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百家之言 | 作品择目 | 史海钩沉 | 人物春秋 | 寻根探源 | 影视戏剧 | 遗址遗迹 | 图片集萃 | 杨家城开发 | 今日神木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论坛 >> 试论杨家将文化的丰富内涵 >> 阅读

试论杨家将文化的丰富内涵

2013-11-08 15:01:45 来源: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浏览:364
内容提要:从杨家将文化的孕育、成熟、形成及传播的过程中,提出了杨家将和杨家将文化,应涵盖历史记载、文学作品、民间传说、文化遗存等诸方面的观点,从而浅论了杨家将的历史功绩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内容提要:从杨家将文化的孕育、成熟、形成及传播的过程中,提出了杨家将和杨家将文化,应涵盖历史记载、文学作品、民间传说、文化遗存等诸方面的观点,从而浅论了杨家将的历史功绩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杨家将、历史功绩、文化内涵。

千余年来,以杨信、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四代及其家族、部曲等组成杨家将家族群体,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英勇奋战、前仆后继的故事,传颂不息,脍炙人口,闻名国内,声播海外。杨家将家族群体表现出的从保境安民、忠君爱国,到爱国主义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形成了底蕴深厚的杨家将文化。

“杨家将”之名,就目前所见到的文献而言,最早见于宋末之初人徐大焯的《烬馀录》,曰:杨业战殁,“长子渊平随殉,次子延浦、三子延训官供奉,四子延环、五子延贵并官殿直,六子延昭以从征朔州功,加保州刺史,真宗时,与七子延彬,初名延嗣者,屡有功,并授团练使。延昭子宗保,官同州观察,世称杨家将。”1所谓“杨家将”应该是集杨信、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四代及其家族、部曲组成的家族群体的历史记载、文学作品、民间传说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杨家将文化,应是以杨业为核心人物的历史业绩为主线,涵盖关于杨家将的文学作品、民间传说、文化遗存及其所反映出的思想哲理、精神传承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一、杨家将文化的源头

一种文化的产生,必然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杨家将文化是在唐末五代民族矛盾日趋交锐的背景下产生的。

唐朝末年,爆发了以黄巢为首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各地藩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这个时期,居住在东北辽河流域的契丹族强盛起来,不断南下扩张势力。而中原地区正处于五代更替、十国混战的局面。一些割据集团投靠契丹,借用契丹的武力,达到巩固自己权位的目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塘,他为了夺取后唐政权,以割让卢龙道(燕云十六州)为条件,向契丹求援,在太原作了“儿皇帝”,建立了后晋政权。

由于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致使契丹骑兵长驱南下,给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和文化造成很大的破坏,中原地区百姓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民族矛盾逐渐上升的情况下,边境百姓不甘受契丹的压迫,纷纷起来“自备器械,各随其乡,以自保卫,不附契丹”。2麟州土豪杨弘信和世居府州的折从远、折德扆父子就是当时著名的抗辽地方武装的首领。

在历史上,对于杨信一生的活动的记载不多,主要有这么几条: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君墓志铭》中说:“君讳 琪,字宝臣,姓杨氏,麟州新秦人也。新秦近胡,以战射为俗,而杨氏以武力雄其一方。其曾祖讳弘信,为州刺史”;《宋史·杨业传》说:“父信,为汉麟州刺史”;《资治通鉴》云:“广顺二年十二月,初,麟州土豪杨信自为刺,受命于周”。其他如《续资治通鉴长编》、《隆平集》、《东都事略》等所述亦略,大同小异。此外,道光《神木县志》中曰:杨信“一名宏信。仕北汉,为麟州刺史,保障边城屡著功绩”。由以上简略的几条我们可知,先是杨信在麟州自立为刺史,后来被后汉、北汉、北周认可,任命为麟州剌史,为保障边城屡著功绩。距今神木县城20公里的麟州故城遗址,就是当年杨信镇守御敌的杨家城。又据《晋乘搜略》和《天下郡国利病书》的论述和民间传说,杨信曾东度黄河,在河曲一带凭借自己的势力和威望,结堡筑城,进行自卫。因河曲有死火山,相传杨信自立为“火山王”。至今在河曲境内有杨家城、杨家寨,被认为是杨信屯兵的遗址。在麟州地区和河曲一带,当地父老至今仍能够讲述杨信当时率领军民保境安民的生动故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小说、戏剧和传说故事中,将杨信误作杨衮,这个杨衮,实际就是辽政事令、北宣徽使耶律敌禄,并不是另有其人。

如果说杨信是杨家将的始祖,那么他的儿子杨业就是杨家将的核心人物。杨业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功绩,是在北汉和归宋后七年抗辽。因杨业“弱冠事刘崇”,他的少年时代是在家乡麟州度过的。由于他生长在一个山川纵横,丛林茂密,蕃汉杂居,以战射为俗的环境中;一个边塞重镇、以武力雄其一方的土豪家庭,对他的成长起了决定性的影响。这在《宋史·杨业传》中有生动的叙述:“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这简短的几句,深刻地体现了杨业少年时代的思想抱负、任侠性格和军事才能,为他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家将和杨家将文化的另一核心人物就是佘太君。佘太君之名,最早出现于元代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3自清以来,佘大君被认为是府州折德扆之女、杨业之妻,曰折太君。这在清代毕沅《关中金石记》、李慈铭《爽斋日记》、唐基田《晋乘搜略》、光绪重修《保德州志》等都有关于折太君的记述。并说她“性机敏、善骑射”,“尝佐业立战功”。民间传说和小说、戏曲中,佘大君的形象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今神木和府谷关于折太君少年时代 (名曰折赛花或才花)的民间传说,更是有声有色。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七星庙折赛花与杨继业联姻的故事。此段故事生动活泼,成了杨家将和杨家将文化初起的亮点。七星庙遗址相传在今府谷孤山堡北城门外里许。此外,还有相传今神木杨家城北十公里的折赛花屯兵镇守的黄羊城(亦名王娘城);有相传今府谷孤山镇的佘塘关和佘赛花居住过的窑洞遗址等。后世又创作了如《佘赛花》、《佘塘关》、《七星庙》等小说和戏剧,演绎了佘太君少年时代成长的传说故事。

如上所述,我们认为,杨家将的始祖杨信、核心人物杨业是五代时麟州人。正是以麟州故城(杨家城)为中心的陕北地区山川纵横、丛林茂密的自然环境和蕃汉杂居和辽兵侵扰的时代,造就和培养了杨信、杨业,这样的英雄豪杰,孕育了杨家将和杨家将文化。对于佘太君,且不论她是历史人物还是文学作品虚构,她的形象,无疑丰富了杨家将的内容和杨家将文化的内涵。杨家将文化在孕育时期,集中表现出的精神内涵是“保境安民”,今陕西神木就是杨家将的故里,是杨家将文化的源头。

二、杨家将文化的形成

一种文化的形成,是有其孕育、成熟到形成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不断充实和发展。如果说,以五代麟州地区为载体,杨信、杨业和佘赛花少年时代的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杨家将文化为孕育时期,那么,自杨业“弱冠事刘崇”到七年抗辽,以山西代州地区为载体,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抗辽业绩为主要内容所表现的杨家将文化,就是成熟期。

后汉乾祐三年(950)十二月,枢密使郭威代汉建立后周。时刘知远的堂弟刘崇留守大原,仇恨后周,自立为帝,建立北汉。北汉政权因地狭人稀,国力薄弱,为了与后周、北宋对抗,结盟于契丹。杨业弱冠事刘崇,受到重用,赐名刘继业,“为保卫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敌,国人号为无敌。”6杨业在北汉期间,对北汉依附契丹是不满意的,有自己的主张;但他忠于职守,对北汉与后周、北宋作战,尽职尽责。前者,如宋开宝二年(969),宋太祖亲征北汉,“时契丹遣其将南大王来援,屯于太原城下,刘继业(杨业)言于北汉主曰:‘契丹贪利弃信,他日必破吾国。今救兵骄而无备,愿袭取之,获数马,因籍河东之地以归中国,使晋免于涂炭,陛下长享贵宠,不亦可乎?’”,这一建议未被北汉主接受。后者,如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亲征北汉,北汉主刘继元在左仆射马峰的劝说下,出降。“及继元降,继业犹据城苦战。上素知其勇,欲生之,令中使谕继元俾招继业。继元遗所亲信往,继业乃北面拜,大恸,释甲未见。上,慰抚之甚原,复姓杨氏,止名业,寻授左领军卫大将军。” 8不久,太宗“以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9杨业遂驻代州前线,担负起防御契丹南下的重任。

杨业在北汉期间,虽在北汉与契丹结盟的环境下,忠于职守;但他没有忘记父亲杨信在麟州不附契丹、转战麟府和河曲一带对他的影响,仍然关注着“边事”和“敌情”,对契丹的认识上,也由少年时代边城扰民的感性认识上升到“贪利弃信,他日必破吾国”的理性认识。这也体现了杨业对契丹的认识和态度日趋成熟。关于这个时期在小说、戏剧和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故事内容不多,主要是演绎宋征北汉和杨业顺应形势归宋的故事,也有佘太君及七个儿子出现的情节和场面。

杨业赴代州上任后,不负太宗厚望,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于代州一线修建了六个兵寨。加上以后的几年内总计修建了十几个。这十几个兵寨堵住了通往契丹蔚、应、寰、朔的大小通道45个,形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城寨网。10仁宗朝名臣包拯曾说“先朝以骁将杨业守代州,创筑州垒,至今赖之。”杨业的抗过业绩主要有两次大的战役。

一次是太平天国五年(980年)三月,辽军十万攻雁门。杨业命部将董思愿堵断峡谷南口,自己率领数百骑自西陉绕道雁门峡谷北口,向南猛攻,杀死辽节度使、附马侍中肖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李重诲,获铠甲革马甚众。11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数百骑战胜十万兵“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自此,杨业声威大振,“契丹畏之,望见业旌旗即引去”。12

另一次是雍熙三年(986)正月,宋太宗下诏北伐。出师初,全线顺利,西路杨业部在雁门北口首战告捷,并先后乘攻克寰、朔、云、应四州。但宋军主力东路曹彬部被辽重兵在岐沟打败,宋太宗下令撤兵,命潘、扬所部护送云、应、朔、寰四州军民撤回关内。为此,杨业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但监牢王侁在潘美的默许下,有意陷杨业于绝境,逼杨业正面出战,致使杨业终因寡不敌众,被俘,不食三日死。与杨业同时战殁的还有杨业之子延玉、部将淄州刺史王贵和皇亲岳州刺史贺怀浦。

上面所举杨业参加的“雁门大捷”和“雍熙北伐”这两大重要战役,是杨业与契丹决胜三十余年在思想品格、军事才能和英雄业绩的集中体现。宋太宗闻杨业殉国,非常痛惜,在诏书中评价杨业是“执干戈而卫社稷,闻鼓 而思将帅,尽力死敌,立节迈伦,不有追崇,曷彰义烈。故云州观察使杨业,城坚金石,气风云,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戍乘,式资战功。方提貔虎之师,以效边陲之用,而群帅败约,援军不前,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猋厉,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如此!”13杨业的英雄品格,也受到契丹人的尊敬。在杨业殉国后不久,就有人在契丹境内的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建起杨无敌庙,“尝享能令异域尊”。杨业的英雄业绩,在他殉国后不久,就普遍传播开来,“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14

杨业的儿子杨延昭,从小就练就一身好武艺,喜欢布阵练兵,作军事游戏。杨业常说:“这孩子最像我”,每次出征打仗,总要带上他。在战斗中,杨延昭很快成为一员“骁勇善战”的战将。

杨延昭的业绩,主要是他镇守边关的功绩。咸平二年(999)七月,宋真宗闻报契丹屯兵幽州,准备大举南下,遂命忠武军节度使傅潜为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屯定州。杨延昭改调保州沿边都巡检使,警备保州、广信、安肃三州军事。九月,契丹肖太后亲率精兵直左遂州城(今河北徐水西)下,督战攻城。城中宋军不满三千,但在杨延昭的带领下,众志成城,日夜守护。时正值冬初,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杨延昭抓住时机,命军民夜间吸水泼浇城墙外皮,次日清晨,好似一座冰城,坚滑难攻。契丹军又转攻梁门和泰州。杨延昭与梁门守将魏能、泰州守将石普、保州守将杨嗣等,开城出击,大败契丹,获军械、甲马、旗鼓无数。15这次战役,被称为“遂城大捷”;梁门、遂城被时人为“铜梁门,铁遂城”;杨延昭、杨嗣骁勇善战,被誉为边塞名将,号为“二杨”。战后,宋真宗于十二月,召杨延昭、杨嗣至大名(今河北大名东),入奏边事。真宗指着延昭对诸王说:“这就是杨延昭,其父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复有父风,深可嘉也。”17厚赐遣还任。第二年,杨延昭又在遂城西北之羊山,伏兵尽歼契丹兵,被称为“羊山之伏”。16

景德元年(1004)九月,肖太后率兵30万分两路南下,进入宋境。这时,正是宋朝抗战派首领寇准任宰相,专决战事之际。寇准经过周密部署,调遗部队,牵制作战,致使辽兵虽集中兵力转战千里,始终不能攻克一城一呰,行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西南),逼近宋都开封。寇准力排众议,促使真宗亲征,渡河御北门楼,“远近宋军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军相愕视,不能成列。”两军相持十余日。肖太后深知获胜希望渺茫,遣使请和。18杨延昭坚决反对议和,支持寇准主战的立场。他上书真宗:“契丹顿澶渊,去北境千里,人马俱困。凡有剽掠,皆在马上,人有归心,马有余力,共军虽众,败之不难。请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亦可袭而取。”19但真宗苟且投安,在投降派王钦若的怂恿下,答应了议和,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结盟以后,杨延昭拒绝宋廷“勿伤北朝人骑”和“勿追契丹”的命令,连歼辽兵游骑,又独自率所部万余骑,“抵契丹界,破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俘甚众。”20“遭渊之盟”后,真宗还朝。不久,杨延昭升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他仍然志在收复失地,敬业职守,在所辖沿边一带筑城堡,修城井,建水堤,设军铺,把千里边防建设得固若金汤,使辽兵不敢越雷池半步。杨延昭镇守边关二十余年,“契丹惮之,曰为杨六郎”。大中祥符七年(1104) 正月,杨延昭卒于高阳关任上。真宗闻报,甚为悼惜,“遣中使护榇从归,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21

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初以杨家世代功绩入三班武职曰“班行”。而后,先后在陕西安抚使韩琦和参政事范仲淹军中,走上南征北战的前线,先后达二十余年。于熙宁五年(1072)十一月,杨文广被调往北线,任定州(今河北定县)路副总管、步军都虞侯,回到杨家将当年防御契丹的前线。熙宁七年(1074)三月,契丹借口宋军越界筑城,侵入蔚、应、朔三地,派使臣林牙(学士)肖禧入宋,争议界地。九月,神宗派太常少卿刘忱及肖士元、吕大忠与辽使臣在代州举谈判。正当谈判未决之时,杨文广坚决反对姑息让步,主张用兵复幽燕。特地绘制了进兵作战的地图,制定了收复幽燕的作战计划,上奏宋廷。但未及回复,于十一月文广不幸病逝于军中。

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志在收复云燕十六州,献身边防,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见的。正如著名学者余嘉锡所言:“杨业与契丹角胜三十余年,卒之慷慨捐躯,以身殉国。子延朗()于漳州之役,请饬诸军扼其归路,袭取幽易等州。孙文广,亦献策取幽燕。虽功皆不成,而祖孙三世,敌忾同仇,以忠勇传家,诚将帅中所稀有。由是杨家将之名,遂为人所盛称,可谓豹死留皮,殁而不朽者?爱国之心,人所固有,后之人何乐而不为也。”22 余嘉锡的这段评说,不仅是对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忠勇传家,志在为收复云燕河山所创业绩的高度评价,而且也是对杨家将所涵内容的主线和杨家将文化的核心内涵的深刻阐述。

三、杨家将文化的传播

  在杨家将文化从孕育、成熟到形成及传承的过程中,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的演绎、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杨家将故事的传播,据欧阳修所撰《供备库副使君墓志铭》中说:“君之伯祖继业,太宗时为云州观察使,与契丹战殁,赠太师中书令。继业有子延昭,真宗时为莫州防御使。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23这篇《墓志铭》作于宋仁宗皇祐三年( 1051),距杨业殉国不过65年,距杨延昭去世只有37年,杨文广还健在。这时候已经是“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了,说明杨业和杨延昭的抗辽英雄事迹,在他们去逝的当时,就普遍流传开了。传播这些事迹的始作俑者,无疑是那些跟随杨业、杨延昭在前线作过战的将士们。当事人讲述自己亲历的战事,可能有些形容上渲染,但所讲之事和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应该是可信的。可以说,这就是杨家将传说故事和杨家将文化传播的源头。

在宋代,娱乐行业中有叫做“说话”的,说话人讲各种故事,叫做“小说”。“小说”当时已经深入民间,就连宋仁宗也爱听讲故事,每天都要叫说话人进宫给他讲一段“小说”。24说话人为了防止遗忘和授徒,便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称作“话本”。有人将杨家将的传说故事加以笔录,形成话本。讲杨家将的话本,至迟在南宋时已经出现。据元人罗烨《醉翁谈录》所记的南宋话本中,就有《杨令公》、《五郎为僧》的篇目。

北宋时,有一种短剧,也叫“杂剧”,南宋时有人称作“南剧”。北方为金所辖,仍称“杂剧”。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所列的全院本,就有演杨家将故事的《打王枢密》短剧。该剧脚本在金时只存一折。由此推测,这个短剧应该是北宋时脚本的残本。该剧本的出现,标志着杨家将故事由说话人的讲演登上了古代戏曲的舞台。

元明时期,杨家将故事的主要流传形式为元曲和长篇小说。据明人藏懋循《元曲选》中有据金短剧《打王枢密》加工成的《谢金吾诈拆清风府》,还有一本《昊天塔孟良盗骨》。在《也是园元明杂剧孤本》中,有《八大王开诏救忠》、《焦光赞活拏肖天佑》、《杨六郎调兵破天阵》各一本。此外,明剧中演杨家将故事的还有《黄眉翁》、《金牌》、《三关记》、《金铜记》、《焦光赞建祠祭主》等本子。

明代传播杨家将故事在戏剧之外,主要是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先是出现了《杨六郎》或曰《杨六使》的小说,在作坊间发售,很受欢迎,甚至达到了“家蓄(藏书)而人有” 的程度。到嘉靖、万历年间,有人把有关杨家将的民间传说、戏剧、曲艺和短篇小说的内容,收集起来,参以史传、方志,编撰成长篇小说。就目前所知,主要有《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筒称《杨家府》和《南北宋志传》(其中《北宋志传》又名《杨家将》)。《杨家府》共八卷,五十八节。叙事起“宋太祖受禅建国”,至“杨怀玉举家上太行”止。其作者不详,题有“秦淮墨客校阅,烟波钓叟参订”字样。《南北宋志传》共二十卷,一百回。前十卷五十回,叙事从“北汉主屏逐忠臣”,止“杨宗保平定西夏”。其作者熊大木。这两部长篇小说,演绎的内容丰富,出现了诸如“杨门女将”的内容。

到了清代,演绎杨家将的故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可归纳为小说、曲艺、戏剧三种。自明代《杨家府》和《杨家将》两部长篇小说出现之后,仿作峰起。较为成功的如《北宋金枪全传》、《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平闽十八峒》、《两狼山》等小说。还有几部虽主题不是专讲杨家将故事,但有杨家将故事人物和情节的小说,如《五虎平西》、《五虎平南》、《说呼全传》、《万花楼》等。演说杨家将故事的曲艺,以鼓书和评书最为著名。其中的段子如《杨七郎打擂》、《八虎闹幽州》、《杨金花夺印》等最为盛行。仅据河北省曲艺家协会1961年初步统计,清代流行的杨家将故事的曲艺节目,就有23种。戏剧演唱杨家将故事的剧目,也大量出现。尤其在京剧中如《寇准背靴》、《穆桂英挂帅》、《辕门斩子》、《金沙滩》、《佘塘关》等成为脍炙人口的剧目。据民国初年王大错《戏考》所载,演杨家将故事的剧目有43种。清廷所编的《昭代萧韶》中,所列的演唱杨家将故事的“连台戏”(单出)多达240出。在京剧之外的几十种地方戏剧中,以晋剧、豫剧、河北梆子等演唱杨家将故事的剧目最多,而杨剧《全部杨家将》剧本,共计18部,380场。25清末至民国虽经战乱,但杨家将的故事,仍以多种形式在民间流传不息。

在小说、戏剧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中,演义了杨信、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四代的英雄业绩,而且刻划了佘太君(折赛花)和穆桂英为核心的“杨门女将”、八姐九妹,杨延昭的兄弟“七郎八虎”杨延昭之子、侄杨宗保、杨宗英、杨宗勉,杨文广之妹杨金花,孟良、焦赞为代表的杨延昭二十四部将,还有老杨洪、烧火丫头杨排风等杨家将群体的人物形象。其中,高风亮节的佘太君、光彩照人的穆桂英,给人们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直至今日常以佘太君、穆桂英誉为中华民族巾帼英雄的代表。

建国以来,杨家将爱国主义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大量重排和新编的杨家将小说、剧本、曲艺等作品相继出版,广为流传。除重排出版的如《杨家将》、《杨家府》、《杨家将演义》等小说之外,其中由著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及王全印综合杨家将流传的文学作品,重新加工,编著出版了评书《杨家将》100( 1981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并由刘兰芳在中央和地方电台、电视台多次演播,很受欢迎,影响空前。人民日报社记者白夜及妻子沈颖,用了数年功夫,写成了八十余万言的《杨家将全传》(1992年,中原农民出版社)。还有如台湾已故作家高阳编著的《杨门忠烈传》( 2006年,华夏出版社)和著名作家杨力编著的《千古名门》( 2007年,中日文联出版社)等。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宣传杨家将故事的又一种文学形式小人书、连环画,达数十种,深受少年儿童欢迎。如1983年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杨家将》小人书一套21册,故事情节生动,语言简洁流畅,绘画手笔精美,堪称杨家将小人书中的精品。还有1996年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杨家将》小人书,一套计60册。

戏剧是传播杨家将故事的主要形式。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人民剧院上演了《全本杨家将》,计100场,轰动一时。京剧《穆桂英挂帅》,被列入我国优秀传统剧目,在对外文化交流代表团所带的《穆桂英挂帅》受到海外观众的高度赞誉。地方剧团所演的杨家将剧目,亦很受欢迎,对于传播杨家将故事,起了很大的作用。电影、电视剧是现代传媒形式。演播杨家将故事的电影、电视剧亦有多种,其中不乏有香港、台湾的作品。著名剧作家梁枫创作的电视连续剧《杨家将》,于1985年获广电部国家最高奖——飞天奖,并参加了中日电视艺术文化交流,在日本上演很受欢迎。其拷贝出售到三十多个国家。粱枫及创作组一行于今年4月,赴神木考察采风,受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委托,创作20集《杨家城》电视连续剧。

此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港台及东南亚国家的杨氏,不断组团回大陆进行寻根问祖、工商考察,这是传播杨家将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又一种活动形式。1990年,台湾已故企业家、“全球董杨宗亲会”理事长杨钦清先生,自称是杨家将后裔,首次回山西代县寻根祭祖,之后几乎每年组团回来,先后给代县个人投资近一千万元。而后,港台和东南亚各国的杨氏亦纷纷组团赴山西代县杨忠武祠、河南开封天波杨府,寻根祭祖,缅怀杨家将的历史功绩。

四、杨家将文化的内涵

杨家将文化从孕育、发展、形成和传播的过程连绵不断,已逾千年,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从历史记载看,据著名宋史研究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李裕民教授整理的《杨家将资料汇编》(未出版),计八万言。民间关于杨家将的传说故事,据作者粗略了解,已见与未见文字记录的总计均在百万言。杨家将戏剧剧目(包括曲艺、弹唱和地方小戏),据神木地方学者刘明德收集整理,约有四百种以上。山西大学姚宝瑄教授整理的《杨家将民间史诗》达30万行。各种版本的杨家将长、短篇小说(不计重复印刷)、评书、连同画册等,也在约百万言以上。关于杨家将研究的专著、论文(包括史学和文学),约也在百万言以上,甚至更多。此外,有关杨家将活动的遗址、遗迹,仅在山西北部、河北中西部地区见于文字记载的就有上百处,若连同当地父老所指,约有二百处以上。

近年来,全国上下在重视历史文化建设的氛围下,全国各地特别是陕北、晋北、河北、河南地区,兴起了对杨家将和杨家将文化的研究。神木县在20068月,成立了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和基金会。他们市、县领导重视,研究会领导班子团结,资金雄厚,起点高、步子大,在全国起到了杨家将文化研究的示范作用。山西代县杨忠武祠理事总会,于2005年调整了领导班子,作出规划,打造以杨忠武祠、杨七郎陵、杨六郎城为中心的杨家将文化品牌。河南开封天波杨府联谊会,在1994年新建的天波杨府基础上,规划由潘杨湖石桥向南延伸,进行扩建。河北中西部是当年杨延昭镇守边关的地方,对于杨家将的研究虽未见大的动作(也许本作者不了解),但想必也有有识之士在从事研究。

综上所述,杨家将文化,内容如此丰富,底蕴极其深厚,流传之久,影响之大,是历史上罕见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杨家将丰功伟绩和英雄品格,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如果我们探讨杨家将文化的深刻内涵,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杨家将文化是千年以来,以杨信、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为代表的杨家将家族群体,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男女老少齐上阵,英勇奋斗,前仆后继,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代表了中原地区、包括党项羌、契丹等北方民族在内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杨家将文化体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是历史赋于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性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灵魂所在;是激励我们英勇奋进,振兴中华的人文精神。

注释:

1、徐大焯《烬馀录》甲编。

2 、《资治通鉴》卷二八四、胡三省注。

310李裕民《杨家将史实新考》, 《宋史新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月。

4613、《宋史·杨业传》卷二七。

5 《辽史·穆宗上》卷六,《辽史·耶律敌禄传》卷九十。

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

8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

9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宋史·杨业传》卷二七。

1112《宋史·杨业传》卷二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

1423欧阳修《供备库列使杨君墓志铭》、《欧阳文忠集》卷二九。

1516《宋史·杨业传》卷二七。

1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

18《宋史·寇准传》卷

1920《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宋史·杨延昭传》卷二七。

21 《宋史·杨延昭传》卷二七。

22余嘉锡《杨家将故事考信录》,《余嘉锡论学杂著》。

24 郎瑛《七修类稿》。

25以上参见长征《杨家将史实考》,第十章;蔡向升、杜学梅主编 《杨家将研究》话本、小说、戏剧部分。

 

 

太原市社会科学院  杨光亮

相关文章
2013-11-07 10:21:41
2013-11-07 08:36:22
2013-11-07 08:39:31
2013-11-06 14:16:36
2013-11-06 14:00:46
2013-11-06 09:00:59
2013-11-06 09:13:45
2013-11-06 08:12:52
在线互动留言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0912-8350019   联系QQ:601859554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