夷其城郭[16]建楼时间最早也应在801年之后,具体何时,尚待发现新资料,再作进一步考证。

关于红楼的情况,文彦博在诗中有如下的记载:“曾见兵锋逾白草,偶题诗句在红楼”,自注:“楼在城上,俯窟野川,对白草坪。”说明楼是建在城墙上的,它可以俯瞰窟野河,远望白草坪。白草坪也作白草平,在屈野河西山上,距麟州城十五里以上。[17]红楼应在麟州的最高点。

麟州城,经近年来的考古调查,有东城、西城和紫锦城,红楼在哪个城上?

历史上有三种记载:

一、西城红楼

《宋史》卷485、页14001《夏国传》:初,麟州西城枕睥睨曰红楼,下瞰屈野河,其外距夏境尚七十里,而田腴利厚,多入讹龎,岁东侵不已……嘉祐二年,遂团兵宿境上,逮三月増至数万人,守将敛兵弗与战。知麟州武戡筑堡于河西,以为保障。役既兴,戡率将吏往按视,遇夏人于沙鼠浪……众大溃。

按:城上短墙为睥睨。枕,紧靠之意,麟州西城枕睥睨曰紅樓,这是说在麟州西城上有紧靠短墙的建筑红楼。也就是说它是建筑在城墙上,而不是城门上的。

二、衙城紅樓

《宋史》卷326、页10522《郭恩传》:郭恩,开封人……徙并、代州钤辖,管勾麟府军马事。夏人岁侵屈野河西池,至耕获时,辄屯兵河西以诱官军。经畧使龎籍毎戒邉将,敛兵河东毋与战。嘉祐二年,自正月出屯,至三月然后去。通判并州司马光行邉至河西白草平,数十里无寇迹。是时知麟州武戡、通判夏倚已筑一堡为候望,又与光议曰:乘敌去,出不意可更増二堡,以据其地。请还白经畧使,益禁兵三千、役兵五百,不过二旬,壁垒可城。然后废横戎、临砦二堡,撤其楼橹,徙其甲兵,以实新堡,列烽燧以通警急。从衙城红楼之上,俯瞰其地,犹指掌也。

《长编》卷186、页4477:嘉祐二年五月庚辰,崇仪使、并代钤辖、管勾麟府军马郭恩与夏人战于断道坞,死之。……初,夏人岁侵屈野河西地,至耕获时,辄屯兵河西,以诱官军……是岁正月,没藏讹尨领兵至境上,比及三月,稍益至数万人。又自鄜延以北发民耕牛,计欲尽耕屈野河西之田……于是籍檄通判并州司马光行边至河西白草平,数十里无敌迹。时知麟州武戡、通判夏倚已筑一堡,为候望,又与光议曰:乘敌去,出不意更増二堡,以据其地,可使敌不复侵耕。请还白经略使,益禁兵三千、役兵五百,不过二旬,壁垒可成。然后废横戎、临塞二堡,撤其楼橹,徙其甲兵,以实新堡,列烽燧以通警急。从衙城红楼之上,俯瞰其地,犹指掌也。

三、衙门红楼

《隆平集》卷19:郭恩……官崇仪使、并代钤辖、管句麟府军马事。初,夏人岁侵屈野河地,至耕获时,辄屯兵河西,以诱官军,经略使庞籍戒边将勿与战,月余,食尽去,如是屡矣。是岁正月出屯,三月始去。并州通判司马光行边至河西白草平,数十里无寇迹,时知麟府(民按:此为衍文)州武戡、通判夏倚已筑一堡,又与光议,乘寇之去,出其不意,别创二堡,据其地,使不得耕,功毕则废横戎、临塞二堡,徙兵实新堡,列烽燧,自衙门红楼下视其地如指掌,堡成,三十里外田,宼必不敢耕矣。

以上二、三说,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即嘉祐二年郭恩麟州之战,差别仅在于详略不同,《隆平集》最略,《长编》较详,它们应来自麟州或太原的奏章。以写作时间而言,《隆平集》最早,作于北宋,《长编》次之,作于南宋。按说,时间早的可信度大些。但从版本看,《长编》最早,有宋本,《宋史》为元刻本,《隆平集》仅有明刻本和清抄本,后者错误颇多,如这一段文字中,“知麟府州武戡”中的“府”字显然是衍文,古代并没有“麟府州”这一地名,如果理解为麟州和府州,也不可能,因为武戡从来没有兼任过知府州,宋代府州知州全部由折家世袭,嘉祐二年时知府州的是折继祖。再据《宋史·夏国传》记载,红楼是建在城墙上,而不在城门上。因此“衙门”很可能是“衙城”之误。这样,以上三种可能实际上可归并为一、二两种。

衙城也称牙城,是州长官的住宅所在地。唐代的州城一般由三套城墙组成,最里面的是衙城,外面套一层内城,再外面又套一层称为罗城。这种把衙城紧紧地包在最里面的做法,目的是为了保障领导的安全。如郓州、扬州城即是如此。[18]麟州因为建在山上,受地形的限制,无法一个套一个,只能建成互相连接的三个城,今称为东城、西城和紫锦城,史书中只提到衙城和西城,但既然有西城,必定有东城,今天东、西城的叫法是符合实际的,而所谓紫锦城,应该根据文献的记载定名为衙城。

在唐代衙城上建楼是常见的,如閬州衙城西南角即建有碧玉楼。[19] 所以,麟州衙城上建有红楼也是很正常的。

如何寻找红楼的今址?它应当满足两个条件。一、从文献和文彦博诗可以看出,红楼应在麟州城内地势最高处。二、位置是在衙城、西城。

目前可供选择的城墙高地有两处,一在衙城东南,二在衙城北。

按照第一个条件衡量,前者地势最高,自然可能性最大,有人推测它就是红楼的所在地,我曾登上去远望,从气势看,也觉得很像。但后者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假如真的建有红楼,其高度就可能超过前者。

按照第二个条件衡量,既可以称作衙城红楼、也可以作西城红楼,前者就不好称作西城红楼了,而后者则完全符合,对于衙城而言,是在衙城的北城墙上,可称为衙城红楼,而同一道墙对西城而言,又是西城的南城墙,因此,也可以称为西城红楼。从这一点看,后者可能性更大。

但讨论到此,还不能就此认定,红楼就属后者。这里还牵涉到如何认识东、西城与衙城之间的关系。按当时的制度,衙城和东、西城,不应视作并列关系,东、西城应该被看作内城和罗城,衙城是被套在内城中的,到底谁是内城、谁是罗城,存在以下两种可能性:

1、东城可能是包括衙城在内的内城,而西城则可能相当于罗城。如此说成立,红楼应在衙城北的高地。

2、西城实际上是内城,即它是将衙城包含在内的,则衙城的南墙也可视为西城的南墙,那么前者的可能性又超过了后者。

如何最终解决上述问题,尚须借助考古手段。其一,分清三城建筑的早晚。一般说,衙城最早,内城次之,罗城最晚。其二,寻找红楼的基址、柱础、瓦当之类的遗物。

此外,不能排除还有第三种可能,有一个已经证实的事情,府州在被西夏占领后,西夏人出于对折家的憎恨,将折家墓地彻底毁掉。同样,西夏人出于对麟州的痛恨,在占领州城后,也会将红楼彻底铲除,如果真是这样,也许红楼在这两处高地以外的某个地点了。当然,即使摧毁,遗物还会有的,只是解决问题的难度又增加了许多。

到底哪一种可能符合事实,有待考古发掘找到更确凿证据去解决。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李裕民



[1] 道光《神木县志》卷8《艺文志》下,1982年标点注释本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3,中华书局2004年点校本(以下简称《长编》),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方域216,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3]清代抄本《神木县志》,1970年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本

[4]宋张刍《宋故奉宁军节度推官承奉郎试大理评事知乾州奉天县事文府君(彦若)墓志铭》。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98,民国十四年希古楼刻本

[5] 文彦博《文潞公文集》卷41986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影印山右丛书本

[6]《长编》卷137、页3279:庆历二年六月乙未,河北转运使、吏部员外郎、史馆修撰文彦博为天章阁待制、本路都转运使。

[7]“彦博”,原作“产恃”,据《长编》卷133改。

[8] 宋王应麟《玉海》卷14,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本

[9]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88,四部丛刊本

[10] 《宋会要》职官6515:嘉二年七月二十八日,知麟州、六宅使、带御器械武戡除名,江州编管。

[11] 《宋会要》兵288:熙宁三年七月十八日,诏河东经略司已严戒知麟州王庆民,如西贼犯境,即令诸城寨相度有险可恃者,专为清夜自守之计。

[12]《长编》卷219、页5324:熙宁四年春正月癸卯,诏王庆民依旧专管勾麟府路军马。

[13]《长编》卷250、页6091:熈宁七年二月丁丑,知冀州王庆民言,捕得骁捷第三指挥作过兵士八人……赐庆民敕书奨谕焉。

[1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46,中华书局1986

[15]宋欧阳修《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

[16] 《資治通鑑》232、页7475236、页7597

[17] 《长编》卷133、页3163:庆历元年八月戊子,麟州言:元昊以前月戊辰,攻围州城。是月乙酉,踰屈野河西山上白草平,距城十五里按军。

[18]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1、页7764:元和十四年二月,“李师道闻官军侵逼,民治郓州城堑……子城已洞开,惟牙城拒守。”胡三省注:“凡大城谓之罗城,小城谓之子城。又有第三重城,以卫节度使居宅,谓之牙城。”《资治通鉴》卷266、页8667:开平元年春正月辛巳,“(扬州杨)渥父行密之世,有亲军数千营于牙城之内。”胡三省注:“蜀注曰:古者军行有牙,尊者所在,后人因以所治为衙,曰牙城,即衙城也。”又注曰:“牙者,旗名”。

[19]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67、页1174阆州条,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

相关文章
2013-11-06 14:16:36
2013-11-06 14:00:46
2013-11-06 09:00:59
2013-11-06 09:13:45
2013-11-06 08:12:52
2013-11-06 08:16:46
2013-11-05 11:04:52
2013-10-23 15:42:35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