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作品择目 >> 杨家将文化系列丛书 >> 《陕北历史文化与杨家将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陕北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 阅读

陕北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2014-03-13 13:54:56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523
内容提要:传统民间艺术是十分珍贵的文化资源。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继续发展,传统民间艺术受到极大的打击,并且面临逐渐消失的困境。

 

延安市委宣传部影视办  高如杰

 

传统民间艺术是十分珍贵的文化资源。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继续发展,传统民间艺术受到极大的打击,并且面临逐渐消失的困境。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民间艺术,近年来摆上了人们的议事日程。

20049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陕西省延川县召开,会上有专家对保护传统民间艺术提出抢救的观点,我非常赞同。他认为经济发展越快,人们生活提高的速度越快,传统民间文艺消失的速度就越快。

由于经济社会逐渐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必然有所提高,精神生活有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增多和生活的节奏的加快,极大的催促着传统民间艺术的消亡。有人提出扶持一些地方发展传统民间艺术的观点是不可靠的,扶持只能加速消失,只有抢救性保护才是当前传统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陕北地区有面临消失威胁和需要尽快抢救的传统民间艺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剪纸。剪纸,过去叫剪窗花。一直以来,陕北妇女每逢春节就买来红纸剪成自己喜爱的吉祥、祈福图案,贴在窑洞的窗户上,给陕北肃穆的初春景象增添了许多喜庆色彩。剪窗花的手艺是手手相传的,在旧社会,它和针线活一样,也是女工的一部分。

近年来,为了满足旅游业的需要,有一些人应用了计算机设备剪纸,这也是延安市面上已经很难见到传统民间剪纸作品的原因。

二是传统唢呐乐队。由于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传统唢呐乐队近几年来几乎消失。

传统陕北唢呐乐队过去一般是五人一组;吹手分上眼、下眼,另外敲锣、打鼓、拍小镲各有一人。演奏的曲子,也是很有讲究的,如新娘上马有上马曲调,过村有过村曲调,下马有下马曲调。著名的唢呐曲牌有《大摆队》、《清西乐》、《下江南》、《金沙滩》、《开山鼓》等等。

然而,现在许多年轻唢呐手已经不会吹奏这些曲牌了,农村办喜事,出现一种新式乐队,乐器基本上是以电子琴为主,再配有笙、扬琴和西洋架子鼓组成,演奏曲目基本上都是当前社会上的流行歌曲。演奏风格与传统唢呐乐队截然不同。

三是陕北民歌。现在的一些陕北民歌演唱会,看后真叫人倒胃口,他们把陕北歌改编得南腔北调,体无完肤,基本上没有一点原有的韵味和基调,使人耳不忍闻;他们全靠音响、灯光和伴舞来吸引观众,叫人不由得想起赵丽蓉和巩汉林演的一个小品《如此包装》,当赵丽蓉发现评剧被改成编成现代舞时,她气愤的说了一句:“祖先留下的好东西都让你们这些人糟蹋完了。”

当然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陕北民歌,同样需要发展,但是不论怎么发展创新,也不能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和基调,在这方面,延安时期的艺术家做的很好,我们应当学习和发扬。著名的《东方红》就是李有源先生对陕北民歌再创作的成功典范,歌曲在保持了传统民歌的基调上,增加了新的思想内容,听来使人耳目一新,催人奋进。

四是陕北道情。道情戏是其国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小戏,它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

陕北道情是一直以来流传于黄河沿岸的绥德、清涧、子长、延川和延长等县的民间戏剧。但是由于受到新潮音乐、新剧种、电视小品的冲击,近年来,人们很少到舞台前去看陕北道情,陕北道情悄然成为濒临消失的稀有剧种,亟待抢救、保护。

五是陕北秧歌。陕北秧歌又称阳歌,自古是陕北春节文化活动的主要部分。延安时期,文艺工作者对传统秧歌进行了很好的改造,在保持了基本的动侓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基础上,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一套典型愉快的群众娱乐舞蹈和演唱形式,多年来一直为人们喜爱。可是,近几年,一些地方把秧歌改编得像阅兵式一样,整个秧歌几乎不出现伞头、搬水船和丑角这些主要的组成部分,而是花费很大的财力,组织表演了一些阵容庄严、庞大的集体舞蹈,缺少愉悦、欢快的气氛,然观众觉得很难尽兴。

另外,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像群众收费看秧歌的现象;过去,陕北农村闹秧歌的资金来源,一般都是“吃大户”或“凑份子”,新中国成立后都是由政府出钱,群众参与,当前出现的这种拿着人民政府财政的钱筹办的群众文化活动,再向群众收费观看的现象侵犯了群众参与基本文化活动的权利,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群众参与春节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会极大的影响陕北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的民间艺术承载着前人的智慧和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要以万变不离其宗的观点,科学、合理、紧凑地保护和抢救传统民间艺术;如果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基调与品位,任何形式的改变都是失败的。当前,一些地方对传统民间艺术保护工作采取的征集、整理、拍电视片、出版发行、存档等一系列抢救性保护办法非常有效。

总之,传统民间文艺的保护,一定要以可续发展观为指导,只有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到对民间艺术保护传承的正确道路上来,才会使传统陕北民间文艺得以真正保护和传承。

相关文章
2014-03-13 13:54:56
2014-02-17 15:18:55
2014-02-17 14:43:37
2014-02-11 14:06:26
2014-02-10 16:45:06
2014-02-10 16:40:51
2014-02-10 16:06:07
2014-02-06 10:53:37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