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杨业是山西地方史研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是北宋抗击契丹的一支劲旅。杨业为维护北宋封建国家的安全和统一,曾立下赫赫战功,对保护当时社会生产力起到重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过去有关杨业其人的专著和文章,对杨业的民族气节,绝大多数是完全赞扬的。
杨业是山西地方史研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是北宋抗击契丹的一支劲旅。杨业为维护北宋封建国家的安全和统一,曾立下赫赫战功,对保护当时社会生产力起到重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过去有关杨业其人的专著和文章,对杨业的民族气节,绝大多数是完全赞扬的。但是,从有关历史文献来看,杨业在晚节上,却存在着一个显而易见的疑点。
据《辽史》载,杨业是在狼牙村中了敌军的埋伏,被契丹将领耶律奚低一箭射下马来,负伤被俘的。因“先是(契丹)军令须生擒继业”,故耶律奚低不能叙功。《辽史·耶律斜轸传》载:“(继业)被擒。斜轸责曰:‘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继业但称死罪而已。”杨业被俘乞命,在这里写得明明白白,毫不含糊。这不能不是杨业一生历史上的污点。
然而,《宋史》记载对此却略而不言。《宋史》本传有一段杨业被俘时的话“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遂“不食三日死。”由此看来,杨业是满怀对奸臣的怨愤,坚贞不屈,绝食而死的。
其他史书关于杨业临终之事均与《宋史》大同小异,语焉不详。然而《宋史》的记载颇有可疑。杨业被俘正值两军决战,戎马倥偬、之际,宋辽双方史官未必亲临阵前,其材料当系参与战斗双方将士的见闻。须知,杨业所率宋军其时已全部覆没,杨业被俘后的一通愤慨,宋方谁能聆知,谁由传闻呢?再者,杨业“不食三日死”,在《辽史· 圣宗本纪》中记载也有异,原文是“疮发,不食三日死”。“疮发”两字说明杨业并非主动绝食,而是中箭受伤,疮重不能进食。这就否定了《宋史》等书关于杨业壮烈殉国的说法。
《宋史》和《辽史》均系元代脱脱主持编修的。据考,《宋史》材料来源是南宋亡前史馆的旧藏。《辽史》的材料,则来自金代陈大任等人编修的旧《辽史》,而旧《辽史》又是据辽人旧存的记注实录写成。杨业死前的情形,宋史官难以得知,《宋史》所载含糊其词加以颂扬,难保不是宋方讳败回护之笔。另一方面,战胜者辽方听到杨业“但称死罪”的言论,倒是很有可能。也许辽人的记注实录即系耶律斜轸一干人的实感。当然,战胜者是不受裁判的。辽人获胜,也可能夸大其词,为炫耀战功而给杨业抹黑。但,在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辽史》所载是歪曲真相之前,杨业“但称死罪”的行动是不好抹杀的。
另外,从杨业一生的活动和言行,全面考察,杨业被俘乞饶也是可能的。作为地主阶级中的一员军事将领,他难以成为一个彻底的爱国主义者。杨业有相当深厚的忠君观念,但在危急存亡之际,国君也需要选择时,他要权衡利弊,倒向有利的一方。杨业年轻时在北汉任职。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宋太宗亲征北汉,杨业虽“据城苦战”,武力对抗,但终于劝北汉主出降,自己也在宋太宗那里当上了右领军卫大将军及郑州刺史的高宫。之后,杨业受命领兵抗击契丹,终因他是降将,虽屡立战功,老于边事,仍处处受到内部权臣的牵制和排挤,不能舒展怀抱。由于阶级的局限和客观政治地位的决定,使两种矛盾的思想情绪,混合地统一在杨业身上。一方面,他为赵宋王朝效命,抗击契丹,保卫边疆;另一方面受制于人,心怀积愤,不免产生离心动摇的念头。到兵败被俘、走投元路之际,他就很可能像当年弃城降宋一样,再投奔契丹。总的看来,在民族多难、家国沦亡之时,杨业受命于赵宋皇帝,几十年率军抗击契丹,是有历史功绩的,进步的。但《辽史》所载他临终前乞饶失节的污,也是不能抹杀的,至少也是很可怀疑的。我们应当客观地指出这个问题,以助于对杨业的一生进行正确的科学的评价。
(作者降大任系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晋阳学刊》原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