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杨业遗迹考论 >> 阅读

杨业遗迹考论

2013-11-08 08:03:49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457
内容提要:宋朝三百年,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民族英雄。杨业抗辽,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杨业与文天祥相似,都是被俘后坚贞不屈而殉国。杨业与岳飞也有相似之处,都是以家族父子兵的形式,驰骋于千里疆场,又都是受奸臣迫害,慷慨赴死。

宋朝三百年,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民族英雄。杨业抗辽,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杨业与文天祥相似,都是被俘后坚贞不屈而殉国。杨业与岳飞也有相似之处,都是以家族父子兵的形式,驰骋于千里疆场,又都是受奸臣迫害,慷慨赴死。岳飞死于卖国贼秦桧之手,而杨业则为王侁、刘文裕、潘美所逼。岳飞、杨业蒙难,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从宋立国之初,就重文轻武而对武将严加防范,深怕武将谋反而重演陈桥兵变,夺权篡国。所以有的学者把杨业、岳飞被害的元凶,归之于宋太宗与宋高宗。岳飞父子惨遭杀害,元凶确实是宋高宗,没有他的批准,不可能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冤案。杨业父子被迫赴死,宋太宗事先并不知情,更谈不上指使或批准。

杨家将和岳家军爱国抗战的大无畏精神,在宋朝当时就产生了极为广泛而强烈的社会反响,并由此而出现了种种传说。这些传说历经千年而不衰,反而愈来愈丰富。直到今天,有关岳家军与杨家将的传说、戏曲、曲艺和影视作品,数以百计。许多传说和作品,脱离了真实的历史,或者仅有历史的影子。相比之下,杨家将的传说与艺术,似乎离历史真实更远一些。如果说岳家军的传说和艺术创作,是三分传说,七分历史,杨家将的传说和创作则相反,仅有三分历史。例如以佘太君为首的杨门女将,多是由传说而来,连历史的影子都消失而无踪影。耐人寻味的是,不但杨家将的真实历史造就了不少历史遗迹,而且杨家将的传说造就了更多的杨家将遗迹。所以谭其骧教授曾经说过:“以前的地方志有个通病,往往把历史上的名人拉作本地人,也不可轻信”;“如杨家将故事流传很广,很多地方有遗址,我认为多半是靠不住的。”1

本文考证有关杨业的遗迹,力图寻求这些遗迹的来源,分清历史和传说。其目的,在于获得准确的历史知识,而不在于否定传说及由此而生的遗迹。实际上,在杨业壮烈殉国之后不久,民间便创作了许多与之相关的传说,“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2,而且同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色彩。

杨家城与杨业品格的形成

杨业出生于麟州即今天的神木县杨家城,已经成为许多数杨家将研究者的共识,本文不再考论。由于杨家城近年在神木县有关方面的领导和支持下,已经开始发掘与研究,笔者也不再考论。这里权根据宋代有关麟州的几条史料,探讨杨业的性格及忠勇爱国精神的起源,供研究参考。

《宋会要辑稿》《方域》六之五上记载:“开宝五年十二月四日,诏曰:眷彼麟州,地连金泽,怀柔镇抚,实曰要区,俾分节制之权,以重藩宣之寄。宜升为节镇,以建宁军为名。唐建宁军节度。端拱元年,以建州军额同改镇西军。乾德初移治吴儿堡 新秦县 政和四年废银城、连谷二县并入。”《元丰九域志》卷四记载:“麟州,新秦郡,镇西军节度。乾德五年升建宁军节度,端拱元年改镇西军节度。治新秦县。”“县三。上,新秦。神堂、静羌二寨,惠宁、镇川二堡;有兔毛川。中,银城。州南八十里。银城、神木、建宁三寨,肃定、神木、通津、阑干四堡;有五原塞、屈野川。下,连谷。州北一十里,横阳一堡;有屈野川。”这里简要说明了麟州的历史地理沿革建制,所居县、塞、堡等,还略述了麟州的重要性。

欧阳修曾视察麟州。北宋麟州属河东路管轄,所以他所作的《河东奉使奏草》,是有关麟州的奏折。欧阳修说:“今议麟州者,存之则固河东、弃之则失河外。若欲两全而不失,莫若择一土豪,委之自守。麟州城坚险,与兵二千,其守足矣。况所谓土豪者,乃其材勇独出一方,威名既著,敌所畏服;又能谙敌情伪,凡于守战,不至乖谋。若委其一州,则其当视州如家,击己休戚,其战自勇,其守自坚。又其既是土人,与其风俗情接,人赖其勇,亦喜附之,则蕃汉之民,可使渐自招集。是外能捍贼而战守,内可辑民以实边,省费减兵,无所不便,比于命吏而往,凡事仰于朝廷,利害百倍也。”3

欧阳修的这一奏折,为我们提供有关麟州的许多信息。一、麟州是军事要地,保有麟州,则河东即今山西平安;若失麟州,则黄河以西难守。二、守住麟州的最佳选择,不是派兵派官去守任,而是委任当地有实力有武装的豪强,自守麟州。实际上,杨业之父杨信及弟杨重训,正是五代末至宋初的麟州土豪,并且被委任官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明确记载:“初,麟州土豪杨信自为刺史,受命于周。信卒,子重训嗣,以州降北汉;至是,为群羌所围,复归款,求救于夏府二州。”4正是由于杨业出身于土豪之家,使其成为胸怀大志、精通兵法的英武之士。

时至今日,有的杨家将研究者,以及一些杨家将的家谱、族谱,还在将杨业的父亲麟州土豪杨信,错换成山西原平的文人杨信,或者错改成火山王杨信,并把杨业说成是山西河曲人,这就有必要再次加以考实澄清。

五代至宋初,曾有过同姓同名的三位名人杨信:“杨承信,《通鉴》作杨信,盖避汉隐帝讳,去上一字也。同时又有瀛州杨信,自有传。而杨业之父亦名信。”5河北瀛州人杨信,《宋史》有其传记,是宋太祖的亲信武将。他的弟弟杨嗣,“三迁崇仪副使,火山军监军。”杨嗣曾与杨业的儿子杨延昭,在河北共同抗辽多年,颇有战功,“嗣与延昭久居北边,俱以善战闻,时谓之‘二杨’”。6这两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亲如兄弟的武将,给后人造成了假象。由于杨嗣曾任火山军监军,一些地方志和轻信地方志的史学家,便将麟州杨信误传为曾任火山军节度使或刺史,人称火山王。其实,火山军是北宋“太平兴国七年,以岚州雄勇镇置军。”7此时此地,麟州杨信早已去世,他怎么能去当什么节度使、刺史或火山王。更有甚者,有的史学家居然由此而断定麟州杨信是山西河曲人,从而证明杨业的籍贯是山西河曲。

另一位山西原平人杨信,是“以儒学称于乡,直五季乱,晦迹不仕”8的文人隐士。这位不愿作官的文人的子孙后代,在宋朝都很有名,杨震、杨宗闵、杨居中、杨执中、杨存中等等,不但曾抗辽,而且曾抗金。杨宗闵曾在雁门关、岢岚军、汾州、麟州、府州、保德等地任军职。麟州杨信不是原平杨信,此二人的后代,当然也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很可惜,明清以来的一些家谱、族谱,甚至当代有的杨家将研究者,生拉硬扯,将两位杨信合二为一,从而把杨震、杨宗闵、杨存中等等,都拉进了杨家将行列。这种作法的动机可嘉,效果极坏,给杨家将研究和杨家将后人造成了混淆视听、拜错祖先的后果。

欧阳修还在《供备库副使君墓志铭》中说,杨信的曾孙杨琪是“麟州新秦人也。新秦近胡,以战射为俗,而杨氏世以武力雄其一方。”这里又提供了这样的信息:麟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区,这里的民风重武而轻文,以习武从军为荣。这一点,可以从另一则史料中得到印证:“麟、府州在黄河西,古云中之地,与蕃汉杂居。黄茆土山,高下相属;极目四顾,无十步平坦。”“人性顽怛,不循理法”,“俗重死轻生”9。可以说,幼少年时代生活在麟州的杨业,深受这种民俗民风的影响和熏陶,不仅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民风孕育了杨业重死轻生、忠贞不屈的优秀品格。

杨业庙与杨业的忠勇爱国精神

北京市密云县长城口的古北口,至今还保留一座杨业庙。这是一座最早建成的杨业庙。北宋的刘敞、苏颂、苏辙等人,曾先后出使辽国,途径必经之地古北口时,都去拜谒了杨业庙,又都留下了赞颂杨业的诗。而杨业的侄重孙杨畂,则因杨业为辽国所害,拒绝出使辽国。这些事实都可以证明,早在杨业殉国后的半个世纪左右,古北口的杨业庙就已建成。此后,杨业庙曾多次修缮重建。“明洪武八年,徐达重建,祀宋杨业。成化时,镇守监丞许常、都指挥使王荣重修,勅赐名威灵庙。”嘉靖年间,“兵备佥事张守中、古北副将军郭琥重修”10。清代梁章钜曾“过古北口,见有大庙,土人呼为杨令公祠。”11五十多年前,经邓拓先生提议,对杨业庙又进行了重修。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中因之而被毁,直到近年又恢复重建。

现在的问题是,远在辽国境内的古北口,辽国人为什么会在此地建了座杨业庙?
  是否因为杨业曾到过古北口,因而辽国人在此建庙呢?不是。杨业从未到过古北口。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亲征太原,消灭北汉时,杨业应其主刘继元之召,归降了宋朝。宋太宗十分高兴,授刘继元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将原名刘继业改名杨业,授杨业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宋太宗消灭北汉后,不自量力,北伐辽国,直抵辽国南京(今北京市),结果在高梁河被辽军大败,宋太宗狼狈南逃。这次宋辽之战,杨业是否参加,史无记载。即使杨业参加了,也不可能到过古北口,因为宋军并未也不能到辽国的军事要地、离辽南京城百多里的古北口。传说中说在这次宋辽大战中,杨业父子曾“奋死救驾”,保卫宋太宗南逃。有的杨家将研究者把传说当作真人真事,一口咬定所谓金沙滩杨业父子救驾,实有其事。理由呢?理由是杨业授左领军卫大将军。实际上,所谓左、右军卫大将军,都是虚衔,不是实职。好比当今的大校、少将等等,是军衔,不是实职,师长、军长等等,才是实职。宋朝的虚衔,根本没有任何职权,杨业所授的左领军卫大将军,“皆空官无实”12,既不能带一兵一卒,更不能去护卫宋太宗。刘继元名义上是右领军卫大将军,也是有名无实,宋太宗甚至还派人去监视这位降皇。

是不是如有的史学家所说,杨业殉难于古北口,因而在此建造了杨业庙。也不是。杨业在山西朔州重伤被俘后,“疮发不食,三日死。逐函其首以献。诏详穏辖室传其首于越休哥,以示诸军。”13耶律休哥当时在辽国南京。在朔州重伤被俘的杨业,立即被押送南京。朔州距南京有千里之遥,以当时骑马行走或坐马车行走的速度,三日之内不可能将杨业押送到南京,更不用说到南京北百余里的古北口。杨业绝食殉难于朔州去南京的途中,辽方即将其首送往南京,而杨业的身体,很可能被就地埋葬。

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说:“古北口城北门外有杨业祠。业以雍熙中为云州观察使,辽陷寰州,遇于雁门北陈家谷,力战不支被摛,不食三日死,忠矣。然雁门之北口非古北口也,祠于斯者误也。”这位明末清初的爱国志士认为,杨业祠建在古北口是搞错了地方,错把古北口当作雁门北口。其实,辽国并非误建了杨业庙,而是有意在古北口建造杨业庙。试想,古北口的杨业庙建于杨业殉国后半个世纪左右,当时的辽国人怎能遗忘当代史,错把北宋的雁门口当作辽国的古北口?当时的辽国人怎能不清楚,半个世纪前,宋辽从未在古北口发生过战争?

也有人认为,古北口的杨业庙,是当地的汉族人偷偷地建造的,这是似是而非的猜想。试问:作为辽国的交通要道,辽国的军政要员,经常要经古北口往返于南京,辽国使者也几乎每年都要经古北口往返于北宋的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他们能看不见或不知道古北口出现了杨业庙?要是辽国统治者不允许出现杨业庙,杨业庙能如此长时期地存在吗?

实际上,古北口的杨业庙,既非错建,更非偷建,而是当时当地的辽国人包括当地的汉人和契丹人,甚至包括契丹族的统治者,有意在古北口建造的。契丹人在自己境内建造杨业庙的动机,不仅是钦佩杨业高超的武功,更主要的是钦佩杨业忠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在历史研究中,一些学者习惯于一切都要作阶级或阶层分析,排队入坐。孰不知在精神文明方面,运用阶级分析法往往会失之偏颇。有的精神文明,例如忠诚爱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超越阶级、阶层,成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在宋朝,杨业所爱的国,当然是赵宋天下,他的为国捐躯,当然是忠于大宋皇朝。但是,杨业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却成了包括契丹人在内的精神楷模。辽国人包括辽国统治者同样敬仰甚至倡导这种精神。苏颂在《和仲巽过古北口杨无敌庙》诗中,有“威信仇方名不灭,至今遗俗奉遗祠”14之句;苏辙在《过古北口杨无敌庙》诗中,有“驱驰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15之句。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君墓志铭》中,称颂杨家将“名声累世在羌夷。”这里的“威信仇方”和“能令异域尊”中的“仇方”、“异域”和“羌夷”,显然主要是指辽国和契丹族,杨业之所以在辽国有极高的名声和信誉,得到辽国的钦佩和尊敬,主要也在于杨业忠诚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现在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研究杨家将的历史,主要目的也在于弘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

山西代县鹿蹄涧村的杨将军庙,近年在开封修建的天波杨府,以及杨业修筑的堡寨等等,多已有人详细考论,这里略而不论。

由传说而来的杨业遗迹

杨业在朔州重伤被俘后押往南京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从朔州北上今山西大同,再往东经居庸关抵达南京;一是从朔州往东经飞狐即今河北涞源,再北上至南京。后一条路虽有风险,却是捷径,所以辽国方面很可能走后一条路。由于杨业被俘后绝食三日殉国,辽国方面即将杨业之首送往南京,而身体很可能就地安葬。河北唐县有杨业墓,很可能安葬着杨业的身体。这里之所以多次用“很可能”这一不确定辞,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可靠的文字依据,证明杨业墓在何处。唐县在涞源之南不远,从朔州到涞源三日左右可能到达。一代名将杨业身首异处,魂归无处的悲壮结局,令后人忿叹。宋元以来,人们不愿看到杨业死后无地安身,便以自己的愿望,想像出了不少杨业之墓。这些传说中的杨业墓,分布在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宁夏甚至长江三峡等地。例如:《朔方道志》上记载:“杨将军庙,在今镇戎县东北四十里青龙山。有断碑称:宋时杨将军与契丹战死处,其子都尉杨延玉陪祀”。杨业父子从来没有到过宁夏固县一带,宋辽也不可能在宁夏交战,方志上所载的杨业庙和杨业墓,显然来自于传说。杨业的孙子杨文广,曾是镇戎军(宁夏固原)军政首领,防御西夏,或许由此而误传为杨业父子战死于宁夏。

有意思的是,198412月,河南《洛阳日报》刊出一则消息,说是洛阳新安县潼沟村出土一块宋朝杨令公停灵碑,碑文记述了杨令公在此停灵的经过:“北宋朝杨令公之丘陵也,有女孙杨宗保感祖之义,居庐于此,遂建道而为观焉。”可见历史上有名的杨宗保,原来是位女性。这新安县的所谓杨业墓,更是由传说而来。杨宗保是传说中的杨家将人物形象,这里又传说为是女性。在杨氏家族中,确实有人安葬于洛阳。那是杨业的侄孙杨琪,杨琪与其妻慕容氏,合葬于洛阳杜泽原。更有意思的是,在长江三峡,至今还保留着孟良梯的传说。所谓孟良梯,其实是白盐山绝壁上一排参差的方孔,是人凿成而供攀登的。然而在传说中,却成了孟良借此而爬上山顶,取走了埋在山顶的杨业遗骨。孟良是传说、戏曲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孟良盗骨是传说而不历史,杨业遗骨曾埋在长江三峡之说,更是子虚乌有。

孟良盗骨还有另一种版本:杨业的首级被安放在幽州(今北京)昊天塔中,杨六郎派部将孟良和焦赞潜入幽州昊天塔,盗出杨业之首,逃到山西五台山,安葬于令公塔。辽南京确实有几座昊天塔。辽清宁五年(公元1059年),“秦越大长公主发心造十三级石浮图一座,高二百尺,昊天宝塔。”16此是其中之一。仅从时间上推算,杨业之首不可能曾安放此塔。五台山靠近竹林寺的九龙岗,令公塔至今尚存,但也不可能在塔中安放杨业骨殖,而是接近神话的传说故事。

比孟良盗骨稍有依据的杨业墓,是在山西岢岚。清代的康基田曾说:“折与杨为姻娅。岢岚州掘地得石,拭视为杨氏墓碣,载折太君事。世传折太君即杨无敌夫人,想见当年臂指联络,协力边防,惜不传其事”,“姑阙所疑”。杨业的妻子究竟是谁,史无明文,笔者二十余前也认为是折太君,后来仔细推敲,方知折太君也是传说中的艺术典型,而非真是折德扆之女、杨业之妻。康基田其实并未亲见此石碑,而是依据传闻而录,所以连自己也不十分肯定。即使曾真有其碑,也与洛阳杨宗保守灵碑相似,仅仅是依据传说而来。这种由传说而来的所谓墓、碑,到处都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传说中爱情悲剧的男女主角,并非真人真事。然而,我国东南各地却有不少的所谓梁祝合葬墓,甚至引起争抢正宗梁祝墓的笑谈。孟姜女哭长城,是唐代出现的传奇故事,然而长城确实有。把传说作为历史,是要十分谨慎的。否则,蛇精白娘子,猴王孙悟空,以至七仙女和嫦娥,都会成为历史人物。君不见有的热心杨家将研究者,正在千方百计地试图将佘太君、穆桂英、八姐九妹杨排风,焦赞孟良杨宗保,统统都变为历史上实有其人。但愿找到能说服人的铁证,而不是这样的恶性循环:本来是传说中的艺术典型,由这些艺术典型而出现了与之有关的所谓墓、碑、村、寨,明清以来的地方志和一些笔记杂录,记录了这些传说和墓碑村寨;而当代的一些学者,又把地方志和笔记杂录的记载,当作真实的史料加以引用,从而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为了说明这种可怕的考证怪圈,下面再举几个与杨业有关的例证。

宋末元初人徐大焯在《烬余录》中,较早记录了“太平兴国五年,太宗莫州之败”,“杨业及诸子奋死救驾,始得脱归大名”。这显然是宋代的传说。在传说及宋元的戏曲中,杨业父子金沙滩大战救主,大郞、二郎、三郎牺牲,四郎被俘,五郎逃到五台山当了和尚。有的杨家将研究者考察了北京市郊的所谓金沙滩之后,十分肯定这就是杨业父子大战辽军救出宋太宗的战场。幸而这位学者可能没有到过山西繁峙县的金沙滩,那里也是传说中杨业父子救驾之地。

在传说中,人们不愿杨业被俘,而是让杨业碰死在李陵碑壮烈殉国。传说中的李陵碑,至少有三处,一在古北口,一在山西陈家谷,一在宁夏青龙山。这所谓的李陵碑,能证明杨业碰碑自杀?令人费解的是,李陵是西汉大将,出战凶奴战败被俘而投降了凶奴,与杨业的绝食殉国不可同日而语,为何传说杨业碰碑而死?

传说河南开封市内有杨家湖和潘家湖,两湖仅一堤之隔而湖水相通,但杨家湖水清而潘家湖水浊,喻意杨业之忠及潘美之奸。笔者曾去两湖看过,看不出有混浊之分。这能证明潘美是奸臣?

《汉语大辞典》有“石敢当”条目:“旧时家门口或街衢巷口常立一小石碑或石雕武士像,上刻‘石敢当’三字,民间以为可禁压不详”;“清黄遵宪《李肃毅侯挽诗》之二:‘生平自诩杨无敌,诸将犹誇石敢当。’”看来,在历代人民的心目中,杨业逐渐由忠勇无敌的战将,上升为能够“镇百鬼,压灾殃”的神灵。这能证明杨业真能如此神通广大?

笔者再次申明,有关杨家将的传说、戏曲、小说、影视等文艺创作,虽然是三分历史七分虚构,但其大多数是弘扬杨家将的忠勇爱国精神,因而不仅可以继承,而且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光大。作为历史研究,则应分清历史与传说,以期人们获得准确的历史知识。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教授  顾全芳

注释:

1)《关于编修地方志的两点意见》《百科知识》1982年第1期。

2)(3)《欧阳文忠公集》卷29;《供备库副使君墓志铭》。

4)《资治通鉴》卷291

5)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卷75

6)(12)《宋史》卷260166

7)《元丰九域志》卷4

8)刘行简《苕溪集》卷18

9)上官融《友会谈丛》卷下。

10)民国《密云县志》卷2

11)《浪迹丛谈》卷6

12)《辽史》卷11

13)《苏魏公文集》卷13

14)《栾城集》卷16

15)《全辽文》卷8

16)《晋乘搜略》卷20

相关文章
2013-11-07 09:55:52
2013-11-07 10:14:02
2013-11-07 15:01:29
2013-11-07 16:40:58
2013-10-23 15:47:56
2013-11-07 10:21:41
2013-11-07 08:36:22
2013-11-07 08:39:31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